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地区松树外生菌根菌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抚顺地区松树外生菌根菌调查
邬昕彤;张博;乔黎明
【摘要】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抚顺地区珍贵的外生菌根菌资源,该文对抚顺地区松树外生菌根菌的种类、资源分布、林相特征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文中以与油松形成外生菌根的血红铆钉菇为例,分析了血红铆钉菇资源减少、产量下降的原因,建议重视发展赤松林和油松林,积极研究和探索油松林及赤松林的更新换代,为发展血红铆钉菇等外生菌根菌创造条件.
【期刊名称】《辽宁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8(000)006
【总页数】3页(P61-63)
【关键词】外生菌根菌;现状调查;发展对策
【作者】邬昕彤;张博;乔黎明
【作者单位】抚顺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抚顺 113006;抚顺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抚顺 113006;清原县英额门林场,辽宁清原 113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81
前言
外生菌根菌是林下大型珍稀野生菌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的外生菌根菌子实体是可以食用的,且部分菌根菌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

青山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实
施以来,人们对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森林采伐减少,随之引发林业相关产业的萎靡导致部分林业经济发展缓慢。

人们不断开辟新的林业产业经济模式的同时,众多珍稀野生食用菌根菌,因无法人工培育而遭到掠夺式采摘[1]。

近年来,随着
各种新技术新手段的使用,研究成果不断积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菌根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发现菌根在决定植物分布、影响群落组成、改变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有效地维持、增加、保护和开发林下食用菌这一特殊的非木材林产品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对抚顺地区松树外生菌根菌的种类、资源分布、林相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松树外生菌根菌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调查方法
2016年4月25日至2016年11月20日,科研组先后在抚顺萨尔浒风景区、新宾县木奇镇“神树沟”、永陵公园、东陵公园、北陵公园、中科院清原生态研究所实验站、清原县红透山镇六家子村和沈阳世博园等地进行外生菌根菌资源调查,研究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蒙古栎 Q.mongolica、槲树 Q.dentata、油
松Pinus tabulaeformis、赤松P.densiflora、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等林地主要菌根菌的形态特征、资源分布、生境特点和长势等。

2 调查结果
菌根(Mycorrhiza)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植物共生现象,指土壤真菌与植物营
养根系形成的联合体。

菌根是在植物生长期间发生的植物与真菌在根部皮层细胞间联合或共生的现象。

蘑菇属于大型真菌,分为5种生态类型:木生菌、粪生菌、
土生菌、虫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

目前,能够人工栽培的蘑菇都属于前3种和部
分虫生菌(蛹虫草),外生菌根真菌尚不能进行人工栽培。

而外生菌根真菌利用,虽然处于研究阶段,但部分种类可通过人工促进培育,定向栽培高价值的外生菌根菌,是食用真菌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2]。

抚顺山区林相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丰富。

油松、赤松、红皮云杉等树种,均有多种大型真菌与之共生,许多是辽东独有的野生真菌,如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棕灰口蘑T.terreum、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is rutilus、点柄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等。

目前部分油松和赤松树龄已经超过70年生,进入衰老期,与其共生的血红铆钉菇、棕灰口蘑、点柄粘盖牛肝菌、松口蘑等蘑菇失去了共生的对象,其共生菌自然逐渐消亡,柞树资源的减少及过度采伐并改作他用,以美味牛肝菌为代表的大腿蘑等野生蘑菇也在减少。

2.1 松口蘑
口蘑科口蘑属,商品名松茸,又名松蕈、松蘑、鸡肉丝菌。

子实体中等或较大。

菌盖直径5~20 cm,扁半球形至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平伏的纤毛状鳞片,表面干燥。

菌肉白色而厚,具有清香味。

夏秋季生长于赤松林或赤松林与阔叶树混交林地,成群生长形成蘑菇圈。

松口蘑是世界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在日本被视为菇中之珍品。

由于生态习性特殊,目前仍然处于野生或半人工栽培状态。

2.2 棕灰口蘑
口蘑科口蘑属,又名灰蘑、小灰蘑。

子实体中等。

菌盖直径2~9 cm,半球形至
平展,灰褐色至褐色,具暗灰色纤毛状小鳞片,老后边缘开裂。

菌肉白色。

菌褶白色变灰色,菌柄柱形,白色,具细软毛,内部松软至中空,基部稍膨大。

夏秋季群生或散生在松林或混交林地。

该食用菌在东北及华北地区的松林中大量生长,群众喜欢采食,曾一度收集加工盐渍出口日本等国。

与松、红皮云杉、山毛榉等多种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2.3 血红铆钉菇
铆钉菇科,铆钉菇属,又名松树钉、松树伞、铆钉菇、血红铆钉菇、红肉蘑。

子实体中至大型。

菌盖初期钟形至圆锥形,后平展中部凸起,咖啡褐色,菌肉带红色,干后带紫红色,菌褶延生,稀,青黄色变至紫褐色,不等长。

菌柄圆柱形实心。


秋季单生或群生于松林地。

该菌肉厚,味道较好,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野生食用菌之一。

供药用,可治疗神经性皮炎。

该菌是针叶树重要的外生菌根菌,尤其在北方与油松形成菌根,大量生长,便于收集加工。

抚顺地区有日伪时期和建国初期“绿化祖国”栽植的大片油松林,如今树龄已经65~75年生,已经失去共生血红铆钉菇的能力。

2.4 点柄粘盖牛肝菌
牛肝菌科,粘盖牛肝菌属,又名黄粘团子。

子实体中等。

扁半球形或近扁平,淡黄色或黄褐色,很粘,干后有光泽。

菌肉淡黄色。

菌柄稍弯,夏秋季散生、群生或丛生于松树或混交林地。

味道好,产量高。

药用治疗老年关节炎。

东北地区曾大量收集加工出口,或以干品市场销售。

2.5 厚环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
牛肝菌科,粘盖牛肝菌属,又名粘团子。

子实体小至中等。

秋季于松林中地上单生、群生或丛生。

可食用,味道柔和至稍苦。

可药用,是中成药“舒筋散”成分之一,治疗腰腿疼痛、筋骨不适、手足麻木、四肢抽搐等。

与松、落叶松等多种树木形成外生菌根菌。

2.6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
红菇科,乳菇属,又名美味松乳菇。

子实体中等。

菌盖4~10 cm,菌肉初带白色,后变黄色。

味道柔和,后辛辣,气味好闻。

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松林地上,形成菌根。

味道好,产量高,便于收集加工销售。

由于松树树龄已高,资源逐年减少。

子实体含有橡胶等物质,可以提取橡胶。

与红皮云杉、冷杉形成菌根。

3 讨论与建议
3.1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松树外生菌根菌产量逐年降低,产品供不应求
以血红铆钉菇为例,肉质肥嫩、鲜美可口,长期以来作为名贵的食用真菌,深受人们的喜爱。

血红铆钉菇主要分布于辽宁省的丹东、鞍山、抚顺、本溪、铁岭等东部
山区,近年来,由于天然林资源破坏,菇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血红铆钉菇产量逐年降低,产品供不应求。

据调查,血红铆钉菇必须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

血红铆钉菇的生长发育与该地段的植被、气候、土壤等因素有关,特别是植被及气候因素影响较大。

血红铆钉菇繁殖是靠成熟孢子落地后萌发的菌丝体与油松、赤松的须根有机结合逐渐形成共生菌根。

菌丝体通过树木根系获得营养,树木则通过共生菌根吸收所需养分。

在土壤和环境的温度、湿度适宜条件下,发育成子实体。

血红铆钉菇生长在油松、赤松纯林或阔叶混交林内,常伴有杂草和灌木。

树龄在l5年生以上多有发生,通常
混交林和周围灌木较茂密的地方,菇潮期长且发生量大,林下地面干净无草的地方较少或没有,砍伐后的林地几乎没有发生。

目前辽宁地区血红铆钉菇生长环境逐渐受到破坏。

主要表现为:
①由于油松和赤松木材的经济价值相对较低,逐渐被经济效益高的林木所取代,血红铆钉菇的共生树种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少,珍贵的血红铆钉菇资源面临灭绝的危险。

由于资源减少,进一步造成掠夺性采摘,严重阻碍了孢子的扩散与繁殖。

②50年前,抚顺市周边油松林大量生长,承载丰富的血红铆钉菇,正因为是共生菌,如今油松和赤松树龄已经超过70年生,进入衰老期,与其共生的血红铆钉菇、棕灰口蘑、点柄粘盖牛肝菌、松口蘑等蘑菇失去了共生的对象,自然逐渐消亡。

3.2 油松外生菌根菌发展对策
3.2.1 制定对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的保护措施
充分认识血红铆钉菇等松树外生菌根菌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将与松树共生形成外生菌根的林木等同于珍贵树种加以保护,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加强对共生林木的管理,禁止在菇场及周边地区进行砍伐、采石、开荒等一切可能破坏菇场生态环境的行为。

制定开发与利用血红铆钉菇资源的长远规划[3]。

3.2.2 重视发展辽东赤松林和油松林
重视保护辽东赤松林和油松林的现有面积,积极研究和探索油松林及辽东赤松林的更新模式,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确保油松林和辽东赤松林现有面积的基础上,发展松口蘑、血红铆钉菇等外生菌根菌。

在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中,积极倡导栽植赤松、油松。

3.2.3 人工促进自然繁育,提高血红铆钉菇产量
通过科研立项,组织科技人员对产菇区生态环境、土壤结构、气候条件、林木种群结构、土壤伴生菌组成和培育条件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探索血红铆钉菇生长条件的人工模拟,对野生血红铆钉菇进行人工驯化,努力使血红铆钉菇这一名贵食用菌,由野生自然采集逐步过渡到半人工栽培生产。

3.2.4 政府制定对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的扶持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
抚顺是辽宁省重要的用材林和水源涵养林基地,是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绿色生态屏障,有林地面积74.26万hm2,具有较丰富的松树资源。

各级政府如果能制定对松树外生菌根真菌的扶持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必将会形成一个新的富民产业,为地区林业发展和林农増收开辟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3.2.5 组建高附加值的食用菌深加工龙头企业
在大力发展松树外生菌根真菌产业的同时,还要组建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食用菌深加工龙头企业,对大量的食用菌进行精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为这一产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栾庆书,金若忠,云丽丽,等.几种松树外生菌根菌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C].2005.
[2]栾庆书.血红铆钉菇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J].食用菌,2002(2):2-3.
[3]张忠伟,姜涛,王岩.辽东地区红蘑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8):4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