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统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统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D.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2.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焚烧生活垃圾B.抵制露天烧烤C.少放烟花爆炸D.废气达标排放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以下是小琳同学笔记中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
①纯碱—NaCO3②钠元素显+1价--Na+1③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④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将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可表示为C(石墨)高温高压
催化剂
C(金刚石)⑤两个甲烷分子--2CH4
A.①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④⑤D.④⑤
5.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A.食醋(pH≈2)B.牛奶(pH≈6.5)C.矿泉水(pH≈7)D.肥皂水(pH≈10)
6.下列设计中不符合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A.说明CO具有还原性
B.说明生成物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C.说明CO和Fe2O3的反应需要加热
D.可以防止有毒的CO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7.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通入量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D.净化尾气
8.很多饮料中都含有柠檬酸(C6H8O7),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
B.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
C.柠檬酸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
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9.下列图示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C.D.10.茶叶中所含锌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41g
B.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8
C.锌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锌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氧分子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

(3)2个汞原子_____。

(4)2个亚铁离子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用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至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__地冒出时,即可进行收集。

(3)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难溶于水。

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水和水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1)某自来水厂生产的主要步骤为: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加一氯胺)→净水。

这一过程中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一氯胺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请你写出一氯胺的分子式NH2C1所表示的意义。

宏观: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微观:①_________,②_______。

(2)分离混合物,首先要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

如:过滤是分离_______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蒸馏是分离_______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

(3)如图是水发生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

①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甲”或“乙”)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物理变化的依据是______。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能量。

②图中的化学变化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

14.[查阅资料]: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状固体,化学性质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能力提升]:(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除了生成碳酸钠(Na2CO3)还生成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定量计算]:(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4NaOH+ O2↑,已知10克含杂质的过氧化钠放入16.6克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溶液的质量为25克.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克
②求10克含杂质的过氧化钠中过氧化钠的含量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某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0 1 2 3 4
试管中固体质量(g)13.25 11.65 10.05 8.45 8.45
(1)反应到第几分钟时,氯酸钾刚好完全分解?
(2)反应完全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3)原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6.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化学式为C20H14O4 。

(1)酚酞是由种元素组成的;
(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3)酚酞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A
【详解】A、氢原子没有中子,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错误;
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B正确;
C、原子时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A。

2、A
【解析】A、焚烧生活垃圾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不符合这一主题,符合题意;
B、抵制露天烧烤能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排放,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C、少放烟花爆炸能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排放,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D、废气达标排放能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排放,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质子,故A错误;
B、单质是指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正确;
C、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3CO+ Fe2O32Fe + 3CO2;故C错误;
D、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属于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属于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①纯碱是碳酸钠,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
,故错误;
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钠元素显+1价表示为:1
Na
③镁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2,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错误;
④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可表示为C(石墨)高温高压
催化剂
C(金刚石),正确;
⑤两个甲烷分子表示为2CH4,故正确;
故选:D。

5、D
【解析】试题分析: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应涂抹碱性的物质以减轻疼痛,选项中只有DpH≈10>7,显碱性
考点:酸碱性与pH的关系;中和反应的应用
6、B
【解析】根据实验无法判断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B不符合实验设计意图.
7、C
【解析】促进燃料的措施:提高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将块状煤碾成粉末,可增大煤粉本身的表面积,进而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能使煤燃烧更充分;选C
8、B
【详解】A、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柠檬酸C6H8O7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8167192
⨯+⨯+⨯=,故B正确;
C、柠檬酸是由柠檬酸分子构成的,1个柠檬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
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8):(167)9:1:14
⨯⨯⨯=,故D错误。

故选: B。

【点睛】
根据化学式计算时,注意分子中每种原子的总数,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乘积的和;数出分子中各原子个数即可求出原子个数比;某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除以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再乘以百分之百即可;一定量物质中某元素质量等于物质质量乘以某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熟悉这些计算,解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9、C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A、B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C表示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D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详解】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A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三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C选项符合题意;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区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D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故A错误;
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30=2+8+x+2,x=18,故B选项错误;
C、锌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C选项错误;
D、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且由原子结构示意图也可知,锌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0,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2O2Ca 2Hg 2Fe2+
【详解】(1)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表示为Ca;
(3)2个汞原子表示为2Hg;
(4)2个亚铁离子表示为2Fe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长颈漏斗试管AB Ca(OH)2+CO2=CaCO3↓+H2O 检查气密性连续均匀 F CD或C或D 【详解】(1)装置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试管;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用的固液发生装置为A,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选用装置B;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若用排水法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至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即可进行收集。

(3)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固体加热装置是F,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难溶于水,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装置是:C 或D。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表示一氯胺这种物质表示一氯胺是由氮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表示1
个一氯胺分子 表示1个一氯胺分子由1个氮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 颗粒大小 沸点 乙 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吸收 +通电水氢气氧气
【详解】(1)河水中首先加明矾,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杂质,使杂质沉降,故目的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一氯胺的分子式是NH 2C1,宏观意义是:表示一氯胺这种物质,表示一氯胺是由氮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微观意义是:表示1个一氯胺分子,表示1个一氯胺分子由1个氮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

(2)物质颗粒的大小不同,有的能通过滤纸的孔,有的不能,过滤就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根据混合物中几种物质的沸点不同,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如蒸馏水的制取,故蒸馏是分离沸点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

(3)乙图从微观角度看,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乙图中水分子间隔变大,水分子吸收能量。

(4)由微观示意图甲可知,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表达式为:+通电水
氢气氧气。

14、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1.6 78%
【详解】(1)由题意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 2CO 3),还生成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

(2)由题意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氧气逸出反应体系使质量减小,则有: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克+16.6克-25克=1.6克;
②设10克含杂质的过氧化钠中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则有: 22
222Na O +2H O =4NaOH +O 156
32x
1.6↑克 由156x =32 1.6克
解得x=7.8克 则10克含杂质的过氧化钠中过氧化钠的含量为
7.8100%=78%10⨯克克 答:10克含杂质的过氧化钠中过氧化钠的含量为78%。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3;4.8g ;12.25g
【详解】(1)根据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3min 之后,质量不在发生变化,因此3min 时氯酸钾不在发生分解产生氧气,
恰好完全反应;
(2)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3.25g ,反应中产生氧气气体逸出,质量减少,所以当反应完全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减少质量则为氧气质量,氧气质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13.25g-8.45g=4.8g ;
(3)设原固体中氯酸钾固体质量为m
23
2MnO 2KClO 2KCl +3O Δ245
96m 4.8g ↑
245m 245 4.8g = m==12.25g 96 4.8g 96
⨯,所以原固体中氯酸钾固体质量为12.25g 。

16、(1)三;(2)5:1(3)120:7
【详解】(1)酚酞的化学式为C 20H 14O 4 ,可以看出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酚酞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20:4=5:1;
(3)酚酞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20):(1×
14)=12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