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轮助使用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座位宽度:测臀部最宽处再加上5cm
3. 座位深度:坐位时从自然屈曲的膝关节腘窝到 座位的前缘之间的空隙为6.5cm
第26页/共34页
轮椅的选择
4. 扶手高度:肩部放松,肘屈曲90°,测椅面至肘 下缘距离再加2.5cm 5. 靠背高度:以椅面到双肩胛骨中央部为准,椅 面到腋窝距离减去10cm 6. 全高:即靠背后方推把的上缘至地面的距离, 一般为93cm,如果加上头部的延长部分再加25~ 30cm
第8页/共34页
腋杖的适宜高度
最简单的方法: 腋杖长度=身高cm-41cm 把手的位置=站立时大转 子的高度 测量时患者应着常穿的鞋 站立。
第9页/共34页
拐杖--前臂杖
第10页/共34页
前臂杖的选用原则
1. 双侧下肢无力或不协调,如脊髓损伤、小儿 麻痹、某些脊柱裂;
2. 单侧下肢无力且不允许该侧肢体负重时,如 踝骨折或半月板切除的早期;
第2页/共34页
助行器分类(无动力性)
拐杖:手杖(单足杖、三足杖、四足杖)、 腋杖、前臂杖、平台杖
步行架:交互型、固定型 、前方有轮型、老 年人用步行车
第3页/共34页
单足杖
拐杖--手杖
三足杖
四足杖
第4页/共34页
手杖的选用原则
1 单足杖: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偏瘫病 人或老年人 2 三足杖:稳定性较单足杖好,用于平衡能力稍 欠佳病人 3 四足杖:支撑面广,稳定性好,适用于平衡能 力欠佳、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颤麻痹、用三足 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
第14页/共34页
平台杖的适宜高度
患者站直,肩与上肢放松,目 视正前方,体重均匀分布于双 足,测量自地面到尺骨鹰嘴的 距离。 患者将手从托槽上方穿过,握 住把手,前臂水平支撑在托槽 上,此时的承重点为前臂。
第15页/共34页
使用拐杖的步行方法
截瘫病人的步行:
交替拖地步行法:左拐-右拐-双足拖地向前 同时拖地步行法:双拐-双足 四点步行法:左拐-右足-右拐-左足 三点步行法:患足-双拐-健足 两点步行法:左拐右足-右拐左足 大小步幅步行法:下交替拖地步行法相似
第27页/共34页
轮椅减压
自行减压 他人协助减压
减压原则:每坐轮椅30分钟减压30秒,至少30分 钟减压一次,一般15-20分钟减压一次。
第28页/共34页
协助转移
轮椅与床30°,刹闸 双上肢支撑将臀部移至床上 四肢瘫患者也可用移乘板
第29页/共34页
推轮椅的注意事项
1. 在平地使用轮椅时 ,养老护理员站在 轮椅车的后面,两 手扶助车把前进。
助行器轮助使用
会计学
1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拐杖的分类、适用原则及调试 熟练掌握步行器分类、适用原则及调试 熟练掌握轮椅的选用原则及使用
第1页/共34页
助行器定义及作用
定义:医学上将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 行走的工具称为辅行器,也称助行器。
作用:保持身体平衡 、支持体重 、增加肌力 、 辅助行走
3. 累及全身的双侧严重无力或不协调,或双上 肢无使用手杖的足够力量的情况,如进行性 肌营养不良或颅外伤后。
第11页/共34页
前臂杖的适宜高度
(同手杖)
第12页/共34页
拐杖--平台杖
第13页/共34页
平台杖的选用原则
常用于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而同时手关节损害 严重的类风湿患者或手部严重外伤、病变不宜负 重者。
手杖手杖的适宜高的适宜高度度手杖的高度站立时股骨大转子的位置拐杖拐杖腋杖的选用原则腋杖的选用原则单侧下肢无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负重的情况单侧下肢无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负重的情况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折或骨折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折或骨折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迈步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迈步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制动时
第16页/共34页
使用拐杖的步行方法
偏瘫病人的步行: 三点步行法:拐-患足-健足
两点步行法:拐和患足-健足
第17页/共34页
步行架
固定性(交互型) 带轮型
第18页/共34页
步行车
步行架--固定型(交互型)
单侧下肢无力或截肢,需要比单臂操作 助行器更大支持,如老年性骨关节炎或 股骨骨折愈合后。 全身或双下肢肌力降低或协调性差,需 要独立、稳定站立者,如多发性硬化症 或帕金森病。 需要广泛支持,以帮助活动和建立自信 心,如用于长期卧床或患病的老年人。
轮椅
定义:轮椅主要是一种代步工具或步行器,用于 使用各种助行器仍不能步行或步行困难者。
上身控制力 强的瘫痪者
全身控制力 弱
认知正常者
第24页/共34页
轮椅的构造
第25页/共34页
轮椅的选择
1. 脚踏板高度:脚放在脚踏板上时大腿腘窝处与 座垫前缘之间有2.5cm左右的高度空隙,脚踏板与 地面的距离至少5cm
第5页/共34页
手杖的适宜高度
手杖的高度=站立时股骨大转子的位置
第6页/共34页
拐杖--腋杖
第7页/共34页
腋杖的选用原则
1. 单侧下肢无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负重的情况 ,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折,或骨折 后因骨不连而植骨后。
2. 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迈步 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 方法制动时。
第19页/共34页
步行架--带轮型
适用于下肢功能障 碍,且上肢肌力差 ,提起单侧或整个 步行器困难的患者 。
第20页/共34页
步行架--步行车
适用于下肢功能障 碍,且上肢肌力差 ,提起单侧或整个 步行器困难的患者 。 在带轮步行器基础 上兼有椅子功能, 可供体力差者坐着 休息。
第21页/共34页
第31页/共34页
重点回顾
拐杖的分类:手杖、腋杖、前臂杖、平台杖 选用原则:根据上肢功能和整体平衡能力 步行架分类:固定型、交互型、带轮型、步行
车 选用原则:根据上肢的功能及整体平衡能力 轮椅的使用原则:匀速推进、下坡倒退、上台
脚踩,大轮下台,停车拉闸。
第32页/共34页
第33页/共34页
2. 上斜坡时,护理员 须站在轮椅的后方 。将轮椅直接向上 推。
3. 轮椅停止时,应及 时拉好刹车,固定 轮椅。
第30页椅 倒退下行,护理员面对轮椅控制 速度,注意观察背后情况。
5. 上台阶时,要将轮椅正对台阶, 踩下后倾杆,轮椅后倾、前推。
6. 下台阶时,将轮椅背对台阶,护 理员用大腿抵住轮椅,缓慢下行。
步行架的选用原则
交互型:适用于立位平衡差,下肢肌力差者。 固定型 :用于减轻一侧下肢的负荷,如下肢损伤 或骨折不允许负重者。 前方带轮型:用于上肢肌力差,单侧或整个提起 步行器困难者。 老年人用步行车:用于步行不稳的老年人外出购 物或锻炼。
第22页/共34页
步行架的适宜高度
同手杖的适宜高度
第23页/共34页
3. 座位深度:坐位时从自然屈曲的膝关节腘窝到 座位的前缘之间的空隙为6.5cm
第26页/共34页
轮椅的选择
4. 扶手高度:肩部放松,肘屈曲90°,测椅面至肘 下缘距离再加2.5cm 5. 靠背高度:以椅面到双肩胛骨中央部为准,椅 面到腋窝距离减去10cm 6. 全高:即靠背后方推把的上缘至地面的距离, 一般为93cm,如果加上头部的延长部分再加25~ 30cm
第8页/共34页
腋杖的适宜高度
最简单的方法: 腋杖长度=身高cm-41cm 把手的位置=站立时大转 子的高度 测量时患者应着常穿的鞋 站立。
第9页/共34页
拐杖--前臂杖
第10页/共34页
前臂杖的选用原则
1. 双侧下肢无力或不协调,如脊髓损伤、小儿 麻痹、某些脊柱裂;
2. 单侧下肢无力且不允许该侧肢体负重时,如 踝骨折或半月板切除的早期;
第2页/共34页
助行器分类(无动力性)
拐杖:手杖(单足杖、三足杖、四足杖)、 腋杖、前臂杖、平台杖
步行架:交互型、固定型 、前方有轮型、老 年人用步行车
第3页/共34页
单足杖
拐杖--手杖
三足杖
四足杖
第4页/共34页
手杖的选用原则
1 单足杖: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偏瘫病 人或老年人 2 三足杖:稳定性较单足杖好,用于平衡能力稍 欠佳病人 3 四足杖:支撑面广,稳定性好,适用于平衡能 力欠佳、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颤麻痹、用三足 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
第14页/共34页
平台杖的适宜高度
患者站直,肩与上肢放松,目 视正前方,体重均匀分布于双 足,测量自地面到尺骨鹰嘴的 距离。 患者将手从托槽上方穿过,握 住把手,前臂水平支撑在托槽 上,此时的承重点为前臂。
第15页/共34页
使用拐杖的步行方法
截瘫病人的步行:
交替拖地步行法:左拐-右拐-双足拖地向前 同时拖地步行法:双拐-双足 四点步行法:左拐-右足-右拐-左足 三点步行法:患足-双拐-健足 两点步行法:左拐右足-右拐左足 大小步幅步行法:下交替拖地步行法相似
第27页/共34页
轮椅减压
自行减压 他人协助减压
减压原则:每坐轮椅30分钟减压30秒,至少30分 钟减压一次,一般15-20分钟减压一次。
第28页/共34页
协助转移
轮椅与床30°,刹闸 双上肢支撑将臀部移至床上 四肢瘫患者也可用移乘板
第29页/共34页
推轮椅的注意事项
1. 在平地使用轮椅时 ,养老护理员站在 轮椅车的后面,两 手扶助车把前进。
助行器轮助使用
会计学
1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拐杖的分类、适用原则及调试 熟练掌握步行器分类、适用原则及调试 熟练掌握轮椅的选用原则及使用
第1页/共34页
助行器定义及作用
定义:医学上将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 行走的工具称为辅行器,也称助行器。
作用:保持身体平衡 、支持体重 、增加肌力 、 辅助行走
3. 累及全身的双侧严重无力或不协调,或双上 肢无使用手杖的足够力量的情况,如进行性 肌营养不良或颅外伤后。
第11页/共34页
前臂杖的适宜高度
(同手杖)
第12页/共34页
拐杖--平台杖
第13页/共34页
平台杖的选用原则
常用于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而同时手关节损害 严重的类风湿患者或手部严重外伤、病变不宜负 重者。
手杖手杖的适宜高的适宜高度度手杖的高度站立时股骨大转子的位置拐杖拐杖腋杖的选用原则腋杖的选用原则单侧下肢无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负重的情况单侧下肢无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负重的情况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折或骨折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折或骨折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迈步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迈步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制动时
第16页/共34页
使用拐杖的步行方法
偏瘫病人的步行: 三点步行法:拐-患足-健足
两点步行法:拐和患足-健足
第17页/共34页
步行架
固定性(交互型) 带轮型
第18页/共34页
步行车
步行架--固定型(交互型)
单侧下肢无力或截肢,需要比单臂操作 助行器更大支持,如老年性骨关节炎或 股骨骨折愈合后。 全身或双下肢肌力降低或协调性差,需 要独立、稳定站立者,如多发性硬化症 或帕金森病。 需要广泛支持,以帮助活动和建立自信 心,如用于长期卧床或患病的老年人。
轮椅
定义:轮椅主要是一种代步工具或步行器,用于 使用各种助行器仍不能步行或步行困难者。
上身控制力 强的瘫痪者
全身控制力 弱
认知正常者
第24页/共34页
轮椅的构造
第25页/共34页
轮椅的选择
1. 脚踏板高度:脚放在脚踏板上时大腿腘窝处与 座垫前缘之间有2.5cm左右的高度空隙,脚踏板与 地面的距离至少5cm
第5页/共34页
手杖的适宜高度
手杖的高度=站立时股骨大转子的位置
第6页/共34页
拐杖--腋杖
第7页/共34页
腋杖的选用原则
1. 单侧下肢无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负重的情况 ,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折,或骨折 后因骨不连而植骨后。
2. 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迈步 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 方法制动时。
第19页/共34页
步行架--带轮型
适用于下肢功能障 碍,且上肢肌力差 ,提起单侧或整个 步行器困难的患者 。
第20页/共34页
步行架--步行车
适用于下肢功能障 碍,且上肢肌力差 ,提起单侧或整个 步行器困难的患者 。 在带轮步行器基础 上兼有椅子功能, 可供体力差者坐着 休息。
第21页/共34页
第31页/共34页
重点回顾
拐杖的分类:手杖、腋杖、前臂杖、平台杖 选用原则:根据上肢功能和整体平衡能力 步行架分类:固定型、交互型、带轮型、步行
车 选用原则:根据上肢的功能及整体平衡能力 轮椅的使用原则:匀速推进、下坡倒退、上台
脚踩,大轮下台,停车拉闸。
第32页/共34页
第33页/共34页
2. 上斜坡时,护理员 须站在轮椅的后方 。将轮椅直接向上 推。
3. 轮椅停止时,应及 时拉好刹车,固定 轮椅。
第30页椅 倒退下行,护理员面对轮椅控制 速度,注意观察背后情况。
5. 上台阶时,要将轮椅正对台阶, 踩下后倾杆,轮椅后倾、前推。
6. 下台阶时,将轮椅背对台阶,护 理员用大腿抵住轮椅,缓慢下行。
步行架的选用原则
交互型:适用于立位平衡差,下肢肌力差者。 固定型 :用于减轻一侧下肢的负荷,如下肢损伤 或骨折不允许负重者。 前方带轮型:用于上肢肌力差,单侧或整个提起 步行器困难者。 老年人用步行车:用于步行不稳的老年人外出购 物或锻炼。
第22页/共34页
步行架的适宜高度
同手杖的适宜高度
第23页/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