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变换句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换句式
要点梳理
把错乱的句子排列好,这是小学阶段语文练习中的一个重要形式。

排列句子是对小朋友从句到段(篇)的过渡训练,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综合运用的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
有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在排列时,应仔细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常见的错乱句子,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例: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

()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分析: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叙述了张良在操场上看到了一团废纸,经过思想斗争,最后拾起了那团废纸的过程,层次清楚。

在排列时,我们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排列为4、2、6、1、7、5、3。

(二)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对一些错乱的句子,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

例:
()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他14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

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分析:排列这段话时,我们可以抓住“14岁”、“19岁”、“20岁”、“22岁”、“25岁”这些表示年龄的词,也就是以时间顺序来排列句子,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确的排列应是:1、4、2、5、3、6。

(三)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根据所给出的段落的内容特点,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其他句子都是围绕着这句中心句来说的。

我们可以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来写。

例: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分析:根据这段话的特点,“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这句话是个中心句,其他三句话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

显而易见,我们可按先总后分的顺序来排列句子。

排列的顺
序为:2、3、1、4。

(四)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表达出不同的内容。

排列时,要十分注意,不要与其他的方法相混淆。

例: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分析:这段话,我们可以抓住“屋外”和“屋里”两个不同地点,对句子进行排列,顺序是2、4、3、1。

1.陈述句改反问句
(1)肯定词与否定词的变化
①如陈述句是肯定句,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

②如陈述句是否定句,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2)在改后的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3)句尾加上疑问语气词“呢、吗”等。

(4)句末的句号(。

)改为问号(?)
(5)检查语句是否通顺连贯,适当调整顺序或加上恰当的连词。

例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分析:这个陈述句是肯定句,因为有肯定词“是”,要想改为反问句,首先要把肯定词“是”变成否定词“不是”,接着,在改后的否定词“不是”前加上反问语气词“难道”;然后,在句尾加上疑问语气词“吗”,将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最后调整一下语序,使句子更加流畅。

答案: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例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分析:这个陈述句是否定句,因为有否定词“不能”,要想改为反问句,首先要把否定词“不能”变成肯定词“能”,接着,在改后的肯定词“能”前加上反问语气词“怎么”;然后,在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将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最后,检查语句是否通顺。

答案: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2.反问句改陈述句
(1)肯定词与否定词的变化
①如果句中含有肯定词,将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
没有等)。

②如果句中含有否定词,将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

(2)删去句中出现的反问语气词,如“怎么、难道、怎”等。

(3)删去句尾的疑问语气词“呢、吗”等。

(4)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5)检查语句是否通顺连贯,适当调整顺序或加上恰当的连词。

例1:妈妈的恩情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分析:首先找到句中的肯定词“能”,改为否定词“不能”,然后删去句中的反问词“怎么”,以及句尾的疑问语气词“呢”,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最后检查语句是否通顺。

答案:妈妈的恩情我们不能忘记。

例2: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分析:首先找到句中的否定词“不”,改为肯定词,只要去掉“不”即可,然后删去句中的反问词“怎”,以及句尾的疑问语气词“呢”,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最后,检查语句是否通顺,加上连词“才”。

答案:好好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二)“把”字句和“被”字句之间的转换
1.陈述句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把”字句
①读句子,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可以划横线标注上。

例:爱尔莎一口气赶走了凶猛的狮子。

②把动作词移到句子最后。

例:爱尔莎一口气凶猛的狮子赶走了。

③在句中空出的地方加个“把”字。

例:爱尔莎一口气把凶猛的狮子赶走了。

(2)“被”字句
①读句子,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可以划横线标注上。

例:爱尔莎一口气赶走了凶猛的狮子。

②在句子开头加上一个“被”字。

例:被爱尔莎一口气赶走了凶猛的狮子。

③把动作词后面的部分全部移到“被”字的前面。

例:凶猛的狮子被爱尔莎一口气赶走了。

2.“把”字句和“被”字句之间的转换
(1)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
(2)改为“被”字句,把被动者放在前面;改为“把”字句,把主动者放在前面。

例1:风把树叶吹落了。

分析:这句是“把”字句,主动者是“风”,被动者是“树叶”,改为“被”字句,把被动者放在前面:树叶被风吹落了。

例2:门被他关上了。

分析:这句是“被”字句,主动者是“他”,被动者是“门”,改为“把”字句,把主动者放在前面:他把门关上了。

需注意:
(1)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

例: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住了。

变换后:太阳被树林遮住了。

分析:被子句中把“茂密的”丢掉了,因此是错误的。

(2)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例: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

变换后:敌人被八路军全部消灭了。

分析:原句中为“全部敌人”,但互换后的被字句中把全部放在了敌人之后,因此是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