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7 循环与运输》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循环与运输》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是学生学会不同的方法测定心律,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通过调查了解医学方面的新技术,以培养学生制作探究收集材料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采用探究交流的方法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关注科学动态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教学是学生学会不同的方法测定心律,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关注科学动态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小黑板、收集到的资料、听诊器、胶管、牙签
学生准备:漏斗、橡皮、牙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流已有认知
1、组织交流人体是靠什么把肺部获取的氧气和消化系统获取的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的?学生交流关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
(二)测量心律
1、讲解什么是心律。
2、测量心律的方法之一——--用耳朵听:出示听诊器让个别学生听心跳的声音(激发学生想听的欲望,指导制作建议听诊器并进行试用,教师计时学生分组听心跳数30秒内心跳次数)。
3、计算心律并与其它组交流,绘出曲线图。
4、计算自己一天的心跳次数交流计算结果与方法。
5、模拟心跳推想心脏是怎样工作的。
在一分钟内用力挤压较硬的小球,次数与自己心
跳次数相同,体会手有什么感觉。
6、学生交流。
7、想象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8、总结讲解心脏工作状况及作用。
(三)体验测定心律的其他方法
1、用眼睛看,指导操作。
2、用手摸,摸手腕部与颈部的动脉。
(四)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1、讲述:在一天内我们心跳的快慢有时会不一样,那么心跳快慢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出示探究提示:想一想,你在什么情况下心跳会加快?通过你的经验你认为心跳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交流自己的精力和看法,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持统一观点的学生分为一组讨论怎样用实验来证明,怎样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等。
3、学生使验证自己的假设。
4、交流本组的假设和实验方法、结果和最后结论。
5、组织总结归纳出心跳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五)调查新技术在医疗中的作用
各组交流所调查的新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