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4.更浩瀚的海洋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语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4 更浩瀚的海洋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注音。
悯()萋()谧()瀚()
解析:注音要准确,声母、韵母、声调要读准。
答案:mǐn qī mì hàn
2.纪伯伦,___________(国)诗人、小说家,他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了解,作品任选三部即可。
答案:黎巴嫩《先知》《沙与沫》《先知园》《草原新娘》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浩瀚污垢悲观赤裸裸
B.躯体攘除匣子码瑙缸
C.怜悯钩画安谧顶礼膜拜
D.泡沫贝壳糟糕遮人耳木
解析:B项中“码瑙”应为“玛瑙”;C项中“钩画”应为“勾画”;D项中“遮人耳木”应为“遮人耳目”。
参考答案:A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依据课文填空。
让我们离开这片__________吧,这里没有一块__________的地方可让我们__________。
我绝不愿意在这样的风里__________我金色的发辫,在这样的空间__________我__________的胸脯,脱下衣裳,__________地站在这样的光线下。
解析:要根据课文填空。
答案:海岸隐蔽沐浴散开袒露 柔嫩赤条条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这是个靠自己的幻觉树起一尊偶像并向它顶礼膜拜的苦行僧。
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
参考答案:用苦行的手段修行的宗教徒。
现指故意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种种痛苦来折磨自己的人。
3.作者为什么不让乐天派看见自己的身体呢?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重点是对乐天派的理解。
参考答案:作者想寻找的是理想的安静的能够洗涤身上的灰尘和污垢的地方,所以盲目乐观的人是不配看见“我们赤裸裸的躯体”的。
“乐天派”指对生活不做本质的认识、轻浮不务实的盲目乐观者。
4.文章的结尾说:“于是我和我的心离开了这浩瀚的大海,我们走了,去寻找更浩瀚的海洋。
”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作者不欣赏文中所写的七种生活态度,要去寻求与之不同的更加美好的生活。
5.你欣赏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解析: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参考答案:略
志鸿教育乐园
纪伯伦所鄙视的德行
曾有七次我鄙视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是在她可以上升而却谦让的时候。
第二次是我看见她在瘸者面前跛行的时候。
第三次是让她选择难易,而她选了易的时候。
第四次是她做错了事,却安慰自己说别人也同样做错了事。
第五次是她容忍了软弱,而把她的忍受称为坚强。
第六次是当她轻蔑一个丑恶的容颜的时候,却不知道那是她自己的面具之一。
第七次是当她唱一首颂歌的时候,自己相信这是一种美德。
30分钟训练(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逊色(xùn)翘首以望(qiáo)
B.怜悯(mǐn)陶冶(yě)悯然涕下(mǐn)
C.撇去(piē)苍劲(jìn)漫不经心(jīng)
D.浩瀚(hàn)袒露(tǎn)沧海一粟(sù)
解析:“劲”应读“jìnɡ”。
答案:C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殷勤勾画鲜嫩润泽
B.繁衍袒露顶礼膜拜
C.天赋寂寞瞬息万变
D.嗫嚅厄运高山俊岭
解析:“高山俊岭”应为“高山峻岭”。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敌人被打跑了,但战士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一定会重整旗鼓的。
B.房租、邮费、电话费等,每个月都要近千元,若再开展活动,开支是左右为难了。
C.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D.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解析:A.“重整旗鼓”是褒义词,应改为“卷土重来”;B.“左右为难”指人不指事;C.“漫不经心”改为“漠不关心”。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
B.走到屋外,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打了个冷战,我的头脑也清醒了许多。
C.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的各国代表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中国艺术家演出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和舞蹈。
D.恩格斯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人类的起源,提出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观点。
解析:A.“防止”和“不再”不合逻辑。
B.成 分残缺,“寒风”后加“使我”。
C.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答案:D
5.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只见一个男人站在一块__________的岩石上,手里举着一个__________的匣子,他从匣中取出一块一块的糖,抛入海中。
我的心对我说:“这是一个没有喜事也笑口常开的乐天派,要小心,不要让乐天派看见我们__________的躯体。
”
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的背诵。
答案:白色镶满珠宝赤裸裸
阅读下文,完成6—12题。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
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
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__________(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
会飞的蒲公英。
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
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
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
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
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
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
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
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
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__________(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
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选文有改动)6.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轻__________(yíng)娇__________(nèn)
7.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8.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1.文章以“会飞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含义?
12.文章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
6.解析:此题考查对字形的识记,要准确。
答案:盈嫩
7.解析:此题考查衬托的表现手法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或平凡)。
8.解析:此题考查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9.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蒲公英
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10.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参考答案: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11.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既揭示了蒲公英的性格特征,又包含了母亲对“我”的殷切希望。
12.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和主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