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通信及网络技术-7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会议系统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1 数字会议系统概述 7.1.2 数字会议系统组成结构 7.1.3 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1 电视会议系统概述 7.2.2 电视会议系统的相关标准 7.2.3 电视会议系统的组成 7.2.4 电视会议系统的组网方式 7.2.5 基于IP网络的电视会议系统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多媒体信息显示系统 多媒体信息显示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将计算机、
录像机、电视机、收音机、音响、话筒、大屏幕投影、灯光控制、 电视墙、电子地图、电子白板等设备集成在一起,实现可视会话功 能。
多媒体信息显示系统通过网络上的计算机和和大屏幕投影系统 将数据库中的各类文件、数据、图形、图像、表格和动画等信息, 以正确、清晰的视觉效果传递给会议出席者,实现信息的共享。
3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8. 会议签到系统 采用IC卡技术,实现会议签到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和信息查询
过程自动化和会议管理自动化。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A. 会前预备模块 会议举行前,会议工作人员应提前将参会人员个人档案输入管
于一体的数字化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
2. 数字会议系统的发展阶段 A. 全模拟技术的会议讨论系统——扩声 B. 模拟与数字结合——扩声、会议签到、发言管理、投票表
决、同声传译、视像跟踪; C. 全数字会议系统——数字音频技术;采用模块化结构,将会
议签到、发言管理、投票表决、同声传译、视像跟踪、显示、网络 接入连成一体,由会议设备总控制系统根据会议议程协调各子系统 工作。
7.2.1 电视会议系统概述
7.2 电视会议系统
1. 电视会议系统的含义 利用现代音视频技术和通信技术在两个或多个地点的
用户之间举行会议,实时传送会议现场的声音、图像。它 同时还可以附加静止图像、文件、传真等信号的传送。 2. 电视会议系统的分类
A. 公用电视会议系统 B. 专用电视会议系统 C. 桌面电视会议系统 3. 电视会议系统的应用 A. 远程商务会议应用 B. 政府行政会议应用 C. 远程教育应用 D. 远程医疗应用 E. 项目协调工作应用
不干扰。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D. 二次翻译系统 直接翻译系统:由原语种直接翻译的工作方式。 二次翻译系统:每个译员台都有一个发言原语种的输出,还有一个一
次翻译的输出,供译员选择。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5. 视频跟踪系统 会议监控系统要求具备视频跟踪功能,即要求摄像机实现声像
主席机上的LCD可显示发言人的资料、表决结果,并可查看译员 机的操作信息和投票表决的操作信息等。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B. 代表机 会议代表通过操作代表机面板上的按键申请发言、参与表
决、选择收听语种等。
1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A. 同声传译工作原理 将发言者的语言送至会议扩声系统在会场放送,同时将发言者声音送
至隔音的译员室; 口译员一面通过译员机所带的耳机收听原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
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译员机的话筒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 完整地传译成目的语;
译语通过话筒传送,需要传译服务的与会者通过接收装置,选择自己 所需的语言频道,从耳机中收听相应的译语输出。
联动,自动跟踪会场内正在被使用的会场话筒,将发言者摄入画 面,从而满足实况转播及同声传译的需求。
当参会者打开话筒时,摄像机会自动调整到发言者所在位置, 并在视频显示设备显示摄像机所摄制的图像。
当话筒关闭时,摄像机可摄影任一预设目标。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6. 会议照明控制系统 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预先在控制面板中设置多种灯光场
景,使会议室在准备、报告、研讨、休息等不同的使用场合都能有 不同的灯光效果。
灯光控制系统还可以与投影仪等各种演示设备联动。 7. 网络接入系统
以通信网或计算机网络为运行环境,连接主会场和分会场的中 央控制设备,实现局部和广域范围内的多点数字会议功能,可以在 开会期间支持电子白板对话,支持语音、数据和图像文件传送。
5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2 电视会议系统相关标准
3. 音频编码解码标准 A. G.711---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编码 B. G.722---采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SB-ADPCM)编码 C. G.723.1---采用双速率语音编码 D. G.728---采用低延时码激励线性预测(LD-CELP)算法 E. G.729---采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S-ACELP)算法 4. 复用协议 A. H.221---定义了数据传输的帧结构 B. H.230---同步及控制协议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C. 红外同声传译系统 红外发射器为每种语言产生一个载波,并推动红外辐射器辐射出的红
外线均匀布满会场。 红外接收机位于听众席上,设有波段选择,以选择语言,从接收到的
已调红外光中解调出音频信号,由耳机送给听众。 参会者可在会场任何位置通过红外接收机和耳机,任意选择语言,互
9. 会议设备总控系统 数字会议系统的核心。 把会议的准备、管理、
控制都置于计算机环境中, 通过计算机享用功能丰富的 数字会议软件模块,拓宽会 议管理范围,实现系统安 装、话筒控制、会议表决、 同声传译、资料产生和显 示、出席登记、认证卡编 码、创建代表数据库、信息 分配、内部通话、显示、音 频处理等功能。
理计算机,以便为参会人员发卡。 B. 会议发卡模块
预先发卡:会前按照参会人员名单进行发卡。 即时发卡:对未收到卡片人员或计划外人员发卡。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C. 签到模块 参会人员在签到器前出示签到卡,签到器将记录参会人员签到
时间、姓名、职务等信息。 D. 出席统计模块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1 数字会议系统概述 7.1.2 数字会议系统组成结构 7.1.3 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本节学习要求 1 掌握数字会议系统组成结构 2 掌握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7.1.1 数字会议系统概述
7.1 数字会议系统
1. 数字会议系统含义 数字会议系统是一种集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及多媒体技术
4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 电视(视频)会议系统
7.2.1 电视会议系统概述 7.2.2 电视会议系统的相关标准 7.2.3 电视会议系统的组成 7.2.4 电视会议系统的组网方式 7.2.5 基于IP网络的电视会议系统
本节学习要求 1 了解电视会议系统的相关标准 2 掌握电视会议系统组成 3 掌握电视会议的组网方式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2 电视会议系统相关标准
1. H.320协议和H.323协议 A. H.320协议
利用电路交换网络组成系统,包括DDN、卫星电路、ISDN等时延 很小且稳定的电路类型。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2 电视会议系统相关标准
B. H.323协议 通过局域网经
IP网络进行通信。 支 持 H.320 网
利用特定的定位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运行 任何应用程序,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 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C. 电子白板的功能 a. 基本的批注与绘画功能,在任意电脑界面上实现屏幕标注,笔形可
以选择普通笔、排笔和毛笔等,标注笔颜色可以任意设定,标注内容可以 随时利用电子橡皮擦除,标注的内容可以随时保存和打印;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 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由信号拾取、信号放大、信号播放、信号处理、信号传
输和扬声器等部分组成 具体内容在第8章“公共广播系统”中讲述。
4. 同声传译系统 同声传译系统是一种为多国语言国际会议提供翻译的语音会议系
统。
2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E. 签到管席通过
触摸屏工作站可以查询和统计发言代表的姓名、年龄、届别、单 位、出席情况、出席时间等信息,并可以按任意内容进行分类统 计、查询、打印。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首先由图像传感器件对白板上的内容进行采 集,采集信号经过一定的图像处理后,最后用热 敏、喷墨或其他打印方式输出。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B. 红外交互式电子白板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将电子白板连
接到PC,并利用投影机将PC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 在专门的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可以构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 协作会议或教学环境。
络、帧中继网、 ATM网。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2 电视会议系统相关标准
2. 视频编码解码标准 A. H.261---ISDN电视会议系统视频解码标准 B. H.262---ATM/宽带电视会议系统视频解码标准 C. H.263---基于POTS的甚低频码率电视电话的图像压缩的视频 编码标准。 D. MPEG---动态视频压缩解码标准。
会议结束后,签到管理计算机可正确提供参会人员出席情况报 表、迟到人员明细表、请假人员明细表、缺席人员明细表。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A. 会前预备模块 会议举行前,会议工作人员应提前将参会人员个人档案输入管
理计算机,以便为参会人员发卡。 B. 会议发卡模块
预先发卡:会前按照参会人员名单进行发卡。 即时发卡:对未收到卡片人员或计划外人员发卡。
b. 鼠标功能,电子笔笔尖相当于鼠标左键,笔身按钮相当于鼠标右 键。利用电子笔实现鼠标单击、双击、选中、拖动、右键等功能;
c. 交互式电子白板内容的恢复和更新功能; d. 辅助工具:直接利用板体快捷工具条,实现屏幕内容放大、聚光 灯、遮屏、查看快照、查看板书、屏幕校准,以及利用自定义功能,随时 调用电脑的应用程序或者访问设定的网页。 e. 屏幕捕获、层技术、图形编辑功能:把静态的图形变成动态,更生 动直观。还可以对操作内容进行重播回放,提高传授水平和质量。 f. 无限页书写功能; g. 手写识别功能:可以在操作系统的现有语言包,选择识别语言,然 后进行书写。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2 数字会议系统组成结构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 发言表决系统 发言系统有主席机、控制主机和若干代表机组成。
A. 主席机 具有话筒优先权,会议主席可通过主席机面板上的优先键随时改
变代表话筒的状态,中断其他代表的发言,还可发起、停止或中断表 决,管理和控制会议进程。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电子白板:汇集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 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它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 结合计算机和投影机,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教 学。 A. 复印式电子白板
通过用户的简单操作便可将白板上书写的内 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扫描并打印出来。功能完成过 程与普通的复印过程一样。
C. 控制主机 会议系统的核心,控制主席机、代表机和译员台等发言设备,可实现
自动控制,管理会议的进程。 可由机务员通过个人电脑操作,把会议的准备、管理、控制都置于图
像计算机环境中,实现更复杂的管理。 提供电源,内置均衡器和移频器,对系统输出的音频进行高、低音调
节,以适应不同的听觉要求,有效抑制啸叫。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B. 有线同声传译系统 译员室译员将传声器送来的原语翻译成不同的目的语言,分别经过放
大单元和分配网络,同时送至每个听众的座位上。 每个听众可通过座位上的耳机和语言选择开关,选听不同的语种。 音质清晰,无干扰。 传输网络复杂,听众不能自由活动。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1 数字会议系统概述 7.1.2 数字会议系统组成结构 7.1.3 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1 电视会议系统概述 7.2.2 电视会议系统的相关标准 7.2.3 电视会议系统的组成 7.2.4 电视会议系统的组网方式 7.2.5 基于IP网络的电视会议系统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多媒体信息显示系统 多媒体信息显示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将计算机、
录像机、电视机、收音机、音响、话筒、大屏幕投影、灯光控制、 电视墙、电子地图、电子白板等设备集成在一起,实现可视会话功 能。
多媒体信息显示系统通过网络上的计算机和和大屏幕投影系统 将数据库中的各类文件、数据、图形、图像、表格和动画等信息, 以正确、清晰的视觉效果传递给会议出席者,实现信息的共享。
3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8. 会议签到系统 采用IC卡技术,实现会议签到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和信息查询
过程自动化和会议管理自动化。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A. 会前预备模块 会议举行前,会议工作人员应提前将参会人员个人档案输入管
于一体的数字化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
2. 数字会议系统的发展阶段 A. 全模拟技术的会议讨论系统——扩声 B. 模拟与数字结合——扩声、会议签到、发言管理、投票表
决、同声传译、视像跟踪; C. 全数字会议系统——数字音频技术;采用模块化结构,将会
议签到、发言管理、投票表决、同声传译、视像跟踪、显示、网络 接入连成一体,由会议设备总控制系统根据会议议程协调各子系统 工作。
7.2.1 电视会议系统概述
7.2 电视会议系统
1. 电视会议系统的含义 利用现代音视频技术和通信技术在两个或多个地点的
用户之间举行会议,实时传送会议现场的声音、图像。它 同时还可以附加静止图像、文件、传真等信号的传送。 2. 电视会议系统的分类
A. 公用电视会议系统 B. 专用电视会议系统 C. 桌面电视会议系统 3. 电视会议系统的应用 A. 远程商务会议应用 B. 政府行政会议应用 C. 远程教育应用 D. 远程医疗应用 E. 项目协调工作应用
不干扰。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D. 二次翻译系统 直接翻译系统:由原语种直接翻译的工作方式。 二次翻译系统:每个译员台都有一个发言原语种的输出,还有一个一
次翻译的输出,供译员选择。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5. 视频跟踪系统 会议监控系统要求具备视频跟踪功能,即要求摄像机实现声像
主席机上的LCD可显示发言人的资料、表决结果,并可查看译员 机的操作信息和投票表决的操作信息等。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B. 代表机 会议代表通过操作代表机面板上的按键申请发言、参与表
决、选择收听语种等。
1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A. 同声传译工作原理 将发言者的语言送至会议扩声系统在会场放送,同时将发言者声音送
至隔音的译员室; 口译员一面通过译员机所带的耳机收听原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
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译员机的话筒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 完整地传译成目的语;
译语通过话筒传送,需要传译服务的与会者通过接收装置,选择自己 所需的语言频道,从耳机中收听相应的译语输出。
联动,自动跟踪会场内正在被使用的会场话筒,将发言者摄入画 面,从而满足实况转播及同声传译的需求。
当参会者打开话筒时,摄像机会自动调整到发言者所在位置, 并在视频显示设备显示摄像机所摄制的图像。
当话筒关闭时,摄像机可摄影任一预设目标。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6. 会议照明控制系统 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预先在控制面板中设置多种灯光场
景,使会议室在准备、报告、研讨、休息等不同的使用场合都能有 不同的灯光效果。
灯光控制系统还可以与投影仪等各种演示设备联动。 7. 网络接入系统
以通信网或计算机网络为运行环境,连接主会场和分会场的中 央控制设备,实现局部和广域范围内的多点数字会议功能,可以在 开会期间支持电子白板对话,支持语音、数据和图像文件传送。
5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2 电视会议系统相关标准
3. 音频编码解码标准 A. G.711---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编码 B. G.722---采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SB-ADPCM)编码 C. G.723.1---采用双速率语音编码 D. G.728---采用低延时码激励线性预测(LD-CELP)算法 E. G.729---采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S-ACELP)算法 4. 复用协议 A. H.221---定义了数据传输的帧结构 B. H.230---同步及控制协议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C. 红外同声传译系统 红外发射器为每种语言产生一个载波,并推动红外辐射器辐射出的红
外线均匀布满会场。 红外接收机位于听众席上,设有波段选择,以选择语言,从接收到的
已调红外光中解调出音频信号,由耳机送给听众。 参会者可在会场任何位置通过红外接收机和耳机,任意选择语言,互
9. 会议设备总控系统 数字会议系统的核心。 把会议的准备、管理、
控制都置于计算机环境中, 通过计算机享用功能丰富的 数字会议软件模块,拓宽会 议管理范围,实现系统安 装、话筒控制、会议表决、 同声传译、资料产生和显 示、出席登记、认证卡编 码、创建代表数据库、信息 分配、内部通话、显示、音 频处理等功能。
理计算机,以便为参会人员发卡。 B. 会议发卡模块
预先发卡:会前按照参会人员名单进行发卡。 即时发卡:对未收到卡片人员或计划外人员发卡。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C. 签到模块 参会人员在签到器前出示签到卡,签到器将记录参会人员签到
时间、姓名、职务等信息。 D. 出席统计模块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1 数字会议系统概述 7.1.2 数字会议系统组成结构 7.1.3 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本节学习要求 1 掌握数字会议系统组成结构 2 掌握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7.1.1 数字会议系统概述
7.1 数字会议系统
1. 数字会议系统含义 数字会议系统是一种集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及多媒体技术
4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 电视(视频)会议系统
7.2.1 电视会议系统概述 7.2.2 电视会议系统的相关标准 7.2.3 电视会议系统的组成 7.2.4 电视会议系统的组网方式 7.2.5 基于IP网络的电视会议系统
本节学习要求 1 了解电视会议系统的相关标准 2 掌握电视会议系统组成 3 掌握电视会议的组网方式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2 电视会议系统相关标准
1. H.320协议和H.323协议 A. H.320协议
利用电路交换网络组成系统,包括DDN、卫星电路、ISDN等时延 很小且稳定的电路类型。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2 电视会议系统相关标准
B. H.323协议 通过局域网经
IP网络进行通信。 支 持 H.320 网
利用特定的定位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运行 任何应用程序,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 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C. 电子白板的功能 a. 基本的批注与绘画功能,在任意电脑界面上实现屏幕标注,笔形可
以选择普通笔、排笔和毛笔等,标注笔颜色可以任意设定,标注内容可以 随时利用电子橡皮擦除,标注的内容可以随时保存和打印;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 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由信号拾取、信号放大、信号播放、信号处理、信号传
输和扬声器等部分组成 具体内容在第8章“公共广播系统”中讲述。
4. 同声传译系统 同声传译系统是一种为多国语言国际会议提供翻译的语音会议系
统。
2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E. 签到管席通过
触摸屏工作站可以查询和统计发言代表的姓名、年龄、届别、单 位、出席情况、出席时间等信息,并可以按任意内容进行分类统 计、查询、打印。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首先由图像传感器件对白板上的内容进行采 集,采集信号经过一定的图像处理后,最后用热 敏、喷墨或其他打印方式输出。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B. 红外交互式电子白板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将电子白板连
接到PC,并利用投影机将PC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 在专门的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可以构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 协作会议或教学环境。
络、帧中继网、 ATM网。
7.2 电视会议系统 7.2.2 电视会议系统相关标准
2. 视频编码解码标准 A. H.261---ISDN电视会议系统视频解码标准 B. H.262---ATM/宽带电视会议系统视频解码标准 C. H.263---基于POTS的甚低频码率电视电话的图像压缩的视频 编码标准。 D. MPEG---动态视频压缩解码标准。
会议结束后,签到管理计算机可正确提供参会人员出席情况报 表、迟到人员明细表、请假人员明细表、缺席人员明细表。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A. 会前预备模块 会议举行前,会议工作人员应提前将参会人员个人档案输入管
理计算机,以便为参会人员发卡。 B. 会议发卡模块
预先发卡:会前按照参会人员名单进行发卡。 即时发卡:对未收到卡片人员或计划外人员发卡。
b. 鼠标功能,电子笔笔尖相当于鼠标左键,笔身按钮相当于鼠标右 键。利用电子笔实现鼠标单击、双击、选中、拖动、右键等功能;
c. 交互式电子白板内容的恢复和更新功能; d. 辅助工具:直接利用板体快捷工具条,实现屏幕内容放大、聚光 灯、遮屏、查看快照、查看板书、屏幕校准,以及利用自定义功能,随时 调用电脑的应用程序或者访问设定的网页。 e. 屏幕捕获、层技术、图形编辑功能:把静态的图形变成动态,更生 动直观。还可以对操作内容进行重播回放,提高传授水平和质量。 f. 无限页书写功能; g. 手写识别功能:可以在操作系统的现有语言包,选择识别语言,然 后进行书写。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2 数字会议系统组成结构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 发言表决系统 发言系统有主席机、控制主机和若干代表机组成。
A. 主席机 具有话筒优先权,会议主席可通过主席机面板上的优先键随时改
变代表话筒的状态,中断其他代表的发言,还可发起、停止或中断表 决,管理和控制会议进程。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电子白板:汇集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 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它通过应用电磁感应原理, 结合计算机和投影机,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及教 学。 A. 复印式电子白板
通过用户的简单操作便可将白板上书写的内 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扫描并打印出来。功能完成过 程与普通的复印过程一样。
C. 控制主机 会议系统的核心,控制主席机、代表机和译员台等发言设备,可实现
自动控制,管理会议的进程。 可由机务员通过个人电脑操作,把会议的准备、管理、控制都置于图
像计算机环境中,实现更复杂的管理。 提供电源,内置均衡器和移频器,对系统输出的音频进行高、低音调
节,以适应不同的听觉要求,有效抑制啸叫。
7.1 数字会议系统 7.1.3 数字会议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B. 有线同声传译系统 译员室译员将传声器送来的原语翻译成不同的目的语言,分别经过放
大单元和分配网络,同时送至每个听众的座位上。 每个听众可通过座位上的耳机和语言选择开关,选听不同的语种。 音质清晰,无干扰。 传输网络复杂,听众不能自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