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存在感”才是最佳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存在感”才是最佳感觉』
零“存在感”才是最佳感觉
昨晚加完班已是凌晨一点多,和一群同事一道夜宵,而这一顿苦逼加班后的夜宵,很快就在朋友圈里被不同的人反复多次秀晒,同时配上各种版本的深夜矫情文字和不同角度的自拍。
一整顿夜宵,几乎就是上菜、拍照、P图、发朋友圈,最后互相换几个点赞和来回几次的评论。
这样与朋友圈紧密相连的人生,其实就是我们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写照:晒旅游、拍美食,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过得很好;发自拍、配文字,无非为了证明自己不赖的外貌,多赢得几分关注;秀恩爱、许诺言,也无非是为了证明对方特别爱自己。
人们如此依赖朋友圈这片虚拟的土地,就是为了寻找自身的“存在感”。
而这份对“存在感”的渴求正是源于空虚贫乏的内心和脆弱的安全感。
我们寻求“存在感”,总是会以为世界是围着自己运转的,总是迫切要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总是把自己的生活状态昭告天下、怒刷“存在感”。
于是,我们每天生活的一大部分就变成了“不是在点赞和评论,就是在等待别人的点赞和评论”。
发出一条状态后,看到好多人留言,一瞬间“存在感”爆棚,内心窃喜原来这么多人关心我,然后一条一条开始回复。
而一旦发布的状态无人理会,“存在感”指数便急剧下降,内心焦虑自己都已经发了这么伤心的状态为何没有安慰。
在感情上更是如此,我们在朋友圈里的一言一行都伺候自己内心的“存在感”。
我们在深夜发布矫情的状态,无非是希望在乎的那个人看到,然而如此这般去乞求一份“存在感”,也恰恰是最没有“存在感”、内心空虚的表现。
在我看来,最好的情感状态是零“存在感”。
因为内心充盈,幸福满足,所以不需要寻找“存在感”,更无需去发布各种状态昭告天下证明自己很幸福。
“所以说,感情里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是零“存在感”。
当你无需去寻求“存在感”时,就说明你的内心已被满满的幸福填充,有着足够的自信心和充盈的内在。
前段时间张靓颖在演唱会舞台上“逼婚”的视频传得很火,说实话看过之后打心眼里心疼这个姑娘。
对于一个女孩子而言,需要莫大的勇气才能踏出这勇敢的一步,但借助观众的压力“逼迫”男友回应,这是有多么地缺乏安全感,才要如此拼命地寻求自身的“存在感”,恨不得昭告全世界他很爱我,恨不得将对方紧紧和自己捆绑在一起。
突然想起之前安娜说的,她以前谈恋爱的时候也是这样缺乏“存在感”,对方信息晚回复一会就开始坐立不安,动不动就发个状态晒幸福秀恩爱。
但是遇到他之后,忽然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向外界炫耀或者证明什么了,内心满满的幸福好像中了五百万的幸运儿,只想销声匿迹默默过好自己的生活,生怕被人知道,谁会跑出去到处和人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