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7题;共19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厄运猝不及防地将他的生活碾成齑(jī)粉,但他坚韧(rèng)不拔,用了十五年的奋斗,实现自己含怡弄孙、颐养天年的夙愿。
B . 很多人喜欢结构化,面对一项崭新的任务,马上将其套入熟悉的模(mó)板,看似有条不紊,其实落进了僵化思维的藩(fān)篱。
C . 斑驳的土墙、悠长的弄(nòng)堂、呢喃的燕子……诉说着小镇千年岁月的沧桑,让游人摹想湮(yān)没的辉煌的历史过往。
D . 博学之士擅于见微知著:从名画《步辇(niǎn)图》中朝觐(jìn)者窄口服饰上的图案来自当时波斯帝国萨珊王朝的细节,阐述唐朝的开放和包容。
2. (2分) (2015高二上·长春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皇天后土高朋满坐殒首上报马嵬祠堂
B . 秋风袅袅一芥书生命途多舛霓裳绵密
C . 红藕玉簟咬文嚼字乌鸟私情尺牍耘耔
D . 旧院荒台上穷碧落锱铢必较绰约鼙鼓
3. (2分)(2017·张家口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考成绩刚出炉,《都市报》便在头版版刊载了题为“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的文章。
②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一个概念﹣﹣炫耀性消费,即人们通过财富、礼仪、服饰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的消费。
这也许就是人们对某些奢侈品趋之若鹜的原因吧。
③驱车进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众多的山,高峰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树木葱茏,绿得逼人的眼睛。
这一切让人们感到神清气爽。
④最近网上流传着一段视频,海南水上动物园把搁浅的海豚放归大海。
网友纷纷点赞:海豚终非池中物,人类应帮助它自由地活下去。
⑤我们应该从小就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否则可能会成为社会的累赘,甚至成为梁上君子,危害社会。
A . ①②
B . ③⑤
C . ②⑤
D . ③④
4. (2分) (2017高一下·应县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配合“骏马快递”的业务,威尔斯公司当时发行了一枚专门用于寄快信的邮票。
邮票发行于1861年初,面值一美元,票面有“骏马快递”的字样和一位邮递骑手驾驭一匹四蹄飞奔的骏马的图案组成。
B . 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C . 有人认为把金庸小说拿给中学生读一读,没有什么不好。
也有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
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D . 刘慈欣在《三体》中近乎完美地把中国五千年历史与宇宙一百五十亿年现实融合在了一起,以他那超越时代的宏伟叙事和深邃构想,把科幻小说这种逻辑严密而感情丰沛的文学样式展示在众多普通人面前。
5.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 . ④①⑤③②
B . ④③⑤①②
C . ⑤②①④③
D . ⑤③④①②
6. (3分) (2016高三上·湖南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眼睛和嘴巴相关联的地方在哪里呢?原来我们吃东西,不仅用嘴巴,同时又兼用眼睛,所以烧一碗菜,油盐酱醋要配得好吃,①________。
倘使乱七八糟装一下,②________ ,但是我们看了心中不快,吃起来滋味也就差一点。
③________ ,食物的味道并不很好,倘使装潢得好看,我们见了,心中先起快感,吃起来味道也就好一点。
7. (6分) (2020高二上·池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______的人民解放军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铿锵威武的国威军威召唤起礼赞祖国、向慕未来的万众情感。
当______的群众游行队伍行进在长安街上,奋斗追梦的抖擞英姿凝聚起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国家合力。
从_____的烂摊子上建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政权,(),从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70年弹指一挥间,一个豪情壮志的自信中国、一个物阜民丰的富强中国、一个创新奔腾的精彩中国,巍然______在世界东方。
这次庆祝活动是国之大典,充分显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绩,深刻揭示出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的历史哲理,昭示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激励中华儿女同追梦、其奋斗。
奋发有为,再立新功,成为人们感受时代辉煌之后发自心底的意愿。
(1)依次填入文中模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气势如虹春风得意手无寸铁伫立
B . 气冲牛斗春风得意手无寸铁屹立
C . 气冲牛斗意气风发白手起家伫立
D . 气势如虹意气风发白手起家屹立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之路从百业待兴中闯出来
B . 从百业待兴中闯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之路
C . 从百业俱兴中闯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之路
D . 从百业待兴中闯出改革开放之路,它决定当代中国的命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次庆祝活动是国之大典,充分显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绩
B . 这次庆祝活动是国之大典,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充分的辉煌成就
C . 这次庆祝活动作为国之大典,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被充分显示出来了
D . 这次庆祝活动是国之大典,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8. (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城市应该有延续文脉的自觉性
葛剑雄
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因政治功能而形成并生存的,基本上都是从国都至县(邑)的各级行政机构驻地。
这些城市往往也是全国的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甚至是军事中心。
但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一座城市的其他功能也可能随之消失。
一旦城市的功能改变,即使自然条件依然如故,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会随之改变。
否则,这些硬件和软件不是过剩就是不足,或者只能废弃,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
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当时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
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
一座城市,尽管现在的文化很发达,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要形成文化传统必定要假以时日,形成自己的文脉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
岌岌可危。
例如,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建康(建业)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了三百多年,其功能基本不变,文脉得以延续。
但到隋灭陈时将建康城彻底毁灭,将地区行政中心迁往别处,当地人口几乎全部外迁,这座六朝古都便从地图上消失了。
尽管以后的南京是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的,但除了战火毁灭不了的古代遗址遗物外,还有多少六朝遗风?
但为延续文脉着想,一座城市需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
因为这些物件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
如果让城市的后人仅仅凭着文字和图像去想象,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理解生动的历史,留下深刻记忆的。
何况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居民的精神生活要求会不断提高,对国家和城市的记忆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这些记忆中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原物的保存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的可能。
即使是属于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也有必要适当保留一些,以便让后人了解历史的另一面。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
(1)下列对城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自然条件依然如故的情况下,如果城市的功能改变了,那么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应随之改变,否则,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B . 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因为政治功能而形成并生存的,古代一般都是把从国都至县(邑)的各级行政机构设在这些城市里,但城市的其他功能会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消失。
C . 一座城市,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绵延才能形成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D .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是在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就会被强制改变,城市的文脉会因此中断。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全文首先阐述政治功能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接着又讲了城市文脉,最后说只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城市就会延续文脉。
B . 第二段说明了城市文脉与城市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还讲了一座城市要形成自己的文脉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C . 第四段告诉我们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会中断,即
使有保留,也岌岌可危。
D . 第一段论述了政治功能对于古代城市的重要作用,如果政治功能强,城市就会兴旺发达,政治功能一旦丧失,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座城市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是这个城市中的一些物件,保留一定数量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
B . 南京是在古建康城废墟的基础上重建的,也保存了战火毁灭不了的一些六朝的遗址遗物,但六朝古都的文脉已基本中断。
C . 城市的历史记忆,不仅包括古物、旧物等物质基础,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D . 保存一些即使是属于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也能满足精神生活要求不断提高的居民对国家和城市记忆的需求。
9.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追风筝的人(节选)①
卡勒德·胡赛尼②
“把风筝给我!”阿塞夫挥舞着拳头。
哈桑眼里流露出恐惧,可是他摇摇头。
“这是阿米尔少爷的风筝。
”
我停止了观看,转身离开了那条小巷。
有种温热的东西从我手腕流淌下来。
我眨眨眼,看见自己依旧咬着拳头。
咬得很紧,从指节间渗出血来。
我意识到还有别的东西。
我在流泪。
就从刚才那个屋角,传来阿塞夫的狂笑。
我仍有最后机会可以做决定,一个决定我将成为何等人物的最后机会。
我可以冲进小巷,为哈桑挺身而出——就像他过去无数次为我挺身而出那样——接受一切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后果。
或者我可以跑开。
结果,我跑开了。
我逃跑,因为我是懦夫。
我害怕阿塞夫,害怕他折磨我。
我害怕受到伤害。
我转身离开小巷、离开哈桑的时候,心里这样对自己说。
我试图让自己这么认为。
说真的.我宁愿相信自己是出于软弱。
因为另外的答案,我逃跑的真正原因,是觉得阿塞夫说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
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
必须宰割的羔羊。
这是个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止,答案就从意识中冒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我沿着来路跑回去,回到那个空无一人的市场。
我跌撞上一家小店铺,斜倚着那紧闭的推门。
我站在那儿,气喘吁吁,汗水直流,希望事情并没有变成这个样子。
约莫隔了十五分钟,我听到人声,还有脚步声。
我躲在那家小店,望着阿塞夫和那两个人走过,笑声飘过空荡荡的过道。
我强迫自己再等十分钟。
然后我走回到那条和冰封的小溪平行、满是车辙的小巷。
我在昏暗的光芒中眯起眼睛,看见哈桑慢慢朝我走来。
在河边一棵光秃秃的桦树下,我和他相遇。
他手里拿着那只蓝风筝。
那是我第一眼看到的东西。
时至今日,我无法扯谎说自己当时没有查看风筝是否有什么裂痕。
他的长袍前方沾满泥土,衬衣领子下面开裂。
他站着,双腿摇摇晃晃,似乎随时都会倒下。
接着他站稳了,把风筝递给我。
“你到哪里去了?我在找你。
”我艰难地说,仿佛在吞嚼一块石头。
哈桑伸手用衣袖擦擦脸,抹去眼泪和鼻涕。
我等待他开口,但我们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儿,在消失的天光中。
我很感谢夜幕降临,遮住了哈桑的脸,也掩盖了我的面庞。
我很高兴我不用看着他的眼睛。
他知道我知道吗?如果他知道,我能从他眼里看到什么呢?埋怨?
耻辱?或者,愿真主制止,我最怕看到的:真诚的奉献。
所有这些里,那是我最不愿看到的。
他开始说些什么,但他有点儿哽咽。
他闭上嘴巴,张开,又闭上,往后退了一步,擦擦他的脸。
就在当时,我几乎就要和哈桑谈论起在小巷里头发生的事情来。
我原以为他会痛哭流涕,但,谢天谢地,他没有,而我假装没有听到他喉咙的哽咽,就像我假装没有看到他身上的伤口一样。
也假装没有看到,从他的伤口上滴下的血滴,它们滴下来,将雪地染成黑色。
“老爷会担心的。
”他就说了这么一句。
他转过头,蹒跚着走开。
事情就如我想象的那样。
我打开门,走进那烟雾缭绕的书房。
爸爸和拉辛汗在喝茶,听着收音机传出的噼里啪啦的新闻。
他们转过头,接着爸爸嘴角亮起一丝笑容,他张开双手,我把脸埋在他温暖的胸膛上,哭起来。
爸爸紧紧抱着我,不断抚摸着我的后背。
在他怀里,我忘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那感觉真好。
【注】①节选部分背景: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每个斗风筝的人都有助手,小说中“我”(阿米尔少爷)的助手是“我”的仆人兼儿时唯一关系亲密的玩伴哈桑。
“我”为了赢得爸爸的欢心,要在这场斗风筝比赛中获胜。
在斗风筝过程中,“我”成功割断对手的风筝线赢了比赛,但要取得最终胜利还要捡到那只最后掉落的风筝。
哈桑全力以赴替“我”去捡风筝,却遭到了阿塞夫等人的欺辱。
②卡勒德·胡赛尼,美籍阿富汗作家。
③哈扎拉人是在阿富汗长期受到普什图人歧视甚至迫害的少数民族,小说中哈桑就是哈扎拉人,而“我”是普什图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中“那条和冰封的小溪平行、满是车辙的小巷”以及哈桑身上滴下来的血“将雪地染成黑色”的描写,都暗示了我和哈桑之间往日亲密关系的破裂。
B . 起初“我”因懦弱而不敢去救助哈桑,但在矛盾纠结中“我”意识到其实是自己内心认定哈桑理应为“我”赢回爸爸付出代价,因为他是哈扎拉人。
C . “我”与哈桑相遇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哈桑手里拿的那只蓝色的风筝,我没有去查看风筝是否有裂痕,因为我看到了哈桑沾满泥土的长袍和开裂的衣领。
D . 小说多处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重点刻画了“我”面对一直对“我”真诚奉献的哈桑被欺辱,却不敢为他挺身而出的复杂而激烈的内心活动。
(2)哈桑是个怎样的人?试结合小说加以分析。
(3)小说节选部分的结尾处写到:“我把脸埋在他温暖的胸膛上,哭起来”,“我”为什么哭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4题;共39分)
10.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
十岁而孤,事母孝谨。
以父得罪,靖居私门。
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
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
”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
”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
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
尚书左仆射裴頠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
”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
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
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
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
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
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
准谥为过,宜谥曰缪。
”事下太常。
时虽不从,朝廷惮焉。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
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
”左右进琴,绍推不受。
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
”冏大惭。
艾等不自得而退。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
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
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辇,飞箭雨集,绍
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
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B .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C .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D .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嵇绍之父嵇康,和阮籍、山涛、向秀等七人被称为“建安七子”,他们崇尚老庄哲学,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派遣苦闷的心情。
B . 起家,谓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
《晋书·杜预传》:“文帝嗣立,预尚帝妹高陆公主,起家拜尚书郎。
”“起家”一词,当属此意。
C . 谥号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给予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缪”属恶谥,有“奸诈”之意,如秦桧的谥号缪丑。
D . 唐是唐尧,这不是指后来的唐朝,而是尧帝的唐,因为尧帝叫陶唐氏;虞就是有虞氏,也就是舜;唐虞是指帝尧、帝舜这两位皇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嵇绍身世坎坷,颇有才能。
他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
山涛选拔官员时向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明。
B . 嵇绍坚持原则,敢于直言。
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
因为嵇绍对太常所定谥号坚决不从,朝廷惧怕他而不得不改谥。
C . 嵇绍面对权势,刚直不屈。
董艾怂恿齐王冏让嵇绍弹奏音乐,侍候的人呈上琴,嵇绍推辞不接受,认为身居官位,身穿朝服,不可以做伶人之事。
齐王冏非常惭愧。
D . 嵇绍忠心护主,皇帝感念。
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
事后,皇帝交代衣服上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
乃发诏征之。
②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11. (10分) (2016高三上·大田期中) 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小题。
途中
赵汝鐩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睛。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1)本诗写了哪些“途中”所见景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2)请对本诗颔联“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作简要赏析。
12. (10分)阅读下面的《孟子》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易:修治,耕种。
(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13. (8分) (2019高二下·平顶山期末) 名句名篇默写。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地表达了作者原本就无心于官场的心志。
(2)《逍遥游》中说明鹏鸟飞翔时对风的依赖就像舟浮动时对水的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了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
(4)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深深感慨。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5高一上·安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有一首歌叫作《日不落》,歌中唱道:“爱的巴士总是走了又停,微笑望着广场上的人群;我要把爱全都装进行李,陪我一起旅行。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怀揣着他人给自己的爱,我们会走得更好。
请以“怀揣着爱出发”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