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架局部修改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6、《施工升降机安全使用规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
xxxxxxxxx工程是由娄底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高品质住宅小区,工程位于xxxxxxxx。
工程名称:xxx
建设单位:xxx
设计单位:xxx
勘测单位:xxx
监理单位:xxx
施工单位:xxx
本工程为xxxxxxxx项目xxxxx#栋高层住宅楼,建筑面积为15799m2,建筑高度92.8m,地上32层,层高2.9m;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
xxx#栋西侧边坡未开挖到位,建筑用地红线仍在边坡处。
由于建设单位红线外征地未完成,无法进行边坡岩石开挖和基坑土方回填,造成其施工进度延迟。
为保证xxx#栋施工电梯的正常安装和使用安全,应建设方要求,调整原定施工电梯安装位置,并将xxx#栋已搭设的外脚手架进行局部修改,故编制此方案。
第三章施工方法
①原架体:拆除原有施工电梯独立架体,重新搭建外脚手架,并与原主体外架连接,搭建方法同原主体外架。
②更改后架体:
施工流程:拆架前加固处理→局部外架拆除→外架再次搭设。
1、拆架前加固处理
为配合更改后施工电梯进料口的设置,拆除施工电梯处局部外架,因此拆架前对外脚手架进行二次加固处理:采用A10的内膨胀螺栓打在主体结构上,每四根内膨胀螺栓与方形钢
板连接拧紧,再用外架钢管与方形钢板满焊连接。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脚手架横向斜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腹杆宜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当斜腹杆在1跨内跨越2个步距时,宜在相交
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
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当必须接长使用时,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 跨距设置一道。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通长立杆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再拆除连墙件,防止架体晃动或倾斜影响架子拆除,并防止发生事故。
拆至最后一层时,特别是最后几根立杆时,应集体配合,防止架子倒塌。
有扫地杆的脚手架,应先拆除扫地杆,再拆第一步大、小横杆。
2、局部外架拆除
拆除顺序:安全网→挡脚板(或侧挡板)→脚手板→扶手(栏杆)→剪刀撑(随每步脚手架拆除)→大横杆→小横杆→立柱→连接杆,逐步向下。
因架体局部拆除长度为4.5米左右,外架大横杆架管长度为6米,故外架大横杆均需切割处理,切割时应防止火星和切割物坠落。
严禁无证动用焊割工具。
(1)拆除时应统一指挥,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拆除。
(2)拆除时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3)同一层架体拆除应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最后拆除连墙杆。
(4)连墙杆、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位置时方可拆除。
(5)严禁在同一垂直方向同时拆除脚手架,做到一步一清。
3、外架再次搭设
双排架宜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
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的,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
双排架、外排两立杆的边线要与墙面重直。
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定距定位,立杆的纵距1.8m+0.9m+1.8m,立杆的横距1.2米,立杆的步距1.8米。
内立杆(外侧)距墙面为35cm。
靠近立杆的小横杆应紧固于立杆上,小横杆与立杆的连接处,小横杆伸出10cm以上,在布置小横杆时,沿高度方向在立杆两侧交替布置,沿纵向两横排立杆之间相向布置。
连墙点需层层设置,每层设置3道。
设置方法为采用A48钢管与立杆与原浇筑楼面时预
埋拉结件及方形钢板连接、焊接(详见下图)。
在拉接点处用小横杆与墙体顶住、形成一拉一撑的刚性连接。
在脚手架的顶部,连墙杆应加密设置。
连墙杆的作用是提高立杆的纵向刚度,防止脚手架内、外倾斜,增强架体的整体稳定,并可靠地传递风荷载。
脚手板按楼层标高层层铺设,先在纵向杆上铺设木龙骨间距300,木龙骨上钉18厚模板,作业层不超过2层,荷载不超过2kn/m2(200 kg/m2)。
平台两侧自第二层起必须设0.6m、1.2m 高的防护栏杆。
第四章安全管理
1、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2、搭设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许使用;
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不得将模板支架、揽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措施;
5、当有六级以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
雪后架上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扫除积雪;
6、夜间不宜进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7、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相应安全技术规范进行;
8、脚手板应铺设牢靠、严实,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施工层以下每隔10m应用安全网封闭;悬挑式脚手架沿架体外围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应与架体绑扎牢固。
9、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连墙件、交叉支撑、水平架、加固栏杆和栏杆;
10、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11、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2、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
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执行;
13、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附图一(原架体)
附图二(独立架体)
附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