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格构梁混凝土浇捣工程安全、技术交底-2.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工作面安排:以E轴线为主线,D—E—F轴/11—16轴先行完成(23日前混凝土浇捣完毕);F轴以东和D轴以西后一步进行(26日以前混凝土浇捣完毕)。针对实际进度情况,E轴两侧目前13—15轴进度较快,因此拟安排中部(E轴侧/14—16轴)21日开始,进而分开两条施工主线,分别向南北两侧推进。该部位混凝土总量大约为6000立方米;按照实际进度情况,拟定分两个施工段进行,第一施工段为目前已经浇捣的F-F'/14—15轴以西区域,即E轴线两侧/14—15轴,后沿E轴线向南北两端推进;预计第一施工段将在24日完成浇捣任务;紧接后续从11轴/E轴以西向南推进,力争在27凌晨完成整个西区轨道层的混凝土工程施工,为后续防水等工作创造条件,进而为第一次转线打好基础。具体工作安排根据工程部要求调整执行。
每个泵管出料口配备4个振动泵,配合浇捣、振捣,振捣间距不超过500mm,确保振捣密实,严禁漏振。振捣时间宜为10~30秒,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振捣时,快插慢拨,据点布置要均匀.
须安排专人采用振捣棒在纵横梁格结构下模板外侧对梁底部进行振捣,确保型钢梁底混凝土密实,一旦梁底混凝土已经基本铺满,需调整采用两端下料,避免出现梁一侧粗骨料较多而另一侧均为水泥浆的情况发生。
七、成品保护
7。1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楼板的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
7。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翻边,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7。3已浇筑楼板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现浇框架混凝土允许偏差表4-36
5。4、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养护
1)、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的取样及留置:
①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②连续浇捣100M3以上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每100M3一组;
③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一组;
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三、现场检测
3.1质量员应对现场每车混凝土进行检测,并留下检验记录,检测记录内容包括:粗骨料粒径、塌落度、扩展度等,并根据混凝土方量留置同条件、标养试块。
3。2现场混凝土检测频率为每车,在阶段性同批混凝土状况较好情况下可调整至3~4车一测。
3。3对于检测情况不佳的混凝土要求退回加工厂,重新调整。
四、施工部署
搅拌站及运输:李杭春
4.3作业时间及交接:自21日开始浇捣混凝土,各班组、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施工,同时将有可能发生一边在绑扎,一边在进行支模、一边已经进行混凝土浇捣的流水作业情况,因此各班组必须配备足够的人员,并及时通知监理公司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以保证混凝土浇捣的连续性。要求作业面上钢筋绑扎人数不少于200人,木工作业人数不少于120人,架子工不少于50人,混凝土工振捣手每班次不少于16人(按4泵车),管理人员每班次不少于4人。钢筋工和木工必须由专人配合看钢筋和模板;混凝土工对于梁底及两侧必须由专人进行检查,交班时必须进行交底,防止漏振。
5。3、板混凝土浇捣
(1)、梁板混凝土同时浇捣,浇捣方法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进行.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结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保持水泥浆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厚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
五、操作工艺
5。1混凝土拌制
考虑型钢梁结构内置较大尺寸型钢,梁底部受型钢下翼缘板与梁底钢筋影响,混凝土流通困难且无法振捣,因此型钢梁混凝土需结合结构特点进行配制实验,得到合适的配合比后开始施工。
型钢梁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级配需严格挑选,控制碎石的粒径在5~25之间,以保证混凝土骨料流入型钢的底部。混凝土流动度应在600mm左右之间,塌落度控制在20cm左右。
纵横梁格构体系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交底记录表
技术方案交底单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新建杭州东站扩建工程
东站站房工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部(分项)工程
及工种名称
纵横梁格构体系
混凝土工程
交 底 时 间
被交 底 部 门
各部门及相关架子队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新建杭州东站扩建工程东站站房工程站台层11~16轴间线下与站台结构采用纵横梁格构体系与刚构—连续梁桥,宁杭甬正线、沪杭长正线、浙赣正线3线采用刚构—连续梁桥,其它到发线采用纵横梁格构体系。
9.2石子试验报告.
9。3砂试验报告。
9。4掺合料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试验报告。
9.5外加剂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试骏报告、产品说明书.
9。6混凝土试配记录。
9。7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9。8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
9。9混凝土强度统计评定表。
9。10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9。11混凝土施工日志(含冬期施工记录)。
8。6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8.7现浇楼板面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上人过早或未垫板进行操作。
九、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9。1水泥出厂质量证明书及进场复试报告.
十、安全管理
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把施工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行之有效地贯彻到各个环节中去。同时安全工作的特点又体现在它是一项需要持之以衡、需要全员参加的复杂的系统工作。
⑤每次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指导模板拆除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终凝前对可能产生的微裂缝予以抹压处理,抹平后开始浇水养护,待混凝土终凝后,采用铺设薄膜并保湿的方法养护。薄膜应覆盖密实,牢固。
六、质量标准
6.1保证项目:
6。1.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3人员配备
自21日开始浇捣混凝土,各班组、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施工,同时将有可能发生一边在绑扎,一边在进行支模、一边已经进行混凝土浇捣的流水作业情况,因此各班组必须配备足够的人员,并及时通知监理公司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以保证混凝土浇捣的连续性.要求作业面上钢筋绑扎人数不少于200人,木工作业人数不少于120人,架子工不少于50人,混凝土工振捣手每班次不少于每台泵车4人,管理人员每班次不少于4人(由试验室、安质部、工程部和技术部共同组成)。钢筋工和木工必须由专人配合看钢筋和模板;混凝土工对于梁底及两侧必须由专人进行检查,交班时必须进行交底,防止漏振。
纵横梁格构体系为主次梁外包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体系,型钢梁尺寸有梁有4种尺寸规格:1800*2500、1200*2500、800*2500、1800*3000(加腋位置),线下位置板厚为350mm,站台位置板厚为150mm.
二、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混凝土:纵横梁格、板结构均采用C50混凝土,混凝土为100年耐久性混凝土,技术标准参照铁道部相关规范执行,本区域混凝土要求塌落度大于20cm,扩展度大于60cm,石子粒径控制在5-25以内,并尽量提高混凝土7天强度等级.
8.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8.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8.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8。5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6.1。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6。1。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
6。1.4设计不允许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2基本项目: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2.1.2泵车:计划配备2-3台泵车,500m泵管,泵车根据现场布置到位。
2.1。3主要机具:磅秤(或自动计量设备)、双轮手推车、小翻斗车、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长抹子、插尺、胶皮水管、铁板、串桶、塔式起重机等。
2.2作业条件.
2。2.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无论板还是梁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要连续,应避免出现冷缝,要保证“软结茬”.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不能漏振、欠振、也不可过振.振捣时间宜为10~30秒,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振捣时,快插慢拨,据点布置要均匀.
(3)、在施工缝、预埋件处,应谨慎振捣,避免振捣不实、漏振,造成渗水通道,也要防止过振,造成砼浆流失,振捣时应尽量不触及模板、钢筋、止水带,以防止其移位、变形。混凝土接茬时间不宜超过试配初凝时间的一半,初凝时间现场控制不小于6h。
5
5
8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5
5
9
预留洞中心位置偏移
15
15
井筒长、宽
对中心线
+25
—0
+25
-0
H/1000
且不大于30
H/1000
且不大于30
注:H为柱、墙全高。
7.4冬期施工在已浇的模板上覆盖时,要在铺的脚手板上操作,尽量不踏脚印.
八、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8.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梁板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站台层以宁杭正线与沪杭正线划分为1—4站台、5-10站台、11—14站台,结构板面标高为-2.250m,总面积约为35740㎡,其中1—4站台结构,位于站房西侧;与站房换乘大厅相连接,施工范围为长129m,宽86m的矩形结构,面积约为11100㎡.5—10站台结构,位于站房中间区域,与站房换乘大厅相连接,施工范围为长129m,宽118m的矩形结构,面积约为15220㎡。11—14站台结构,位于站房东侧,与站房换乘大厅相连接,施工范围为长129m,宽73m的矩形结构,面积约为9420㎡。
2。2。2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2。2。3水泥、砂、石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2。2。4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经检查核定计量准确,振捣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
2。2。5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书已被批准.
4。2人员安排:
总调度:徐拥建
协助:裘也明周祖华朱金山
混凝土浇捣总负责:郑育军
南区负责:王培请
北区负责:张成龙
施工负责:罗轩昂蔡元军叶荣军金晶
试验组:余忠林苏正球
物资供应:虞秀光徐法权徐佩霞
质量控制:吴玉彪陈严桦吴长安董慧明
安全管理:韩俊郭会德
钢筋班:沈方利
木工班:俞力
混凝土班:周水清
养护:项建明
架子班:谢忠勇
允许偏差(mm)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1
轴线位移
8
5
尺量检查
层高
±10
±5
全高
±30
±30
3
柱、墙、梁截面尺寸
+8 —5
±5
尺量检查
每层
5
5
5
柱、墙垂直度
全高
H/1000
且不大于20
H/1000
且不大于30
5
表面平整度
8
8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10
10
7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
5.2、梁混凝土浇捣
纵横梁格构体系梁板混凝土一体浇捣,泵管先接至梁侧,采用单侧浇捣赶浆法使混凝土靠挤压流入型钢底部,并配合振动棒分层振捣,待梁另一侧冒出混凝土并均匀密实后,开始两侧灌注混凝土,垂直分层浇捣、分层振捣。
混凝土浇捣时考虑凝固时间问题,梁浇捣不易过长,以单跨纵横格为限,按部署施工流向分跨分格浇捣。
(4)、由于泵送混凝土的自由流淌,形成混凝土的分层浇注。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中50~100mm,以消除两层中间的接缝,上一层混凝土的自然形成厚度不能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
(5)、浇捣混凝土时派钢筋工和木工观察钢筋和模板,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校正。
(6)、底板混凝土成型完,等表面收干后终凝前必须用木抹子或铁抹刀搓压表面,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主要是塑性沉降裂缝和表面快速失水干缩缝),抹压共2~3遍,最后一遍收光应在终凝前完成。底板混凝土表面收光后,应尽早进行养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