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的行政区划到底有多少个省份?一省的布政使司是什么官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时的行政区划到底有多少个省份?一省的布政使司是什么
官职?
说起我国的行政区划,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我国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含23个省、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因为我国疆土幅员辽阔,通过省级行政区的划分,便于行政管理和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其实省级行政划分,不是新中国建国后才有的。

早在几百年前清朝时期就已经实现了省级行政划分,那么清朝时一共划分了多少个省级单位呢?
清朝行政区划图
历史上的清朝幅员辽阔,其鼎盛时期曾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

当时为加强统一管理,延续明朝省级区划将内陆划分为十八省;内陆十八省主要是指山海关以内、长城以南的十八个省份,也是汉人主要分布区,所以也称“汉地十八省”。

制度上承接明朝,大体分为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

省是一级行政单位,省级最高行政长官为布政使司,官职从二品,主管一省的行政和财赋之出纳等,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一职。

清朝省级三级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机构中的府、直隶州和直隶厅是二级行政单位。

其中府跟现在的地级市级别相当;直隶州相当于省辖市,类似于现在的省会城市;直隶州出现在少数民族聚集区,跟现在的民族自治州类似。

一府之长为知府、一厅之长为通判。

知府一般官职为五品,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正厅级);通判则类似于副厅级干部。

再往下则为县,一县之长为知县,官职一般为七品,相当于现在的正处级干部。

清朝官职品级表
为了方便管理和便于中央集权。

清朝在省级管理范畴上还延续前朝的总督以及巡抚的官制设置。

共设置八个总督对内陆十八省进行管理,其中直隶总督离京城最近,负责管理直隶省;两江总督管理江西、安徽、江苏;两广总督管理广西和广东;湖广总督管理湖南和湖北;闽浙总督管理福建和浙江;四川总督管辖四川;陕甘总督管辖甘肃和
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分别由巡抚管辖。

其中总督官职从正一品到正二品不等,最低也相当于省委书记级别。

清朝总督巡抚辖区图
除了内陆十八省,为了加强边疆的统治和管理。

共在边远地区增设了五个将军辖区,分别为东北地区的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的辖区,新疆地区的伊犁将军辖区以及外附蒙古的乌苏雅里台将军辖区。

并设置西藏办事大臣、青海办事大臣两个少数民族边疆辖区。

其中的驻防将军官阶高于总督,权力略大于总督,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和军分区司令的合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