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留置针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和护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留置针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和护理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留置针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危险因素以及其护理措施。
方法:选
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100例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其
发生静脉炎的风险因素加以分析,并实施针对性护理。
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以及患儿
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4例患儿发生静脉炎,其发生率为8.00%,对照组13例患
儿发生静脉炎,其发生率为2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
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留置针输液所引起的静脉炎会对患儿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其发生的
风险因素制定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率,更好地保证患儿的医疗健康,值得临床
推广。
【关键词】小儿;留置针;静脉炎;原因;护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于不同层次的病人,临床也提出了不同的医疗策略。
目前,静脉留置针(vein detained needle)是临床儿科常用的一种输液方式,其能够有效地降低患
儿在输液过程中的疼痛与创伤,减少患儿的不安与反抗,也进一步让家长更为放心,医疗难
度有所降低[1]。
当然,该种输液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尤其是,幼儿本
身抵抗力较弱。
静脉留置针输液很容易导致其静脉炎。
所谓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受到刺激,
从而使得其血管壁出现炎症现象。
静脉炎会使得患儿感到患部存在疼痛、肿胀,尤其是在站
立或者过度运动后,其患处的皮肤颜色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加深,温度相对上升[2]。
如果没有
及时加以治疗,其将逐渐恶化,诱发严重后果。
我院针对小儿留置针输液引起静脉炎的风险
因素加以剖析,并且针对原因实施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100例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8个月~8岁,平
均年龄(4.2±2.7)岁;观察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7个月~7岁,平均年龄(4.1±2.5)岁。
所有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风险因素明确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
其
主要内容有:
1.2.1 控制输液速度液体过快的注入患儿体内,会使得其组织原本的稳定受到破坏,进
而导致其血管壁存在一定的损伤。
在临床留置针输液中,必须要根据患儿的实际状况,控制
其液体的注入速度,尤其是部分家长过于性急,会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必须要对其进行明确
与禁止。
1.2.2 操作无菌化在留置针输液中,必须要保证其操作的无菌性,再者,适当的控制其
针头留置时间,时间越长,患儿被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在整个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
保证操作无菌,且明确家长,尽可能不要用手触碰相关设备,避免污染。
另外,在针头留置
时间上,也需要加以控制。
1.2.3 穿刺部位在静脉炎中有一种血栓性静脉炎,其发生与穿刺部位关系相对紧密。
经
过临床研究发现,在进行穿刺时,尽量避开下肢静脉,能够有效地避免其发生血栓,自然静
脉炎发生机率降低。
1.2.4 穿刺技术规范儿科患者相对成人患者的组织相对隐秘,这就使得其操作中,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且,操作人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否则很容易因为儿童患者的情绪而操作失误。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后静脉炎发生状况,根据其病情分为1级静脉炎、2级静脉炎、3级静脉炎。
同时,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表,就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4例患儿发生静脉炎,其发生率为8.00%,对照组13例患儿发生静脉炎,其发生率为2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2 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状况比较(n,%)
3讨论
儿童相对成人来说,无论是组织的完全性还是免疫力,都相对的低下。
这也就使得其很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3]。
在使用留置针输液时,很容易因为液体的温度过高、液体注入速度过快、药物刺激性过强、操作不规范、细菌感染等问题,造成静脉血管壁发炎,进而产生静脉炎[4]。
而静脉炎逐渐演变,会使得患处肿胀、溃烂,且疼痛感较强,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5]。
面对该种状况,临床对其风险因素的研究,也相对增多。
就风险因素,提出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综上所述,明确小儿留置针输液引起静脉炎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小儿静脉炎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微. 小儿留置针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9:99-101.
[2]郎冉冉. 三黄软膏外敷对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
[3]陶艳玲,周春兰. 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4,20:89-92.
[4]江爱萍. 小儿应用静脉留置针与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A]. 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山东省第六届一次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2006:4.
[5]袁红,李祥清. 留置针输液性静脉炎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7:3539-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