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度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度空间(一)
东存宝
月下。
一瓶酒。
未拧紧瓶盖。
瓶颈静静地斜放着床头的围栏。
半米见长的桌上,盛放着一个纸杯,瓶中的酒从上方一滴滴落下,透着高粱米香的气息充溢着整座房间。
从被角到鞋底,屋檐到水龙头敲过乐响的干涸小渠,划破了铁窗外掩盖的绿窗纱。
今日当我起身再次走到那扇桌前,看到昨夜漏了一夜盛满的酒杯,在镜片中微微闪光,似乎将要把我吞亡,让我肢体分离,然后散热。
我举起酒杯,却没有再像往日那样一饮而尽,即使那是治伤的药酒,可以容缓片刻的疼痛,我依然轻轻将它放下,因为一杯酒后隐藏的是怎样的辛酸与无奈,无人能懂。
翻阅着晚上留下的残稿,潦草的诗中只看清这么几句: "月下停放的是你的小小酒杯/里面呈满了水/在缺了一角的镜下/我看到诗人引马•铸箭/穿着草原的旗袍回家/那宽大的布袋子里/安心躺着薄薄的诗集..... " 等握起笔续写时才发现再也没有先前那股热情了,于是索性放弃不写。
打开电脑,查看近日稿件投邮的消息,是否还会有其中一篇无意选中。
除了几篇山人他们发来的几篇小说外,又重添了许多漂流瓶类的垃圾邮件,删除后就想去城市达人那儿转一圈。
无意看到了一条帖子:
“我曾试图摆脱命运的枷锁,穿过苦咒的枷锁,祓出无根的稻草。
我深知自己身单力薄,无知者的懦虫在我躯体里随处浮游。
深入泥淖的无知探索者必定需要另一个心灵的引导与解救。
罂粟的妖艳让行路人在黑夜里无端沉沦。
在抵达地狱之际,我曾试着将那把开启心门的钥匙送入你怀里,病要你帮我解开心结。
你也曾在无意间将那扇门打开过,然而你没有选择进入或者卑劣的窥视,因而也没有探知到最后的秘密.....。
那扇门后面的瑰丽与神秘,已丢弃了它的谜底,你只记得承诺,却忘了背后的苦涩。
如今,那个秘密已变得无人解读。
再多解释,再多忏悔,一切都成了虚无。
沉就索性沉到底吧,不见地狱,那见佛心。
我在引罪,直到无家的潮水终究把我淹没.....”
当我看了这段文字后,心里开始猜测,到底是什么让一个探索者暗自沉沦,是内心的怯懦,还是他人的漠视,或者同行者的嘲讽。
但是无论我怎么努力,想要解开这神秘的面纱,终究还是白费气力。
他已经陷入黑暗的深渊,灵魂再也无法救赎,或许他该等的,是心灵的顿悟,而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默默地祈祷,至于那身后的秘密,我们已无从得知-----那把唯一开启心门的钥匙,早随记忆沉入牢底。
即使得知,黑夜已经沉醉,失去的再也无法挽回了。
我现在唯一不明白的是,他曾试图在沉沦之前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才将那把唯一能打开秘密的钥匙交与另外一个人;看得出他是因为信任才决心要将那个秘密告之,似乎他并不在意遭到那个得知他秘密的人在知道事实真相后会饥讽,或者鄙视,以及含沙射影的嘲弄。
可他终究错了,原来别人并不在意对他的信任,抑或根本就不懂他的意思,以致误解。
或许这就是不了解的悲哀,若是了解,无言自通,解救也会成为必然。
既是悲哀,何必叹息,错只错在送错了人。
可是在叙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那人确实要帮他引开那扇门,只可惜他并不在意之后的神秘,最重要的还是进门后发现的故事。
就像那句话,他只是把别人的痛苦当做故事,把别人的故事当做玩笑。
既然无法帮他解脱,只能任他放纵。
或许他在那天会突然觉悟,重新面对人事,只是那时,再也不会对任何人抱有希望了,这世上真正相信的,唯有自己。
之后我在后面又看到了另一个人写的一篇日志片段:
“一直以来,都在为自己的文学梦而独自打拼。
从来没有一个人支持过我这么做,至少我的亲友,实际上在此之前我也没多少朋友。
那些在一次次失败后,引来的是家人的沉默,亲人的冷落和村人的嘲讽,我不敢忘记那段艰难时刻,面对物质条件的短缺与精神力量的支撑,还有别人的猜忌和怀疑,一个人是怎么撑过来的,我甚至不敢再回到那个久违的故乡。
那么多年,那么多梦,那么多人,我都放弃了,只为了心中苦苦追寻的文学梦。
当我想起那些艰难路途带来的种种困难,我唯一的信念支撑,仅仅是一篇文章------《活着就
是一首好诗》。
似乎无法相信,一篇文章会让一个人支撑这么多年,而且从未放弃过。
我时常也在问我自己,那个执着的追寻着自己梦想的少年,真的是自己吗?这么多年来,我从未想过要放弃;自己默默坚守了这么多年,期待的不就是有一天拿着自己的成果再回到家乡,并告诉他们,不付出有可能会有收获,胆付出了必定会有收获。
可是如今,面对自己失去的,却突然后悔了。
”
有些人的成功是不经意的的,他们生来就拥有上天赐予他们的斌赋,不用付出那么多;但有些人却为了一个梦,甚至要倾注一生的时光去追逐,等到实现时,有些人可能以经离开人世了。
这无疑是一种遗憾,可是面对这种遗憾,我们又能怎么办,我们只能憾慨人生苦短,真正拥有的快乐时光太少。
所以很多追梦人都放弃了这种痛苦的劳作,开始另一种生活,而且过得很逍遥,著名诗人韩波便是他们的例证。
韩波17岁以诗成名,之后就退到欧洲开始流浪生活,直到死时再也没有写过诗。
无人知道这个17岁就登上诗坛的天才诗人为何推出,只知道有个年轻诗人出名后就放弃了写作生活,这成了他们的例证,于是便纷纷效仿。
;当然也有另外一批天才诗人至死都在坚持这种艰难的工作,如海子,但是他的结局是死,而他喜欢的诗人荷尔德林,最后也是个悲剧-----诗人疯了。
至于大部分诗人为什么会疯,无人能解答。
海子是一个,还有”朦胧诗"先驱“食指”,最后出现在精神病院。
叶芝曾说过:“是工作的完美还是生活的完美,一个诗人必须做出选择”。
这或许就是得命运,诗人在总是第一个拥有上帝的灵感,并将它们化为笔下的诗句。
所以一个诗人在选择接任写诗这种使命时,必须要下定随时为诗歌事业献身,并一生被世人误解的准备。
相反,如果一个诗人没有这个勇气,那就不必作诗,也不配作诗。
所以我也怀疑过,那些诗人不遗余力创作了那么多无人看得懂的诗篇,到最后还要落个不被世人承认的地步,看来海子说的似的魔力是巨大的这句话没错。
我在深思,到底自己还改不改在继续写了。
我并不是反对取得一点成就后选择退隐的做法,因为现实给予他们的实在太少了,他们如果在不放弃,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也再想自己自己该不该选择“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我既担心自己如果继续下去,失去的更;同时又想凭借现在的机会继续奋斗。
诗人们为何一个个发疯?我想这肯定不是无缘无故吧。
诗人天性敏感,因而时常受伤。
也正是因为敏感,他们才能捕捉到常人无法拥有的一刹那闪现的灵感,这是上天留给他们的缺陷,也是赐予他们的优势,他们有比常人更为敏感的嗅觉。
但谁会想到。
诗人在在运用这项能力时,一心专注于写诗,却忘了与他人交往,以致不谙世事,处处碰壁,等他们受伤时,又沉浸与一段文字的创作。
当诗人被诗歌引入那个“黑洞”,他们会选择主动与世俗隔绝,直至精疲力竭,再也无法捕捉上帝的灵感时,诗人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属于这个世界了;或者他们在人世无法拥有幸福,或者已经超越了尘世的幸福,方无法满足,因此决定飞翔,直接在天国找到世人无法体验的幸福,于是他们选择了死,或者留了下来-----但已经疯了。
“当我在两者之间徘徊时,我有为人事烦恼,不知为何痛苦,也不知这样解脱,于是犹豫,迷茫,我的生活开始混乱,我甚至成了这个城市的孤独流浪者------深夜独自穿行在凄冷的街角。
这样的生活我不知已继续了多长时日,直到浑浑噩噩,看不清周围的事物。
为了摆脱失眠的痛苦,我夜晚游动,白昼睡觉,整座城市的繁华,早已与我划离了界限。
直到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我才得以解脱,于是开始另外一种生活,明白了同道不同路带给我的痛苦,也明白了世事的一切都是虚无的道理,寻来寻去,最后都是空的。
”
有天,我认识了他们,从此开始了长久的心灵对话,也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我的理想,我的追求,我发现我全部的身心改变了,我完完全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不再认识身边的人,我于他们也是陌生的。
我相信我会以另一种方式记述他们的故事,直到消亡。
而最后的结局是:
当你得知一切,你就要埋葬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