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学科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体育学科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身体协调性和控制能力处于发展阶段。

他们活泼好动,对体育活动充满热情,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这个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是培养体育兴趣和基本运动技能的关键时期。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体育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基本的田径运动(如走、跑、跳、投)、体操(简单的队列队形、广播体操)、小球类(如小篮球、小足球的简单玩法)以及传统体育项目(如跳绳、踢毽子等)。

这些内容旨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运动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队列队形,如立正、稍息、看齐、原地踏步等。

2.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做出简单的田径动作,如50米跑的起跑姿势、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投沙包的基本方法等。

3. 学会简单的体操动作,包括广播体操的熟练连贯完成,以及一些简单的垫上运动动作,如前滚翻的初步尝试。

(二)身体健康目标。

1. 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耐力素质,如在长跑练习中能够坚持一定的距离。

2. 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使学生在各项运动中表现出更好的身体协调性。

(三)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1. 在体育游戏和竞赛中,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面对挑战时能够积极应对。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努力。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各项运动基本技能的规范性,如田径项目中动作的标准性,这是提高运动成绩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关键。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包括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积极参与等。

(二)教学难点。

1. 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中有所收获,尤其是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运动能力。

2. 在团队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团队合作的内涵,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配合,而是在思想和行动上达成高度一致。

五、教学措施。

1. 多样化教学方法。

- 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枯燥的体育技能训练融入到有趣的游戏中,如在50米跑教学中,设计“追逐小尾巴”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提高跑步速度。

- 运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标准动作示范和多媒体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如在广播体操教学中,先播放完整的视频,再进行分解动作示范。

2. 分层教学。

-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让他们挑战更远的距离;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降低难度,注重动作的规范性练习。

3. 激励性评价。

- 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采用口头表扬、小红花奖励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例如,当学生在团队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时,及时表扬并奖励整个团队。

六、教学进度。

(一)第一阶段(第1 - 4周):基础技能训练。

1. 第1周。

- 课堂常规教育,介绍本学期体育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 进行队列队形的复习与巩固,重点练习立正、稍息、看齐、原地转法。

2. 第2周。

- 继续队列队形练习,增加行进间队列动作,如齐步走、跑步走。

- 开始50米跑的教学,讲解起跑姿势和跑步过程中的呼吸方法。

3. 第3周。

- 50米跑的练习,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跑步速度和竞争意识。

- 简单介绍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进行原地预摆练习。

4. 第4周。

- 立定跳远的完整动作练习,在沙坑前进行试跳,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 进行广播体操的初步教学,学习第一节广播体操的动作。

(二)第二阶段(第5 - 12周):技能提升与拓展。

1. 第5 - 6周。

- 广播体操的深入教学,逐节学习并连贯练习,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节奏感。

- 进行50米跑和立定跳远的巩固练习,组织小型测试,记录学生成绩,以便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

2. 第7 - 8周。

- 引入小篮球的简单教学,如原地运球、双手胸前传球的基本动作。

- 在体操教学中加入简单的垫上运动,如跪撑爬行,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3. 第9 - 10周。

- 小篮球教学内容的拓展,进行简单的行进间运球练习,以及篮球游戏,如“运球接力”。

- 继续垫上运动的教学,尝试前滚翻的辅助练习,如团身滚动。

4. 第11 - 12周。

- 前滚翻的完整动作教学,在保护与帮助下让学生进行练习,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

- 组织小篮球的小组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第三阶段(第13 - 16周):综合练习与考核。

1. 第13 - 14周。

- 进行各项运动技能的综合练习,将50米跑、立定跳远、广播体操、小篮球等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游戏或竞赛的形式进行。

-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素质测试,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方面,为期末考核做准备。

2. 第15 - 16周。

- 期末考核,按照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各项运动技能进行考核,包括50米跑的成绩、立定跳远的距离、广播体操的完成质量、小篮球的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等。

(四)第四阶段(第17 - 20周):总结与拓展。

1. 第17 - 18周。

- 对本学期的体育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在各项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表现,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 根据总结结果,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弥补不足,提高体育成绩。

2. 第19 - 20周。

- 开展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如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学期的体育课程。

-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颁发奖状和小奖品,激励学生在今后的体育学习中继续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