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版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练习题
一、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

它是我们(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

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利……”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1)材料中的“这一地区”指的是哪一个地区?
(2)该地区的人们现在生活在和平之中了吗?造成此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3)巴以冲突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并向下一代灌输民族复仇主义思想,你认为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你觉得应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答案】(1)中东地区
(2)没有;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战火频仍,人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中。

(3)后果:给双方人民带去更大灾难,只能是两败俱伤;双方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

为了共同的利益,要和谈,不要战争。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不仅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

它是我们【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一地区”指的是中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的人们现在还没有生活在和平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战火频仍,人们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中。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列强从自己利益出发,在此进行了长期角逐。

大国的介入,使问题更加复杂。

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

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3)题干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不可能解决问题,能是给双方人民带去更大灾难,只能是两败俱伤。

所以要想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双方就必须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

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

为了共同的利益,要和谈,不要战争。

2.请围绕以下两幅图片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能体现史实之间的联系,字数80—120字)
【答案】评分标准:题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若字数不足80字应酌情扣分。

【解析】
【详解】
开放题,围绕图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即可。

如: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联合国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组织,其对“和平与安全”的定义,即联合国的“安全观”,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体现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宪章》规定: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制止侵略和其他对和平构成破坏的行为,以和平方式,依据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

材料二联合国的创建过程
提出设想1941年美、英签署《大西洋宪章》
名称由来为应对法西斯侵略,1942年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公开宣告1943年美、英、中、苏鉴署《普遍安全宣言》
确立原则1945年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五大国一致”原则及否决权
签署宪章1945年51国开会并签署《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 1950年7月7日,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入侵朝鲜。

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基本上是北约和华约集团对抗的格
局。

美、苏在表决中常常玩弄“你赞成、我必反对”的对抗游戏,在联合国轮番使用否决权,致使联合国在重大何题上往往议而不决。

(1)据材料一指出,建立联合国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归纳推动联合国创建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发展初期的主要特征。

【答案】(1)维护世界和平
(2)战争的威胁、大国的倡议、国际性会议的推动、世界形势的需要等
(3)大国的控制或体现大国意志。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制止侵略和其他对和平构成破坏的行为,以和平方式,依据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

”可见联合国主要目的是消除威胁和平的因素,维护世界和平。

(2)依据材料二表格内容:为应对法西斯侵略,1942年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雅尔塔会议确立了“五大国一致”原则及否决权、1945年51国开会并签署《联合国宪章》等,由此得出推动联合国创建的主要因素有:战争的威胁、大国的倡议、国际性会议的推动、世界形势的需要等。

(3)依据材料三“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入侵朝鲜”;“美、苏在表决中常常玩弄‘你赞成、我必反对’的对抗游戏,在联合国轮番使用否决权,致使联合国在重大何题上往往议而不决”由此可见联合国建立初期,由大国的控制;会议更多体现大国意志。

【点睛】
(1)问材料一联合国应该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防止和消除对和平构成威胁的因素”“调整和解决破坏和平的国际争端”得出建立联合国的目的维护世界和平;(2)问依据材料二表格的内容归纳联合国的主要因素;(3)问材料三“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决
议”“美、苏在表决中常常玩弄‘你赞成、我必反对的’对抗游戏,在联合国轮番使用否决权”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联合国初期被大国控制。

4.请依据下面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事之间的联系)
【答案】题目:科技与世界贸易组织。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的全球化的潮流中 ,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繁荣可以共享 ,繁荣来自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与合作。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1995年世贸组织WTO就应运而生。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世界贸易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拟定题目:科技与世界贸易组织。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的全球化的潮流中 ,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繁荣可以共享 ,繁荣来自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与合作。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1995年世贸组织WTO就应运而生。

【点睛】
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信息,“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世界贸易组织”,结合科技革命与世界贸易组织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即可。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1年8月,美英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的建议。

稍后,苏联明确提出战后“只有通过一个新的国际关系组织,才能将各民主国家联合在一个永久同盟的基础上,实现持久和正义的和平。

”但英国却提出了设立欧洲理事会、太平洋理事会和西半球理事会等区域性机构的方案,在区域理事会之上设置一个小规模的、只负责协调工作的世界理事会,很明显,这一方案是英国想恢复其传统地区的影响力。

1943年,国民政府派宋子文赴美,公开向罗斯福表示中国反对英国的主张,支持成立联合国。

材料二:1944年,美英苏中四国在美国巴顿橡树园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国际组织的建议》。

次年,美英苏三国终于在一次重要会晤上做出了成立联合国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方案”的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方案”为什么没有成功?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决定成立联合国的“重要会晤”是指什么?它对世界产生了
怎样重要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联合国建立过程的特点。

【答案】(1)目的:英国想恢复在传统地区的影响力
原因:二战后英国实力的衰弱;中国的反对;缺乏国际社会的支持等
(2)雅尔塔会议;影响:确立雅尔塔体系;战后形成两极格局;结束二战;维护世界和平等
(3)特点:大国利益的博弈;国际会议协商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很明显,这一方案是英国想恢复其传统地区的影响力。

1943年,国民政府派宋子文赴美,公开向罗斯福表示中国反对英国的主张,支持成立联合国”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方案”的目的是英国想恢复在传统地区的影响力;“英国方案”没有成功是因为二战后英国实力的衰弱;中国的反对;缺乏国际社会的支持等。

(2)根据材料二“1944年,美英苏中四国在美国巴顿橡树园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国际组织的建议》。

次年,美英苏三国终于在一次重要会晤上做出了成立联合国的决议”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决定成立联合国的“重要会晤”是指雅尔塔会议,它对世界产生的重要的影响是确立雅尔塔体系;战后形成两极格局;结束二战;维护世界和平。

(3)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建立过程的特点是大国利益的博弈;国际会议协商等。

6.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旗帜?其主要机构有哪些?其首要宗旨是什么?中国在此国际组织中影响力如何?
(2)图二是某国际组织的标志,英文是WorldTradeOrganization,缩写为WTO。

该组织的名称是什么?美国推行“反对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违反了该组织什么原则?中国是何时加入该组织的?有何意义?
(3)上述两大国际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联合国。

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

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公正无私的、负责任的、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越来越显现出来,中国在联合国多边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2)世界贸易组织。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2001年12月。

(3)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掌握情况。

【详解】
(1)通过阅读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图一是联合国的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联合国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据《联合国宪章》规定,得出联合国首要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公正无私的、负责任的、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越来越显现出来,中国在联合国多边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2)通过阅读材料二和国际组织英文缩写WTO,得出此国际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

(3)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点睛】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社会女性就业情况仍然相当严峻。

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

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

有些用人单位对男性的偏向十分明显。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基于此种现象,国际上和我国颁布哪些法律保障妇女权益?
【答案】就业性别歧视现象。

受历史、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我国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

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

”可知,材料反映了就业性别歧视现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历史、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基于此种现象,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我国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8.在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科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力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英国生产能力情况及农业工业比重图
项目生产能力情况
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
蒸汽机产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
生铁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是德国的10倍
材料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2)“计算机网络”是哪一次技术革命的成果?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技术革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什么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的成果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迈入了“信息化时代”,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加以合理的引导.
(3)经济也呈现全球化趋势;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概括材料一可知,英国依仗工业革命,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英国的煤产量、蒸汽机产生的能量、生铁产量都遥遥领先于欧美国家,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联系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它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计算机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的成果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迈入了“信息化时代”,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加以合理的引导.
(3)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怎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依据材料二和学过的知识可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当今世界经济也呈现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在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4)本题考查对所给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可以领悟到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9.请依据下而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答案】评分说明: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给分要点:自拟题目:(1分,如“创新引领时代进步”、“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等。

)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2分,联系:计算机技术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引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有“创新”关键词:史实正确,表述完整。

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创新有关知识的认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两幅图片“电子计算机”和“比尔·盖茨和微软品牌”的关系。

两幅图片之间的联系是:计算机技术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引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电子计算机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人们可以在网上购物、交流、学习、查阅资料、看病。

电子计算机”和“比尔·盖茨和微软品牌”都是技术的创新,因此题目可以拟为“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等。

【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0.阅读下列材料:(12分)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加大穷国和富国的发展差距……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4分)
(2)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4分)
(3)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举两例说明。

(4分)
【答案】(1)利: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2分)弊: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答出任意两点,4分)
(2)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制度创新,大力提
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

(4分。

答出一点得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可使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加大了贫富差距,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气候变化等。

(4分。

答出一点得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利: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2分)弊: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属于识记内容,因此本题的答案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制度创新,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

(3)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要求谈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结合实际,其影响是: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可使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加大了贫富差距,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气候变化等。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