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立企业文化过程中的几点误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立企业文化过程中的几点误区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企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它是反映现代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
兴管理理念,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

是在科学
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在国内,企
业的经营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培养与建设,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

但许多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使
企业文化停留在少数层面、变成纸面文章、缺少特色创新,进而造成不被员工理解和认同,
发挥不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不解决这儿点认识方面的问题,企业文化就只能成为虚文化、假
文化、空文化,而不是真正管用的文化。

一、企业文化是少数人的文化而不是全员的文化
最初的企业文化教科书几乎都这样写;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是一把手文化。


来又发展成为企业文化是管理层文化、是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文化。

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占据
企业高层地位的少数人的文化,而不是企业绝大多数人员的文化。

长期以来,人们在思想意识中也就形成了这样的误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是第一件
事就是研究企业一把手,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也是以执行一把手经营管理理念而建立。

企业
的文化建设也要一把手的思想观念为核心、一把手的行为准则为标准。

然而,实际情况是,
很多企业都是老板“一言堂”,其高层管理团队基本上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因此也不需要为企
业的决策承担责任。

在一些家长制作作风比较突出的企业,人们很容易把企业文化视为老板
文化。

随着这些年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及其政企分开,企业一把手拥有越来越大的决策权,
一把手文化逐渐在很多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当然,建立以企业一把手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并没有过错。

企业文化必须准确地反映企业一把
手的价值观和经营思想,否则企业文化不仅难以正常推进,更无法有效执行。

只有围绕着企
业最高领导人来策划和定位的企业文化,才能有可能在企业发扬光大。

但是,过分强调和夸
大个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其弊端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中不断显露出来。

事实上,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以精神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
的需求,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方面,文化的创建要由团队管理层总结归纳设计实施。

另一方面,文化的认同和体现要涉
及到全体员工。

企业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都应让全体员工尽快了解。

发展
战略只有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才能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才能成为全体员工的行动纲领。

二、企业文化是形式的文化而不是内在的文化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
的内涵,对企业文化内在性的理解仍比较片面。

一是将企业文化政治化。

认为企业文化仅是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是党政工作人员的一种工
作职责,完全以贯彻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为主,不考虑实际工作的效果,企业的政治
就是管好企业,创造效益。

二是将企业文化口号化。

企业文化往往只是停留在“纸面文化”、“墙上文化”、“口号文化”的
表面层次。

明确的制度和标语口号本无可非议,但它能否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
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能否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能否真正地起到强烈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有本企业的特色,恐怕连企业的决策者本身都说不清楚。

三是将企业文化文体化。

很多企业管理者都喜欢把“企业文化”挂在嘴边,由于管理思想需要
通过管理手段来实现,于是便把企业文化理解成唱歌、跳舞、打球等文化娱乐活动。

并规定
每个月活动的次数,作为企业文化的硬性指标来完成,结果手段再好也只是花架子,甚至还
可能对员工思想和企业发展起反作用。

四是将企业文化表象化。

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企业环境,注重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
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盛,衣冠服饰的整洁统一,设备摆放的流线优美。

除此以外,还有人错误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制度建设,员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尚,
企业的知名度等,这些都是不全面、不科学、不深刻的。

事实上,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形象
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
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
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参透这创业者个人在社会过程中形
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

也凝结了的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

将这些理念和价值通过各种经营管理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三、企业文化是固定的文化而不是创新的文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
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

许多企业在确定企业文化时只是一味的模仿和追随
一些知名企业,企业文化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真正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不不同,所以其对环境
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

应该说企业文
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
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应该是求异的文
化而非趋同的文化。

我们应该虚心学习优秀企业文化的经验,但绝不能照搬照抄,要体现出
不同企业的特色特色,有针对各自企业的适用性,而绝不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同模式。

综上所诉,一个完善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必须要克服几方面认识上的误区,企业文化的建设不
能只停留在少数管理层的范围,而需要全员的认识和行动;企业的文化建设不只要有形式上
的表现,更要有深层内涵的挖掘;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是一劳永逸的,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应相应地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发展,保持企业文化的时代性,以符合企
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