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复习读书技巧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政治复习读书技巧汇总
1.把书读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如何阅读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要了解:本教材分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层次。
其次,需要知道本教材的正文
与辅助文的不同要求。
最后,应注意:每个单元之后,都安排了综合探究课,这是帮助你
体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因此,高三复习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去阅读教材。
例1,2021新课标福建卷·252021年1月1是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
行相关行政决定。
这一规定
A.确立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B.方便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缩小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
本题难度不大,不得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
决定,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C正确。
但C的内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是教材正文内容,而是教材“课堂探究”中的辅助内容。
题例启示:只有按照教材自身的要求,全面读书,才能应对高考。
如果只是阅读教材
正文内容,就会留下“死角”,对教材其他栏目的一些观点、说法或提法就不清楚,考试
时就会丢分。
2.把书读细。
如果说“把书读全”是宏观层面的,那么“把书读细”则是微观层面的,即对教材某些重要观点和内容的表述要咬文嚼字、把握准确,能够辨析易混易错点。
例2,2021新课标浙江卷·31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
这告
诉我们
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③繁荣
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本题以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为背景,考查文化创新、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
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等知识点。
①说法明显错误。
文化发展的关健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继承传统文化只是其中一个重要途径,且继承传统文
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③说法错误。
从题干《功夫熊猫》中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
国的,可以说明④,同时“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说明西方对我国熊猫文化
既有借鉴,又有创新,说明②符合题意。
答案选B。
题例启示:在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三点:一是要仔细阅读教材,准确表述知识点;二是要记录易混易错点,整理错题笔记;三是要定期循环复习,经常翻看错题集。
3.把书读透。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把教材阅读透切,真正理解其内容,不能
似懂非懂;二是要对教材内容特别是正文内容中出现的生疏名词、概念,要作必要的了解。
否则,在理解、记忆、应试时就会出现障碍。
例3,2021新课标安徽卷·9“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
”图2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本题以诗画为背景考查意识的作用等有关知识。
A与本题无关,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
性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本题诗句描述的是人们能主
动反映客观世界,故C正确;B本身错误,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指导下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错误,正确的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例4,2021新课标全国卷·381根据材料一略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本题以我国的居民收入与政府、企业的收入对比和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对比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收入分配与公平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目前的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先进行“描述和
阐释”,再进行“论证和探究”。
无论是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还是结合
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都需要搞清材料中涉及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概念,否则无法解题。
这两个概念在《经济生活》第七课正文中是有的,如果在
新授或复习时认真地去解释什么是初次分配、什么是再分配,就有助于对实现社会公平举
措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对本题的回答。
题例启示:对教材内容理解、掌握必须准确、到位,不能想当然;对教材中出现的而
又没有阐述的名词、概念,如果自己不清楚,就必须通过自主学习或在老师的帮助下作必
要的拓展和延伸。
4.把书读薄。
政治高考的内容较多,有必修内容、有选修内容,有教材部分、有时政
部分,在依据教材、考纲点点落实的基础上,必须抓住主要考点构建知识块、知识体系,
做到纲举目张,以宏观促微观。
这样,答题时就能根据题型的要求,找准问题的角度,迅
速定位知识点,有效地组织答案。
例5,2021新课标北京卷·383结合材料略,针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内遇到的问题,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本题考查政府职能与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
解答措施类试题要本着措施从问题中来的
原则,因此首先要阅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即制约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
对外投资审批环节多,对东道国政治、公共安全和社会民生等信息掌握不够环保意识淡薄、个别国家对中国企业的不了解、东道国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等;第二步将这个因素分类即
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大类;第三步针对这些问题,认真履行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没有体现的职能舍去。
同时要想到,帮助企业“走出去”也是
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一部分,因此也涉及我国的外交政策与和平发展道路等相关知识,既
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又要尊重东道国的主权与正当利益。
题例启示:要理清知识宏观框架,或以某一主体如政党、政府、企业、公民为中心,
辐射性全面整合相关理论,以便形成知识储备,灵活应对各类形式的试题;或定位经济、
政治、文化某一角度如地位、原因、意义、措施,形成一般性答题语言,以不变应万变,
结合材料变通使用;或定位时政语言,与时俱进地归纳整理相关理论,这对应试有锦上添
花的效果。
5.把书读通。
政治学科内容有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不同模块,而考试是一张试卷,其综合性是必然的,而且综合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在不同的模块中打通知识关节,做到融会贯通,方能应对跨模块的综合题。
例6,2021新课标江苏卷·372针对人们把传统节日当作普通假日来过的现象,综合
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进一步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
出建议。
本题考查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具有学科内综合的特点,涉及到政府职能、宏观调控、市场调节、民主管理等考点。
建议类题目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同时本着建议措
施从问题中来的原则,根据材料,政府是重要主体,政府要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的职能,充分发挥财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动的支持作用。
发挥市场作用,引导企业开
发具有传统节日文化元素的产品,加强节日文化的传播。
城乡基层自治组织通过民主管理,推动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传承。
题例启示:要搞好政治学科复习,既要寻找相关知识点之间的结合点、交叉点,又要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当做认识工具,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以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一加深理解领悟《考纲》和《考试说明》。
教师应该主动理解领悟《考纲》和《考试说明》,包括考点的增减、例题变化和题型
特点的研究。
如:2021年《考试说明》增加的人权观点、美国的利益集团等知识点在当年高考中都有所体现。
2021年哲学时代精神的考点调整,在选择题第35题中有所涉及;主观题第42题第2问“运用经济生活,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
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
这是经济生活和哲学思维方法的有机结合,和《考试说明》中替换的江苏高考例题考查思想上是一致的。
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考试说明》。
首先,对于《考试说明》,学生更多的是关注《考试说明》列举的考点,忽视对《考
试说明》例题的关注及例题所隐含的高考能力要求的了解,这是对《考试说明》的片面认
识和利用。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学生关注考点,但只是停留在对考点一而再再而三的
强化记忆,忽视对考点的深刻领悟。
例如:对党的科学执政方式的掌握,许多学生只停留
在反复记忆,没有深入从“规律”的内涵加深理解。
最后,考点复习重分析轻综合。
综合性考查是当前高考的一个方向,需要学生有意识
地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如:2021年高考政治第1问以政府为主体,实现对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的综合性考查。
事实上在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时,应该把第四单元的外交政策
融合进来。
又如,经济生活中涉及企业知识的,主要是第二单元生产、劳动和经营和第四
单元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
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知识的构建主体。
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以系统和要素关系理论为指导,分析、理解“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他们把零散的、似乎没有联系的“点”连成线,再把线结成网。
三回归教材,以本为本。
任何高考试题的设置都来自于对教材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在高三复习中如果以提纲、
考试代替教材的分析和整合,就是本末倒置。
同时,以训练代替教材复习所形成的知识点
往往是支离破碎的,缺乏知识理解的系统性。
不符合当前高考知识单点突破和综合考查的
要求。
此外,2021版的政治教材,根据精神要求,对各个模块作了相应的调整。
我们有必要认真研读,把握其变化,领会其变化背后的思想精神,为基础年段的教学和高三的复习提
供依据和指导。
一.重视基础知识,抓好主干知识。
近几年高考政治命题扔立足于考查基础知识,强调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同时,高考单
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切小。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书为本,回归教材,不留死角,精心指导学生学会按考点、考纲进行知识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从微观与宏观把握每
一个考点及内在联系,真正达到基础能力过关。
二.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讲清目标、讲准重点、讲透难点、讲明疑点、
讲活热点、讲出规律。
1. 要讲清目标。
具体做法是:在授课前,首先向学生出示复习提纲主要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热点四个部分。
其次针对提纲,从识记、理解、运用和综合四个方面作一简
要说明。
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听什么,记什么,哪些应该了解,哪些应该重点掌握。
2.要讲准重点。
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精力和时间讲准重点,解决
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主次颠倒。
这样才能做到事半
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要讲透难点。
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难点,攻克难点,讲透讲懂。
哪怕是花一节课
的时间去讲透一个问题,我认为也是值得的!我会想办法用很形象的比喻或很具体的事例
让学生去弄懂对他们来说很深奥很抽象的理论,直到他们恍然大悟,心神领会!
4.要讲明疑点。
讲明疑点贵在讲清疑因,学生明确了疑因,疑点便迎刃而解。
在讲解中,可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5.要讲活时政热点。
随着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灵活性、生活性试题日渐增多,考
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
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的知识去解释、分析这些问题,使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不能生搬硬套。
6.要讲出知识的规律。
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二方面:一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
是解答方法与技巧。
由于每节课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纵横交错的。
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将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形成网络系统,并将这些规律性的东西
交给学生。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解答方法与技巧的传授。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
思路的点拨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总之,在复习课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三.不能贪多求快,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轮复习因为学校扩招后,差生面多了,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影响了教学进度,刚开始
要稳扎稳打,狠抓基础知识的督促和落实,多记多背,一边讲课本知识一边讲练习题,循
序渐进,不再跟着考试跑,而应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重在教学的实效性。
<>的人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