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节性皮肤病诊断与综合防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4政丛23
牛结节性皮肤病又称牛结节疹、牛 结节性皮炎或牛疙瘩病,是由牛结节性 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传染性疾病,本病 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报告的动 物疫病,同时也被列为我国进境动物检 疫的一类疫病。
农业农村部暂对其按二 类动物疫病进行管理,要求各部门通过 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加以防 控,确保养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1牛结节性皮肤病诊断技术
l.i流行病学诊断要点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 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 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 疫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结节为主要特征,该病不传染人,不是人兽共患病。
感染牛 和发病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毒 存在于病牛的唾液、眼鼻分泌物、精液、皮肤结节痂皮等部位。
牛结节皮肤病病 毒能感染所有品种和年龄段的牛,黄牛、奶牛、水牛等易感,无年龄差异;本病自 然感染潜伏期为2~5周,一般为7天左 右。
主要通过蚊、蝇、蠓、虻、蜱等吸血昆 虫叮咬而进行传播,因此本病多呈季节 性发病。
1.2临床症状诊断要点
病牛发病初期,体温升高,可达 41丈以上,临床呈持续稽留热型。
身体浅 表淋巴结明显增大,发热后48小时皮肤 上会出现直径10~50毫米的结节,大多 发生在病牛的头部、颈部、肩部、乳房、外 阴、阴囊等身体部位。
牛的四肢及腹部、会阴等部位水肿,导致牛不愿活动。
公牛 可能暂时或永久性不育;怀孕母牛流产,发情延迟长达数月;奶牛产奶量急剧下 降;肉牛生产性能降低,皮张受损,不能 直接使用。
剖检发现病牛消化道和呼吸 道内表面有结节病变,在病牛内脏器官 表面也能发现特征性痘样病变。
1.3实验室诊断要点
本病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 检变化便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其与牛 疱疹病毒病、伪牛痘、疥螨病等临床症状 相似,确诊需采集可疑病例样品,送至实 验室检测。
实验室通过病毒中和试验、酶 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进行抗体检测。
通过采集皮肤结痂、口鼻拭子和抗凝血 等进行病原学检测。
通过荧光聚合酶链
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进行病
毒核酸检测。
2综合防控措施
2.1突出重点,全面排查
2019年8月新疆依犁发生牛结节
性皮肤病疫情,提示我们要严防境外疫
情输入,边境防控是我国当前牛结节性
皮肤病疫情防控的重要部分。
边境地区
的防控依赖于边境地区畜牧兽医主管部
门和海关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严格执
行动物进出境管理制度。
畜牧兽医主管
部门建立完善的防控设施设备,对入境
动物实施隔离、临床观察和必要的生物
学检测等防控手段,对出人证件不符的
动物及其产品可采取退回或销毁,全面
进行无害化处理。
拒绝进口发生牛结节
性皮肤病疫情国家和地区的牛只及其风
险产品,坚持内防外堵的政策,做好边境
检疫、巡查、疫情追溯等登记制度,在边
境地区建立免疫隔离带,坚决堵住边境
防控漏洞,筑起防止疫情跨境传播的安
全屏障。
对高风险牛只展开全面排查,包
括与发病牛有流行病学相关联的牛只、
与发病牛同群的在饲养活牛、发病牛周
边地区活牛、走私活牛等。
如在排查时发
现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典型症状的病例
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报告等程序。
2.2规范处置,及时报告
怀疑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牛只,要
规范处置,及时报告。
及时扑杀发病及检
测阳性牛,全面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对发
生疫情的圈舍、草料及密切接触物进行
全面清洗和彻底消毒,并对吸血虫媒及
其孳生地进行消毒和定期治理;对已发
病牛只进行全部扑杀,未发病牛只全部
及时开展紧急免疫,完成后30天内,限
制所在县活牛调出。
疫情处置结束后,及
时报告疫情总体处理和流调情况。
2.3严格检验,加强监管
动物检疫监管工作是有效防控牛结
节性皮肤病、保障牛产品质量安全的重
要环节。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履行
监管职责,发现具有临床症状的牛只,不
发检疫合格证。
产地检疫出现疑似病例,
及时采样诊断、报告、处置。
屠宰检疫具
有临床症状的牛只,立即停止屠宰,对病
牛和同群牛隔离。
暂存已屠宰的牛只及
其相关产品,及时对生产设备清洗、消
毒。
对病牛和同群牛采样送检,及时扑杀
检测阳性牛只并无害化处理,检测阴性
可正常屠宰。
公路检查发现具有临床症
状活牛,就近隔离伺养,采样诊断、报告、
处置。
2.4计划免疫,日常监测
疫苗是战胜病毒的终极武器,疫苗
免疫是我国预防动物传染病最有效的防
控手段,我国对牛结节性皮肤病采取的
是计划免疫,要求在春季对所有牛只进
行一次集中免疫,群体免疫密度保持在
90%以上。
免疫主体是饲养动物的单位
和个人(养殖场户),他们承担免疫主体
责任,自主实施免疫接种,建立免疫档
案,做好免疫记录,并接受各级动物疫病
预防控制机构的监督检查。
各级动物疫
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动物疫病免疫效果
的日常监测与评价,确保及时发现和消
除疫情隐患。
2.5强化培训,科学养殖
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有计划、有步骤
地对防疫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制定动物
疫病综合防控大纲和教材,按照自上而
下,逐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开展动物疫病
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动物疫病常规检测
技术培训以及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培训等,提高动物疫病技术人员专业技
术水平和法律意识,增强人员防护安全
意识。
加强对兽医、牲畜养殖户、挤奶工、
经营者以及屠宰等环节中高危人群的宣
传教育力度,使其系统地了解本病的防
控知识,提升相关人员的防治意识,从而
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让从事相关
职业的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疫病
防控工作当中,从根本上科学地防范牛
结节性皮肤病疫情。
3结语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应严格按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牛结
节性皮肤病防治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
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
控”的原则,采取“免疫、监测、检疫监管、
疫情处置”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根据牛结
节性皮肤病的流行规律与特点,控制及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才能有计划
地预防、控制扑灭本病,从根本上保证农
牧民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牛
结
节
性
皮
肤
病
诊
断
与
综
合
防
控
措
施
韩
学
敏
,
乌
恩
宝
音
(
赤
峰
市
动
物
疫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
内
蒙
古
赤
峰
024000)
责任编辑:张丽凤电话:*************E-mail:1028l3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