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4单元综合练习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道德规范是指( B )。
A. 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B.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C. 学校教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D. 辅导员给学生布置的作业2. “踏石留印,把脚印埋在心坎里”这句谚语说的是( C )。
A. 遵守纪律B. 乐于助人C. 记取前人的经验教训D. 辅导员的教诲3. 参观过纪念馆、植树、劝阻违法犯罪行为等这些行为属于( B )。
A. 构筑个人道德防线的行为B. 培养个人感恩意识的行为C. 克服自身欲望的行为D. 辅导员布置的作业二、判断题1.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2. 在公共场合吸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很多人都这样做。
(错)三、问答题1. 请简述道德规范的特点。
道德规范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
它具有以下特点:- 来源于人们长期生活、实践和经验的总结;- 以人们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注重社会关系中的互谅互让;- 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具有约束力和引导作用。
2. 请列举几个培养个人感恩意识的行为。
培养个人感恩意识的行为可以包括:- 参观纪念馆,缅怀先烈,感恩历史上的英雄和牺牲者;-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爱弱势群体,表达对社会的感恩之情;- 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感恩大自然的赐予;- 劝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感恩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四、写作题请你写一篇关于“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作文(不少于150字)。
不同人有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每个人应努力追求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追求符合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东西。
其次,要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对他人友善、宽容和尊重。
同时,要注重个人发展和完善,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与积极向上的人交往,懂得欣赏和感恩。
最后,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不懈,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过上有意义、幸福的人生。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②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③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④依靠社会监督来实现有效执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④9.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②宪法对全体公民都有约束力③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④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下列关于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法律是国家强制力的表现②法律是社会道德的体现③法律是治理社会的手段④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工具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下列关于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仅对违法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③法律同道德、纪律一样,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④法律是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行为规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下列关于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仅对违法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③法律同道德、纪律一样,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④法律是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行为规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下列关于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法律是国家强制力的表现②法律是社会道德的体现③法律是治理社会的手段④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工具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4.下列关于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法律是国家强制力的表现②法律是社会道德的体现③法律是治理社会的手段④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工具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5.下列关于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仅对违法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③法律同道德、纪律一样,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④法律是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行为规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6.下列关于法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法律是国家强制力的表现②法律是社会道德的体现③法律是治理社会的手段④法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工具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答案:A2.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立国之本?A. 四个现代化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 改革开放D. 四项基本原则答案:D3. 下列哪个是公民的基本义务?A. 受教育B. 劳动C. 批评和建议D. 宗教信仰自由答案:B4. 下列哪个选项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C. 集会、游行、示威D. A、B、C 都是答案:D5.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执政党?A. 中国共产党B. 国民党C. 民进党D. 无党派人士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请简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请简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答案: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依法纳税等。
4. 请简述我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我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5. 请简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答案: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和参与意识,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有利于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单元清 第四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题得分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自我评价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这是因为(B)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②生活中人们的行为需要法律来规范③法律赋予每个人一生相伴的权利和义务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其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C)①法律起源于古巴比伦王国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④法律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3.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
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
下列有关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C)①法治就是依据法律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法治仅要求所有自然人都要服从法律,依法办事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生活中,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有很多,下图体现的是(B)A.纪律B.道德C.法律D.友情5.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这体现了法律的特征是(D)A.对所有人有普遍约束力B.保护公民一切权利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由国家制定或认可6.下列能直接体现法律特征的是(D)A.小明因在课堂上说话受到老师的批评B.小丁因在公交车上吃东西被赶下车C.某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员工考勤制度D.苟某因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判刑7.下图漫画《法律——妙手解千结》说明了(C)A.法律是万能的B.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C.法律能够调解人与人之间的纠纷D.法律的作用突出表现为打击犯罪8.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能体现生命更有意义的选项是()①沉迷网吧,抵制不住诱惑②帮助残疾同学克服困难,共同提高学习成绩③向灾区小朋友捐献爱心④组织同学定期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2.“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骤然翻起的浪花。
”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A.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B.战胜挫折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C.人在认识挫折中成长D.挫折是人生难免的失利和失败3.为深入推进“降事故、保平安”交通安全大整治,海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开展“严管月”活动,严查公路客运、旅游客运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危化品运输车、中型以上货车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酒驾、工程运输车闯红灯、假牌套牌等。
这一行动()A.表明一切交通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B.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C.可以彻底消除交通违法现象D.可以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延伸4.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人生感悟》里谈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
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下列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①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②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③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④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能理解并担当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人生没有真正的完美,只有不完美,才是最真实的美;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只有披荆斩棘,才能路路顺;人生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站起来,才是真正的成功;人生没有永恒,只有闪光的人生,才算是生命的永恒。
”这段话告诉我们()①挫折有利于人们磨炼意志,造就辉煌人生②挫折有利于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③人生难免会遭遇挫折④因为有挫折,所以人生永远都不会成功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由北京师大二附中主办的第四届中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高端论坛第一天的活动拉开帷幕,论坛前三届主题分别是“文字之美”“家道共话”“导德齐礼”,第四届的主题是“明利尚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4)

章节测试题1.【答题】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通过了慈善法等。
大会通过慈善法表明法律()。
A. 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B.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 为生活制定规矩【答案】C【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特征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解答】题文中在全国人大上通过法律,表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有法可依,其中AB观点不符合题意;D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C。
2.【答题】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中共中央批准每年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B. 环保部门倡导不要随意丢弃废电池C. 刘汉犯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D. 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的强制性。
【解答】法律是一种国家意志,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以强制力保证实施,保证法律实施的专门机关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依法判处刘汉死刑体现了国家通过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
所以观点C符合题意;观点A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并未体现法律的强制性,与题不符;观点B体现了政府对公共道德的引导,并未体现法律的强制性,与题不符;观点D体现了我国重视保障民生,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择C。
3.【答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33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
”这一规定直接体现了法律()。
A. 对人们的行为起规范作用B.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 对人们的行为起保护作用D. 能够杜绝骗捐等行为【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律作用的理解认识。
【解答】依据题文描述,“禁止……开展……活动”可以看出,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让我们懂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所以观点A符合题意;观点B、C 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观点D的说法过于绝对,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中学第二学期单元检测题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一、单选题1.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下列说法属于社会保护的是()A.2019年3月,全国政协呼吁追究失职监护人的法律责任B.重庆一中家长课程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开展法治教育专题讲座C.鉴于一些地区学生溺水事故不断发生,学校德育处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防溺水知识安全教育D.初二学生朱某因盗窃财物构成盗窃罪,兼顾“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保护原则,法院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一年2.生活中很多人都遭受过噪声的侵扰。
近期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夜间施工噪音等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
该法颁布实施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公民道德规范,健全社会法治体系B.强化监管主体责任,提高政府服务意识C.提高公民参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D.发挥法律强制作用,保障公众生命健康3.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慈善法》等。
全国人大会议通过《慈善法》表明法律()A.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从我们出生那一刻开始,未成年人保护法便给予父母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和抚养的义务;转眼该上学了,义务教育法确认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拥有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权利;成年之后,根据宪法,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们可以投票选举代表自己意志了;年纪大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让我们享受社会服务和优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②法律能调整公民的所有关系③法律与我们的一生相伴相随④法律规定我们的权利与义务5.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
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被称为“管法的法”。
我国现行立法法是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了部分修改,这是对《立法法》的第二次修改。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练习试题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一、单选题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其中说明了以下电子数据均可以作为打官司的证据。
①网页、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②手机短信、电子邮件、通信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③(微信)文档、图片、视频等电子文件。
这说明()A.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法律会限制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自由C.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法律通过解决纠纷来维护我们的合法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关于法治说法正确的有()①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②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③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国法可依。
这说明()①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②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③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④只有法律能规范我们的生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部分立法过程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①我国法律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立法权③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④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5.在我国,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已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
这表明()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D.法律体现和维护道德的要求6.“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单元测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

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单元综合复习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一、单选题1.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乱停乱放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小丁同学用小刀在违规停放的车辆上划了一道,以此来教训车主。
小丁同学的行为()A.是违法行为,但不用负法律责任B.是解决私家车乱停乱放的最好办法C.是没有通过法治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表现D.表明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可以牺牲他人利益2.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会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产生不同的诉求,由此引发的矛盾与纠纷,不仅需要法律调整,也需要道德协调。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某清洁工将捡到的巨额现金交到派出所,这是道德高尚的表现,也符合法律要求B.就读初二的王琳琳无心读书,被其父母要求辍学,对琳琳的父母用道德谴责即可C.某乙常年在外工作,不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谋生不容易,因此这符合道德要求D.已经20 岁的彬彬撕碎入伍通知书,逃到外地躲避服役,这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3.为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我国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
这说明()A.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B.法律的调整约束范围比道德的小C.法律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D.法律是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4.小刚读报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各地政府迅速行动,开展相关医药用品价格监管工作,严肃查处借疫情防控之际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
这充分体现了法治是()A.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B.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C.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D.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5.我们在学校上学不用交学费、杂费,这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的父母是社会的劳动者,有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A.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C.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D.法律与我们的一生相依相伴6.“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检测题

第四单元走近法治天地综合卷一、选择题1.“如果社会是一条船,法律就是让船得以一路向前的舵;如果社会是一列疾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
”这表明()A.法律是解决社会纠纷的唯一准则B.只要不违法就可以不受法律约束C.社会生活需要由法律保障和规范D.法律一直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下面漫画《法律——妙手解千结》说明了()A.法律是万能的B.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C.法律能够调解人们之间的纠纷D.法律的作用突出表现为打击犯罪3.法律约束着每个公民的思想和行为,上至宪法下至各种条文历律规章制度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安宁、百姓安居。
这表明()①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②在我国,法律最为重要②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②生活只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这表明()A.法律就在我们身边B.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C.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D.法律保障我们的权利5.法律由统治阶级制定,必然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其制定、颁布、施行经国家机器来完成,本质上为统治阶级服务。
这说明()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②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②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②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唯一标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6.卡尔·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关于对卡尔·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①国王的话就是法律②所有法律都是由国王制定的②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在实行专制的国家,国王的意志可以上升为法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
下列对法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法治要求遵守法律,依法办事B.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C.法治要求国家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靠法律来解决D.法治就是要确立法律的权威,形成人人守法护法的风尚8.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测试卷班别:姓名:一、单选题(20题,1题2分,共40分)1.年仅14岁的全红婵在2020东京奥运会10米跳台上书写了新的少年传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说:“妈妈治病要花挺多钱的,我就感觉自己也得挣钱。
好寄回家给妈妈治病。
我不敢跟他们说训练的苦,怕他们担心。
“全红婵身上体现了()①孝老爱亲、自立自强的传统美德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③律己宽人、抑恶扬善的处事原则④不畏挫折、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A. ©@B.③④C.②③D.①④2.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指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 这说明()①平凡还是伟大取决于地位的高低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③守护生命需要养护精神④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A. ®®B.①④C.②③D.②④3.因掌握超过15000个英语单词词汇量走红的北大保安许文龙,在工作之余完成了相关课程,写出了两万多字的毕业论文。
他通过答辩后,获得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学历。
下列对许文龙的评价,最准确的是()A.生命至上,敬畏生命B.活出生命的精彩C.发掘生命的力量D.平凡中闪耀出伟大4.南京离休干部章丽华虽身居陋室,却倾资助学,17年来捐资近40万元。
这启示我们要()A.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提高自己的知名度B.传递生命的温暖,为社会作贡献C.将全部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去D.勇担社会责任,完全放弃个人利益5.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
”这句话描绘的生命的特点是() A.生命是偶然的,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B.生命是可贵的,我们应当尊重生命,热爱生命C.生命是独特的,千姿百态的生命竞相展现活力D.人类要关爱自己,也要呵护地球上的其他生命6.遭电击失去双臂的王争凭着毅力苦学16年,成为浙江大学博士生,他用嘴、脚书写了灿烂的青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公益广告中提到:“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当你意识到法律其实就在身边,并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时,法律才有了意义,你才是意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②法律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③有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为所欲为④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才彰显其存在的意义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 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
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②只要有了法律,网络上的违法犯罪现象就会消失③法律调整并规范网络中的经济行为④只要互联网与法治联手,就能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3. 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②“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④“爸,给钱我上学。
”“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下列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起源于古巴比伦王国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④法律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①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A 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6.十九大报告提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练习题(2022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1.(2022内蒙古包头)人生是一次没有返程的旅行,我们都希望它充实温暖、精彩多姿。
为此,我们应该()①拒绝平凡,活出伟大②拒绝贫乏,活出充盈③拒绝冷漠,选择关切④拒绝遗憾,追求完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2陕西)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
今年“五一”假期,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票难求,到博物馆“充电”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因为,参观博物馆()①可以欣赏精美的文物,聆听历史的回声②可以养护精神,充盈生命,追求真善美③应该严格遵守场馆规定,保护文物安全④能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灿烂的中华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2022陕西)2022年5月20日是第33个中国学生营养日,其主题是“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
下列做法与主题不相符的是()A.吃饭不挑食,果蔬蛋奶都要吃B.运动不偷懒,养成锻炼好习惯C.熬夜不睡觉,休闲娱乐最重要D.饮料不多喝,适量饮水要做到4.(2022北京)我们守护生命,既要爱护身体,又要养护精神。
下列选项体现充盈精神世界的是()①居家学习期间注意规律作息,适当锻炼②在学校的组织下一起收看“天宫课堂”③参加应急逃生演练,掌握自护自救技能④参加“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主题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2内蒙古通辽)在大兴安岭的大山深处,有一个铁路巡守点,这里无水、无电。
有一位巡守员在这里工作,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
他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千米,至少接送34趟列车,被人们称为“最美巡守员”。
这位巡守员的行为体现了他( )①关爱他人,爱岗敬业②不畏艰难,顽强拼搏③敬畏生命,勇担责任④遵守规则,诚信守法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6.(2022云南)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充盈的过程。
下列做法能让生命充盈的是( )A.小波不想被”哥们”看不起,于是和他们一起抽烟B.小彤喜欢阅读,看到阅览室的书就随手拿走C.小明爱打篮球,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学校篮球赛D.小琳为了追星,逼着父母多给自己零花钱7.(2022云南)“断崖是山的挫折,却产生了壮丽的瀑布”启示我们( )①生活难免有挫折,经历挫折不一定是坏事②要及时调整自己,积极面对挫折③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越多越好④挫折只会让人消沉,阻碍前进的步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2022广西北部湾) 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半岁时因意外失聪,但她没有被打倒,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努力前行,成为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45 分) 1.下列关于梦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梦想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B. 梦想一旦确立就不能改变 C.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D. 只有少年才有梦想 2.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下列关于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B. 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C.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D. 努力是痛苦的,只有在成功后才能体会到快乐 3.少年的梦想() ①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②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④是不切实际的,不会实现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4.“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 A. 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B. 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C.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D. 努力是痛苦的,只有在成功后才能体会到快乐 5.下列关于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学习只有痛苦,没有快乐 B. 学习只有在学校里才能进行 C. 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没有终点 D. 学习就是学习书本知识 6.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下列属于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是() A. 死记硬背 B.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C. 只做难题 D. 熬夜学习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 A.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B. 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C.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D. 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8.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
这是因为() A. 学习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 B. 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 C. 学习是一个发现自身潜能的过程 D. 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9.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6年7月11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岩乡龙岩村肯才屯42岁村民梁艳佳与湍急洪水搏击4个多小时,漂流60多公里最终获救的新闻占据全国各大媒体、网站的醒目版块,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梁艳佳获救的过程堪称“生命的奇迹”,被誉为“幸运女神”。
由此可见 ( B )①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③梁艳佳的行为是为了获得大家的关注④梁艳佳与湍急洪水搏击4个多小时,漂流60多公里最终获救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有奉献的生命的意义。
”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有 ( D )A.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享受 B.人生只有奉献,没有索取C.只有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生命才有价值 D.人生的价值离不开创造和奉献3.安徽省十佳少年金瞳,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她的作文时常被报纸采用,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
金瞳还喜欢绘画、体育和电脑。
她说:“我要尽力多学一点,学得更好一点,这样可以为大家多做一点,我也更快乐一点。
”金瞳的事迹启示我们 ( D )①要提升生命价值,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②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③奉献会充实人的生活,使人感到生命的快乐④要珍惜青春年华,创造有意义的人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意外的发生,当我们不小心溺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A )①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②冷静地将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③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④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以吸引别人的注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 漫画《感悟挫折》告诉我们( D )A.每个人经历的挫折都是一样的B.有的人会遇到挫折,有的人不会遇到挫折C.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D.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与人生相伴6.“命运是一个伟大的雕塑家,她有时会举起铁锤在你身上敲打,这使你痛苦,同时也会使你完美。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班别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1.有人认为:自己一不,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
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B.没有看到法律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C.没有看到我国是法治社会,法律无处不在 D.把公民个人同法律密切地联系起来了2. 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意思是说(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②任何人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④只要为党曾经做过贡献,即使违了法,也可将功补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这一规定表明( )①作弊将受刑事处罚②组织作弊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③法律具有规和保护作用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落实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5. 对漫画中爸爸的行为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爸爸的法制观念较弱,不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②自觉保护孩子的生命健康权③爸爸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没有尽到社会保护的责任④有较强的安全意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6. 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这是因为( )①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加以调整③法律赋予每个人相伴一生的权利和义务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7. 实名制越来越广泛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R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马克思指出:“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
”这说明了( ) A.法律对我们有保护作用B.法律对我们有惩罚作用C.法律与我们无关D.法律对我们有规范作用2.2020年1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正式实施,内容涉及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施,进口商品关税降低,保健食品必须标注“不是药物”等。
这表明( )①人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②法律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③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中④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3.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立法,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下面关于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时就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③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法律既约束为官者又约束老百姓④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4.2020年1月1日,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实施。
这表明(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助推中国梦的实现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5.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①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民工凭能力当选为区人大代表②上下班时,企业领导干部与员工一样签到签退③个别学生因父母任部门要职而享有录取的特权④所有人不论职位高低都应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6.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综合过关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05)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综合过关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有的人一生躬耕于农田,有的人把青春的汗水洒在城市清洁工岗位上,有的人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科技研究和创新上,有的人一辈子甘做园丁默默奉献……这告诉我们()A.每个人的智力不同B.每个人的个性品质不同C.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不同D.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不同【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知识,题干“有的人一生躬耕于农田,有的人把青春的汗水洒在城市清洁工岗位上,有的人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科技研究和创新上,有的人一辈子甘做园丁默默奉献”说明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不同,观点D正确且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涉及智力的内容,观点A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涉及个性品质的内容,观点B不符合题意;题干是分析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不同,而不是人的人生价值不同,观点C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D。
52.感动中国人物,有的是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的是负责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则是“小人物”。
他们中有些人为国家、民族贡献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则是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平凡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他们的感人事迹启示我们()①感动中国人物的生命价值比平凡人大②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实现人生价值③要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发展进步结合起来④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情系祖国、胸怀天下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知识,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不同,不能认为感动中国人物的生命价值比平凡人大,观点①错误;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实现人生价值,观点②正确;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是紧密相连的,要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发展进步结合起来,观点③正确;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情系祖国、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观点④正确;观点②③④正确,所以本题选C。
【点睛】解答此题要理解两个重要观点:平凡人的生命也有价值,平凡的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6-
5.“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此,
社会有责任保护他们。”马克思的这句名言说明( D )
(3)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这一举措对建设法治国家有何启示? 答:建设法治中国,必须维护法律的权威,发挥法律的功能;推动全 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依法维权。
第四单元
-16-
(2)结合对前面三则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请运用课本知识回答:为什么 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答: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 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 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 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 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书记李嘉受贿案,对被告人李嘉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
人民币二百万元;对李嘉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这
说明( B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我国法律对高官特别严苛
D.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第四单元
-5-
4.对于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 这体现了法律( C )
志的体现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第四单元
-3-
2.下列对法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B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有了人类社会,就产生了法律 C.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D.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第四单元
-4-
3.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广东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
第四单元
-17-
1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某校七年级(1) 班同学围绕法治展开了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2019 年 9 月 30 日上午,安徽省凤阳县检察院举行向宪法宣誓 仪式,新任的 1 名检察委员会委员和 3 名检察员参加宣誓。4 名检察人员整 齐排列,面朝国徽,右手握拳,神情严肃,齐诵誓词,宣告对宪法的忠诚, 对职业的敬畏。
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④小治:我们应该尊崇法律,将法治精神铭刻在
我们心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四单元
-10-
9.道德与法治课上,某班同学围绕“法治,让生活更美好”展开讨论。 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 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台规定,2019 年 5 月 1 日后,凡 未悬挂临时标识或者号牌的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交管部门将依法实施处 罚。由于有了号牌,穿行在大街小巷的 400 多万辆电动自行车,变得越来 越有“规矩”。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第四单元
-9-
8.七年级学生致远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到网吧玩游戏,后因上网缺
钱,持刀抢劫,造成他人重伤,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同学们对此在 QQ
上展开了议论,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B )
①小道:我们青少年应该遵纪守法,增强法治意识 ②小德:致远受
到法律制裁,是因为他的道德水平不高 ③小法: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
第四单元
-11-
材料二 某学生参加学校的“模拟法庭”后,写下这样的感受:“这 次活动中我扮演了一个为朋友出气殴打他人的角色。法庭上,书记员庄严 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规范宣读判决书。因为我未满 18 周岁,判决从轻, 使我体会到法律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为了教育我们。我以后遇事要 冷静,不能意气用事,要遵纪守法。”
料二中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谈谈你的认识。 答: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①这些家长的要求是正确的,他们以健
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履行了家庭保护的责任。②
家长的要求告诉我们,要自觉遵纪守法,尊重他人权利,不侵犯他人的合
法权益。③这启示我们,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时,不能忍气吞声,也
不能非法报复,应当积极寻求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学会自我保护,
①青少年在生活中有可能受到各种侵害 ②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多方
面的保护 ③既然社会有责任保护我们,就不用自我保护了 ④我们必须
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没必要寻求学校的保护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第四单元
-7-
6.父亲:“宝贝,临近中考,天气炎热,记得多喝水,以免中暑。”
女儿:“好的,谢谢爸爸的提醒。”以上对话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RJ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四单元综合练习
第四单元
-2-
1.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 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出行……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
开法律。这是因为( B ) ①法律只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 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加
以调整 ③法律赋予每个人相伴一生的权利和义务 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
材料二 一些家长看到校园欺凌的报道后,对自己的孩子提出要求: “不惹事,也绝不要怕事,要学会正确应对。”
材料三 未成年人轻罪获罪记录封存制度坚持了对未成年人“教育为 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未成年犯罪人顺利重返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单元
-15-
(1)材料一和材料三“筑起”了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哪两道防线?请对材
第四单元
-18-
材料二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 范、引导社会生活。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 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
——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解说词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基本方略? 答: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第四单元
-19-
(2)请你说说实施这一基本方略对我国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答:全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法治助推中 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 由之路。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第四单元
-8-
7.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某校开展了春季
安全教育活动。与此同时,公安、消防和文化部门联合整治了学校周边环
境,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材料中的做法体现了对学生的( B )
①学校保护 ②家庭保护 ③司法保护 ④社会保护
A.①③
-13-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法治是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 答:法律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让交通更有序;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 护,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倡导良好的邻里关系。 因为法治,合法行为得到保护,违法行为受到惩罚,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 美好。
第四单元
-14-
10.材料一 教育部等 11 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 理方案》,旨在形成防治中小学欺凌的长效机制,确保把中小学欺凌防治工 作落到实处。
第四单元
-12-
材料三 张某与杨某是邻居。长期以来,张某给予杨某很多照顾。杨 某的儿子在外地,很少来探望。杨某病重后,口头表示将其房屋遗赠给张 某,并有多位证人在场证明。杨某去世后,他的儿子对遗产继承问题提起 诉讼。法院认为,杨某将其房产遗赠给张某,于法有据,于情合理,人民 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