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户外观察记录(2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户外观察记录(20篇)
小班户外观察记录第1篇:
观察日期:20xx年xx月xx日
观察时间:15:30――15:45
观察对象:王胜泽,
观察目的:观察两位幼儿如何合作将纸筒垒高。
观察实录:
湛蓝色的天空上飘着洁白的云朵,操场上是孩子们欢乐的身影。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今日他们选择的是纸筒。
xx和xx两个孩子拿到了几个纸筒开始玩,xx负责扶住纸筒,xx负责往上叠加纸筒,不时有别的孩子来把纸筒推倒,但他们没有放弃,继续叠加,并不时为他们的成功欢呼雀跃。
两个孩子继续叠加纸筒,细心翼翼的,纸筒倒下后,他们又很默契的继续配合,在放的过程中,xx没有将纸筒全部对齐,纸筒摇摇晃晃的,细心的xx发现后,及时的将纸筒一个一个的对齐。
活动结束后,大部分的孩子已经进教室去休息、喝水了,操场上还剩下xx、xx、周昀棪、姜莉馨等几个小朋友齐心协力将纸筒一一的送回家。
行为分析:
在今日的户外游戏中,xx和xx两位小朋友对纸筒叠高异常的感兴趣,从游戏开始到结束,两个孩子一向在玩叠纸筒。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将纸筒垒高的呢?孩子采用了一个一个站立叠加的方式,在不断的尝试中、被别人推倒后,孩子们没有放弃,继续叠加纸筒,直至成功!在经过反复的叠加过程中,他们已经掌握了垒高纸筒的技
能。
支持策略:
1.针对孩子今日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针对性的表扬,例如:xx 和xx是两个人合作完成垒高游戏,以此带动更多孩子专注玩游戏。
2.小班的孩子乐于玩叠高游戏,可是只是局限小的积木,对于大型的材料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所以玩得花样也比较的单一,并且很多孩子也不能做到像xx一样专注,会出现用纸筒打闹,针对小班的孩子,不能完全的开放,教师还是有必要介入指导或提出玩得目的和规则。
3.在建构区投放纸筒材料,让孩子进一步探索纸筒的各种玩法。
小班户外观察记录第2篇:
地点:小一班活动室、操场
对象:王大力的,
目的:了解幼儿的兴趣点
情景描述:
最近这段时间天气不好,经常从一早开始就飘着蒙蒙细雨。
为了避免让孩子们感冒,我们决定取消每一天的户外活动,代之以在走廊散步一会儿。
这天上午的活动结束了,快吃午饭的自由活动时间里,有的小朋友在一齐交谈,有的在相互嬉戏,仅有谢子诺站在靠近走廊的窗户边,透过玻璃窗向外凝神张望了好久,教师叫她也好像没听到。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边是操场的大型户外玩具――孩子们最喜欢爬上爬下的城堡。
午时幼儿要离园了,送小朋友去坐车时,我发此刻谢子诺的奶奶在操场上拖着谢子诺往前走,谢子诺一声不吭,一脸的倔犟,最终拗可
是奶奶,老大不情愿地走了。
谢子诺的奶奶看到我,无奈地笑着说:她硬要在那里玩要回去呢。
分析:谢子诺也属于我们班典型的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齐活,老人家开了间小店,白天在店里忙意,谢子诺经常也只能和爷爷奶奶一齐在店里玩,较少到外面去玩。
自然,幼儿园的大型户外玩具是吸引她来上幼儿园的诱-惑。
从孩子的种种表现来看,她十分渴望和别的孩子一样有充分的自由玩耍时间,而不是和老人家在一齐被约束天性。
措施:透过和谢子诺说悄悄话,我了解到她十分想玩幼儿园户外的大型玩具。
我和孩子们约法三章,定下了几条玩城堡的守则,让孩子们明白有规则才能更欢乐地玩。
可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思考到幼儿人数较多,最终分组由教师带领去玩户外的大型玩具。
和谢子诺的奶奶沟通,让她理解孩子的想法,推荐她趁意不太忙的周末带孩子来幼儿园玩户外玩具。
反思: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成长。
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残缺的。
个性是小班的孩子,注意力容易涣散,空洞的群众教学活动往往很难吸引孩子的眼光,个性是在操作材料匮乏的状况下,儿童自然表现出的不合作尤甚。
顺应自然的天性,让幼儿在命内在驱力的召唤下自由活动,充分运动其肢体,激发其思维,能让幼儿更好地发展。
小班户外观察记录第3篇:
观察地点:小一班教室娃娃家活动区
观察实录:
今日是尹可欣、王若语、余子星、付梓坤这四位小朋友玩娃娃家。
娃娃家的主角牌有两个,爸爸和妈妈。
孩子们进区后,一会儿传来了
争吵的声音,我要当妈妈,我就要当妈妈,我不当宝宝。
原先是尹可欣和王若语小朋友都争着要当妈妈,而其他三个小朋友都已经分配好主角了,睁着大眼睛看着这两位小朋友。
我一走近,小朋友们立刻用求助的目光看着我。
我蹲下身子问尹可欣和王若语:你们为什么都要当妈妈呢可欣抢先回答:因为我最喜欢妈妈,我觉得当妈妈好玩一些,我想做菜。
小语也说:我也喜欢妈妈,当宝宝不好玩。
想到我们刚刚学过的一个故事《幸福的一家》,我就立刻问娃娃家的宝宝:为什么说是幸福的一家呢家里有些什么人一旁的爸爸余子星说:有爸爸、妈妈和哥哥。
哥哥坤坤也在一边补充道:家里还有宝宝呀!我之后说:对啦!我们一家人在一齐很幸福,是因为我们有一大家的人,大家在一齐相亲相爱!可欣点点头说:我也觉得,我们家也是这样的。
小朋友们都点点头,我之后说:在我们的家里,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今日娃娃家的宝宝们也是一家人,小朋友们要当好每一个主角,我们来试试当不一样的主角好不好小朋友都说好。
我转过头看看边上那两个分配好主角的小朋友说
:爸爸和哥哥真棒,不争不抢的选好自我的主角。
我又看看可欣和小语说:教师提个提议,今日可欣来当妈妈,小语当宝宝,到下一次游戏的时候我们就互换主角,看看谁当的妈妈或者宝宝当的好能够吗经过调节和劝说,可欣最终当上了妈妈,小语当上了宝宝。
刚开始宝宝还撅着小嘴巴,可过了一会儿,宝宝就开心的投入到主角中去了分析:
1、孩子们到娃娃家,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如:已有两位小朋友自我分配好主角了。
)
2、我们有时经常会问孩子最喜欢家里的谁大部分孩子都回答的是
妈妈。
虽然小班的孩子还不能用语言去表达。
但孩子们心中就是觉的妈妈是温柔漂亮能干的,相比之下,宝宝在孩子们的心中分量比妈妈要稍逊色一些。
所以当有妈妈和宝宝的主角选择时,就会出现以上案例中的一幕:两个孩子都争着当妈妈的主角。
3、我最初是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自主的权利,让孩子自我去选择主角。
所以让娃娃家的孩子们自我分配。
其实孩子们对于主角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有的孩子碰到自我喜欢的主角就会争论不休,这也与孩子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有关。
措施:
1、在日常的活学习中,加强孩子的亲情观念的培养,明白家里的成员都是很重要的。
2、孩子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的出现,并用亲切的语言和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比如:两个孩子都争选妈妈的主角,我及时的用回顾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停止了争吵。
并加以提问,加深孩子们对家庭主角的认识。
3、教师还是要引导孩子自我去分配主角,不能硬性的指派孩子去担当什么样的主角。
我用提议的方式让两位孩子协商和分配谁当妈妈,虽然孩子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高兴,但当孩子投人到游戏当中的时候,能立刻忘掉不开心,这也是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
4、小班孩子在自选主角这个规则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孩子无法协商主角的选择时,教师要酌情参与指导,制定轮换主角的规则,并用图片的形式记载孩子表演过主角的轨迹,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自我喜欢的主角。
当孩子得到自我喜欢的主角时,要给孩子提出游戏的要求,让孩子学会珍惜自我的机会,同时对能自主协商分配主角和
谦让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帮忙小朋友逐步学会协商、合作,学会克制自我,遵守规则,加强孩子的社会交往本事的培养。
5、在评价环节,运用情景再现法,让全班孩子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把遵守规则内化,逐步培养他们自愿、自觉的遵守轮换规则的好习惯。
小班户外观察记录第4篇:
小班幼儿日常活动中的观察笔记
――――记小沈的普通话提高
观察对象:小班幼儿小沈
观察时间:
小沈平时一向由妈妈给他接送,所以每一天来园较早。
这天他又早早的第一个到校,妈妈一个劲地跟他说:快叫教师早呀!小沈没有反应,低着头继续往前走。
于是我蹲下身子跟他说:小沈早上要跟教师怎样说呀他还是低着头不看教师,我跟他说:那你就看一眼教师吧,他还是不肯看,更不用说说教师早。
他妈妈叹口气说:咳,这孩子真是的就是这样不肯叫人,总在背后说,在家里也一样。
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他在跟小朋友一齐说话时声音很响亮,可一到群众面前说话时,他就不敢大声说,刚开始甚至还不敢上台。
观察时间:
在与小沈的接触中我还发现他的普通话语音十分不正确。
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鱼。
一条鱼,水里游,都都单单在发愁于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说:你唱得真好听,如果你把都都单单唱成孤孤单单肯定还要好听。
你说说看:孤孤单单。
并教给他发孤的方法,舌头缩起来,不要碰祝让气从嘴里发出来。
孩子很乐意学,我让他慢慢说。
由于他
一向习惯了说都都单单,所以一下子纠正有点难。
小小班的孩子好模仿,所以我说一遍,他也跟着说一遍。
由于我是准备着而行的所以手里还拿着小金鱼的图片。
我拿着两条小金鱼的图片,问他:此刻这条小金鱼还孤单吗他说:不孤单了到底孤单吗不孤单。
那我让这条鱼离开他会孤单吗你有姑妈吗有几个姑妈我变着方法试着跟他谈话,其实是想让他练习发孤的发音。
透过反复的练习,小沈对孤的发音有了提高,有几遍已经能发对了。
观察分析:
在观察中发现小沈对g和d的发音区分的不是很好。
小沈普通话不正确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他自身因素的影响。
他从小是由奶奶领的,所以平时普通话说得较少,普通话的词汇也不多,总是根据自我的想象来说。
比如:有一次他吃完饭就说我要:卡嘴巴。
这是他自我创造出来的词。
另一方面他比较害羞,说话时不敢看人家的眼睛,这样他光靠耳朵听而没有看别人的嘴形发音。
长此以往从而导致他发音的不正确。
措施:
1、家园共育
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普通话发展状况,让家长平时也注意倾听孩子的普通话,如有不正确的,及时给予纠正,并让家长平时也能坚持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
在班级网页与家园栏里共同宣传有关普通话的知识。
2、给孩子带给在群众面前说话的机会
观察小沈的行为,每次让他到上头来唱歌或念儿歌,他都很不自在,小手要么拉衣服,要么拨指甲。
我没有及时的批评他而是先告诉幼儿
到上头表演人先要站好,然后再表演。
于是我就选取他感兴趣的活动,他很喜欢唱歌,所以我就选取他很喜欢唱的歌曲让他到上头来唱,以减少他的窘迫感。
这样多叫他,他在群众面前说话更加自如了。
早上不肯叫教师早,我一开始先应用小红花来刺激他,这种方法虽然不是那么妥当,但对低幼儿童来说还是有必须效果的。
当我在发小红花时我就跟他说:小沈,如果你叫了,那教师就把小红花发给你,这招还蛮有用的。
所以有时如果他不肯叫人我就用小红花来刺激他,于是他就叫了。
并在平时的孝敬教育时也引导孩子要主动跟别人打招呼,跟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别人,这样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与孩子个别交谈
小沈平时来园较早所以我经常利用早上的时间与孩子交谈。
在第二次的观察中我就引导孩子如何来正确的发音,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发音。
托班的孩子好模仿所以我利用孩子模仿的特点让孩子学说正确的发音,但过于反复的练习,又会使孩子的学习显得过于枯燥,所以我及时的应用方法,透过相关这方面的谈话活动来练习幼儿的发音。
比如我在让幼儿学念孤时就寻找与孤相应的字词来让幼儿练习。
所以我就问幼儿有没有姑妈这事。
平时还能够利用给孩子穿脱-衣服、放学后等一些时间与孩子个别谈话。
倾听孩子的发音并及时地给予纠正,让孩子的错误发音纠正在萌芽状态。
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的普通话发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群众面前说话更加大胆了,此刻他也能主动举手了。
早上来也能跟教师说教师早,晚上走了也能主动说教师再见,但有时还会不肯说或者只跟一个教师说,可是比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班户外观察记录第5篇:
观察时间:2021927
观察地点:小五班教室
观察幼儿:张雨恩(小小)
观察实录:
午餐快结束了,大部分幼儿已经出去散步了,只见小小等三、四个小朋友仍在慢吞吞地进餐,我用眼神暗示他们稍快些。
只见几个幼儿立刻快速地嚼起饭来,仅有小小一个人还慢吞吞地、不着急地、自顾自地悠闲地进餐,不时还玩弄一会儿。
小小,加油呀,你看仅有你一个人了,需要我帮忙吗?小小看了我一眼,最终说,我吃不下了。
分析:
张雨恩小朋友在班级中做任何事总是慢吞吞的,吃饭慢、穿衣慢、洗手慢。
从不争第一,有的小朋友甚至叫她小蜗牛。
姥姥反映在家也这样,似乎任何事也引不起她的激动。
可是,她做事较仔细,不慌不忙,不易冲动,比较冷静,喜欢思考,观望。
反思和措施:
一、用心鼓励策略
运用群众荣誉感去激发思远,让琰琰抓紧自我的动作,为群众争光,并长此以往地影响她,让琰琰逐步构成新的习惯。
二、感受代价策略
我们与她家人交流,期望他们在家中配合使用此策略,帮忙小小较快地完成一件事。
衣服穿慢了,影响去公园玩的时间、饭吃慢了,会错过好看的电视等,以此激发她尽快完成的目的。
三、移默化策略
经常玩一些争上游、争第一的竞赛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孩子能真正体会准确快速的内涵,在孩子感受获胜后的愉悦时逐渐远离慢吞吞。
其实,个性的转变与发展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
只要教师、家长能配合默契,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个性,对待孩子不急躁,长时间地给予孩子良好环境的影响,孩子必须会有变化,会成长得十分好。
我们期盼着琰琰的变化,相信她必须会有好转。
小班户外观察记录第6篇:
观察目标:
1、了解孩子对拼图的掌握情景。
2、了解孩子对各种图形的认识水平。
活动情景:今日朱俊楠、开心等小朋友在数学区玩拼图形娃娃的游戏。
这是一个认识形状的复习活动,要小朋友先自我拼出一个娃娃来,然后数一数自我用了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几个圆形。
具体记录:
朱俊楠先拿了一个圆形当娃娃的头,然后拿了一块大一点的长方形当身体,然后在长方形的下头放了两个小长方形当腿,之后他又拿了两个小的长方形放在头(圆形)的两边,我正纳闷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看到他又拿了两个小三角形放在这两个小长方形的旁边,我问他这是什么,他告诉我说是手。
原先,他把手臂安在头的两边了。
再看看其他几个小朋友,发现他们也是这样,把手臂安在头的两边。
这时我对他们提问说:你们看看你们的手臂长在什么地方他们看来看去,然后说:在身上。
对,那你们应当把手臂安在什么地方呢朱俊楠犹豫了半天,拿着长方形一会儿在头上放放,一会儿在身上放放,最终试着在身上拼上,还不放心地看看我的眼睛。
看我没有异议,才
确定下来。
最终拼完的时候,我问他:此刻是不是像个娃娃啦他点了点头。
分析反思:
在拼图的时候,在画人的时候,小朋友会把手臂画在头上,这是小班小朋友绘画的特点,可能对他们来说,手臂长在肩膀上这个方位,小朋友还是不能正确的辨别出具体方位才会表现出这种绘画特点。
我们中班的孩子会有这种情景,是因为他们原先没有学过绘画,所以绘画的水平还是在最原始的状态中。
教育提议:
当孩子出现这种情景的时候,我们需要帮忙孩子认识身体的结构,帮忙他们提高绘画的水平,当他们不会画的时候,也能够用拼图或者黏贴的方式来表现人物。
因为是很多小朋友都不会画,所以我们能够进行一个这类的团体活动,帮忙大多数孩子掌握这个技能。
小班户外观察记录第7篇:
观察资料:美工活动
观察时间:2021年10月
观察幼儿:岳嘉琦
观察方式:随机观察
观察过程:
这天我上一节美工课《印树叶》,孩子们用颜料给树叶印画。
我事先采集了一些纹路比较清晰的树叶,准备好各色水粉颜料。
我示范后,孩子们兴趣浓厚,争先恐后的要进行印画。
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一上手,画面一团糟,满手都是颜料,衣裳、桌子都带上色了。
我想
了想,改变了主意。
由教师给树叶涂色,让孩子压、印。
没印几幅,岳嘉琦瞪着大眼睛一本正经的说:教师还是让我们自我做吧!话音刚落,孩子们渴望的目光都投向了我。
我又改变了主意:教孩子们用水彩笔在树叶上涂色再进行印画。
孩子们兴奋极了!教师评析:
岳嘉琦是个聪明语言表达潜力很好的孩子,孩子的话发自内心的渴望!作为教师怕麻烦,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实在惭愧!幼儿园的教学就是要体现孩子的主体性,让每个孩子动手参与,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设计思考周全可行的教学方式方法。
有机会还是要让孩子用水粉自我印画。
小班户外观察记录第8篇:
观察对象王超
观察时间2021921
观察地点小四班活动室
这天,我们吃的是面条。
王超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勺子舀起一勺面条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
他喝了无数口汤可是就是不吃面条。
我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我们要使劲吃饭,吃的多身体好,长的高的。
听完后,他说: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高很高的。
我说:对!我们王超小朋友可棒了,此刻都自我吃饭了!听完,他开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
这时,我拿起碗挖了一大口面条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向盯着我的勺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
喂了几口他说:我要自我吃。
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完了。
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教师,我都吃完了。
我表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
他点点头,十分高兴,不时
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行为分析:从这天观察的状况看来,王超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懒得自我吃饭。
他吃饭时对他人存在着依靠性,这与他长期由奶奶喂养有必须关系。
可是在这天教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比较有目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自我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提高。
当教师表扬他时候,他十分高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忙,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小结: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大多是自幼逐渐培养的。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
在日常活中,我们见到的饮食习惯不好的孩子,身体较弱。
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还是不行的,家长也要用心配合教师的工作,引导孩子构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家庭膳食中,为幼儿的全面营养做些努力。
要教育、帮忙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小班户外观察记录第9篇:
活动地点:操场
活动记录:
孩子们喜欢的户外活动开始了,今日我们玩的是大型玩具和塑料拼插区,当我走在组合玩具区时,孩子们只是随意的拿起塑料玩具开始拼搭,过了一会儿二宝和张楚涵小朋友一齐过来用玩具开始拼搭,孩子们在一齐商量拼出一条通往小兔的家,是一条平坦的路,孩子们走的很开心,过一会儿二宝小朋友说,路上还有一些障碍物呢,这是孩子们又开始给路中间搭建障碍物,到了之后还要跳过去,在增加障碍物后张楚涵小朋友显得有点退缩......我说怎样不玩了,孩子说她有点
害怕,我说那教师能够帮忙你先牵着你的手来走,渐渐地孩子能够自我去走,最终再去跳,不需要教师的帮忙。
分析措施:
孩子们对于拼搭玩具还是兴趣很高,平时张楚涵小朋友还是有点胆小,这时应当多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同时开展丰富多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愿意去尝试。
小班户外观察记录第10篇:
小班户外体育活动观察记录
时间:2021年3月
地点:操场
对象:赵梅庭
观察记录:
今日户外体育活动,我们玩小老鼠钻洞的游戏,一开始我让孩子们自由的玩小老鼠找食物,孩子们个个都很兴奋,有的小朋友还大声说话,尤其是赵梅庭小朋友,到处跑来跑去,还不时推别的小朋友。
我也及时提醒了她,可是没什么效果。
当我们玩小老鼠钻山洞的游戏时,我设计了小老鼠跟妈妈去偷奶酪的游戏,我告诉孩子们在路上有个山洞,山洞旁边还有黑猫警长在守着山洞,我们在过山洞时要细心,不能发出声音,还不能碰到山洞的铃铛,否则黑猫警长听到了就来抓我们了。
还特意告诉赵梅庭别给黑猫警长抓走了。
我带着孩子们过山洞时每个孩子都静悄悄地钻过山洞,还弯腰钻过山洞。
赵梅庭小朋友也跟着小朋友细心翼翼地钻过山洞。
不像刚开始时大声喊叫了。
我及时地表扬了她,她还很不好意思地对着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