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综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装订线内。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按科目分开交回。
解题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2.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3.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D.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4.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下列条件中属于发生该现象必要条件的是A.水分子不能穿过原生质层进入液泡 B.细胞膜外侧有识别水分子的受体C.液泡中有紫色的水溶性色素 D.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5.关于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与能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能量C.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D.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6.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物理】甘肃省兰州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 分。
14.从手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与水平天花板碰撞后又落回到手中,设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小球与天花板碰撞时间极短。
若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失,则下列能够描述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手中整个过程运动规律的图象是()15.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 37°的粗糙且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一质量m= 2 kg 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
t= 0 s 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b 段为曲线, bc 段为直线, sin 37 °=0.6,cos 37 =°0.8, g 取 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 0.15 s 末滑块的加速度为8 m/s2B.滑块在0.1~ 0.2 s 内沿斜面向下运动C.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D.在滑块与弹簧脱离之前,滑块一直在做加速运动16.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与河岸成α角,船相对静水的速度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不变,且准时到达对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 .减小α角,增大船速 v B.增大α角,增大船速 vC.减小α角,保持船速 v 不变 D .增大α角,保持船速 v 不变17.从高度为 h 处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要使该物体的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较大,则h 与 v0的取值应为下列四组中的哪一组A .h= 30 m , v0= 10 m/s B. h= 30 m,v0= 30 m/sC. h= 50 m, v0= 30 m/s D. h= 50 m,v0= 10 m/s18.据天文学观测,某行星在距离其表面高度等于该行星半径 3 倍处有一颗同步卫星。
甘肃省兰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兰州一中2016-2017-1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理科)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0}1xA x x =≤-,2{|2}B x x x =<,则A B = ( )A.{|01}x x <<B.{|01}x x ≤<C.{|01}x x <≤D.{|01}x x ≤≤ 2.已知复数12312z bi z i =-=-,,若12z z 是实数,则实数b 的值为 ( )A .0B .32-C .6-D .63.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函数()y f x =为R 上可导函数,则0()0f x '=是0x 为函数()f x 极值点的充要条件B .命题“2000,10x R x x ∃∈+-<”的否定是“2,10x R x x ∀∈+->”C.“()2k k Z πϕπ=+∈”是“函数()sin()f x x ωϕ=+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 D. 命题“在ABC ∆中,若A B >,则sin sin A B >”的逆命题为假命题4.一个长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所剩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20 cm 3B .100 cm 3C .80 cm 3D .60 cm 35.由曲线21y x =+,直线3y x =-+及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A . 73B .83 C . 103D . 36.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1-=-m S ,0=m S ,31=+m S ,则=m ( )A.3B.4C.5D. 67.我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盈不足”中有一道两鼠穿墙问题:“今 有垣厚十尺,两鼠对穿,初日各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几何日相逢?”现用程序框图描述,如图所示,则输出的结果n = ( ) A. 4 B . 5 C . 2 D . 3 8.设123log 2,ln 2,5a b c -===,则 ( )A. a b c << B . b c a << C . c a b << D . c b a << 9.已知函数()ln f x x x=-,则()f x 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10.函数cos(2)()y x ϕπϕπ=+-≤<的图象向右平移2π个单位后,与函数sin(2)3y x π=+的 图象重合,则ϕ的值为( ) A . 56π-B . 56πC . 6πD . 6π- 11.椭圆C : 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焦距为2c . 若直线)+x c 与椭圆C 的一个交点M 满足12212MF F MF F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 ( ) A.2B. 1 C.2D. 11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222,[0,1)()2,[1,0)x x f x x x ⎧+∈=⎨-∈-⎩且(2)()f x f x +=,25()2x g x x +=+,则方程()()f x g x =在区间[5,1]-上的所有实根之和为 ( )A. 6- B .7- C. 8- D. 9-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向量()()()()1,1,2,2,,==+=++⊥-m n m n m n λλλ若则 . 14.已知1sin 23α=,则2cos ()4πα-= . 15.已知0,,a x y >满足约束条件()133x x y y a x ⎧≥⎪+≤⎨⎪≥-⎩若2z x y =+的最小值为1,则a = .16.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sin a b C c B =+,2b =,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2sin cos 1f x x x x =-++. (Ⅰ)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对称中心; (Ⅱ)若[,]63x ππ∈-,求()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BC AB AC AA ====,D 是棱1CC 上的一点,P 是AD 的延长线与11A C 的延长线的交点,且1PB ∥平面1BDA . (Ⅰ)求证:D C CD 1=;(Ⅱ)求二面角11A B D P --的平面角的正弦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1随着苹果7手机的上市,很多消费者觉得价格偏高,尤其是一部分大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因此“国美在线”推出无抵押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某店对最近100位采用分期付款的购买者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分3期付款的频率为0.15,并且销售一部苹果7手机,顾客分1期付款,其利润为1000元;分2期或3期付款,其利润为1500元;分4期或5期付款,其利润为2000元,以频率作为概率.(Ⅰ)求a ,b 的值,并求事件A :“购买苹果7手机的3位顾客中,至多有1位分4期付款”的概率;(Ⅱ)用X 表示销售一部苹果7手机的利润,求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X .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22y x =,直线:2l y kx =+交C 于,A B 两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交C 于点.N(Ⅰ)证明:抛物线C 在点N 的切线与AB 平行;(Ⅱ)是否存在实数k ,使以AB 为直径的圆M 经过点N ?若存在,求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ln ()2a f x x x x x a a R =--+∈. (Ⅰ)当0a =时,求()f x 的单调区间;(Ⅱ)若函数()f x 在其定义域内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 (ⅰ)求a 的取值范围;(ⅱ)设两个极值点分别为12,x x ,证明:212x x e ⋅>.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22.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2sin x y θθ⎧=⎪⎨=⎪⎩(θ为参数),曲线 2C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sin 40ρθθ-=.(Ⅰ)求曲线1C 的普通方程和曲线 2C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设P 为曲线1C 上一点,Q 为曲线2C 上一点,求PQ 的最小值.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2|,f x m x m R =--∈,且(2)0f x +≥的解集为[]1,1-. (Ⅰ)求m 的值; (Ⅱ)若,,a b c R +∈,且11123m a b c++=,求证:239a b c ++≥.兰州一中2016-2017-1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数学试题参考答案(理科)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兰州一中高三期中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兰州一中2016-2017-1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2 16 23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磷是磷脂、及核糖的组成元素B.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性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D.葡萄糖可以存在于叶绿体,但不存在于线粒体中2.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颜色深度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2的产生情况B.同位素标记法被用于鲁宾卡门实验、卡尔文循环及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来源:学§科§网]C.观察和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染色质中的和蛋白质分离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该用淀粉作为底物,并且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主动运输速率,但不影响被动运输B.在顺浓度情况下,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C.土壤板结会影响植物根细胞膜转运速率D.物质跨膜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4. 洋葱的叶有鳞片叶和管状叶两种,下图1和图2相关实验分别用到这两种叶,图3相关实验用到洋葱的根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对应实验,若选择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B.图2对应实验,滤纸条上的色素可以分布在图1的结构B和叶绿体中C.图2对应实验,若研磨时不加入碳酸钙,则滤液呈现黄绿色,图2中色素带1和2会变窄D.图3对应实验,若选择根尖伸长区,则图3中的分裂期D时期细胞数目会增多5. 用α、β、γ表示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 Pβ~ P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的复制B.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基因的转录D.的γ位磷酸基团脱离,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中水的分解6. 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得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兰州一中2015-2016-1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题数 学 (理)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2~24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I 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集合A ={}{}|1,|12,x x B x x >=-<<则(C R A )B = ( )A .{}|1x x >-B .{}|11x x -<≤C .{}|12x x -<<D .{}|12x x <<2.若0.52a =,log 3b π=,22log sin 5c π=,则 ( )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b c a >>3.设曲线y =11x x +-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ax +y +3=0垂直,则a 等于 ( ) A .2B .12C. -2D .-124. 已知函数f (x )=20082cos(2000)32(2000)x x x x π-⎧≤⎪⎨⎪>⎩,则f = ( ) AB .C .1D .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命题“若a <b ,则am 2<bm 2”的否命题是假命题B .设α ,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 ⊂α,则“l ⊥β ”是 “α⊥β ”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命题“存在x ∈R ,x 2-x >0”的否定是“对任意x ∈R ,x 2-x <0” D .已知x ∈R ,则“x >1”是“x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6. 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8m ,-6sin 30°),且cos α=-45,则m 的值为( ) A .12B. -12 C .-32D.327.在△ABC 中,AB =2,BC =3,∠ABC =60°,AD 为BC 边上的高,O 为AD 的中点,若AO →=λAB →+μBC →,则λ+μ等于 ( ) A .1 B. 12 C. 13 D. 238.已知y =f (x )是奇函数,当x ∈(0,2)时,f (x )=ln x -ax (a >12),当x ∈(-2,0)时,f (x )的最小值为1,则a =( ) A .-1B .1C .21e D .e29.若将函数y =tan ⎝ ⎛⎭⎪⎫ωx +π4(ω>0)的图象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y =tan⎝ ⎛⎭⎪⎫ωx +π6的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为( ) A.16B.14C.13D.1210.设函数f (x )=12x 2-9ln x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a ≤2B .a ≥4C .a ≤2D .0<a ≤311. 设函数)22,0)(sin(3)(πϕπωϕω<<->+=x x f 的图象关于直线x =23π对称,相邻两个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π,则( )A .f (x )的图象过点(0,12) B. f (x )在[12π,23π]上是减函数 C. f (x )的一个对称中心是(512π,0)D. 将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ϕ个单位得到函数x y ωsin 3=的图象12.已知f (x )=x 3-6x 2+9x -abc ,a <b <c ,且f (a )=f (b )=f (c )=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0) f (1)>0B .f (0)f (3)>0C .f (0)f (2)>0D .f (0)f (3)<0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向量a =(-1,2),b =(m ,1),如果向量a +2b 与2a -b 平行,则a·b = .14.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中任取一点M ,则点M 恰好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15.已知0<β<2π<α<π,且cos(α-2β)=-19,sin(2α-β)=23,则cos(α+β)=_____.16.设函数f (x )=ln x -12ax 2-bx ,若x =1是f (x )的极大值点,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已知a sin A -c sin C =(a -b )sin B , △ABC(1)求C ;(2)求△ABC 的面积S 的最大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三棱锥M -ABC 中,AB =2AC =2,MA =MB,AB =4A N ,AB ⊥AC ,平面MAB ⊥平面ABC ,S 为BC 的中点.(1) 证明:CM ⊥SN ;(2) 求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的大小.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班同学利用国庆节进行社会实践,对 岁的人群随机抽取n 人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n 、a 、p 的值;(2)从,使 2φ(x 1)<φ(x 2)成立,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B 是⊙O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 ,直线ADE ,CFD ,CGE 都是⊙O 的割线, 已知AC =AB .(1) 若CG =1,CD =4,求DEGF的值; (2) 求证:FG //AC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1cos,2sinx ty tαα=+⎧⎨=+⎩(t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非负半轴为极轴)中,圆C的方程为ρ=6sinθ.(1)求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点P(1,2),设圆C与直线l交于点A,B.求∣PA∣+∣PB∣的最小值.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不等式-2<|x-1|-|x+2|<0的解集为M,a,b∈M.(1)证明:111 364a b+<;(2)比较|1-4ab|与2|a-b|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兰州一中2015-2016-1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高三数学(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集合A ={}{}|1,|12,x x B x x >=-<<则(C R A)B =( )A .{}|1x x >-B .{}|11x x -<≤C .{}|12x x -<<D .{}|12x x <<【答案】B【解析】(){1}R A x x =≤ð,所以(){11}R A B x x =-<≤ð.2.若2a =,log 3b π=,22log sin5c π=,则(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b c a >>【答案】A 3.设曲线y =11x x +-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ax +y +3=0垂直,则a 等于 ( ) A .2B .12C. -2D .-12【答案】C 【解析】 因为y =x +1x -1的导数为y ′=-2(x -1)2,所以曲线在(3,2)处的切线斜率为k =-12, 又直线ax +y +3=0的斜率为-a ,所以-a ·(-12)=-1,解得a =-2.4.已知函数f (x )=20082cos (2000)32(2000)x x x x π-⎧≤⎪⎨⎪>⎩,则f =( ) AB .C .1D . -1【答案】D 【解析】201320085(2013)2232f -===,所以322[(2013)](32)2cos2cos 133f f f ππ====-.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命题“若a <b ,则am 2<bm 2”的否命题是假命题B .设α ,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 ⊂α,则“l ⊥β ”是 “α⊥β ”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命题“存在x ∈R ,x 2-x >0”的否定是“对任意x ∈R ,x 2-x <0” D .已知x ∈R ,则“x >1”是“x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B6. 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8m ,-6sin 30°),且cos α=-45,则m 的值为( ) A .12B. -12 C .-32D.32【答案】A【解析】 (1)∵r =64m 2+9,∴cos α=-8m64m 2+9=-45,∴m >0,∴4m 264m 2+9=125,即m =12.7.在△ABC 中,AB =2,BC =3,∠ABC =60°,AD 为BC 边上的高,O 为AD 的中点,若AO →=λAB→+μBC →,则λ+μ等于( )A .1 B. 12 C. 13 D. 23【答案】D【解析】∵AD →=AB →+BD →=AB →+13BC →, ∴2AO →=AB →+13BC →,即AO →=12AB →+16BC →. 故λ+μ=12+16=23. 8.已知y =f (x )是奇函数,当x ∈(0,2)时,f (x )=ln x -ax (a >12),当x ∈(-2,0)时,f (x )的最小值为1,则a=( )A .-1B .1C .21eD .e2【答案】B【解析】∵f (x )是奇函数,∴f (x )在(0,2)上的最大值为-1.当x ∈(0,2)时,f ′(x )=1x-a ,令f ′(x )=0得x =1a ,又a >12,∴0<1a <2.当x <1a 时,f ′(x )>0,f (x )在(0,1a )上单调递增;当x >1a 时,f ′(x )<0,f (x )在(1a ,2)上单调递减,∴f (x )max =f (1a )=ln 1a -a ·1a=-1,解得a =1.9.若将函数y =tan ⎝ ⎛⎭⎪⎫ωx +π4(ω>0)的图象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y =tan⎝ ⎛⎭⎪⎫ωx +π6的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为( ) A.16B.14C.13D.12【答案】D【解析】函数y =tan ⎝ ⎛⎭⎪⎫ωx +π4向右平移π6后得到解析y =tan ⎣⎢⎡⎦⎥⎤ω⎝ ⎛⎭⎪⎫x -π6+π4=tan ⎝⎛⎭⎪⎫ωx -ωπ6+π4. 又因为y =tan ⎝ ⎛⎭⎪⎫ωx +π6,∴令π4-ωπ6=π6+k π,∴π12=ωπ6+k π(k ∈Z ),由ω>0得ω的最小值为12.10.设函数f (x )=12x 2-9ln x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2B .a ≥4 C.a ≤2D .0<a ≤3【答案】A【解析】∵f (x )=12x 2-9ln x ,∴f ′(x )=x -9x (x >0),当x -9x ≤0时,0<x ≤3,即在(0,3]上f (x )是减函数,∴a -1>0且a +1≤3,解得1<a ≤2. 11. 设函数)22,0)(sin(3)(πϕπωϕω<<->+=x x f 的图象关于直线x =23π对称,相邻两个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π,则( )A .f (x )的图象过点(0,12) B. f (x )在[12π,23π]上是减函数C. f (x )的一个对称中心是(512π,0) D. 将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ϕ个单位得到函数x y ωsin 3=的图象 【答案】C12.已知f (x )=x 3-6x 2+9x -abc ,a <b <c ,且f (a )=f (b )=f (c )=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0) f (1)>0B .f (0)f (3)>0C .f (0)f (2)>0D .f (0)f (3)<0 【答案】B【解析】∵f ′(x )=3x 2-12x +9=3(x -1)(x -3),由f ′(x )<0,得1<x <3,由f ′(x )>0,得x <1或x >3,∴f (x )在区间(1,3)上是减函数,在区间(-∞,1),(3,+∞)上是增函数. 又a <b <c ,f (a )=f (b )=f (c )=0,∴y极大值=f (1)=4-abc >0,y极小值=f (3)=-abc <0,∴0<abc <4.∴a ,b ,c 均大于零,或者a <0,b <0,c >0.又x =1,x =3为函数f (x )的极值点,后一种情况不可能成立,如图. ∴f (0)<0,∴f (0)f (1)<0,f (0)f (3)>0,∴正确结论的是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向量a =(-1,2),b =(m ,1),如果向量a +2b 与2a -b 平行,则a·b = .【答案】52【解析】a +2b =(-1+2m ,4),2a -b =(-2-m ,3),由题意得3(-1+2m )-4(-2-m )=0,则m =-12,所以a·b =-1×⎝ ⎛⎭⎪⎫-12+2×1=52. 14.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中任取一点M ,则点M 恰好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 【答案】1615.已知0<β<2π<α<π,且cos(α-2β)=-19,sin(2α-β)=23,则cos(α+β)=_____.【答案】-239729【解析】∵0<β<π2<α<π,∴π4<α-β2<π,-π4<α2-β<π2,∴sin ⎝ ⎛⎭⎪⎫α-β2=1-cos 2⎝ ⎛⎭⎪⎫α-β2=459,cos ⎝ ⎛⎭⎪⎫α2-β=1-sin 2⎝ ⎛⎭⎪⎫α2-β=53, ∴cos α+β2=cos ⎣⎢⎡⎦⎥⎤⎝ ⎛⎭⎪⎫α-β2-⎝ ⎛⎭⎪⎫α2-β=cos ⎝ ⎛⎭⎪⎫α-β2cos ⎝ ⎛⎭⎪⎫α2-β+sin ⎝⎛⎭⎪⎫α-β2sin ⎝⎛⎭⎪⎫α2-β=⎝ ⎛⎭⎪⎫-19×53+459×23=7527,∴cos(α+β)=2cos2α+β2-1=2×49×5729-1=-239729. 16.设函数f (x )=ln x -12ax 2-bx ,若x =1是f (x )的极大值点,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答案】 (-1,+∞)【解析】f (x )的定义域为(0,+∞),f ′(x )=1x-ax -b ,由f ′(1)=0,得b =1-a .∴f ′(x )=1x -ax +a -1=-ax 2+1+ax -xx.(1)若a ≥0,当0<x <1时,f ′(x )>0,f (x )单调递增;当x >1时,f ′(x )<0,f (x )单调递减,所以x =1是f (x )的极大值点.(2)若a <0,由f ′(x )=0,得x =1或x =-1a .因为x =1是f (x )的极大值点,所以-1a>1,解得-1<a <0.综合(1),(2)得a 的取值范围是 (-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已知a sin A -c sin C =(a -b )sin B , △ABC (1)求C ;(2)求△ABC 的面积S 的最大值.【解析】 (1)依正弦定理,有()22222,,a c a b b a b ab c -=-+-= 再由余弦定理得12cos ,cos ,2ab ab C C =∴=又C 是三角形△ABC 内角,0,3c C ππ∴<<=.-------------------------------6分(2)S △ABC =211sin sin sin sin sin()2233ab C ab A B A A ππ==+-6A π-------------------------------10分max 3A B S π∴===+当时,-------------------------------12分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三棱锥M -ABC 中,AB =2AC =2,MA =MB ,AB =4A N ,AB ⊥AC ,平面MAB ⊥平面ABC ,S 为BC 的中点.(1) 证明:CM ⊥SN ;(2) 求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的大小.【解析】解法一:(1)取AB 中点O ,连接MO 、CO 、SO ∵MA =MB ,∴MO ⊥AB∵平面MAB ⊥平面ABC ,平面MAB ∩平面ABC =AB∴MO ⊥平面ABC -------------------------------2分∵△NOS 和△AOC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2AC =2,AB =4AN , ∴AO =AC ,NO =SO , ∴∠AOC =45°,∠ONS =45°,∴CO ⊥SN ,∴CM ⊥SN . -------------------------------6分(2)在△MNC 中, MN , CN , CM =32, ∴S △MNC =38-------------------------------10分设S 到平面MNC 的距离为h ,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为θ, ∵V M ﹣NSC =V S ﹣NMC ∴S △NSC .MO =S △MNC .h ∴h =12-------------------------------11分∴sin θ=h SN=2∴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为4π .-------------------------------12分解法二:(1)证明:取AB 中点O ,连接MO 、SO ,∵MA =MB ,∴MO ⊥AB ,∵平面MAB ⊥平面ABC ,平面MAB ∩平面ABC =AB , ∴MO ⊥平面ABC ,又SO ⊥AB ; ∴如图,可以以O 为原点,以OB 为x 轴,以OS 为y 轴,以OM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分 各点坐标如下:C (-1,1,0)、M (0,0,12)、N (-12,0,0)、S (0,12,0) ∴CM=(1,-1,12),SN=(-12,-12,0),-------------------------------5分∴ 0CM SN ⋅=, ∴CM ⊥SN -------------------------------6分 (2)由题意知CN =(12, -1, 0), NM =(12, 0, 12), ------------------------8分设平面CMN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n CN n NM ⎧⋅=⎪⎨⋅=⎪⎩,∴02022xy x z ⎧-=⎪⎪⎨⎪+=⎪⎩令y =1,得平面CMN 的法向量为n =(2,1,-2),-------------------------------10分设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n ,SN >|, ∴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为4π-------------------------------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班同学利用国庆节进行社会实践,对 岁的人群随机抽取n 人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n 、a 、p 的值;(2)从,使 2φ(x 1)<φ(x 2)成立,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解析】(1)∵函数的定义f ′(x )=-1xax a e +-,域为R ,---------------------------1分1)当a =0时,f ′(x )<0,f (x )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2)当a <0时,由f ′(x )=0,得x =1a a-; ∴f (x )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1a a -),单调递减区间是(1a a -,+∞);3)当0<a <1时,由f ′(x )=0,得x =1a a -;∴f (x )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1a a -,+∞),单调递减区间是(-∞,1a a-).-----------------------5分(2)假设存在x 1,x 2∈,使得2φ(x 1)<φ(x 2)成立,则2min <max . ∵φ(x )=xf (x )+tf ′(x )+e -x=x 2+(1-t )x +1ex,∴φ′(x )=-x 2+(1+t )x -t e x =-(x -t )(x -1)ex.①当t ≥1时,φ′(x )≤0,φ(x )在上单调递减, ∴2φ(1)<φ(0),即t >3-e2>1.②当t ≤0时,φ′(x )>0,φ(x )在上单调递增, ∴2φ(0)<φ(1),即t <3-2e<0.③当0<t <1时,若x ∈,φ′(x )>0,φ(x )在(t ,1]上单调递增,所以2φ(t )<max{φ(0),φ(1)},即2·t +1e t<max{1,3-te},(*), 由(1)知,g (t )=2·t +1et在上单调递减,故4e ≤2·t +1e t ≤2,而2e ≤3-t e ≤3e ,所以不等式(*)无解. 综上所述,存在t ∈(-∞,3-2e)∪(3-e2,+∞),使得命题成立. ----------------------12分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B 是⊙O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 ,直线ADE ,CFD ,CGE 都是⊙O 的割线, 已知AC =AB .(1) 若CG =1,CD =4,求DEGF的值; (2) 求证:FG //AC .【解析】(1) 由题意可得:F D E G ,,,四点共圆,CED CFG CDE CGF ∠=∠∠=∠∴,.CGF ∆∴∽CDE ∆. CGCDGF DE =∴. 又4,1==CD CG ,∴GFDE =4.-----------------------4分(2)因为AB 为切线,AE 为割线,AB 2=AD ·AE , 又因为AC =AB ,所以AD ·AE =AC 2,. 所以AD ACAC AE=,又因为EAC DAC ∠=∠,所以ADC △∽ACE △,所以ADC ACE ∠=∠,又因为ADC EGF ∠=∠,所以EGF ACE ∠=∠,所以FG //AC . ----------------------10分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cos ,2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中,圆C 的方程为ρ=6sin θ. (1)求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点P (1,2),设圆C 与直线l 交于点A ,B .求∣PA ∣+∣PB ∣的最小值. 【解析】(1)由ρ=6sin θ得ρ2=6ρsin 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6y ,即x 2+(y -3)2=9.-----------------------4分(2)将l 的参数方程代入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得22(cos sin )70t t αα+--=. 由2(2cos 2sin )470αα∆=-+⨯>,故可设12,t t 是上述方程的两根, 所以12122(cos sin ),7,t t t t αα+=--⎧⎨⋅=-⎩又直线l 过点(1,2),故结合t 的几何意义得||||PA PB +=1212||||||t t t t +=-==所以∣PA ∣+∣PB ∣的最小值为-----------------------10分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不等式-2<|x -1|-|x +2|<0的解集为M ,a ,b ∈M . (1)证明:111364a b +<; (2)比较|1-4ab |与2|a -b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记f (x )=|x -1|-|x +2|=⎩⎪⎨⎪⎧3,x ≤-2,-2x -1,-2<x <1,-3,x ≥1.由-2<-2x -1<0,解得-12<x <12, 则M =⎝⎛⎭⎪⎫-12,12. 所以⎪⎪⎪⎪⎪⎪13a +16b ≤13|a |+16|b |<13×12+16×12=14-----------------------5分(2)由(1)得a 2<14,b 2<14.因为|1-4ab |2-4|a -b |2=(1-8ab +16a 2b 2)-4(a 2-2ab +b 2)=(4a 2-1)(4b 2-1)>0,所以|1-4ab |2>4|a -b |2, 故|1-4ab |>2|a-b |-----------------------10分。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兰州一中2015-2016-1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题数 学 (理)第I 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已知集合A ={}{}|1,|12,x x B x x >=-<<则(C R A ) B = ( )A .{}|1x x >-B .{}|11x x -<≤C .{}|12x x -<<D .{}|12x x <<2.若0.52a =,log 3b π=,22log sin5c π=,则 ( )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b c a >>3.设曲线y =11x x +-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ax +y +3=0垂直,则a 等于 ( )A .2B .12 C. -2 D .-124. 已知函数f (x )=20082cos (2000)32(2000)x x x x π-⎧≤⎪⎨⎪>⎩,则f [ f (2015)]= ( ) AB .C .1D .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命题“若a <b ,则am 2<bm 2”的否命题是假命题B .设α ,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 ⊂α,则“l ⊥β ”是 “α⊥β ”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命题“存在x ∈R ,x 2-x >0”的否定是“对任意x ∈R ,x 2-x <0”D .已知x ∈R ,则“x >1”是“x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6. 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8m ,-6sin 30°),且cos α=-45,则m 的值为 ( )A .12 B. -12 C .-32 D. 327.在△ABC 中,AB =2,BC =3,∠ABC =60°,AD 为BC 边上的高,O 为AD 的中点,若AO→=λAB →+μBC →,则λ+μ等于 ( )A .1 B. 12 C. 13 D. 238.已知y =f (x )是奇函数,当x ∈(0,2)时,f (x )=ln x -ax (a >12),当x ∈(-2,0)时,f (x )的最小值为1,则a = ( )A .-1B .1C .21e D .e 29.若将函数y =tan ⎝⎛⎭⎫ωx +π4(ω>0)的图象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y =tan ⎝⎛⎭⎫ωx +π6的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为 ( ) A.16B.14C.13D.1210.设函数f (x )=12x 2-9ln x 在区间[a -1,a +1]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a ≤2B .a ≥4C .a ≤2D .0<a ≤311. 设函数)22,0)(sin(3)(πϕπωϕω<<->+=x x f 的图象关于直线x =23π对称,相邻两个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π,则 ( ) A .f (x )的图象过点(0,12) B. f (x )在[12π,23π]上是减函数C. f (x )的一个对称中心是(512π,0)D. 将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ϕ个单位得到函数x y ωsin 3=的图象12.已知f (x )=x 3-6x 2+9x -abc ,a <b <c ,且f (a )=f (b )=f (c )=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0) f (1)>0B .f (0)f (3)>0C .f (0)f (2)>0D .f (0)f (3)<0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向量a =(-1,2),b =(m ,1),如果向量a +2b 与2a -b 平行,则a·b = .14.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中任取一点M ,则点M 恰好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15.已知0<β<2π<α<π,且cos(α-2β)=-19,sin(2α-β)=23,则cos(α+β) =_____.16.设函数f (x )=ln x -12ax 2-bx ,若x =1是f (x )的极大值点,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已知a sin A -c sin C =(a -b )sin B , △ABC(1)求C ;(2)求△ABC 的面积S 的最大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三棱锥M -ABC 中,AB =2AC =2,MA =MBAB =4A N ,AB ⊥AC ,平面MAB ⊥平面ABC ,S 为BC 的中点.(1) 证明:CM ⊥SN ;(2) 求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的大小.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班同学利用国庆节进行社会实践,对 [25,55]岁的人群随机抽取n 人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n 、a 、p 的值;(2)从[40,50)岁年龄段的“低碳族”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18人参加户外低碳体验活动,其中选取3人作为领队,记选取的3名领队中年龄在[40,45)岁的人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和期望E (X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己知A 、B 、C 是椭圆C :22221x y a b +=(a >b >0)上的三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BC过椭圆的中心,且0AC BC ⋅= ,||2||BC AC =.(1)求椭圆C 的方程;(2)过点(0, t )的直线l (斜率存在时)与椭圆C 交于P ,Q 两点,设D 为椭圆C 与y 轴负半轴的交点,且||||DP DQ =,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 (x )=1x ax e+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若a <1,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若a =1,函数φ(x )=xf (x )+t f ′(x )+1xe ,存在实数x 1,x 2∈[0,1],使 2φ(x 1)<φ(x 2)成立,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B 是⊙O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 ,直线ADE ,CFD ,CGE 都是⊙O 的割线, 已知AC =AB .(1) 若CG =1,CD =4,求DEGF的值;(2) 求证:FG //AC .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cos ,2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中,圆C 的方程为ρ=6sin θ. (1)求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点P (1,2),设圆C 与直线l 交于点A ,B .求∣P A ∣+∣PB ∣的最小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不等式-2<|x -1|-|x +2|<0的解集为M ,a ,b ∈M .(1)证明:111364a b +<;(2)比较|1-4ab |与2|a -b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兰州一中2015-2016-1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高三数学(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A ={}{}|1,|12,x x B x x >=-<<则(C R A )B =( )A .{}|1x x >-B .{}|11x x -<≤C .{}|12x x -<<D .{}|12x x <<【答案】B【解析】(){1}R A x x =≤ð,所以(){11}R A B x x =-<≤ ð. 2.若0.52a =,log 3b π=,22log sin5c π=,则( )A .a b c >>B .b a c >>C .c a b >>D .b c a >> 【答案】A3.设曲线y =11x x +-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ax +y +3=0垂直,则a 等于( )A .2B .12 C. -2 D .-12【答案】C【解析】 因为y =x +1x -1的导数为y ′=-2(x -1)2,所以曲线在(3,2)处的切线斜率为k =-12, 又直线ax +y +3=0的斜率为-a ,所以-a ·(-12)=-1,解得a =-2.4. 已知函数f (x )=20082cos (2000)32(2000)x x x x π-⎧≤⎪⎨⎪>⎩,则f [ f (2015)]= ( ) AB .C .1D . -1【答案】D【解析】201320085(2013)2232f -===,所以322[(2013)](32)2cos2cos 133f f f ππ====-.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命题“若a <b ,则am 2<bm 2”的否命题是假命题B .设α ,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 ⊂α,则“l ⊥β ”是 “α⊥β ”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命题“存在x ∈R ,x 2-x >0”的否定是“对任意x ∈R ,x 2-x <0”D .已知x ∈R ,则“x >1”是“x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B6. 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8m ,-6sin 30°),且cos α=-45,则m 的值为( )A .12 B. -12 C .-32 D. 32【答案】A【解析】 (1)∵r =64m 2+9,∴cos α=-8m 64m 2+9=-45,∴m >0,∴4m 264m 2+9=125,即m =12.7.在△ABC 中,AB =2,BC =3,∠ABC =60°,AD 为BC 边上的高,O 为AD 的中点,若AO→=λAB →+μBC →,则λ+μ等于 ( )A .1 B. 12 C. 13 D. 23【答案】D【解析】∵AD →=AB →+BD →=AB →+13BC →, ∴2AO →=AB →+13BC →,即AO →=12AB →+16BC →. 故λ+μ=12+16=23. 8.已知y =f (x )是奇函数,当x ∈(0,2)时,f (x )=ln x -ax (a >12),当x ∈(-2,0)时,f (x )的最为1,则a = ( )A .-1B .1C .21eD .e 2【答案】B【解析】∵f (x )是奇函数,∴f (x )在(0,2)上的最大值为-1.当x ∈(0,2)时,f ′(x )=1x-a ,令f ′(x )=0得x =1a ,又a >12,∴0<1a <2.当x <1a 时,f ′(x )>0,f (x )在(0,1a)上单调递增;当x >1a 时,f ′(x )<0,f (x )在(1a ,2)上单调递减,∴f (x )max =f (1a )=ln 1a -a ·1a=-1,解得a =1.9.若将函数y =tan ⎝⎛⎭⎫ωx +π4(ω>0)的图象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后,与函数y =tan ⎝⎛⎭⎫ωx +π6的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为 ( ) A.16B.14C.13D.12【答案】D【解析】函数y =tan ⎝⎛⎭⎫ωx +π4向右平移π6后得到解析y =tan ⎣⎡⎦⎤ω⎝⎛⎭⎫x -π6+π4=tan ⎝⎛⎭⎫ωx -ωπ6+π4. 又因为y =tan ⎝⎛⎭⎫ωx +π6,∴令π4-ωπ6=π6+kπ,∴π12=ωπ6+kπ(k ∈Z ),由ω>0得ω的最小值为12.10.设函数f (x )=12x 2-9ln x 在区间[a -1,a +1]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a ≤2B .a ≥4C .a ≤2D .0<a ≤3 【答案】A【解析】∵f (x )=12x 2-9ln x ,∴f ′(x )=x -9x (x >0),当x -9x≤0时,0<x ≤3,即在(0,3]上f (x )是减函数,∴a -1>0且a +1≤3,解得1<a ≤2.11. 设函数)22,0)(sin(3)(πϕπωϕω<<->+=x x f 的图象关于直线x =23π对称,相邻两个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π,则 ( ) A .f (x )的图象过点(0,12) B. f (x )在[12π,23π]上是减函数C. f (x )的一个对称中心是(512π,0)D. 将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ϕ个单位得到函数x y ωsin 3=的图象【答案】C12.已知f (x )=x 3-6x 2+9x -abc ,a <b <c ,且f (a )=f (b )=f (c )=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0) f (1)>0B .f (0)f (3)>0C .f (0)f (2)>0D .f (0)f (3)<0 【答案】B【解析】∵f ′(x )=3x 2-12x +9=3(x -1)(x -3),由f ′(x )<0,得1<x <3,由f ′(x )>0,得x <1或x >3,∴f (x )在区间(1,3)上是减函数,在区间(-∞,1),(3,+∞)上是增函数.又a <b <c ,f (a )=f (b )=f (c )=0,∴y 极大值=f (1)=4-abc >0,y 极小值=f (3)=-abc <0,∴0<abc <4.∴a ,b ,c 均大于零,或者a <0,b <0,c >0.又x =1,x =3为函数f (x )的极值点,后一种情况不可能成立,如图. ∴f (0)<0,∴f (0)f (1)<0,f (0)f (3)>0,∴正确结论的是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向量a =(-1,2),b =(m ,1),如果向量a +2b 与2a -b 平行,则a·b = .【答案】52【解析】a +2b =(-1+2m ,4),2a -b =(-2-m ,3),由题意得3(-1+2m )-4(-2-m )=0,则m =-12,所以a·b =-1×⎝⎛⎭⎫-12+2×1=52. 14.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中任取一点M ,则点M 恰好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 【答案】1615.已知0<β<2π<α<π,且cos(α-2β)=-19,sin(2α-β)=23,则cos(α+β) =_____.【答案】-239729【解析】∵0<β<π2<α<π,∴π4<α-β2<π,-π4<α2-β<π2,∴sin ⎝⎛⎭⎫α-β2=1-cos 2⎝⎛⎭⎫α-β2=459,cos ⎝⎛⎭⎫α2-β= 1-sin 2⎝⎛⎭⎫α2-β=53, ∴cosα+β2=cos ⎣⎡⎦⎤⎝⎛⎭⎫α-β2-⎝⎛⎭⎫α2-β=cos ⎝⎛⎭⎫α-β2cos ⎝⎛⎭⎫α2-β+sin ⎝⎛⎭⎫α-β2sin ⎝⎛⎭⎫α2-β =⎝⎛⎭⎫-19×53+459×23=7527, ∴cos(α+β)=2cos 2α+β2-1=2×49×5729-1=-239729.16.设函数f (x )=ln x -12ax 2-bx ,若x =1是f (x )的极大值点,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答案】 (-1,+∞)【解析】f (x )的定义域为(0,+∞),f ′(x )=1x -ax -b ,由f ′(1)=0,得b =1-a .∴f ′(x )=1x -ax +a -1=-ax 2+1+ax -x x.(1)若a ≥0,当0<x <1时,f ′(x )>0,f (x )单调递增;当x >1时,f ′(x )<0,f (x )单调递减, 所以x =1是f (x )的极大值点.(2)若a <0,由f ′(x )=0,得x =1或x =-1a .因为x =1是f (x )的极大值点,所以-1a>1,解得-1<a <0.综合(1),(2)得a 的取值范围是 (-1,+∞).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已知a sin A -c sin C =(a -b )sin B , △ABC (1)求C ;(2)求△ABC 的面积S 的最大值.【解析】 (1)依正弦定理,有()22222,,a c a b b a b ab c -=-+-= 再由余弦定理得12cos ,cos ,2ab ab C C =∴=又C 是三角形△ABC 内角,0,3c C ππ∴<<=. -------------------------------6分(2) S △ABC =211sin sin sin sin sin()2233ab C ab A B A A ππ===+-)+6A π= -------------------------------10分max 3A B S π∴===当时,-------------------------------12分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三棱锥M -ABC 中,AB =2AC =2,MA =MB AB =4A N ,AB ⊥AC ,平面MAB ⊥平面ABC ,S 为BC 的中点.(1) 证明:CM ⊥SN ;(2) 求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的大小. 【解析】解法一:(1)取AB 中点O ,连接MO 、CO 、SO ∵MA =MB ,∴MO ⊥AB∵平面MAB ⊥平面ABC ,平面MAB ∩平面ABC =AB∴MO ⊥平面ABC -------------------------------2分∵△NOS 和△AOC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2AC =2,AB =4AN , ∴AO =AC ,NO =SO , ∴∠AOC =45°,∠ONS =45°,∴CO ⊥SN ,∴CM ⊥SN . -------------------------------6分(2)在△MNC 中, MN , CN CM =32, ∴S △MNC =38-------------------------------10分 设S 到平面MNC 的距离为h ,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为θ, ∵V M ﹣NSC =V S ﹣NMC ∴S △NSC .MO =S △MNC .h ∴h =12-------------------------------11分∴sin θ=h SN∴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为4π . -------------------------------12分 解法二:(1)证明:取AB 中点O ,连接MO 、SO ,∵MA =MB ,∴MO ⊥AB , ∵平面MAB ⊥平面ABC ,平面MAB ∩平面ABC =AB , ∴MO⊥平面ABC ,又SO ⊥AB ;∴如图,可以以O 为原点,以OB 为x 轴,以OS 为y 轴, 以OM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分各点坐标如下:C (-1,1,0)、M (0,0,12)、N (-12,0,0)、S (0,12,0)∴CM =(1,-1,12),SN =(-12,-12,0), ----------5分∴ 0CM SN ⋅=, ∴CM ⊥SN ---------------6分(2)由题意知CN =(12, -1, 0), NM =(12, 0, 12), ---------------8分设平面CMN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n CN n NM ⎧⋅=⎪⎨⋅=⎪⎩,∴02022x y x z ⎧-=⎪⎪⎨⎪+=⎪⎩ 令y =1,得平面CMN 的法向量为n=(2,1,-2), ----------------10分设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n ,SN >|,∴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为4π-------------12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班同学利用国庆节进行社会实践,对 [25,55]岁的人群随机抽取n 人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n 、a 、p 的值;(2)从[40,50)岁年龄段的“低碳族”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18人参加户外低碳体验活动,其中选取3人作为领队,记选取的3名领队中年龄在[40,45)岁的人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和期望E (X ). 【解析】(1)第二组的频率为1(0.040.040.030.020.01)50.3-++++⨯=,所以高为0.30.065=. 频率直方图如下:-------------------------------2分第一组的人数为1202000.6=,频率为0.0450.2⨯=,所以20010000.2n ==. 第二组的频率为0.3,所以第二组的人数为10000.3300⨯=,所以1950.65300p ==.第四组的频率为0.0350.15⨯=,第四组的人数为10000.15150⨯=,所以1500.460a =⨯=.----------------------6分 (2)因为[40,45)岁年龄段的“低碳族”与[45,50)岁年龄段的“低碳族”的比值为60:302:1=,所以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18人,[40,45)岁中有12人,[45,50)岁中有6人.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031263185(0)204C C P X C ===,1212631815(1)68C C P X C ===, 2112631833(2)68C C P X C ===,3012631855(3)204C C P X C ===. ------------------------------- 10分∴5153301232468EX =⨯+⨯+⨯+⨯=. -----------------------------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己知A 、B 、C 是椭圆C :22221x y a b+=(a >b >0)上的三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BC 过椭圆的中心,且0AC BC ⋅=,||2||BC AC = .(1)求椭圆C 的方程;(2)过点(0, t )的直线l (斜率存在时)与椭圆C 交于P ,Q 两点,设D为椭圆C 与y 轴负半轴的交点,且||||DP DQ =,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解析】(1)∵||2|BC AC = 且BC 过(0,0),则||||OC AC =.∵0AC BC ⋅=,∴90OCA ∠=︒,即C . ………………2分又∵a =m 的方程为22211212x y c +=-,代入C 点坐标得28c =,24b =. ∴椭圆m 的方程为221124x y +=. -------------------------------5分(2)由条件D (0,-2),当k =0时,显然22t -<<; -------------------------------6分 当0k ≠时,设l :y kx t =+,由221124x y y kx t ⎧+=⎪⎨⎪=+⎩,消y 得222(13)63120k x ktx t +++-=由0∆>可得,22412t k <+ ① -------------------------------8分设11(,)P x y ,22(,)Q x y ,PQ 中点00(,)H x y ,则12023213x x ktx k+-==+,00213ty kx t k =+=+,∴223(,)1313kt tH k k -++. -------------------------------10分由|||DP DQ =,∴DH PQ ⊥,即1DHk k =-. ∴2221133013tk kt k k++=---+, 化简得213t k =+……② ∴1t > 将①代入②得,14t <<. ∴t 的范围是(1,4).综上(t ∈-. -------------------------------12分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 (x )=1x ax e+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若a <1,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若a =1,函数φ(x )=xf (x )+t f ′(x )+1xe ,存在实数x 1,x 2∈[0,1],使 2φ(x 1)<φ(x 2)成立,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解析】(1)∵函数的定义域为R ,f ′(x )=-1xax a e+-,---------------------------1分1)当a =0时,f ′(x )<0,f (x )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2)当a <0时,由f ′(x )=0,得x =1a a-; ∴f (x )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1a a -),单调递减区间是(1a a -,+∞);3)当0<a <1时,由f ′(x )=0,得x =1a a -;∴f (x )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1a a -,+∞),单调递减区间是(-∞,1a a-).-----------------------5分(2)假设存在x 1,x 2∈[0,1],使得2φ(x 1)<φ(x 2)成立,则2[φ(x )]min <[φ(x )]max .∵φ(x )=xf (x )+tf ′(x )+e -x=x 2+(1-t )x +1e x,∴φ′(x )=-x 2+(1+t )x -t e x=-(x -t )(x -1)e x . ①当t ≥1时,φ′(x )≤0,φ(x )在[0,1]上单调递减, ∴2φ(1)<φ(0),即t >3-e2>1.②当t ≤0时,φ′(x )>0,φ(x )在[0,1]上单调递增, ∴2φ(0)<φ(1),即t <3-2e<0.③当0<t <1时,若x ∈[0,t ),φ′(x )<0,φ(x )在[0,t )上单调递减;若x ∈(t ,1],φ′(x )>0,φ(x )在(t ,1]上单调递增,所以2φ(t )<max{φ(0),φ(1)}, 即2·t +1e t <max{1,3-t e},(*),由(1)知,g (t )=2·t +1e t 在[0,1]上单调递减,故4e ≤2·t +1e t ≤2,而2e ≤3-t e ≤3e,所以不等式(*)无解. 综上所述,存在t ∈(-∞,3-2e)∪(3-e 2,+∞),使得命题成立. ----------------------12分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B 是⊙O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 ,直线ADE ,CFD ,CGE 都是⊙O 的割线, 已知AC =AB .(1) 若CG =1,CD =4,求DEGF的值;(2) 求证:FG //AC .【解析】(1) 由题意可得:F D E G ,,,四点共圆,CED CFG CDE CGF ∠=∠∠=∠∴,.CGF ∆∴∽CDE ∆. CG CDGF DE =∴. 又 4,1==CD CG ,∴GFDE=4. -----------------------4分(2)因为AB 为切线,AE 为割线,AB 2=AD ·AE ,又因为AC =AB ,所以AD ·AE =AC 2,. 所以AD ACAC AE=,又因为EAC DAC ∠=∠,所以ADC △∽ACE △, 所以ADC ACE ∠=∠,又因为ADC EGF ∠=∠,所以EGF ACE ∠=∠,所以FG //AC . ----------------------10分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cos ,2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中,圆C 的方程为ρ=6sin θ.(1)求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点P (1,2),设圆C 与直线l 交于点A ,B .求∣P A ∣+∣PB ∣的最小值. 【解析】(1)由ρ=6sin θ得ρ2=6ρsin 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6y ,即x 2+(y -3)2=9. -----------------------4分 (2)将l 的参数方程代入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得22(cos sin )70t t αα+--=. 由2(2cos 2sin )470αα∆=-+⨯>,故可设12,t t 是上述方程的两根, 所以12122(cos sin ),7,t t t t αα+=--⎧⎨⋅=-⎩又直线l 过点(1,2),故结合t 的几何意义得||||PA PB +=1212||||||t t t t +=-=所以∣P A ∣+∣PB∣的最小值为 -----------------------10分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不等式-2<|x -1|-|x +2|<0的解集为M ,a ,b ∈M .(1)证明:111364a b +<;(2)比较|1-4ab |与2|a -b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记f (x )=|x -1|-|x +2|=⎩⎪⎨⎪⎧3,x ≤-2,-2x -1,-2<x <1,-3,x ≥1.由-2<-2x -1<0,解得-12<x <12, 则M =⎝⎛⎭⎫-12,12. 所以⎪⎪⎪⎪13a +16b ≤13|a |+16|b |<13×12+16×12=14 -----------------------5分 (2)由(1)得a 2<14,b 2<14.因为|1-4ab |2-4|a -b |2=(1-8ab +16a 2b 2)-4(a 2-2ab +b 2)=(4a 2-1)(4b 2-1)>0,所以|1-4ab |2>4|a -b |2,故|1-4ab |>2|a -b | -----------------------10分。
兰州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兰州一中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在三张答题卡上。
2.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u—64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蛋白酶B.RNA聚合酶C.逆转录酶 D.RNA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积累A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B.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主动运输速率,但不影响被动运输C.水分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液体的浓度差D.土壤板结能影响植物根细胞膜转运K+速率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少量遗传物质C.分泌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5.下列有关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充分暗处理后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光照一段时间,遮光部分遇碘变蓝B.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一段时间,绿光区域聚集细菌最多C.向绿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光照一段时间,释放的气体含有18O2D.向小球藻提供14CO2,光照一段时间,14C5化合物先于14C3化合物出现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选材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B.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可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C.用过氧化氢酶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 .用黑藻叶片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7.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Cl 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Cl 2是电解质B .在高温条件下,C 能置换出SiO 2中的Si ,说明C 的氧化性强于SiC .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 2的氧化性强于I 2D .滴有酚酞的Na 2CO 3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后,溶液褪色,说明BaCl 2溶液有酸性8.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 2+PtF 6 = O 2(PtF 6),已知O 2(PtF 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 为+5确的是A .在此反应中,O 2是氧化剂,PtF 6是还原剂B .反应中每生成1molO 2(PtF 6)转移1mol 电子C .O 2(PtF 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D .O 2(PtF 6)中仅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9.符合右图的化学反应是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X 、M 同主族,Y 的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综试卷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理综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30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准考据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Ⅰ卷时,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卷时,一定使用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署名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规定的地点绘出,确认后再用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署名笔描清楚。
一定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地区作答,高出答题地区书写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Ⅱ卷和答题卡一并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3 小题,每题 6 分,共 78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有关细胞中有机化合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胆固醇和磷脂属于脂肪,都是细胞膜的构成成分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都能促使细胞生长C.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 DNA和 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2.对于真核细胞构造和功能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水在光下分解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通道C.正常状况下,溶酶体履行功能时陪伴其膜组分的更新D.水稻细胞的中心体参加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3.以下对于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酶既可作催化剂,某些状况下也可作为另一化学反响的底物B.酶拥有提升化学反响活化能的作用C.同一世物体内各样酶的催化反响条件都同样D.所有酶的合成都包含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4.以下有关实验研究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值是自变量B.在“察看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散布”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与DNA联合促使DNA水解C.将重铬酸钾溶解在体积分数为95%的浓硫酸溶液中,配制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来判定呼吸作用中产生的CO2D.盐酸在“低温引诱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察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同样5. 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拥有亲密的联系, 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能发生B.假如不考虑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型为Bb 的男子产生基因型为bb 的精子的原由可能是有关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染色体没有分开C.基因重组只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D.发生生物变异后,细胞核中的基因不再按照遗传规律6.以下图,在酵母菌细胞中能进行的信息传达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②⑤7..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00 mol NaCl中含有 6.02× 1023个NaCl分子B. . 欲配制 1.00 L 1.00 mol· L-1的 NaCl 溶液,可将 58.5 g NaCl溶于 1.00 L水中C.1.00 mol NaCl 中, 所有 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 6.02 ×1023D.电解 58.5 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 L氯气(标准状况)、23.0 g金属钠8.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B.依据能否拥有丁达尔效应,将分别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C. Na2O、 Fe2O3、Al 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D. Na2O2晶体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9. 以下操作不可以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目的操作A配制 100 mL将 25 g CuSO 4· 5H2O- 14溶于 100 mL 蒸馏水中1.0 mol · L CuSO溶液B除掉 KNO3将混淆物制成热的饱和中少量 NaCl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在溶液中将 MnO4—向酸性 KMnO4溶液完整转变为2+中滴加 H2O2溶液至紫色消逝MnD确立 NaCl 溶液中是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否混有 Na2CO3溶液,察看能否出现白色污浊10.以下各项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的电子式为B.的乙醇和丙醇混淆液完整焚烧生成的为( 标准状况 )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 而中子数不必定为7D.的构造表示图为11.以下离子方程式错误的选项是A.向 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2++-+ 2 -=BaS04↓+ 2HOBa2OH+2H + SO4B.酸性介质中 KMnO4氧化 H 2O2:-+2++ 5O↑+ 8H O 2MnO+ 5H O+6H = 2Mn42222 C.等物质的量的MgCl2、 Ba(OH)2和 HC1 溶液混淆:2+-Mg + 2OH = Mg(OH) 2↓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响:PbSO4+ 2H2O-2e -+ 2 -= PbO 2+ 4H+SO412.经过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将CO2转变为拥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产品( 以下图 )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减排方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CO2经催化分解为C、 CO、 O2的反响为放热反响B.除掉 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可用热分解的方法C.过氧化尿素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退色,其原理同样D.由 CO2和 H2合成甲醇,原子利用率达100%13.以下是某兴趣小组依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固性的套管实验。
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

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N:14 O:16 Na:23 Cu:64重力加速度g=10m/s2一、单选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机体代谢及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贮存B.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2.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A.棉花植株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不变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己”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4.下列对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分泌蛋白B.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C.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程中D.培养至50代后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5.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③没有细胞核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5℃⑤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有促进作用⑥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A.全部正确B.③⑥C.①②③⑤D.全都不对6.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D .摩尔质量相等7.下列实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用渗析的方法精制Fe (OH )3胶体B .用水鉴别苯、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C .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D .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不相等8.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 .用烧碱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SO2 + OH - = HSO3-B .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Fe3+ = Cu2+ + Fe2+C .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 2H+ + Cl - + ClO -D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 + 2 H2O 电解H2↑+ Cl2↑+ 2OH -9.下图中a 、b 、c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下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气体 a b cA .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B . CO2 盐酸 碳酸钙 饱和NaHCO3C . NO 稀HNO3 铜屑 H2OD . NO2 浓HNO3 铜屑 NaOH 溶液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B .蛋白质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说明该蛋白质分子直径约1nm~100nmC .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 (OH )3悬浊液>Fe (OH )3胶体>FeCl3溶液D .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均为氢氧化钠11.某溶液中含有NH +4、SO2-3、SiO2-3、Br -、CO2-3、Na +,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 +4、Na +②有胶状沉淀生成③有气体产生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⑤D .②④⑤12.若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SiO2晶体中含有NASiO2个分子B .7.8 g 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目为0.4NAC .标准状况下2.24L 苯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6NAa b cD .12.8g Cu 与足量HNO3反应生成NO 和NO2,转移电子数目为0.4NA'13.CH4催化还原NOx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①CH4(g )+4NO2(g )===4NO (g )+CO2(g )+2H2O (g ); ΔH =-574 kJ/mol②CH4(g )+4NO (g )===2N2(g )+CO2(g )+2H2O (g ); ΔH =-1160 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B .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C .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 )+4NO2(g )===4NO (g )+CO2(g )+2H2O (l ) ΔH =-a kJ/mol ,a<574D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通过上述反应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
甘肃省兰州市高三理综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N-14 Cu-64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的折叠加工方式B.组成RNA和ATP的元素种类相同,五碳糖也相同C.等质量的糖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的耗氧量多,能产生更多能量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下列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运入D.叶绿体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突起形成类囊体,大大增加了膜面积个基因编码的,每条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
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由胰岛素基因的同一条DNA链编码B.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场所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胰岛素的分泌是通过胞吐作用实现的,无需消耗ATP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进入肺泡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B.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C.生物膜运输物质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有关D.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主动吸水6.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B .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C .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D .CO 2、CH 4、N 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O 188 B .NH 4Cl 的电子式:C.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 .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9.设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l 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 AB.10LpH=13的NaOH 溶液中含有的OH -离子数为N AC.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D.1molCl 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10.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酸性溶液中 Cl -、NO 3-、Na +、SO 32-B.c (H +)=1.0×10-13mol/L 溶液中 C 6H 5O -、K +、SO 42-、Br -C.H 2S 溶液中 SO 42-、K +、Cl -、Cu 2+D.pH=12的溶液中 NO 3-、I -、Na +、Al 3+1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I 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Cl 2+2Fe 2+=2Cl -+2Fe 3+B.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 3反应:CaCO 3+2H +=Ca 2++H 2O +CO 2↑C.用K M n O 4溶液与H 2O 2反应,证明H 2O 2具有还原性:2MnO 4+6H ++5H 2O 2=2Mn 2++5O 2↑+8H 2O D.向NaAlO 2溶液里通入过量的CO 2:2AlO 2-+CO 2+3H 2O =2Al(OH)3↓+CO 32-12.温度为T 时,向2.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 5,反应PCl 5(g)PCl 3(g)+Cl 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2016-2017年高三理科综合期中试题(带答案)

2016-2017年高三理科综合期中试题(带答案)兰州一中2016-2017-1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12 -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磷是磷脂、ATP及核糖的组成元素B.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性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D.葡萄糖可以存在于叶绿体,但不存在于线粒体中2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颜色深度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2的产生情况B.同位素标记法被用于鲁宾卡门实验、卡尔循环及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该用淀粉作为底物,并且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主动运输速率,但不影响被动运输B.在顺浓度情况下,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土壤板结会影响植物根细胞膜转运+速率D.物质跨膜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4 洋葱的叶有鳞片叶和管状叶两种,下图1和图2相关实验分别用到这两种叶,图3相关实验用到洋葱的根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对应实验,若选择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B.图2对应实验,滤纸条上的色素可以分布在图1的结构B和叶绿体中.图2对应实验,若研磨时不加入碳酸钙,则滤液呈现黄绿色,图2中色素带1和2会变窄D.图3对应实验,若选择根尖伸长区,则图3中的分裂期D时期细胞数目会增多用α、β、γ表示ATP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 Pβ ~ P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TP 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DNA的复制B.ATP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TP 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基因的转录D.ATP 的γ位磷酸基团脱离,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中水的分解6 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均分为4份,分别置于甲、乙、丙、丁四种条下培养,测得2和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图。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理科)(解析版)

2016-2017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理科)一、选择题1.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A.在12s时刻质点开始做反向的直线运动B.在0~20s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加C.在0~20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D.在0~20s内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时刻只有一处2.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容器的中心O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1、v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A点和B点,已知OA与OB互相垂直,且OA与竖直方向成α角,则两小球初速度之比为()A.tanαB.sinαC.tanαD.cosα3.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刚产生作用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A.+mg B.﹣mg C.+mg D.﹣mg4.“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游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事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A.B.vt0(t﹣) C. D.5.如图所示,ACB是一光滑的、足够长的、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形框架,其中CA、CB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P、Q两个轻质小环分别套在CA、CB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系在P、Q环上,另一端和一绳套系在一起,结点为O.将质量为m的钩码挂在绳套上,OP、OQ两根细绳拉直后的长度分别用l1、l2表示,若l1<l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P绳子拉力大B.OQ绳子拉力大C.两根绳子拉力一定相等 D.两根绳子拉力一定不相等6.据报道,我国的一颗数据中继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B.由于太空垃圾对卫星运动的影响,会使卫星的运行轨道变低,且线速度变大C.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7.已知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f=kr2υ2,其中k为比例系数,r为雨滴半径,υ为其运动速率.t=0时,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用a表示.落地前雨滴已做匀速运动,速率为υ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 B.C.D.8.如图所示,甲、乙圆盘的半径之比为1:2,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起,乙靠摩擦随甲不打滑转动.两圆盘上分别放置质量为m1和m2的小物体,m1=2m2,两小物体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m1距甲盘圆心r,m2距乙盘圆心2r,此时它们正随盘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1和m2的线速度之比为1:4B.m1和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1C.随转速慢慢增加,m1先开始滑动D.随转速慢慢增加,m2先开始滑动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B.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结点O的位置、钩码个数及细线方向;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表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并记录钩码个数及细线方向;(2)如果“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10.(9分)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A.2tanθB.C.kD.11.(13分)如图所示,光滑杆AB长为L,B端固定一根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0的轻弹簧,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光滑杆上并与弹簧的上端连接.OO′为过B点的竖直轴,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始终为θ.则:(1)杆保持静止状态,让小球从弹簧的原长位置静止释放,求小球释放瞬间的加速度大小a及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压缩量△l1;(2)当球随杆一起绕OO′轴匀速转动时,弹簧伸长量为△l2,求匀速转动的角速度ω.12.(19分)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薄木板紧挨着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每块木板的质量为M=1.0kg,长度为L=1.0m,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0.木板1的左端放有一块质量为m=1.0kg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它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5.现突然给铅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使其在木板1上滑行.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当铅块的初速度v0=2.0m/s时,铅块相对地面滑动的距离是多大?(2)若铅块的初速度v1=3.0m/s,铅块停止运动时与木板2左端的距离是多大?【物理-选修3-3】13.(5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该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B.饱和蒸汽在等温变化的过程中,随体积减小压强增大C.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D.给自行车打气时越往下压,需要用的力越大,是因为压缩气体使得分子间距减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导致的E.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14.(10分)一个水平放置的汽缸,由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圆筒连接而成.活塞A、B用一长为4L的刚性细杆连接,L=0.5m,它们可以在筒内无摩擦地左右滑动.A、B的截面积分别为S A=40cm2,S B=20cm2,A、B之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两活塞外侧(A的左方和B的右方)是压强为p0=1.0×105 Pa的大气.当汽缸内气体温度为T1=525K时两活塞静止于如图所示的位置.①求此时气体的压强?②现使汽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下降,当温度降为多少时活塞A恰好移到两圆筒连接处?【物理-选修3-4】(15分)15.如图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A、B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为x=0.1πsin(20πt)m,介质中P点与A、B两波源间距离分别为4m和5m,两波源形成的简谐横波分别沿AP、BP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m/s.①求简谐横波的波长.②P点的振动(填“加强”或“减弱”)16.如图所示,ABCD是一直角梯形棱镜的横截面,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由O 点垂直AD边射入.已知棱镜的折射率n=,AB=BC=8cm,OA=2cm,∠OAB=60°.①求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出射光线的方向?②第一次的出射点距C点多远?2016-2017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6•江苏模拟)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A.在12s时刻质点开始做反向的直线运动B.在0~20s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加C.在0~20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D.在0~20s内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时刻只有一处【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位移时间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根据切线斜率的变化判断质点的变化情况.由图象可直接读出位移,而位移与时间之比即为平均速度.【解答】解:A、根据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在20s内图象的斜率一直为正,说明质点的速度方向没有改变,一直沿正向运动,故A错误.B、图象的斜率先增大后减小,则质点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C、在0~20s内质点的位移为△x=16m﹣0=16m,平均速度大小===0.8m/s,故C正确.D、由斜率可知,在0~20s内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时刻有两处,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2.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容器的中心O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1、v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A点和B点,已知OA与OB互相垂直,且OA与竖直方向成α角,则两小球初速度之比为()A.tanαB.sinαC.tanαD.cosα【考点】平抛运动【分析】由几何关系可知两球下落高度及水平位移的关系,再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求得初速度之比.【解答】解:由几何关系可知,A的竖直位移为:h A=Rcosα,水平位移为:x A=Rsinα;B的竖直位移为:h B=Rcos(90°﹣α)=Rsinα,水平位移为:x B=Rsin(90°﹣α)=Rcosα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h=,x=v0t解得:v0=x则=•=tanα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题意及几何关系,运用运动学公式解答.3.(2015•重庆)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刚产生作用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A.+mg B.﹣mg C.+mg D.﹣mg【考点】动量定理【分析】先根据h=求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然后对运动全程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解平均拉力.【解答】解:对自由落体运动,有:h=解得:规定向下为正方向,对运动的全程,根据动量定理,有:mg(t1+t)﹣Ft=0解得:F=+mg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过程和全程封闭列式求解,注意运用动量定理前要先规定正方向.4.(2014秋•沧州期末)“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游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事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A.B.vt0(t﹣) C. 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蛟龙号”的加速度,采用逆向思维,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解答】解:蛟龙号上浮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逆向思维,可知蛟龙号在t0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h=.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5.如图所示,ACB是一光滑的、足够长的、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形框架,其中CA、CB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P、Q两个轻质小环分别套在CA、CB上,两根细绳的一端分别系在P、Q环上,另一端和一绳套系在一起,结点为O.将质量为m的钩码挂在绳套上,OP、OQ两根细绳拉直后的长度分别用l1、l2表示,若l1<l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P绳子拉力大B.OQ绳子拉力大C.两根绳子拉力一定相等 D.两根绳子拉力一定不相等【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先对P、Q两环进行受力分析,它们只受两个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绳子的拉力都是垂直于杆子的,再对结点O受力分析,再根据三力平衡判断可得到F1=F2.【解答】解:对P、Q小环分析,小环受光滑杆的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支持力是垂直于杆子向上的,故绳子的拉力也是垂直于杆子的.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 P和F Q的合力与F T等值反向,如图所示.几何关系可知,α=β.故F P=F Q.即两根绳子拉力一定相等.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解答飞关键是能正确的受力分析,并且能熟练运用几何知识分析力的关系,不能主观臆断.6.据报道,我国的一颗数据中继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B.由于太空垃圾对卫星运动的影响,会使卫星的运行轨道变低,且线速度变大C.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研究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求出表示出线速度的大小.知道7.9 km/s为第一宇宙速度.了解同步卫星的含义,即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地球相同.根据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找出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解答】解:A、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解得:v=,由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所以该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v=7.9 km/s,故A错误;B、由于太空垃圾对卫星运动的影响,卫星要克服阻力做功,线速度变小,由于线速度减小卫星要做向心运动,轨道半径减小,由于轨道半径r减小,由v=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变大,故B正确;C、同步卫星与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具有共同的角速度,由公式a向=rω2,可得r大的加速度大,因轨道半径不同,故其向心加速度不同,故C错误;D、因同步卫星周期T同=24小时,月球绕地球转动周期T月=27天,即T同<T月,由公式ω=可知:ω同>ω月,故D正确;故选:BD.【点评】了解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最大的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要比较一个物理量大小,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表示出来,再进行比较.7.(2014秋•余姚市校级期末)已知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f=kr2υ2,其中k为比例系数,r为雨滴半径,υ为其运动速率.t=0时,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用a表示.落地前雨滴已做匀速运动,速率为υ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 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根据雨滴的受力判断雨滴加速度的变化,通过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速度的变化.【解答】解:A、t=0时,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v=0,所受空气阻力f=kr2υ2=0,则此时雨滴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随着雨滴速度增大,所受空气阻力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f=ma,则加速度减小,即雨滴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最后f=kr2υ2=mg时,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再不变,雨滴匀速,故A正确,B正确;C、当最后匀速运动时有kr2υ02=mg=ρg,可得最大速率与成正比,υ02∝r,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C.【点评】分析准确雨滴下落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再根据雨滴的受力分析雨滴的运动状态;图象能够直观的展现物体的运动情况.8.(2016春•北京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甲、乙圆盘的半径之比为1:2,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起,乙靠摩擦随甲不打滑转动.两圆盘上分别放置质量为m1和m2的小物体,m1=2m2,两小物体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m1距甲盘圆心r,m2距乙盘圆心2r,此时它们正随盘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1和m2的线速度之比为1:4B.m1和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1C.随转速慢慢增加,m1先开始滑动D.随转速慢慢增加,m2先开始滑动【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抓住两圆盘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结合圆盘的半径关系得出两圆盘的角速度之比,从而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求出向心加速度之比.抓住最大静摩擦提供向心力求出发生滑动时的临界角速度,结合甲乙的角速度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甲、乙两轮子边缘上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有:ω1•R=ω2•2R,则得ω1:ω2=2:1,所以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m1与m2的角速度之比为2:1.根据公式:v=ωr,所以:.故A错误.B、根据a=ω2r得:m1与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1:a2=(ω12•r):(ω22•2r)=2:1,故B 正确.C、D、根据μmg=mrω2=ma知,m1先达到临界角速度,可知当转速增加时,m1先开始滑动.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靠摩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掌握向心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公式和离心运动的条件.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B.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结点O的位置、钩码个数及细线方向;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表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橡皮筋下端伸长到O点,并记录钩码个数及细线方向;(2)如果“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是:记录两个分力以及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后,选用相同的标度将这三个力画出来,画出来的合力是实际值,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画出合力的理论值,通过比较实际值和理论值的关系来进行验证,明确了实验原理即可知知道实验中需要记录的物理量和具体的操作.【解答】解:(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图甲中需要记录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后,画出来的合力是实际值,该实验中根据钩码个数来表示拉力大小,因此需要记录的是:钩码个数(或细线拉力),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O,细线的方向,该实验采用“等效代替”法,因此在用两个绳套拉橡皮筋时,要将橡皮筋与细线结点拉到与步骤B中结点位置O点,同时记录钩码个数和对应的细线方向.(2)根据O点处于平衡状态,正交分解有:竖直方向:4mgsinα+3mgsinβ=5mg ①水平方向:4mgcosα=3mgcosβ②联立①②解得.故答案为:(1)橡皮筋下端伸长到O点;(2).【点评】要围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对实验步骤和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理解,正确理解“等效代替”的含义.10.(9分)(2016•黄石校级模拟)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BCD.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1.3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D.A.2tanθB.C.kD.【考点】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分析】(1)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2)依据逐差法可得小车加速度.(3)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解答】解:(1)AE、本题拉力可以由弹簧测力计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小桶(包括砂)的质量远小于车的总质量,故A错误,E错误.B、该题是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从而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故需要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C、打点计时器运用时,都是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该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C正确;D、改变砂和砂桶质量,即改变拉力的大小,打出几条纸带,研究加速度随F变化关系,故D正确;故选:BCD.(2)由于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故单摆周期为0.06s,由△x=aT2可得,加速度:a=≈1.3m/s2;.(3)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此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F合,故小车质量为:m=.故答案为:(1)BCD;(2)1.3;(3)D.【点评】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11.(13分)(2015秋•河南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光滑杆AB长为L,B端固定一根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0的轻弹簧,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光滑杆上并与弹簧的上端连接.OO′为过B点的竖直轴,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始终为θ.则:(1)杆保持静止状态,让小球从弹簧的原长位置静止释放,求小球释放瞬间的加速度大小a及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压缩量△l1;(2)当球随杆一起绕OO′轴匀速转动时,弹簧伸长量为△l2,求匀速转动的角速度ω.【考点】向心力【分析】(1)小球从弹簧的原长位置静止释放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小球速度最大时其加速度为零,根据合力为零和胡克定律求解△l1;(2)设弹簧伸长△l2时,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向心力公式列式求解.【解答】解:(1)小球从弹簧的原长位置静止释放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ma 解得:a=gsinθ小球速度最大时其加速度为零,则有:k△l1=mgsinθ则△l1=(2)当球随杆一起绕OO′轴匀速转动时,弹簧伸长量为△l2时小球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l0+△l2)cosθ弹簧伸长△l2时,球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水平方向上有竖直方向上有F N cosθ=k△l2sinθ+mg联立解得ω=答:(1)小球释放瞬间的加速度大小a是gsinθ,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压缩量△l1是.(2)当球随杆一起绕OO′轴匀速转动时,弹簧伸长量为△l2,匀速转动的角速度ω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与圆周运动的综合,要明确小球做匀速转动时,靠合力提供向心力,由静止释放时,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12.(19分)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薄木板紧挨着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每块木板的质量为M=1.0kg,长度为L=1.0m,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0.木板1的左端放有一块质量为m=1.0kg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它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5.现突然给铅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使其在木板1上滑行.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当铅块的初速度v0=2.0m/s时,铅块相对地面滑动的距离是多大?(2)若铅块的初速度v1=3.0m/s,铅块停止运动时与木板2左端的距离是多大?【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分析】(1)当铅块在木板1上滑行时,由于铅块对木板的摩擦力小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可知铅块在木板1上运动时,两木板均保持静止,根据动能定理铅块相对地面滑动的距离.(2)根据动能定理求出铅块滑上木板2时的速度,然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铅块和木板2的加速度大小,结合运动学公式,根据位移关系求出铅块相对木板2的位移大小,从而得出铅块停止运动时与木板2左端的距离.【解答】解:(1)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相对木板滑动时,铅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μ2mg=2.5N,当铅块在木板1上滑动时,两块木板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为:f1=μ1(2M+m)g=3.0N,。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A.转移电子4.8 NA个
B.生成气体的体积42.56L(标准状况)
C.还原剂比氧化剂多0.2mol
D.被还原的氮原子是11.2g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意图传送带长l=20 m,倾角θ=37°,麻袋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传送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半径R相等
,传送带不打滑,主动轮顶端与货车底板间的高度差为h=1.8 m,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2 m/s现在传送带底端
(传送带与从动轮相切位置)由静止释放一只麻袋包(可视为质点),其质量100 kg,麻袋包最终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
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种类表示正确的是A.减
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0 s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b段为曲
线,bc段为直线,sin 37°=0.6,cos 37°=0.8 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5 s末滑块的加速度为8
m/s2
B.滑块在0.1~0.2 s内沿斜面向下运动
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图表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
B.研究不同的,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兰州一中2016-2017-1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考点:生活中的材料答案:B试题解析:Fe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是利用反应2Fe3++Cu=2 Fe2++Cu2+, Fe3+是铁的非正常价态,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不是利用铁比铜金属性强。
其他三个对应关系均正确。
8. 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L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AC.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N AD. 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 A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答案:B试题解析:A没有考虑水中的氧,C没有给溶液的体积,D中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10N A.石墨中六个C形成一个环,每个C被三个环公用,平均每个C形成3/6=0.5个环,故12g→1mol石墨烯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A.9.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Na2CO3溶液中CO32-的水解:CO32-+H2O=HCO3-+OH-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I-+6H+=I2+3H2OD.NaHCO3溶液中加过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答案:D试题解析:A 中的HClO 不能拆开,B 中不能用等号,应用可逆符号;C 中的电荷、电子不守恒;过量Ba(OH)2溶液时,生成1mol 的水和NaOH,只有D 选项正确。
10.W 、X 、Y 、Z 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就是电子B .电场并不真实存在是人们假想出的C .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D .电子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小 【答案】D考点:元电荷;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势【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静电场中的几个简单的知识点,都是易错的知识,例如要知道什么是元电荷、点电荷及检验电荷的区别;场强与电势的联系;电势及电势能的关系等.2.如图所示,两个半径均为r 的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两球面最近距离为r ,A 球电荷量为+Q ,B 球电荷量为-3Q ,两球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 ,将两球相互接触后放回原处, 此时两球之间的静电力变为A .3F B .小于3F C .34F D .大于34F【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金属小球A 和B ,带电量分别为+Q 和-3Q ,因两球不能看做是点电荷,因为两球电荷间的吸引作用,根据库仑定律,可知相互作用力大小为223Q F k r;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电荷先中和再平分,AB带电量变为3 2Q Q Q -=- 由于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根据库仑定律,有:2213kQ F F r '<=故选B 。
考点:库仑定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运用比例法求解物理问题的能力.对于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互相接触后电量平分,同时要考虑库仑定律的适应条件。
3. 有一条长L 横截面S 的银导线,银的密度为ρ,银的摩尔质量为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若导线中每个银原子贡献一个自由电子,电子电量为e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A .I =L NevB .I =N LeSv ρC .I =M NeSv ρD .I =SMNev ρ【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导线中自由电子从一端定向移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 .则导线的长度为L=vt ,体积为V=SL=Svt ,质量为m=ρvtS ,这段导线中自由电子的数目为:m vtSn N N M Mρ==在t 时间内这些电子都能通过下一截面,则电流为:Q ne I t t ==,代入解得,vSNeI Mρ=,故选C. 考点:电流强度【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建立物理模型,根据电流的定义式推导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它是联系微观与宏观的桥梁。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理综考前实战演练试题

兰州一中2016届高三实战演练考试题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Mn-55 Fe-56Ba-13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可以合成性激素B.线粒体和核糖体都是合成ATP的细胞器C.叶绿体内膜上分布着大量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检测CO2或酒精均可判断呼吸方式B.提取绿叶中色素时,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二氧化硅可使研磨更充分C.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重复调查几次,以减小实验误差D.低温与秋水仙素均能抑制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加倍3.以三组形态、大小长势相似的豌豆幼苗为材料,用设施相同的塑料薄膜温室、供气的CO2钢瓶若干等进行实验,以研究不同浓度CO2对豌豆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所得结果如图所示。
下面对该试验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为避免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中的变量设置应相同且适宜B.据图可知,有利于豌豆幼苗度过干旱环境的条件是较高的CO2浓度C.随着CO2浓度升高,豌豆幼苗还原糖和Rubisco酶的含量也有所增加D.A组幼苗可直接放入大气中,B、C组必须放在塑料薄膜温室中以控制CO2浓度4.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C.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四倍体西瓜体细胞的基因组成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5.图甲所示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所示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图丙所示是两小分子物质的结构式。
兰州一中高三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2011-2012学年度兰州一中高三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I 卷重力加速度g=10m/s 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时可能发生全反射C .裂变反应有质量亏损,质量数守恒D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15.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1.4天有87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 ) A .11.4天 B .7.6天C .5.7天D .3.8天 16.假如水中相同深度处有a 、b 、c 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点光源,有人在水面上方同等条件下观测发现,b 在水下的像最深,c 照亮水面的面积比a 的大。
关于这三种光在水中的性质,能判断( )A .c 光的频率最大B .a 光的传播速度最小C .b 光的折射率最大D .a 光的波长比b 光的短17.在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初速度v 1竖直上抛一物体,经过时间t 1到达最高点,又经过时间t 2,物体由最高点落回到抛出点,这时物体的速度为v 2,则( )A .v 2=v 1 t 2=t 1B .v 2>v 1 t 2<t 1C .v 2<v 1 t 2<t 1D .v 2<v 1 t 2>t 1 18.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 、BC 两段,且2AB =BC .小物块P (可视为质点)与AB 、BC 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
已知P 由静止开始从A 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 点而停下,那么θ、μ1、μ2间应满足的关系( )A .12tan 2θμμ=-B .122tan 3μμθ+=C .122tan 3μμθ+= D .21tan 2θμμ=-19.如图中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哪些图可能是正确的( )A B C D20.下图是一种升降电梯的示意图,A 为载人箱,B 为平衡重物,它们的质量均为M ,上下均由跨过滑轮的钢索系住,在电动机的牵引下电梯上下运动.如果电梯中载人的总质量为m ,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 ,电梯即将到顶层前关闭电动机,依靠惯性上升h 高度后停止,在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情况下,h 为( )A .22v gB .2()2M m v mg +C .Mgv m M 2)(2+ D .2(2)2M m v mg + 21.如图所示,A 物块质量为2m ,B 物块质量为m ,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 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 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重力加速度为g ,现将悬绳剪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 2 3B.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gC.悬绳剪断瞬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x时速度最大D.悬绳剪断瞬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3x时速度最大第Ⅱ卷22.(6分)(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如下图所示,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 cm;(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物直径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 mm;23.(12分)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滑下,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在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6,每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兰州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理综物理)

算 题
示的测量电路,进行了如下的主要测量步骤:
①闭合 S2,断开 S1、S3,记下 V1 和 V2 的示数 U1 和 U2;
②断开 S2、闭合 S3,S1 仍断开,调节电阻箱 R,使电压表 V2 的
示数仍为 U2,读出电阻箱的阻值为 R0;
③闭合 S1、S2,断开 S3,记下 V1 的示数 U1';
高中物理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选 择
兰州一中2016届高三第
计 算
题 三次模拟考试试题(理综物理) 题
填
选
空
做
题
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 选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l4~17 题只有一项 计 择 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 算 题 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题
故 B、C、D 都错误;
填
选
空
做
题
题
17.升降机底板上放一质量为 100 kg 的物体,物体随升降
机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移动 5m 时速度达到 4m/s,g=10m/s2,
选 择
则此过程中
计 算
题 A.升降机对物体做功 5800J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5800J 题
C.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500J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800J
填 空
D.理想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分别为 10A 和 400A
选 做
题
题
解析:根据 ,可得理想升压变压器中原线圈中的电流
选
在输电线路上消耗的功率为
,计
择
算
题 理想升压变压器中副线圈中的电流
,则理想升压变压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1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题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元素和化合物是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性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B.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D.番茄和水稻根系相比,水稻吸收硅元素量多2.下列有关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并非所有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B.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要载体蛋白C.并非所有生物都含有生物膜系统D.利用原核细胞可制备纯净的细胞膜3.下列有关实验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① ② ③ ④A.图①的四条色素带中溶解度最大的是Ⅳ—黄绿色的叶绿素b B.经图②所示操作后,显微镜下可见液泡体积变小颜色变深C.若要看清图③中处于分生区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D.图④中将物镜由甲转换成乙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4.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容器的密闭性完好)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四组实验研究,实验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有3个B.研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1和3C.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碳酸氢钠溶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上升,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是15mL/hD.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再加一个物理因素校正装置(密闭容器内为死亡植物,烧杯内为清水),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小5.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B.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C.克隆羊多利的产生,体现了动物细胞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的相对表面积会有所减小6.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种类表示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着火时应立即灭火,一般的小火应用湿布、石棉布或沙子覆盖燃烧物,衣服着火时应迅速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B.沸水中滴加适量的饱和FeCl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3能力增强C.取5 mL 0.1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 FeCl溶液3,5~6滴,再加入2 mL 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D .当大量氯气泄漏时,用浸润苏打或小苏打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可防中毒。
8.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加入9.向Na 2CO 3、NaHCO 3,混合溶液中逐滴稀盐酸, 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a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OH -、SO 42-、NO 3-B .b 点对应的溶液中:Al 3+、Fe 3+、、 MnO 4-、Cl -C .c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Ca 2+、NO 3-、Cl -D .d 点对应的溶液中:F -、NO 3-、Fe 2+、Ag +10.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②⑤D .①④⑤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 Zn 与含0.1 mol HCl 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B .1 mol 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和Na 2O 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 .1 mol Na 2O 2与足量CO 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向FeI 2溶液中通入适量Cl 2,当有1 mol Fe 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 A12.青石棉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其化学式为Na 2Fe 5Si 8O 22(OH)2 。
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石棉是一种硅酸盐材料B.青石棉中含有一定量的石英晶体C.青石棉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8SiO2·H2O D.1 mol青石棉能使1 mol HNO3被还原13.NH3和N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8NH3+6NO2=7N2+12H2O。
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0.1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转移电子4.8 N A个B.生成气体的体积42.56L(标准状况)C.还原剂比氧化剂多0.2molD.被还原的氮原子是11.2g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从手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与水平天花板碰撞后又落回到手中,设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小球与天花板碰撞时间极短。
若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失,则下列能够描述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手中整个过程运动规律的图象是15.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7°的粗糙且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一质量m=2 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
t=0 s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5 s末滑块的加速度为8 m/s2B.滑块在0.1~0.2 s内沿斜面向下运动C.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D.在滑块与弹簧脱离之前,滑块一直在做加速运动16.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与河岸成α角,船相对静水的速度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不变,且准时到达对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减小α角,增大船速v B.增大α角,增大船速vC.减小α角,保持船速v不变 D.增大α角,保持船速v不变17.从高度为h处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要使该物体的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较大,则h与v0的取值应为下列四组中的哪一组A.h=30 m,v0=10 m/s B.h=30 m,v0=30 m/sC.h=50 m,v0=30 m/s D.h=50 m,v0=10 m/s 18.据天文学观测,某行星在距离其表面高度等于该行星半径3倍处有一颗同步卫星。
已知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θ相等,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周期为T,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为A.3 T B.4TC.33T D.8T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放在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球体上,二者均处于静止状态,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则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 .地面对半球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 +m )gC .质点受到半球体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mg cos θD .质点受到半球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mg cos θ20.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 、B 及物块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3m 、2m 、m ,A 与B 、B 与转台、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1.5r 。
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B .C 与转台间的摩擦力大于A 、B 间的摩擦力CD21.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 和物块B ,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光滑滑轮O 。
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4m 。
开始时,用手托住A ,使OA 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A O B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
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B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绳子到达竖直位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一直沿着斜面向上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C.绳子的张力一直增大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水平向右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如图所示是利用频闪照相研究平抛运动的示意图。
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子边缘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子边缘时,小球B也同时下落,闪光频率为10Hz的频闪相机拍摄的照片中B球有四个像,像间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单位cm,如图所示。
两球恰在位置4相碰,g取10m/s2。
(1)A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为 m/s;(2)画出A球的运动轨迹并用小圆圈标明与B球相对应的另外两个位置。
23.(9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已知小车质量M=214.6g,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f=50Hz。
其实验步骤是:A.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B.利用垫块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与纸带、细绳和砝码盘相连)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m;D.将小车置于打点计时器旁(小车与纸带相连,但与细绳和砝码盘不相连),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A、B、C、D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