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三率”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三率”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11-06-27T11:43:34.65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钱惠琴[导读] 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使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日康复。

钱惠琴【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三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某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共25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2年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前后之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社区干预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以达到防治高血压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干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中图分类号】R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218-01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它是心力衰竭、冠心病、脑中风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有效地进行社区干预高血压患者,能显著地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1]。

近年来,我们对2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观察其对高血压患者“三率”的影响。

现对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某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共250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145例.女105例,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46.5岁,病程1~35年。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版)(简称《指南》)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标准[2],所有病例均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方法:根据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技术方案以及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工作的要求.通过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制度、就诊、高危人群筛查、健康体检以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等途径发现血压异常者和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并对其进行登记、实施分级随访管理。

随访内容包括:测量及记录血压,并分析、评价最近血压控制情况;记录患者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等信息: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指导措施,以提供保健知识和技能、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指导合理用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督促患者定期化验检查包括血糖、血脂、尿酸、心肝肾功能以及眼底检查等,必要时检查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等。

在社区内对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人群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深入细致地健康教育活动,进行高血压防治宣传。

组织讲师团举办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讲座、俱乐部、健康沙龙以及康复或自我管理小组,发放科普宣传资料。

积极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据高血压危险分层进行社区高血压随访管理。

对每位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危险因素评估,低危、中危者3个月随访一次,高危、极高危者1个月随访一次;进行个人健康咨询指导。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咨询以及劝导服务等有针对性的生活方式指导,开展减重、减少钠盐摄人、减少膳食脂肪、多吃蔬菜水果、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及戒烟限酒等非药物治疗。

同时免费发放限盐勺(2g)、限油壶(25m1)、大力开展减肥、戒烟等活动,以进行防治干预。

根据检查结果及高血压分级等情况。

按病情分别给予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等,部分患者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以上规范化的分级随访管理连续进行2年,无一人失访。

2结果
2.1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情况见表1
2.2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治疗率情况见表2
2.3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控制率情况见表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