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18课 期末滚动练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18课期末滚动练
李仕才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选择题:
1、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C )
①匈奴族②蒙古族③羯族④氐族⑤羌族
⑥鲜卑族⑦朝鲜族⑧壮族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⑧
C.①③④⑤⑥ D.②④⑥⑦⑧
2.在汉朝,南京只不过是一个地处偏远的小县城,而在东晋南朝时,却发展成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这种变化表明( D )
A.古代经济重心在南方
B.北方人口都迁到南京
C.孝文帝改革成效显著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3、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其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哪两个民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C )
A. 氐族和羌族 B.鲜卑族和匈奴族
C. 匈奴族和羯族 D.羌族和鲜卑族
4.两晋南北朝是众多民族政权分裂对峙的时代。

如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政权正确的是( B )
A.①西晋②北魏③梁④宋
B.①西晋②北魏③宋④梁
C.①北魏②西晋③宋④梁
D.①北魏②西晋③梁④宋
5、东汉、魏、晋时期,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B )
A.匈奴族 B.藏族 C.氐族 D.羯族
6.东晋时期南迁的北方人,怀念家乡,希望能恢复中原。

祖逖就是其中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成语故事是( C )
A.破釜沉舟 B.卧薪尝胆 C.闻鸡起舞 D.问鼎中原
7、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20千米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更华丽的步障25千米。

这充分说明了(A )A. 统治阶级的腐朽 B. 社会经济的繁荣
C. 制糖技术的发达
D. 丝织技术的高超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

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烘肥也得到推广。

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是什么关系?
(3)你认为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4)结合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谈一谈你对如何发展经济的感想。

参考答案:
(1)北方战乱频繁。

(2)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及充足的劳动力,是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

(3)还有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南方社会安定;南方有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等优越的自然条件。

(4)我认为要想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的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维护安定的国内经济建设环境;要大力发展科技,还要注意环境保护等。

(言之有理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晋建国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

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

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材料二: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


——《晋书·刘元海载记》
(1)材料一中晋武帝采取的这种做法造成了怎样的不利局面?
(2)材料二中的“司马氏骨肉相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答:(1)被封的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2)八王之乱。

导致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纷纷南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