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地理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天气与气候(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下图“世界甲、乙两岛屿示意图”,甲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岛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 82°E,8°N
B. 82°E,8°S
C. 82°W,8°N
D. 82°W,8°S (2)甲岛比乙岛的()
A. 河流水量大
B. 地形气候复杂
C. 平均海拔高
D. 年平均气温低
(3)甲、乙两岛()
A. 都位于南半球
B. 气温年较差都较小
C. 都位于中纬度
D. 地势东部高西部低
(4)家住甲岛的王先生计划假期到乙岛旅游,希望尽快到达,宜选择乘坐()
A. 飞机
B. 火车
C. 汽车
D. 轮船
【答案】(1)A
(2)D
(3)B
(4)A
【解析】【分析】(1)根据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A地的经纬度是(8°N、82°E)。
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甲岛大部分地区在52°N~55°N之间,乙岛大部分在6°N~10°N之间;甲岛比乙岛的纬度位置高,因此甲岛比乙岛的年平均气温低;故答案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读图分析可知,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从纬度划分来看,甲位于中纬度,乙位于低纬度;甲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岛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都较小;由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两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故答案为:B。
(4)读图可知,甲为冰岛,乙为斯里兰卡岛,二者距离远,家住甲岛的王先生计划假期到乙岛旅游,希望尽快到达,宜选择乘坐飞机。
故答案为:A。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
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
主要分布在西欧、新西兰等地。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受季风的影响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3)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0°经线和180°经线是划分东经度和西经度的界线。
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4)铁路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连续性强;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短途运输速度快,受地形气候条件限制小,适合短途的客运、货运;水运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适合于运输距离长、运量大的物品;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合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以及鲜活产品等货物的运输。
2.读某地气温和降水图(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B. 该地区河流有结冰现象
C. 该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400mm之间
D. 雨热同期是该气候主要特征之一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图中横坐标表示降水量,纵坐标表示气温。
因此该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冬季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且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雨热同期是该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故答案为:D。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3.下列关于气温与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米测量
B.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C.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苞等,统称为降水
D. 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答案】 B
【解析】【分析】A. 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 1.5米的阴影处米测量,故A正确;
B.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测量四次,然后求四次测量气温值的平均值,故B错误;
C.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苞等,统称为降水,故C正确;
D. 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日均温全称日平均气温,气象学术语,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气温。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日最高、最低气温平均,4个定时平均(即02时、08时、14时和20时平均)和24小时平均法。
采用不同观测方法会对气温序列产生不同影响。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海陆位置;②大气环流;③洋流;④地形;⑤人类活动。
4.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冬冷夏热
B. 乙地夏季炎热干燥
C. 丙地冬季温和多雨
D. 丁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2)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A.甲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不符合题意;
B.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符合题意;
C.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不符合题意;
D.丁地全年高温多雨,不符合题意;
(2)影响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就是海陆分布,甲地更靠近大西洋。
故答案为:(1)B;(2)B。
【点评】甲地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且气温和降水不同期,属于地中海气候;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主要有海陆差异,地形地势差异,纬度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5.下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A. 8℃
B. 17℃
C. 23℃
D. 34℃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A. 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 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 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D. 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如图所示,白天砂石温度应该高于水温(23℃),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选D。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选项A错误。
选项B是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与海陆位置无关,选项D与该模拟实验内容无关。
选项C正确。
【点评】(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6.有关气温分布河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C.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
D.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于大陆气温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下列天气中有利于扑灭林火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分析】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以上四种天气中,B表示的大雨,有利于扑灭林火。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天气符号,A是晴天,B是大雨,C是沙尘暴,D是雾天。
8.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A. 益阳的纬度比北京高
B. 益阳的海拔比北京高
C. 益阳距海洋远
D. 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
【答案】 D
【解析】【分析】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气温相对更低些。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除了我们长讲的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下雨刮风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9.读郑州市2019年1月18﹣22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天气状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一天是()
A. 1月19日
B. 1月20日
C. 1月21日
D. 1月22日
(2)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
A. B. C. D.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题中郑州市1月19日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9,在这几天中最为严重;
(2)阅读表格资料可知,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西风6级;读图
可知,表示雾,表示西风6级,表示多云,表示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10.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观察图,下列不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
A. 复杂多样
B. 季风气候显著
C. 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D.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
(2)在亚洲中纬度东部沿海为温带季风气候,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亚洲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跨距最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加上地形上高低错落大,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气候类型没有南北对称分布,故选D。
(2)在亚洲中纬度东部沿海为温带季风气候,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故选A。
【点评】(1)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东亚东部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1.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
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
【答案】(1)C
(2)B
(3)D
(4)D
【解析】【分析】(1)关于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三个城市中,②地的冬季很温暖,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三个城市都是季风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小,①城市的变化最小,故答案为:C。
(2)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故答案为:B。
(3)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中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乙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中③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位于黑龙江北部,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与图中①气候类型相符,故答案为:D。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丙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甲地为我国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部,乙地地处太行山以东,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3)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
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2.如图是武汉某时段的天气预报手机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天气预报情况,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
A. 周一
B. 周二
C. 周三
D. 周四(2)根据气温状况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
A. 1月
B. 7月
C. 5月
D. 11月【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周一阴,周二小雨,周三、周四多云,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周二,故选:B。
(2)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读图可知,该地此时段气温不太高,偶尔有阴雨天气,因此可判断为春秋季(5月为春季),7月气温高,1月和11月气温较低,因此选项C符合,故选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13.沙尘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以下代表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雾;B表示的天气是霾;C表示的天气是冻雨;D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
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
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14.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 风和日丽
B. 四季如春
C. 累风骤雨
D. 阴转多云(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A. 赤道地区降水少于极地地区
B. 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少于内陆地区
C.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
D. 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气候是大气的多年的平均状态,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累风骤雨,阴转多云,描述的是天气;B符合题意。
(2)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
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a.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c.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15.读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略图和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
A. 全年温和湿润
B. 晴天多,光照强
C. 7月热浪滚滚,稻花飘香
D. l月白雪皑皑,天寒地冻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可知,大不列颠岛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故选A。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太平洋-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所以选B。
【点评】(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
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16.卡塔尔位于亚洲西部的卡塔尔半岛上。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西亚,说法正确的是()
A. 西亚就是指中东地区
B. 赤道穿过,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
C.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D. 主要居民阿拉伯人属于黑种人
(2)卡塔尔得了2022年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权。
将于11月至12月期间举行,冬季举行世界杯的主要原因是()
A. 卡塔尔位于南半球,当地冬季为北半球夏季
B. 夏季气温过高,不宜举行足球比赛
C. 冬季举行世界杯是为了避开夏季石油出口的旺季
D. 冬季绿树成荫,空气质量好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关于西亚地区的说法,西亚不包括中东地区的埃及;北回归线穿过该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故选C。
(2)卡塔尔将于11月至12月期间举行世界杯,冬季举行世界杯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过高,不宜举行足球比赛,冬季相对较凉爽,故选B。
【点评】(1)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位于“五海三洲两洋”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
(2)“中东”是指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北回归线从北部穿过,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水资源成为制约中东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17.8月12日,浙江温岭石塘镇是个宁静安详的海岸小镇……傍晚,窗外传来一阵阵可怕的呼啸声,年久失修的木质窗框在狂风的摇动下不断地颤抖。
突然,大雨倾泻而下。
风和雨好像渐渐统治了世界,整个大地在风雨里无助地颤动。
——摘自某同学日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同学经历的天气是()
A.
B.
C.
D.
(2)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灾害是()
A.沙尘蔽日
B.异常高温
C.地面下沉
D.强风暴雨
(3)为减少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损失和伤亡,应()
①及时躲到附近大树下避雨
②加强监测和预报
③修建防灾减灾工程
④多搭建轻型房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B
(2)D
(3)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B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表示的天气是冰雹,D表示的天气是霾。
题干描述的是台风带来大雨,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读题干可知,此时为强风暴天气,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灾害是强风暴雨。
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3)题干描述的自然灾害为强风暴天气,为减少该天气给当地带来的损失和伤亡,应加强监测和预报和修建防灾减灾工程。
故答案为: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
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旋涡,造成的灾害有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
夏秋季节主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登陆,如海南、广东、福建、台湾等省份受影响最显著,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而内陆地区受影响较小。
台风造成的灾害有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
(3)台风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行走,倘若不得不外出时,应弯腰将身体紧缩成一团,一定要穿上轻便防水的鞋子和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裤,把衣服扣扣好或用带子扎紧,以减少受风面积,并且要穿好雨衣,戴好雨帽,系紧帽带,或者戴上头盔。
要尽可能抓住墙角、栅栏、柱子或其他稳固的固定物行走;在建筑物密集的街道行走时,要特别注意落下物或飞来物,以免砸伤。
18.下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a为15 ℃,b为12 ℃,(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则图示地区呈现的信息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