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培训题库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培训题库及答
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45题)
1.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C),以防静电危害。
A.合成纤维工作服
B.防油污工作服
C.含金属纤维的棉布工作服
D.普通工作服
2.关于安全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每天检查表面是否有凹痕或裂痕;
B.查看安全帽挂带的磨损,衬垫丢失或损坏,须替换;
C.定期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洗(绝对不能使用溶剂清洁);
D.安全帽在严重撞击并损坏后没有必要更换
3.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分别是安全阀、压力表。
( C )
A.电表
B.温度计
C.水位表
4.化学品进入眼睛后应立刻(C ),并尽可能请医生诊治。
A.滴氯霉素眼药水
B.用干净手帕擦拭
C.用大量清水洗眼
5.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属于( A ) 。
A.中介机构
B.行政机关
C.事业单位
6.离岗_ C_个月以上者,须重新进行车间、岗位安全教育。
(C)
A.6
B.5
C.3
7.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 C )
A.3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二年
8.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D )
A.作业环境不良
B.健康状况异常
C.心理异常
D.指挥错误
9.火灾中对人员威胁最大的是( B ),因此,首先应该做好防护再逃生。
A.火
B.烟气
C.可燃物
D.温度
10.2023年安全生产月是第(A)个安全月,活动主题是(A)
A.22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B.16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C.21 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
D.20 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
11.生产、储存、使用除剧毒化学品以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B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每一年
B.每二年
C.每三年
12.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 D )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A.属地为主
B.公众动员
C.法制基础
D.分级响应
13.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分为两类。
其中,第一类伤害是指(C )。
A.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伤害,如冻伤等。
B.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中毒伤害等。
C.由于能量超过人体的损伤临界值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物体打击伤害等。
D.由于接触的能量不能被屏蔽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的伤害,如触电伤害等。
14.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是:( B )
A.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15.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 A )。
A.不停止执行
B.停止执行
C.可以暂停执行
16.“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B )。
A.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性,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B.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C.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因此,管理必须激发人的工作能力
D.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7.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B )等活动。
A.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C.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D.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18.企业单位( A ) 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技术负责人
C.安全部门负责人
19.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A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预防为主、治理整顿
20.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安全健康( C ).
A.意识
B.能力
C.意识与能力
D.知识与态度
21.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时,错误的做法是(B )。
A.查清压在身上的物体是何物
B.撤去身边的物体,用力向外面抽拉身体
C.检查自己是否受伤,若没有受伤,根据情况向外缓慢拽拉身体
22.电流为(A )毫安时,称为致死电流。
A.50
B.100
C.150
23.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是(B )。
A.激光
B.电离辐射
C.红外线
D.射频辐射
2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C )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安全量
B.储存量
C.临界量
25.用电设备设施的开关按钮中,红色按钮代表(A),绿色按钮代表()。
A.停止启动
B.启动停止
26.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 C )
A.人、机、环境、管理、信息
B.人、物、能量、信息、设备
C.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D.监察、监管、教育、培训、工程
27.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B )小时。
A.1
B.2
C.3
28.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经(A)进入人体
A.呼吸道和皮肤
B.食道和皮肤
C.呼吸道和食道
29.《安全生产法》第九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
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B )。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30.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 C )
A.人、机、环境、管理、信息
B.人、物、能量、信息、设备
C.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D.监察、监管、教育、培训、工程
31.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依法追究(C )。
A.经济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3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 A )。
A.工艺、设备
B.工具
C.原材料
33.全国消防宣传日是哪一天?(A )
A.11月9日
B.1月19日
C.12月9日
3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A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
B.事故隐患
C.设备缺陷
35.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同时用木棒、皮带、(D )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带电物品。
A.铁棒
B.铜棒
C.玻璃
D.橡胶制品
36.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安全健康( C ).
A.意识
B.能力
C.意识与能力
D.知识与态度
37.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列为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整治的生产经营单位,在挂牌整治期间的安全生产检查每月不得少于( A )次。
A.1
B.2
C.3
38.扑救电器火灾不应使用(D )灭火器。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1211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
39.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培训方法的是(C )。
A.实际操作演练法
B.讲授法
C.自学提高法
D.读书指导法
40.生产性噪声不包括( D )。
A.空气动力噪声
B.机械噪声
C.电磁噪声
D.空气传播噪声
41.( B)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B )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A.岗位工人班组长
B.班组长岗位工人
C.班组长班组长
D.岗位工
人岗位工人
42.人如长时间暴露在(B )噪声环境中,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A.80分贝
B.120分贝
C.180分贝
43.( B )必须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A.政府部门
B.用人单位
C.工会
D.社会保障部门
44.当对作业环境、设备内部进行检查时,一般采用的定量检查是(C )
A.安全会议检查法
B.安全检查表法
C.仪器检查法
D.常规检查法
45.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法定尘肺(D )。
A.矽肺
B.电焊工尘肺
C.铸工尘肺
D.肺结核
二、单选题(5题)
46.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 B )和维护。
A.更新
B.实施
C.培训
D.演练
47. I类手持电动工具(单相)宜采用(B)多股铜芯橡套软线。
A.两芯
B.三芯
C.四芯
48.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时,错误的做法是(B )。
A.查清压在身上的物体是何物
B.撤去身边的物体,用力向外面抽拉身体
C.检查自己是否受伤,若没有受伤,根据情况向外缓慢拽拉身体
49.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B )小时。
A.1
B.2
C.3
50.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B )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通行标志
三、单选题(10题)
51.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 B )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A.应急救援专家组
B.消防与抢险
C.医疗救治
D.洗消去污组织
52.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列为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整治的生产经营单位,在挂牌整治期间的安全生产检查每月不得少于( A )次。
A.1
B.2
C.3
53.绝缘电阻检测,电焊机每(B)至少进行一次,手持电动工具每()必须进行一次,移动电气设备应每()进行一次。
A.半年、季度、半年
B.半年、季度、季度
C.季度、季度、半年
D.季度、月、月
54.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 B )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生活区
B.工作场所
C.设施设备
D.生产区
55.《浙江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C ),开展安全文化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A.企业文体活动
B.岗位技能竞赛
C.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56.《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 C )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
B.400
C.300
57.生产性噪声不包括( D )。
A.空气动力噪声
B.机械噪声
C.电磁噪声
D.空气传播噪声
58.《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A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生产安全事故
B.火灾、交通事故
C.重大、特大事故
59.不准在( D )的设备上进行焊接答案。
A.带有压力
B.带电
C.高空
D.带有压力或带电
60.安全生产(C)是用人单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在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检查制度
B.操作规程
C.责任制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A
6.C
7.C
8.D
9.B
10.A
11.B
12.D
13.C
14.B
15.A
16.B
17.B
18.A
19.A
20.C
21.B
22.A
23.B
24.C
25.A
26.C
27.B
28.A
29.B
30.C
31.C
32.A
33.A
34.A
35.D
36.C
37.A
38.D
39.C
40.D
41.B
42.B
43.B
44.C
45.D
46.B
47.B
48.B
49.B
50.B
51.B
52.A
53.B
54.B
55.C
56.C
57.D
58.A
59.D
6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