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详细简介doc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结课论文——园林2011级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
姓名:蔡惠影、张亚楠
学号:2011512371、2011512380
院系:农学院林学系
班级:2011-1园林
教师:王翠
日期:2014.3.5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
一、简介
项目名称:伦敦奥林匹克公园
地点:位于英国伦敦东部,与斯特拉特福德市相邻
建成时间:2012 年1 月竣工开园时间为 2012年7月27日
造价:总投资93亿英镑
规模:占地面积:250英亩
哈格里夫斯简介:男,出生于1952年。
幼年辗转生活于亚特兰大、休斯顿、纳什维尔和俄克拉荷马城和伊利诺斯州的弗农山区等地。
1977年他获得风景园林学士学位(BLA),随后进入哈佛设计研究生院,于1979年获得风景园林硕士学位(MLA)。
在他就学期间,就以出众的才华引起了诸多风景园林大师广泛的注意。
毕业后,他追随他的老师——Peter Walker,加入由其创办的著名的SWA事务所,两年后即担任主任设计师,并曾经在英格兰的Cheshire设计集团短暂工作。
1983年,他正式创办自己的事务所Hargreaves Associates,开始了风景园林创作的新尝试。
此外他还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维吉尼亚大学、伊利诺斯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任客座教授,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纪之交世界风景园林设计界教父级人物。
代表作:拜斯比(Byxbee)公园、辛辛纳提大学Sigma Sigma剧场、2000年悉尼奥运会公共区域环境设计、哥德鲁普河公园等。
总述:
伦敦奥利匹克公园位于伦敦东部,与伦敦施特拉福德市相邻。
这里主办过2012伦敦奥运会该公园于2013年更名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公园(QueenElizabethOlympicPark)。
该公园占地250
英亩,是19世纪以来英国新建最大的城市公园。
公园的设计采取最具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不仅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提供服务,同时考虑将来成为英国乃至国际的城市绿地空间。
该项目最初的总体规划由EDAW为首设计团队完成。
2008年后,由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的北美项目组和英国LDA景观设计协会(Landscape Design Associates)共同对景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订。
二、区位分析
伦敦(图1)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海轮可直达。
由“伦
敦市”和32个自治市组成“大伦敦”,面积1,605平方公里。
在伦敦城周围的12个市,相当于市区,称“内伦敦”,面积303平方公里。
气候冬暖夏凉,偶尔下雨,且持续时间不长。
奥林匹克公园(图2)位于英国伦敦东部,与斯特拉特福德市(英语:Stratford City)相邻;公园因主办2012年伦敦奥运以及残奥会而兴建的公园,也是该两个运动会的主赛区;公园以及相关奥运场馆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奥林匹克公园将于2013年易名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奥林匹克公园。
(图1)
(图2)
三、场地分析
场地原来尽是破旧不堪的大厦,周边是低收入者社区,基础设施薄弱。
居住的人群是整个城市中最穷、最年轻和种族最复杂的群体。
失业、生活便利设施的缺失以及与伦敦其他区域的公共交通连接不畅,大大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大部分土地因数十年的低价值产业而被污染,而二战期间“伦敦轰炸”留下的数万吨瓦砾也填埋于此。
四、项目背景和历史变迁
这里悠久的工业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当时这是一大片平坦的沼泽地,布满为伦敦的面包房磨制面粉的风车。
后来运河成为从伦敦的码头到英国其他地区运输货物的主要渠道,为当地创造了大量财富。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的兴起为早期电视机带来了首批晶体管和阀门,创造了李恩菲尔德步枪和玩具等最早的塑料用品。
然而,最近几十年来制造业崩溃和地区不断衰落。
直到21世纪初,伦敦迅速发展,发现该地区具有发展潜力,才使得当地停止了衰退。
尽管这里一片狼藉,但是其中的斯特拉福德地区仅距离伦敦市中心8km。
由于受到运河、道路、铁路线、给水管、污水渠管及电力铁塔的制约,下利亚山谷一直是伦敦的城市服务设施接入地区。
21世纪初,这里曾经是一个破旧和令人忧郁的地方,但随着城市投资方向向东转移,东伦敦地区不仅提供了2012年奥运的选址场地和伦敦市的一座新公园,其本身也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
将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场地建设成为一个示范性的环境是实现东伦敦地区大片废弃土地转型利用的第一步。
愿景是通过创建一个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使其促进城市区域更新。
五.设计、发展决策过程
1.功能要求
将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和残奥会场地建设成为一个示范性的环境是实现东伦敦地区大片废弃土地转型利用的第一步。
设计的愿景是通过创建一个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使其促进城市区域更新。
公园临近斯特拉特福,位于利亚河的南边。
利亚河从赫特福德郡农村向南流经伦敦,并注入泰晤士河潮汐河口。
河流北部流经利亚山谷区域公园。
规划愿景的一部分是改造河流南部低价值的土地,建立一个连接泰晤士河和伦敦市中心及其边缘乡村的绿色走廊。
2.风格定位
根据伦敦基于绿色空间发展城市的传统,规划概念是创建一个新公园,使其周边地区土地得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发展。
区域更新计划不仅仅着眼于修复破旧的城市肌理,同时还会在赛后留下可持续新社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使东伦敦成为拥有世界一流体育设施的城市区域。
奥运会是新公园创建过程中发生的里程碑事件;而奥运公园也将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欧洲最大的公园之一。
3.场地现状对设计的引导
(1)评估下利亚山谷
奥运会的选址工作始于对利亚山谷区大面积区域的评估,包括从伦敦东北部赫特福德郡到伦敦东北部再到泰晤士河,其范围约1500hm2。
研究工作意在评估并推演可能的远景未来,并开始确定努力实现区域振兴的机会。
实现积极、长期和可持续的改变的愿景源自该地区的景观历史以及该地区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功能特征——水。
振兴这一被忽视区域的具体目标包括:创建35 000套新住房和5万个工作岗位,以及配套的学校、医疗设施、社区中心和体育设施。
预计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可持续发展计划还将包括改善公共交通和运输基础设施,更好地连接到伦敦的其它区域。
(2)水产生新的主题愿景
未来远景规划的7个主题包括构建一座水城,通过本地区的河流和运河形成连续的绿色走廊,将利亚山谷区域公园与泰晤士河联系起来。
愿景的第二个主题是构建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心,新的开发区可能集中在斯特拉特福德和景宁镇。
第三个主题是邻里和社区综合计划,将确保改善所有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他主题的重点有关提升区域活力,提升产业密度和就业机会,提高通讯、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
而愿景的最后主题是2012年奥运会及残奥会。
(3)先前城管构思的辅助
早在奥运会举办之前,城市更新已在城市管理者的考虑之中,现在将奥运会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催化剂。
这个机会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显著、持久和积极的效应。
4.立意构思——双层景观:
河流和运河形成郁郁葱葱的低层核心景观以及2012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放平台。
在上层,宏大的主活动空间毗邻河道,并通过线性的场地引导观众进行参观。
主活动空间连接了所有主要的奥运场馆,从北部由霍普金斯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维罗帕克(VeloPark)自行车中心,到MAKE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手球竞技场,到波普洛思(Populous 即原来的HOK)设计的主体育场,到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游泳中心。
六、方案内容
1.平面图
平面图发展历程
2.视线分析与交通功能分析
交通
视线
3.综合考虑功能分区
(1)植物景观设计
从概念到深化阶段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以前期的概念设计为基础,不仅着眼于当前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更注重其赛后的利用。
“切合目标、物有所值和打造独特品质”成
为启发和引导奥林匹克公园建设及其赛后转型的首要原则。
在总体规划进入建设之前,奥林匹克公园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它是伦敦100年以来最大的城市公园;另一方面公园所在地原为电池和火柴厂所占据,也曾用作军事和民用垃圾场,这块被遗弃的场地受过严重的污染,需要经过持续的净化和恢复才能进行使用。
在过去的4年里,250英亩(约合101.17公顷)重度污染的场地被改造成环境优美的公园。
园内有6 200棵乔木,9 500棵灌木,6 300株球根植物,250 000株湿地植物,766 000棵草本和蕨类植物,以及650个鸟类和蝙蝠巢穴,这些都代表着48公顷的新栖息地。
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期间,公园每天能够接待成千上万人次的游客。
沙漏型的场地形状很自然地将公园分为以自然、绿色为主导的北园和着重城市休闲的南园,而南园将被发展为伦敦东区的“南岸”。
南北两部分通过一条超过5km长的修复河岸连接起来,这条河流叫作“利亚河”,它曾经是一条运河,现已改造成集湿地、沼泽、水生林地、旱生林地和草甸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区。
利亚河能够控制雨洪,同时也能消耗场地内部的腐败物质。
(2)增加绿地空间
公园尽可能创造更多的绿地空间,减少场地面积,以降低对人流、安全和舒适性的负面影响。
同时,河谷因为增加绿量而变浅,提高了公园的可达性和识别度,同时也利于路线的分级规划,从而提高了公园的实用性和生物多样性。
(3)开放草坪广场
广场作为公园和公共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天为成千上万的游客提供了进入公园和
各场馆的舒适安全的通道。
观众草坪形成了开放空间,而伦敦2012花园和英式花园使公园极具吸引力。
伦敦2012花园是对奥运会这一盛事的祝贺,也强调了赛期和赛后模式。
花园将创造一个富有活力的入口,呈现一个鲜明的赛期和赛后的转换,同时拓宽河道的可视范围,提高奥林匹克公园的赛后利用价值。
4.分区规划
(1)分区担保
总体规划表达了城市更新的强烈意愿,也成为伦敦申办2012年奥运会的核心。
随着伦敦成功申奥,下一阶段将是进一步落实概念规划。
规划许可由陶尔哈姆莱茨区(Tower Hamlets)、哈克尼区(Hackney)、纽汉区(Newham)、沃尔瑟姆福雷斯特区(Waltham Forest )和附近的格林尼治区(Greenwich)共同担保。
(2)水分南北两部
230hm2的规划场地依水而建,其中100hm2将形成新的公园,两侧分布着2km长的利亚河河段。
北部将以开放、半乡村元素为特色,南部接近泰晤士河的部分则更加密集和城市化,并且包括运河网络。
5.建筑代表
伦敦馆篮球馆
、使用者和使用状况温布利大球场
七.使用者与使用情况
1.2012年第30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此举办,来自全球各国的参赛者、观看者、举办方人员在此汇聚。
2.赛后,这里变成一块占地102hm2的永久性城市开放空间。
在更大范围的奥运遗产规划层面上,临时性场馆、结构和广场都将被转换成永久性的公园绿地。
这将使伦敦污染最严重的工业棕地蜕变成东区惊艳的新兴公园。
南北两园在赛后也有不同的目标,北园着重于生态环境和栖息地的保护,南园则注重服务于各类事件和活动。
使用人员为当地政府、当地居民与外来人员。
3.奥林匹克公园将与现存的绿色空间相连接,形成一个绿色网络。
北面将与哈尼克尼沼泽(Hackney Marshes ) 沼泽地贯通,西面衔接维多利亚公园,而南面则与绿道串联。
赛后,有关机构将会对利亚河的河道进行清洁和拓宽,并修复利亚河地区的天然河漫滩,使其成为一片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的新生境,游人可在此观鸟,生物学家可在此进行探索研究。
八、同行的评价
1.Populous公司对于“伦敦碗”的设计:“‘伦敦碗’不是一个以壮观外形取胜的运动场,而是一个更聪明的建筑,拥有最为复杂的装卸工程,像一只盛满空气的大碗。
”
2.Chris Jopson:考虑到国土面积、人口及运动人口、运动场馆赛后使用率、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临时场馆对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最绿色、最省钱、最实用的高效选择,而临时场馆所体现的绿色、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无疑将成为伦敦奥运更宝贵的遗产。
3.Hargreaves说:“伟大团体帮助英国建立一个独特和神话般的公园,比赛期间和赛后都将是人们的乐土。
”
4.ODA的首席建筑顾问Ricky Burdett说:“这支设计组早就在世界各地创造出最优雅、摩登和雕塑般的公园。
未来将在奥林匹克公园采用最新的手法,最大化地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特点和水道,为赛中和赛后找到可信和有力的解决方案。
”
九、项目的重要性和唯一性
1.顺利举办第30届奥运会
奥林匹克公园对于赛期十分重要。
奥运会的举办将为整个国家留下一笔文化、体育、志愿者活动、商业和旅游的遗产,为伦敦和英国创造一处可持续的奥运遗产。
2.保证了生物多样性
利用生态学方面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进行生境设计、建造和管理。
她所建立的新的栖息地将包括水生和湿生林地、多物种的草地以及草甸、池塘、芦苇荡、沼泽地以及代表着场地历史的棕地。
同时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中也加入了特定栖息地特征和保护野生动物的装置,以保护“奥林匹克公园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的落实。
3. 可持续性
(1)奥林匹克公园迎合了奥运的可持续性需求,将伦敦污染最严重的工业棕地转变成了供奥运会和更广泛使用的可持续绿色空间。
项目的每个阶段都将废弃物减到最小量,并且超过98%的原场地材料都被循环利用。
(2)可持续性也贯穿于场馆、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中,这将为伦敦乃至英国留下一笔持久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遗产。
(3)为了实现可持续性的目标,伦敦奥运交付管理局与其合作方共同制定了贯穿于系统、程序、工具和项目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目标,主要的成就包括:①通过铁路和水路运输63%的建筑材料;②98%的奥林匹克公园场所拆建材料都被回收,进行循环使用;
③公园内(包括桥梁结构的内部和主新闻中心的“棕色屋顶”)修筑了650多个鸟类和蝙蝠巢穴。
十、局限性
英国《每日电讯报》引用建筑评论家埃利斯·伍德曼的话,对伦敦奥运场馆做了一番很不客气的评价。
伍德曼批评“伦敦碗”说:“便于拆卸的原则当然很好,也显示了我们在设计哲学上有意跟2008年的北京奥运主场馆有所区分,互别苗头,但这只是一种企图心方面的成就而已,而不是一种建筑上的成就,以实际成果来说,我们所看到
的伦敦碗的设计实在非常不显眼。
”
伍德曼进一步指出,整个伦敦奥运会的发包和设计过程都很不尽如人意,他特别不满运动场馆没有经过严格的建筑设计竞赛,以至于搞出了一个其貌不扬的“伦敦碗”。
《泰晤士报》的建筑评论家汤姆·迪克霍夫深有同感。
他认为将来历史在评价2008年和2012年的两届奥运会时,很可能会把北京的“鸟巢”和英国的“伦敦碗”,视为东方之崛起对照西方之衰退的两大象征。
十一、可推广的特点和启示
1.占地大约100公顷的开放空间的设计尽可能减少河谷的雨洪危害并提高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2.废弃材料被重新利用,超过100万立方米的土壤就地通过“土壤医院”而净化,节约了90 000次卡车量的远距离输送,同时保证了可持续的先进科技运用于各场馆中。
3.奥林匹克公园照明系统的设计满足了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
赛期,照明系统将支持道路的导向以及广场上运动员和观众安全通道的夜间照明。
赛后,部分场馆和设施将被拆除,公园的路线也将会改变。
照明系统也将转变为为周边社区提供通往公园的安全路线,并且使某些地方保持黑暗以避免打扰野生动物。
7座“纪念桅杆”将作为奥运遗产的一处永久性标志。
大部分的照明栏装配有光电板,使能源先通过总输电线而不是直接用于照明,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能源。
4.LED灯的运用将不仅节约能源、减少维护,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
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如何保护好野生环境和水道的生物多样性。
由于LED灯不会放射出干扰蛾类活动的紫外线,而蛾类作为蝙蝠的食物,对蝙蝠的生存至关重要,于是采用LED灯为蝙蝠生态走廊提供照明。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七、发展建议
1.进一步改善水体,使水上乐园能成为流动式的。
2.在永久性的林地上通过季节的变化组织更多的活动,让从斯特拉特福德城过来的步行桥上设置的大型的悬挂花园更加知名。
3.对于水禽的保护,希望在某段开放的水域中建立一个栖息浮岛。
参考文献、参考网址
尼尔·马蒂森/LDA事务所():《伦敦2012奥林匹克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比尔·汉威《伦敦2012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及赛后利用》
(英)詹姆斯·希契莫夫/研究网页:/james (英)奈杰尔·邓内特/研究网页: 《2012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生态种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