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市政工程设计与管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C模式下市政工程设计与管理分析
摘要: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模式为总承包模式,即由承包商按照合同对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多个阶段进行承包,负
责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各方面管理。
在市政工程项目规模较大且管理流程复
杂的情况下,采用EPC模式进行工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施工进度、质量等各方面
管理需求,确保工程建设效果符合预期。
但目前有关EPC模式下市政工程设计与
管理的研究内容较少,多数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结合工程实践提出有效
的EPC设计管理措施,能够为研究相关课题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EPC模式;市政工程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需要对道路进行应急改造,要求在改善道路交通和环境的同时,有效
提高周边居民生活质量。
2市政工程设计
2.1 设计问题
工程采用EPC模式进行设计、施工,按照区块规划要求将道路定位为单元内
南北向城市主干路,属于框架性道路,需要对全线交通进行梳理,做好沿线主要
交叉口处理。
在河道线位经过调整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道路桥梁调整,在桥路北
侧开挖河道,就近布置雨水管道进行排水,按照规划完成沿线管线迁改调整和公
共设施翻新。
由于涉及道路交通、给排水、公交、燃气等多个单位,容易出现项
目施工设计范围不统一、相关单位要求未能有效传达等问题,导致后期多次发生
变更,引发设计返工和施工延误情况。
为解决问题,需要EPC承包方充分发挥协
调作用,对各专业信息交流进行统筹推进,编制科学、完善的设计方案,确保项
目后续施工作业顺利开展。
通过组织各方开展协调会,确保参建单位意见得到充
分表达,能够明确项目设计要求。
2.2 设计思路
根据各单位的反馈可知,将拱康路当成是各区块与主城区沟通的主要道路,
对路面进行整体翻建,需要达到优化道路交通的目标。
通过现场勘探、钻孔取芯、弯沉检测等工作,确认路面结构破损严重,需要将原结构层挖出新建,完成路面
铣刨加铺处理。
在道路两侧存在较多建筑物的情况下,需要做好施工期交通组织,满足居民正常出行需求。
道路下方管线复杂,应结合管线间距进行合理设计,必
要时进行管线改迁,并通过拆除红线内建筑推进工程。
此外,需要做好道路内外
景观规划,尽量保留长势好的乔木。
EPC承包商需围绕各单位要求加强与各专业
讨论,得出工程设计思路。
在道路设计上,通过召开专家会议,决定按照重载车
辆荷载对机动车道全路面进行翻新。
根据公交公司意见,对道路沿线BRT站进行
保留,可以通过保留现状交叉口实现,但要求优化半径不超250 m的路口,在车
速低时不设置超高。
在道路纵断面设计上,在拟合标高基础上进行优化,并对道
路路面结构进行优化。
在排水设计上,优化雨污水系统,结合物探资料,由道路、桥梁等专业提供平面线型及墩位,调整管线综合平面设计图。
2.3 设计方案
在意见统一的基础上,将拱康路作为重要的公交走廊和客流走廊,在提升道
路通行功能的同时打造沿线活力街区,完成设计方案的系统编制。
首先,设计的道路工程保留现状“人”字形交叉口,通过开展交通调查,采
用TRANSCAD交通规划软件建立中观交通模型EMME/2进行交通量预测。
分析可知,高峰小时现状交通量为1 260 pcu/h,远期将得到2 350 pcu/h,现状路口通行
能力不足,应按照60 km/h设计速度进行优化,确认交叉口范围半径至少达到
250 m。
针对三里洋路交叉口,对迁移公交站台进行新建。
最后,将东侧快车道下12孔通信管迁至绿化带内,增加10孔管道,并对中
央绿化带下燃气主管、电力管线等进行保护,将中央分隔带和机非隔离带乔木迁
至绿化带内,后期迁回种植。
此外,有机更新全线交通设施,做好基础新建和智
能交通设备更换。
3市政工程管理
3.1 组织机构
在设计实施阶段,EPC承包方需要加强管理工作,以免工程施工进度、质量等受到影响,导致建设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为此,需要设立组织机构进行统筹管理和集中安排,由项目经理负总责,明确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等各方责任,设置工程管理部、设计管理部等各部门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管,协助施工分包单位开展施工管理等工作。
在加强各部门对接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设计、施工等各环节的一体化管理,对业主、监理等各方面关系进行协调,共同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工。
3.2 进度管理
在工程进度管理上,由总承包项目部负责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总计划之下设置子单位进度计划、分部分项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等各级计划,对关键节点进行控制。
在计划编制期间,要求各分包单位安排专人协同制订详细进度计划,如施工准备计划、主要设备进场计划等,保证分目标明确,为实现总体进度控制提供保障。
在计划实施期间,由工程管理部选派专人进行管理和协调,通过定期检查督促分包单位加强周、月计划控制,定期将进度上报至相关部门。
每周开展例会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根据计划做好人员、机械等各方面资源调整,确保计划顺利实现。
3.3 质量管理
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为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的要求,由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联合设计管理部、工程管理部等部门确立目标和提供资源,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解决质量管理问题。
EPC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负责人,按照质量检查标准建立责任制,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全体员工。
在设计实施阶段,通过对全部资料、设计基础数据等进行验证,建立协调程序对各专业接口关系进行控制。
组织开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由各部门和专业负责人填写质量记录,反馈项目质量信息,针对质量问题提出纠正措施。
在加强接口对接的基础上,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准备、采购、施工过程等各环节
质量进行管理,通过加强工序管理、成品保护、不合格控制、质量验收等工作,
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3.4 投资管理
EPC承包方根据合同总价确立投资管理目标,可知工程建安费约1.7亿元,
要求结算金额不超设计费、工程费等各项费用总和。
在工程设计阶段,按约定设
计标准编制施工方案时,需推行限额设计,通过多方案比较寻求平衡。
根据各专
业建议调整主要工程数量后,对工程投资进行调整,可以根据初步设计概算进行
费用分解,生成控制目标。
根据合同约定质量标准进行物资采购,建立明细表和
采购计划表,推行限额采购,尽量以低的采购价格获得物资。
发现超额大的情况,需要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办法。
通过竞争招标方式筛选分包单位,加强工程报价
评审,选择价格合理的单位,可以为加强费用控制提供保障。
通过加强投资控制,最终工程造价得到了有效控制,能够达成投资目标。
4 结语
采取EPC模式,需要对项目的各个管理阶段负责,确保工程达到较好建设质量,同时使工程建设工期和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在市政工程建设实践中,在全面
分析工程设计与管理要素的基础上,应对项目规划和实施要点进行准确判断,通
过对接各个业主单位和施工专业对主要设计问题展开分析,通过探寻问题解决思
路提出科学设计方案,确保各方关系得到有效协调。
通过建立联合合作关系,成
立科学项目组织机构,结合进度、质量等管理目标编制管理计划,能够实现项目
资源优化配置,为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最终使市
政工程建设活动达到较高效能。
参考文献
[1] 谭金伟.市政工程项目EPC工程总承包设计管理措施分析[J].建筑与预算,2022(8):31-33.
[2] 谈善永.市政工程EPC项目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建筑监督检测
与造价,2022,15(2):64-67+72.
[3] 王子玮.EPC模式下市政雨污水管网项目设计投资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21):225-22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