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摸底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摸底质量检测
物理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等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等,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个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12月1日,在北京观测到了极光现象。
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被地磁场俘获,形成极光现象。
如图所示,是某高能粒子被地磁场俘获后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忽略万有引力和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带电粒子带正电
B.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做正功,使其动能增大
C.图中所示的带电粒子做螺旋运动时,旋转半径越来越小
D.若带负电的粒子在赤道正上方垂直射向地面,一定会向东偏转
2.周村古商城有一件古代青铜“鱼洗”复制品,在其中加入适量清水后,用手有节奏地摩擦“鱼洗”的双耳,会发出嗡嗡声,并能使盆内水花四溅,如图甲所示。
图乙为某时刻相向传播的两列同频率水波的波形、、、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喷出水花”的位置是()
图,A B C D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3.洛埃镜实验可以得到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其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
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
面镜,S 发出的光直接照在光屏上,同时S 发出的光还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光屏上,最终在光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设光源S 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d 和L ,光的波长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
则()
A.若将平面镜M 右移一小段距离,光屏上的条纹间距变小
B.若将平面镜M 右移一小段距离,光屏上的条纹间距变大
C.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L x λd =
D.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2L x d
λ=4.理论上利用三颗赤道上空位置适当的人造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现用三颗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卫星绕地球转动线速度的最大值为(
)
A. B. C. D.5.距地面高12.5m 的水平直轨道上有A B 、两点相距3m ,在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 ,如图。
小车沿轨道向右做加速度为22m /s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以2m /s 的速度经过A 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 点时细线被轧断,两球在距离地面
2
h 处相碰,小球落地后不反弹。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210m /s g =。
可求得h 等于()
A.1.5m
B.2.5m
C.3.5m
D.4.5m
6.如图所示,一个直角边长为l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也为l 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三角形的高ab 与导线框的一条边垂直,ba 的延长线平分导线框。
在0=t 时,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ab 方向移动,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
i 表
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强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
下列关于感应电流的强度i 随时间t 变化关系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是利用电流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一种方法。
它的右臂挂着等腰梯形线圈,且22ab cd l ==,匝数为n 。
线圈底边水平,一半的高度处于虚线框内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
当线圈中通入顺时针电流I 时,调节砝码使两臂达到平衡。
然后使电流反向,大小不变。
在左盘中增加质量为m 的砝码时,两臂再次达到新的平衡,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虚线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
3mg
nIl B.虚线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3mg nIl C.虚线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23mg
nIl
D.虚线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23mg
nIl
8.如图所示,为游乐场的“旋转飞椅”的示意图。
“旋转飞椅”有一座椅的质量为m ,“旋转飞椅”靠电机带动,稳定转动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0θ=︒;若改变电机转速通过绳对座椅做功,使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为60︒,座椅稳定转动。
已知绳的长度为L ,绳悬点到转轴的水平距离为2L r =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座椅可视为质点。
则该过程中,绳对座椅做的功为()
A.()3
12mgL + B.()3
6mgL - C.(66mgL + D.()6
12mgL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个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图甲为一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图。
输入端a b 、所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灯泡L 的电阻恒为15Ω,额定电压为24V ,定值电阻1210Ω3ΩR R ==、,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为10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
V u t π=
B.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
V u t π=C.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3Ω时,灯泡正常工作,则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2:22:3
n n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时,灯泡变亮
10.在绝缘光滑水平面上的2x L =-的A 处、4x L =的B 处分别固定正电荷A B Q Q 、,如图甲所示。
图乙
是AB 之间连线上的电势ϕ与位置x 之间的关系图像,图中2x L =点为电势的最低点。
若在x L =-的C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正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运动到2x L =处的加速度最大
B.两正电荷带电量之比A B :4:1Q Q =
C.小球在2x L =处的动能最大
D.小球不能经过3x L =的位置
11.为取得良好的保温效果,一窗户安装了双层平行玻璃,双层玻璃由厚度均为d 的单层玻璃组成,两玻璃板平行且中间有空气。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窗外射入室内,入射光线与玻璃面的夹角37θ=︒,光线通过双层玻璃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会有一个偏移量(两光线的垂直距离),玻璃的折射率43n =,取sin 370.6,cos370.8︒=︒=,则()
A.这束光进入玻璃后折射角的正弦值为
35 B.这束光进入玻璃后折射角的正弦值为920
C.这束光从室外到室内的偏移量为910d
D.这束光从室外到室内的偏移量为710d 12.在一种新的“子母球”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 和小球B ,从距水平地面高度为kh (1k >)和h 的地方同时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
球A 的质量为m ,球B 的质量为3m 。
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碰撞,忽略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球B第一次落地时,球A2gh
B.若5
k=,则两球在球B第一次上升到最高点时相碰
C.若球B在第二次落地之前与球A相碰,则18
k<<
D.若17
k=,球A在第一次碰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5h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双线摆和光电计数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测得图中细线长度均为L,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θ,小球两侧为光电计数器。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__________cm。
(2)双线摆的等效摆长L'=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将摆球垂直于纸面向外拉开一个较小的角度后释放。
启动光电计数器,光电计数器示数为“0”,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每经过平衡位置O时光电计数器计数一次。
当小球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O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当光电计数器上显示的计数次数为n时,测得所用的时间为t,由此可知:单摆的振动周期T=__________。
(4)可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用L d n t
θ
、、、、符号表示)。
14.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阻值会随压力变化而改变。
某小组设计实验测量一薄膜压力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阻值F
R,其阻值约几十千欧,现有以下器材:
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电流表1
A:量程250μA,内阻约为50Ω
电流表2
A:量程250mA,内阻约为10Ω
电压表V :量程3V ,内阻约为20kΩ
滑动变阻器R :阻值范围0100Ω
压力传感器F R ,开关S ,导线若干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选填“1A ”或“2A ”),并请补充完整图甲中虚线框内的测量电路。
()
(2)通过多次实验测得其阻值F R 随压力F 变化的F R F -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压力越大,压力传感器的阻值__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
(3)完成前面的实验工作后,将该压力传感器接入如图丙所示电路中,制作成简易电子秤,它主要构成有:压力传感器F R ,定值电阻014kΩR =,理想电流表(量程250μA ),电动势为6V 的电源,电源内阻不计。
将该电子秤水平放置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里,在托盘上放一砝码,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600g ,电流表示数为200μA ,取重力加速度29.8m/s g =。
通过计算可知压力传感器的阻值为__________k Ω,可得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2m/s ,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__。
15.一款语音控制电动窗帘轨道盒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动机通过轻绳拉动质量为A 0.4kg m =的滑块A (正常使用时滑块A 与窗帘布连接),质量为B 0.6kg m =的防撞滑块B ,用一轻绳与左墙面连接。
从语音控制电动机接收到打开窗帘的指令开始计时,电动机以额定输出功率牵引滑块A (未连接窗帘布)由静止出发,向左运动。
当滑块A 达到最大速度m 1m /s v =后,与滑块B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瞬间电动机自动切断电源停止对滑块A 提供拉力,滑块A 、B 到达墙面时速度刚好为零。
已知滑块A 、B 在轨道上滑动时所受阻力均为滑块重力的0.2倍,A 最初位置与滑块B 相距4m L =。
取重力加速度210m /s g =。
求: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额定输出功率P ;
(2)滑块A 由静止出发到最后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t 。
16.新一代航母拦阻系统采用了电磁阻拦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两根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轨道MN PQ 、固定在水平面内,间距为L ,两轨道之间存在垂直轨道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两轨道左端点M P 、间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一个长度也为L 、阻值为r 的导体棒ab 垂直于MN PQ 、放在轨道上。
质量为m 的飞机水平着舰钩住导体棒ab 上的绝缘绳(导体棒ab 和绝缘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同时关闭动力系统,飞机与导体棒、绝缘绳瞬间达到共同速度0v ,在第一次试降测试中,两轨道之间未施加磁场,它们受到恒定阻力,飞机从着舰到停止滑行的距离为x ,在第二次试降测试中,两轨道之间施加磁场,导体棒ab 与轨道始终接触良好且垂直于轨道,飞机从着舰经时间t 停在甲板上,除受到安培力外,还受到与第一次试降相同的恒定阻力作用。
取重力加速度为g 。
求飞机在第二次测试中,
(1)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最大值m F ;
(2)从着舰到停止滑行的距离x '。
17.如图所示,有一圆心为O 、半径为25m 3
R =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ON 与水平半径OM 之间的夹角143θ= 。
圆弧轨道右侧某处有一光滑水平桌面,桌面边缘与木板C 的左侧对齐,木板C 长为2m L =且厚度不计,在木板C 左端Q 点有一静止的小滑块B 。
现将小球A 从圆弧轨道内侧M 点由静止释放,并从圆弧轨道末端N 点飞出,到最高点时恰好与滑块B 发生弹性碰撞,A 、B 可视为质点且碰撞时间极短。
已知质量A 0.1kg m =的球A 表面光滑,滑块B 与木板C 的质量B C 0.2kg m m ==,B 、C 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μ=,取重力加速度210m /s g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sin 530.8= ,cos530.6= 。
(1)求球A 到达N 点时速度的大小N v ;
(2)求N 点与Q 点之间的水平距离x ;
(3)求A 、B 碰撞后,滑块B 和木板C 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E ∆;
(4)若仅将滑块B 初始位置向右移动,使滑块B 到木板C 左端Q 点的距离等于(01)kL k <≤,球A 仍从
M 点由静止释放,求A 、B 发生弹性碰撞后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B 所做的功f W 。
18.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内02x d ≤≤,d y d -≤≤的PQNM 区域中,存在沿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上边界PQ 正上方和下边界MN 正下方填充某特殊物质,粒子进入即被吸收,2x d >的整个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I 。
某时刻,均匀分布在PM 边的大量带电粒子沿x 轴正方向以速度0v 同时进入电场,所有粒子均带正电,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
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若有50%的粒子恰好能从QN 边界射出。
(1)求匀强电场场强E 的大小;
(2)若从电场射出的粒子经磁场I 偏转后能全部回到电场,求磁场I 的磁感应强度B 的取值范围;(3)若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取(2)中的最小值,求在磁场I 中有粒子经过的区域面积S ;
(4)保持电场和磁场Ⅰ方向不变,将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调为原电场场强的18
,调节磁场Ⅰ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大小未知),在0x <的整个区域再填充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B '的磁场Ⅱ。
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正粒子从PM 中点O 以沿x 轴正方向的速度0v 进入电场,该粒子第一次从QN 返回电场后再次穿过PM 时恰好第二次经过O 点。
求B '大小和该粒子第三次经过O 点的速度大小v 。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摸底质量检测
物理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等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等,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个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12月1日,在北京观测到了极光现象。
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被地磁场俘获,形成极光现象。
如图所示,是某高能粒子被地磁场俘获后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忽略万有引力和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带电粒子带正电
B.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做正功,使其动能增大
C.图中所示的带电粒子做螺旋运动时,旋转半径越来越小
D.若带负电的粒子在赤道正上方垂直射向地面,一定会向东偏转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地球的磁场由南向北,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
B.洛伦兹力始终与速度垂直,所以洛伦兹力不做功,动能不变,故B错误;
C.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南北两极的磁感应强度较强,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2
v
qvB m
=
R
得出的半径公式
mv
R
=
Bq
可知,当磁感应强度增加时,半径减小,图中所示的带电粒子做螺旋运动时旋转半径一定越来越小,故C 正确;
D.若带负电的粒子在赤道正上方垂直射向地面,由左手定则可知一定会向西偏转,故D错误。
故选C。
2.周村古商城有一件古代青铜“鱼洗”复制品,在其中加入适量清水后,用手有节奏地摩擦“鱼洗”的双耳,会发出嗡嗡声,并能使盆内水花四溅,如图甲所示。
图乙为某时刻相向传播的两列同频率水波的波形、、、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喷出水花”的位置是()
图,A B C D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喷出水花”是因为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发生了相遇,即振动加强。
由图像可知,两列波的波峰传到B位置时间相等,故B是振动加强点,其它三点振动不稳定。
所以最可能“喷出水花”的是B位置。
故选B。
3.洛埃镜实验可以得到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其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
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S发出的光直接照在光屏上,同时S发出的光还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光屏上,最终在光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d和L,光的波长为 ,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
则()
A.若将平面镜M右移一小段距离,光屏上的条纹间距变小
B.若将平面镜M右移一小段距离,光屏上的条纹间距变大
C.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L x λd
=D.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的距离Δ2L x d
λ=【答案】D 【解析】
【详解】CD .光源到屏的距离可以看做双缝到屏的距离 L ,光源S 到S 平面镜中虚像的间距看做双缝的间距 d ',则有
2d d
'=根据双缝干涉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
2L L x d d
λλ∆=
='故C 错误,D 正确;
AB .若将平面镜M 右移一小段距离,光源S 到S 平面镜中虚像的间距看做双缝的间距 d '不变,光屏上的条纹间距不变。
故AB 错误。
故选D 。
4.理论上利用三颗赤道上空位置适当的人造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现用三颗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卫星绕地球转动线速度的最大值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地球半径为R ,画出仅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时同步卫星的最小轨道半径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同步卫星的最小轨道半径
2r R
=则
22Mm v G m r r
=在地球表面
2Mm
G
mg R
=解得卫星绕地球转动线速度的最大值为
v =
故选A 。
5.距地面高12.5m 的水平直轨道上有A B 、两点相距3m ,在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 ,如图。
小车沿轨道向右做加速度为22m /s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以2m /s 的速度经过A 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 点时细线被轧断,两球在距离地面2
h
处相碰,小球落地后不反弹。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210m /s g =。
可求得h 等于(
)
A.1.5m
B.2.5m
C.3.5m
D.4.5m
【答案】B 【解析】
【详解】经过A 点,将小球自由卸下后,A 球做平抛运动,小车从A 点运动至B 点,根据运动学规律
222B A AB
v v ax -=解得
4m/s
B v =所用时间
1 1.0s A
B v v a
t -=
=
小车运动至B 点时细线被轧断,两球在距离地面2
h
处相碰,设又经历时间2t ,根据运动学规律可得A 球和B 球
()212112.5m 22h g t t -
=+22122h gt =联立解得
20.5s
t =2.5m
h =故选B 。
6.如图所示,
一个直角边长为l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也为l 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三角形的高ab 与导线框的一条边垂直,ba 的延长线平分导线框。
在0=t 时,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ab 方向移动,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
i 表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强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
下列关于感应电流的强度i 随时间t 变化关系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正方形线框下边开始进入到下边完全进入过程中,线框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逐渐增大,感应电流也逐渐增大,如图的位置Ⅰ;从正方形线框下边完全进入至下边刚穿出磁场边界,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不变,感应电流不变,如图的位置Ⅰ→Ⅱ;当正方形线框下边离开磁场,上边尚未进入磁场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感应电流为零。
如图的位置Ⅱ→Ⅲ;当正方形线框下边继续离开磁场,上边也进入磁场过程中,上下两边线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反,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增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增大,感应电流增大,如图的位置Ⅲ→Ⅳ。
从正方形线框上边完全进入到上边完全离开过程中,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不变,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变,感应电流不变。
如图的位置V VI →。
故选C 。
7.如图所示,是利用电流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一种方法。
它的右臂挂着等腰梯形线圈,且
22ab cd l ==,匝数为n 。
线圈底边水平,一半的高度处于虚线框内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
与线圈平面垂直。
当线圈中通入顺时针电流I 时,调节砝码使两臂达到平衡。
然后使电流反向,大小不变。
在左盘中增加质量为m 的砝码时,两臂再次达到新的平衡,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虚线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3mg nIl
B.虚线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
3mg
nIl
C.虚线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
23mg nIl
D.虚线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23mg nIl
【答案】B 【解析】
【详解】线圈一半处于匀强磁场中,则有效长度为
32
l
,安培力大小为32
l
F nBI =⋅
电流反向时,需要在左盘中增加质量为m 的砝码,说明原来的安培力方向向上,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方框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当电流反向,安培力变为向下时,再次平衡,说明安培力等于mg 的一半,即
322l mg nBI
=所以
3mg B nIl
=
故选B 。
8.如图所示,为游乐场的“旋转飞椅”的示意图。
“旋转飞椅”有一座椅的质量为m ,“旋转飞椅”靠电机带动,稳定转动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0θ=︒;若改变电机转速通过绳对座椅做功,使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为60︒,座椅稳定转动。
已知绳的长度为L ,绳悬点到转轴的水平距离为2
L
r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座椅可视为质点。
则该过程中,绳对座椅做的功为(
)
A.
()312
mgL
+ B.
()36
mgL
- C.
(66
mgL
+ D.
()612
mgL
-【答案】A 【解析】
【详解】初始时有
2
111
tan sin v mg m
r L θθ=+
末状态有
22
22
tan sin v mg m
r L θθ=+该过程中,由功能关系可知,其做功为
()22
211211cos cos 22
W mv mv mg L L θθ=
-+-解得
()
312
W mgL
+=
故选A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个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图甲为一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图。
输入端a b 、所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灯泡L 的电阻恒为15Ω,额定电压为24V ,定值电阻1210Ω3ΩR R ==、,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为10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V u t π=
B.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
V u t π=C.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3Ω时,灯泡正常工作,则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2:22:3
n n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时,灯泡变亮【答案】AC 【解析】
【详解】AB .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是
()()
m 2
22cos
V V 210u u t t T πππ-===⨯故A 正确,B 错误;
C .灯泡正常工作,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24
A 1.6A 15
U I R =
=
=灯灯
设1R 两端电压为U ,根据电流关系有
12U U I R R R
=
+
+
变压器原线圈电压为
1220V
U =
=变压器副线圈电压为
230V
U U U =+=灯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122223
n U n U ==故C 正确;
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电路总电阻增大,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不变,电路总电流减小,灯泡变暗,故D 错误。
故选AC 。
10.在绝缘光滑水平面上的2x L =-的A 处、4x L =的B 处分别固定正电荷A B Q Q 、,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AB 之间连线上的电势ϕ与位置x 之间的关系图像,图中2x L =点为电势的最低点。
若在x L =-的C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正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到2x L =处的加速度最大
B.两正电荷带电量之比A B :4:1Q Q =
C.小球在2x L =处的动能最大
D.小球不能经过3x L =的位置
【答案】BC
【解析】
【详解】A .x ϕ-图像中,斜率即为合电场强度E ,2x L =点处斜率为0,即合电场强度为0。
小球运动到2x L =处的加速度为零,最小。
故A 错误;B .2x L =处场强为零,根据点电荷场强则有
22
(4)(2)A B
Q Q k
k L L =解得
:4:1
A B Q Q =故B 正确;
C .
从x L =-到2x L =的过程中,电势降低,带正电小球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加。
从2x L =再向右运动过程中,电势升高,带正电小球电势能增大,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
小球在2x L =处的动能最大。
故C 正确;
D .设C 点和小球运动能到达的最右端处电势差为U ,根据动能定理得,
qU =得
U =所以小球能运动到电势与出发点相同的位置。
由乙图可知,和x L =-处电势相等的点在3x L =的右侧,故小球能经过3x L =的位置。
故D 错误。
故选BC 。
11.为取得良好的保温效果,一窗户安装了双层平行玻璃,双层玻璃由厚度均为d 的单层玻璃组成,两玻璃板平行且中间有空气。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窗外射入室内,入射光线与玻璃面的夹角37θ=︒,光线通过双层玻璃后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会有一个偏移量(两光线的垂直距离),玻璃的折射率4
3
n =
,取sin 370.6,cos370.8︒=︒=,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