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是整理的《抗⽇战争和解放战争故事》,希望⼤家喜欢!
抗⽇战争
1937年7⽉⾄1945年8⽉,中国⼈民进⾏的8年反抗⽇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的民族⾰命战争,也是⼀百多年来中国⼈民反对外敌⼊侵第⼀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民、各民主党派、抗⽇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和海外侨胞⼴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战争是第⼆次世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战争和解放战争1931年,⽇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事变。
4个多⽉内,辽宁、吉林、⿊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本强占东北后,中国⼈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争。
1937年7⽉7⽇夜,⽇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
中国抗⽇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13⽇,⽇军⼜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
⾄此,中国结束了对⽇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抗战。
1937年8⽉,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会议,通过了《抗⽇救国⼗⼤纲领》,作为领导全国⼈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国共两党抗⽇民族统⼀战线正式宣告成⽴。
抗⽇战争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先后进⾏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军的推进,粉碎了⽇军3个⽉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条依靠⼈民群众的全⾯抗战的路线。
1937年8⽉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改编为国民⾰命军第⼋路军,开赴华北抗⽇前线;10⽉间,南⽅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
⼋路军和新四军深⼊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随着战局的扩⼤,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军的财⼒、物⼒、兵⼒严重不⾜,已⽆⼒再发动⼤规模的战略进攻。
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根据地的扩⼤,使⽇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些⼤城市,⼴⼤农村均控制在以⼋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争,坚决地进⾏反“扫荡”、反“蚕⾷”⽃争,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争的主要战场。
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渐增长,蒋介⽯采取“消极抗⽇,积极反共”的政策,掀起了三次反共⾼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争取中间势⼒,孤⽴顽固势⼒”的⽅针,领导解放区军民⼀⾯抗击⽇伪军的“⼤扫荡”,⼀⾯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潮,巩固和发展了抗⽇根据地。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1945年,⼋路军、新四军向⽇军发动了⼤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1945年5⽉,苏军攻克柏林,德军正式向盟军投降,第⼆次世界⼤战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
1945年8⽉,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作战胜利,逼近⽇本本⼟。
8⽉6⽇和9⽇,美国在⽇本的⼴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弹。
8⽉8⽇,苏联政府对⽇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8⽉9⽇,⽑泽东发表了《对⽇寇的最后⼀战》的声明,要求⼋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民军队,在⼀切可能的条件下,对⼀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狗实⾏⼴泛的进攻。
1945年8⽉14⽇,⽇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15⽇,⽇本天皇裕仁以⼴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本⽆条件投降。
9⽉2⽇,⽇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号”上举⾏。
9⽉9⽇,在南京陆军总部举⾏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本⼤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佩⼑,以表⽰侵华⽇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此,抗⽇战争胜利结束。
整个抗⽇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规模和较⼤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战⽃近20万次,总计歼灭⽇军150余万⼈、伪军118万⼈。
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军128万余⼈,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命战争,是1945年8⽉⾄1949年9⽉中国⼈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民群众的⽀援下,为*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进⾏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945年8⽉,蒋介⽯在⽇本投降前后三次发电邀请⽑泽东到重庆商谈“国际、国内重要问题”。
为避免内战再起,国共双⽅代表曾先后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协定》和《停战协定》。
然⽽,国民政府派出军队进⼊东北地区及其他原⽇军占领区后,不承认前期已经进⼊该地的中共军队及其所建⽴政权的合法性,双⽅遂发⽣⼤规模武装冲突。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奉命前来进⾏调停⼯作,虽曾达成国共双⽅共组政府的协议,但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张召开⾮常⽚⾯的国民⼤会,共产党及其他亲共党派坚决反对的情况下,短暂的合作再度破裂。
1946年6⽉,国民党军队以突然袭击⼿段,进攻中共在中原地区的⼀个集结区,全⾯内战遂告爆发。
1946年年底,中国国民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与中国青年党召开制宪国民⼤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并选举中华民国总统,中共及民盟等民主党派强烈反对和抵制,国共关系全⾯破裂。
1947年7⽉,中共军队开始战略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1947年10⽉10⽇,中共中央以“中国⼈民解放军”名义发表宣⾔,提出了“*蒋介⽯,解放全中国”的⼝号。
1948年4⽉
30⽇,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国际劳动节⼝号,其第五项号召各民主党派、⼈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民代表⼤会,成⽴民主联合政府。
各民主党派和⽆党派民主⼈⼠表⽰热烈响应,并逐渐向解放区集中。
1948年冬,中国⼈民解放军发动战略决战。
历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等三⼤战役后,国民党军队实⼒快速缩减,节节败退。
到了1949年元旦,内外交困的蒋介⽯宣布下野,此后代总统李宗仁试图求和,以长江为界划江⽽治,但遭到中共与蒋介⽯拒绝。
1949年4⽉,中国⼈民解放军,展开渡江战役,突破长江防线,向全国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对全中国的统治宣告终结。
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劳动⼈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民的历史。
占⼈类四分之⼀的中国⼈民获得解放,改变了世界政治⼒量对⽐,对国际局势和世界⼈民⾰命⽃争的发展具有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