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语言的表现形式与特点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25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
微信语言的表现形式与特点研究
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张亚茹
【摘要】微信作为当前在移动互联网络交流平台上最流行的社交聊天软件,已经全面超越了MSN、QQ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社交软件。
它具有语言输入速度快,实时进行语音互动,可多人同时进行语音交流等功能。
本文重点探讨微信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总结出微信语言的独特魅力,分析微信用户在语言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探索出规范微信语言的有效策略,进一步促进移动互联网平台语言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微信 语言 表现形式 特点
一、微信语言的形式
1.以陈述表达为主。
微信语言在句式上以陈述句为主,用户出于简便输入的需要,更愿意按照正常语句顺序进行语言表述,最大限度的剔除了语句中不必要的附加语言成份,例如:下午9点见,收获不少呢、今天星期一等陈述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注重直接表达时间、地点、人物、行为等最基本的内容。
需要表达情感等主观感受时也使用“好、不错、真棒”等简单的词语。
汉语常用句型中的疑问、感叹、祈使等相对复杂的句式使用相对较少,连谓句、兼语句、双宾语句使用的更少,这方面充分体现了微信语言的简洁性特征。
2.采用单句和短句。
由于微信的技术限制,每条微信容纳的汉字数量不宜过多,微信语音功能也只能输入1分钟的语音信息。
在一条微信中使用过长的语句会影响表达的连续性,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微信语言以单句和短句为主,微信语言中较少使用长句和复句。
这种表达形式最大的好处在于避免了句子的歧义现象,使微信语言交流变得更加顺畅连贯。
在朋友圈文字中,为了方便用户阅读和快速浏览,更为了减少手机用户的流量使用,也注意使用短句和单句,使用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较小的屏幕上尽快完成一篇微文的阅读。
3.广泛采用替代性语言。
微信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社交软件,微信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互联网的沟通交流方式,由于手机在打字输入方面更慢,显示屏幕也较小,造成了以微信表情包,微信自带表情、微信动画表情等辅助交流工具、替代性语言和数字语言的广泛使用。
二、微信语言的特点
1.精练短小,通俗易懂。
为了快速的传递信息,有效减少拼写的麻烦,微信语言往往使用短小精干的话语,从而起到快速沟通交流,有效传递思想的目的。
广泛使用的微信语音功能更是以口语为基础,限制在一分钟时间以内的简短语音文字。
按照正常语速,一条微信语音最多能传递70字左右的信息。
采用九格拼音输入法和微软输入法的拼音打字输入,每分钟最多能输入30字左右,如果时间间隔的过长,无法发挥有效互动的目的,因此,微信语言一般都比较简短,用户只选择要点进行表达。
精练易懂,有效准确成为了公众对微信语言的基本要求,微信语言简短精炼特点也代表了移动互联网的语言表达特点。
2.风格活跃,含义丰富。
微信语言仍然遵循着汉语基本语法规范,为了快速有效交流传递信息,引起对象的有效关
注,在交流过程中,某类社会群体往往使用特殊的语言表达特定含义。
例如微信中的游戏语言,抢红包语言,特定问候语言等。
以朋友圈为代表的微文还有着极强的娱乐性和互动性。
一些公众号为了吸引用户关注阅读,使微信语言的表达风格更加活跃幽默,更具有娱乐和玩笑的意味,还有许多方言俚语也在微信语言中广泛使用。
这些微信语言的特点与传统的书面语言文字比较,有更加丰富的内含,有更广阔的韵味审美空间,也更符合人们当下的语言交流习惯,客观上以微信语言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交流表达方式甚至影响了汉语的书面表达方式。
三、微信语言的引导策略
1.促进用户正确使用微信语言。
微信语言在经过长期发展后形成了幽默生动,活泼形象和内含丰富等表达方式上的特点,而且有独特的韵律之美和语言特色,形成微信语言的审美价值。
广泛汲取微信语言中的精华,积极促进优秀的微信语言有效传播,可以不断净化微信语言环境,使微信语言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具体来说,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新闻媒体和多种正式渠道,加强对微信语言的引导,对规范的和有代表性的优秀微信文章进行刊发,出版微信优秀文章集锦,对恶劣使用微信语言的公众号进行必要处罚,从而积极促进微信用户使用健康的微信语言,形成全社会利用微信平台发表健康向上言论的主流意识,切实起到促进用户正确使用微信语言的目的。
2.加强对微信语言引导监管。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微信语言在促进汉语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规范、不正确和糟粕的语言现象寄生在微信软件平台上,有些低俗的语言现象,虚假、暴力的微信词语影响了汉语言的发展,因此,必需对微信语言进行有效的监督。
例如可以使用技术对不良词汇进行自动屏蔽,切实禁止某些不良表达方式在微信中流通传播,从而有效保护微信平台语言的纯洁性。
还可以进一步加快制定促进网络语言和手机语言规范使用的法律法规,使微信语言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络语言保持健康的发展的状态。
结论:微信语言是基于微信平台上发展的,在新语言环境下使用的语言样式。
由于微信平台的技术特点,使微信语言具有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等特征。
用户在使用微信交流的过程中,更愿意使用短句、单句和陈述句等表达形式,注重使用表情符号表达典型情感。
为了有效规范微信的语言,应当通过广泛的渠道对微信语言的样本进行宣传,有关部门也应负起责任,切实加强对微信平台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微信语言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卉.微信语言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浅析[J].人文天地.2015 (05):133-134.
[2]赵雪.新媒体语言研究十年[J].理论与现代化.2012(04):67.*本文系集宁师范学院科研课题<语域理论视角下的微信语言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为:jsky201602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