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4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1.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

历史上蒙古族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阿保机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故B符合题意;成吉思汗建立的是蒙古政权,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阿保机建立的辽。

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南宋时,都城临安曾有谚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主要说明临安
A.蔬菜类品种丰富
B.水利建设获得发展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答案】C
【解析】依据“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临安作为都城,经济十分繁荣,城市商业发展很快,“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有学者认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联系成为可能。

世界走向一体,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美洲大陆被发现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现者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迪亚士
D.达·伽马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开辟新航路中,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故A符合题意。

麦哲
伦实现环球航行,迪亚士、达•伽马发现了从欧洲向东到印度的航路,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
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
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林肯
B.杰斐逊
C.华盛顿
D.罗斯福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黑人奴隶”是解题关键。

南北战争期间,为了
挽回北方军节节失利的严峻形势,林肯于1862年签署并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故选项A符合题意;杰斐逊和华盛顿领导美国人反抗英国的殖民
统治,进行独立战争,故选项BC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施行新政,挽救了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评价历史人物是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林肯评价准确的是
A.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B.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
C.林肯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出贡献
D.林肯颁布《宅地法》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林肯在美国内战中取得胜利,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林肯的主要历史贡献,故C符合题意。

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林肯颁布《宅地法》均不是对林肯历史地位的准确评价,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政”中的奠基性文件。

它确立的原则是
A.君权神授
B.王权独尊
C.议会至上
D.民主共和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所以C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7.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下列科技著作与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
A.《齐民要术》——李时珍
B.《天工开物》——贾思想
C.《本草纲目》——宋应星
D.《农政全书》——徐光启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A不符合题意;《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B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C不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作者是徐光启,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
民生活的各个方面,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8.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以竹寄情,表达爱民情怀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D.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郑板桥之所以被称为“枝叶关情”的潍县县令,主要是
来自其“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C项符合题意;“人生自古谁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的诗句,A项不合题意;“等闲识得
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朱熹的诗句,B项不合题意;“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这是爱尔兰谚语,字面意思是,农民耘地,即
使在家里想出千条做法,也不如亲自下地操作,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
合题意。

故选C。

9. 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兴起,对“复兴”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B.培养文学艺术的高端人才
C.借助神学来复兴宗教文化
D.单纯地恢复古罗马的文化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ZBZY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所以“复兴”含义是指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故选:A。

10.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置掌管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答案】D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

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D正确;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A排除;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B排除;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C排除;故选D。

11.爱因斯坦在纪念某位伟大人物时说:“他对于西方摆脱教会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

”这位伟大人物是
A.牛顿
B.哥白尼
C.法拉第
D.爱迪生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他对于西方摆脱教会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
几乎比谁都要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
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故B正确。

ACD不符
合题意,故排除ACD项。

故选B。

12.评价历史人物是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林肯评价准确的是
A.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B.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
C.林肯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出贡献
D.林肯颁布《宅地法》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林肯在美国内战中取得胜利,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林肯的
主要历史贡献,故C符合题意。

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林肯颁布《宅地法》均不是对林肯历史地位的准确评价,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当代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

下列选项中,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是
A.珍妮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良
D.电动机的发明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内燃机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两者均来源于石油,因此,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珍妮机的动力是人力,故A不符合题意;蒸汽机的改良促进了煤炭业的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电动机的发明,为电力的广泛使用开辟了道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申报》评论道: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用工业远超日本
B.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C.海上交通运输发达
D.旧式兵器全部淘汰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的“仿行西法”“铁舰钢舰”“机器局以制枪械”等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使中国武器装备“旧观顿改”。

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不合题意。

故选B。

15.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留下的至理名言。

这位“先驱”是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巴尔扎克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A符合题意;达芬奇是意大利美术三杰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故C不符合题意;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的“1900年”和“大刀和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义和团在北京、天津等地英勇抗击八国联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情景。

故C符合题意;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发生在1841年,故A 不符合题意;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发生在1856——1864年,故B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发生在1926——1927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A.血战湘江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故C符合题意。

血战湘江为遵义会议召开奠定了基础,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飞夺泸定桥为和四方面军会师准备了条件,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城市商业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出现了瓦子,这是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是城市商业的繁荣的表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风教通义》……突破自古以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试图勾画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

……他跨出欧洲的狭
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

”造成“突破”的直
接原因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
民族都写入历史”,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等
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B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资产阶
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20.牛顿的理论无处不在,爱因斯坦让你定位更加精确,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下列选项中属于牛顿的理论是
A.进化论
B.相对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成就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

在天文学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创建微积分,在力学上
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此属于牛顿的理论是万有引力定律,C项符合题意;A项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有关,排除;B项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排除;D项与英国科学家焦耳有关,排除。

故选C。

21.1978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606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48.52辆。

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86年的2.5台增长到2007年的10.2台。

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1978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606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48.52辆。

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86年的2.5台增长到2007年的10.2台。

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3. 14世纪前后,西欧各国萌发了新的生机。

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A.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三角贸易”开始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14世纪前后中,西欧各国萌发了新的生机。

其在经济上的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中叶以后,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

这种分散的
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
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ZBZY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A选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运动,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潮的流行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为欧洲ZBZY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

B
选项不符合题意;哥伦布“发现”美洲,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
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这对科学的发
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C选项不符合题意;“三角贸易”开始为欧
洲聚敛了大量财富,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的繁荣;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 “在战争危局下,他择时打出了最后一张牌—废奴。

”这场战争是
A.英法争霸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荷争霸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答案】D
【解析】19世纪中期,美国的奴隶制阻碍了美国ZBZY的发展。

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林肯为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主张废除奴隶制,引发了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中,为了
扭转战局,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
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依据材料中“战争危
局下,废奴”可知是美国的南北战争。

故D符合题意。

英法争霸战争和英荷争霸战争
属于殖民争霸战争,与“废奴”无关。

排除A和C。

美国独立战争主要是摆脱英国殖
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排除B。

故选D。

25.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表现是
A.“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南美洲独立运动
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C.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兴起;所有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
D.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
纳斯改革都是发生在一战后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B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一战之前,排除;C项发生在二战后,排除;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在二战后,D排除。

故选择B。

26.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人民广泛开展了为抗战献金和献机的活动,1940年,全市参
加献金活动的有数十万人。

1943年,重庆妇女界捐献飞机十三架。

材料表明重庆人民
A.踊跃参军参战保家卫回
B.积极参与抗战的物资运输
C.努力生产抗战军用物资
D.支援前线抗战的热情高涨
【答案】D
【解析】据“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人民广泛开展了为抗战献金和献机的活动,参加献
金活动的有数十万人,妇女界捐献飞机十三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重庆
人民踊跃支援抗战,支援前线抗战的热情高涨,D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的是重庆人民捐献抗战的活动,并不是踊跃参军参战,A不符合题意;材料也没有提及参与抗战的物资运输,B不符合题意;努力生产抗战军用物资不符合材料中“捐献的活动”,C 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7.《申报》评论道: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用工业远超日本
B.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C.海上交通运输发达
D.旧式兵器全部淘汰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的“仿行西法”“铁舰钢舰”“机器局以制枪械”等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使中国武器装备“旧观顿改”。

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不合题意。

故选B。

28.文艺复兴时期通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

下列人物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达·芬奇——《神曲》
B.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C.但丁——《蒙娜丽莎》
D.达尔文——《最后的晚餐》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之一,故选B;《神曲》是但丁的作品,达▪芬奇的作品是《蒙娜丽莎》,排除AC;《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
作品,达尔文的作品是《物种起源》,排除D。

29. 2019年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第43届国际博物
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南省博物馆顺利开幕。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
有许多镇馆之宝,其中有
A.皿方罍辛追女尸
B.四羊方尊走马楼吴简
C.曾侯乙编钟里耶秦简
D.越王勾践剑辛追女尸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皿方罍、辛追女尸是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故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

故选A。

30.在1934年的头四个月里,“公共工程艺术计划”雇佣了三千多位艺术家,在全美
各地为政府的各种建筑创作了一万五千多件艺术品。

政府部门计算了艺术家们的报酬:总计118.4万美元,每件作品约合75.59美元。

该计划的作用是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
B.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C.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
D.有助于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在1934年,“公共工程艺术计划”雇佣了三千多位艺术家,在全美各地为政府各种建筑创作了艺术品。

政府部门给与艺术家们的报酬。

结合所学知识,1929年,美国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危机一直持续到1933年。

这场令美
国人刻骨铭心的危机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严重影响,在此期间,美国的艺术市场也在劫难逃。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艺术家的境况可想而知。

在1933年当选美国总统的罗斯福,上台伊始便开始推行新政,以求复兴陷入空前危机的经济,救济和安置大量失业者和贫民。

美国政府在大力恢复经济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文化艺术的政策,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联邦艺术计划是规模最大的由政府采取的支持艺术的工程。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控制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对ZBZY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D选项符合题意;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属于干扰项。

A选项不符合题意;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属于干扰项。

B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的说法不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