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展的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展的观后感
画展的观后感1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艺术才情和用心向上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
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
资料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作品展。
我本带着一种沉重工作情绪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情绪立刻激动起来。
()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书画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画:《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画中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爱怜之情。
这时家长带着学生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带着几位学生、家长到处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样画,内心开始感起兴趣来。
我仔细观望着每幅画,我发现每幅画笔法都苍翠有力,画使人觉得实有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之感!让人感到艺术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学们画,那更不用说了,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文化气息,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兴趣。
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作者竟然是年龄那么小孩子!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
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地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书画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
看完了书画展,我感觉很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世界!同事们和学生们那些杰作,使我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
我
不禁想起了自我,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
也许我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我狭隘,认真汲取知识养分,在文化海洋中徜徉!
画展的观后感2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小记者应邀来到位于人民路与东柳大街交叉口的邯郸银行参观油画展。
原本以为这是枯燥无味的画展,但是当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银行大厅时,映入我们眼帘的却是
一幅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油画。
我们彻底被这些油画给惊到了,没想到它们竟是如此完美。
有的同学说:“这怎么可能是画的呢?简直比照片还要清楚呢。
”我也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位画家竟然能拥有如此了得的画功?
于是我一边走一边看,高大的电子屏上显示着作者简介:当代实力派油画家王凤国,河北省临漳县人,大专文化,作品曾多次在国家和省市及国外大赛中获奖,并在多家报刊上发表。
这时,老师让我们全体小记者集合由王凤国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参观画展。
王老师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有它的故事和来历。
比如《门》,王老师说他从小在这里出生,从这扇门里走出来上学、上班到结婚。
又比如《送羊》,它代表姥姥送给小外甥的祝福,面羊装在竹篮里上面还盖着一块蓝花布,窗户上的每个窗花也有它的寓意。
王老师一边讲我们一边飞快地记着笔记。
最后到了小记者提问的环节,大家都跃跃欲试,当然我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终于我鼓起勇气举起了手,王老师说:“这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我既紧张又兴奋地说:“请问王老师这幅巨大的画为什么挂在这个位置呢?”王凤国老师笑着说:“它叫黄金满地,你看它满树和满地都是金黄的树叶,意思是象征着秋天的丰收。
咱们这里是银行同时它也象征着财源广进、大富大贵、富贵有余的意思。
”随后又有同学问:“王老师您的画不卖吗?”王老师意味深长地说:“这里的每一幅画都倾注了我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曾经有位国外友人出高价买我的
《送羊》我都没有卖。
”“为什么呢?”我们感到很好奇。
王老师说:“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是独一无二的,我卖了它恐怕再也画不出一模一样的了。
”
画展结束后我们都得到了王老师的亲笔签名和合影心里都十分高兴。
哈哈!我给我的闺蜜说回家后我要在朋友圈好好炫耀一番,咱也算是见过和拥有名人亲笔签名的人啦!
画展的观后感3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的艺术才情和用心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
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
资料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作品展。
我本带着一种沉重的工作情绪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的情绪立刻激动起来。
()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画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画:《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画中的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的爱怜之情。
这时家长带着学生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带着几位学生、家长到处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画,内心开始感起兴趣来。
我仔细观望着每幅画,我发现每幅画笔法都苍翠有力,画的使人觉得实有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之感!让人感到艺术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学们的画,那更不用说了,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
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年龄
那么小的孩子!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
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地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的书画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看完了书画展,我感觉很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的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的世界!同事们和学生们的那些杰作,使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
我不禁想起了自我,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
也许我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我的狭隘,认真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画展的观后感4
进入展馆,一幅幅大型艺术力作给人带来“不可替代”的启发性东西。
把墨当色,把色当墨,相互重叠、渗透,画面倍感当代,蕴含着多媒体的艺术元素。
表现了思想俱进、意识超前、追问生活、气质聚盛、气韵生动,其主题是画家情感的宣泄、心灵空旷,这种境界来自儒家、道家思想的融合。
值得称道的是,他创作系列花鸟静物,笔墨浓淡、干湿、线条的连续性、意延构图、虚实相兼、自然留白都体现着中和之美。
画形“有中出无”“无中生有”如此转换,不为人刻意雕琢,让人振奋感慨,享受到善意和微笑。
从众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根基。
要求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实际的是画万里画作过程。
一个画家的突破,不敢想的他想了,不敢画的他画了。
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犟劲,运用大气度、大智慧的手法,气场沉潜于笔墨,笔墨挥毫于气韵。
心性、神性、灵性融于画道。
这次画展作品将会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因为他把中国水墨精神用鲜活的生命力向外散发和冲击。
苦思苦练形成自己“写彩”的艺术风格。
你看他画的山川,用色大胆粗犷,好比古代的漆器着色渲染而厚重。
作品在色彩上有鸡血石的感染和秀雅,有天黄石的高贵和稳重,有玉一般清澈和柔润,他笔下的山石纹路自然、造型巧妙、气象又有肌肤丰腴之美,他追求个性,而不为个性所困,不刻意造作,
而是顺其自然,大智若愚,返璞归真,用纯真感觉的手法去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
用他的话说:
就是把画变成一首无声的诗、一曲优美的音乐、一道可口的养生大餐。
让众人领悟、感受、品尝。
因此他在绘画时心神专一,好像与世隔绝、清除杂念、心渊气聚,从而看到作品有自己生活的阅历,思维的表现,精神的抒发,最终达到“得意忘象”的境界,他无所顾及,敢于挑战自我,自然而然地成为当代画家中的一位优秀的开拓者。
画展的观后感5
12月18日,我一天参观了两个作品展。
因为是本市非名流作品家群作品展,也就是每年年终照例举行的文化政绩展示。
所以我就不邀请朋友同行,只是自己一人随便走走看看。
我先去南溪山看市美术馆的《首届桂林市十二县美术作品联展》,然后出来南溪山公园门口乘11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在七星公园门口的桂林市展览馆看《桂林女子书作品研究会书作品作品展》。
观展的人不多,每一个展览场地,走一圈也不过半个钟头。
《首届桂林市十二县美术作品联展》获得金奖的作品是一幅油作品《古镇》,作品面是古民居和石板巷道。
作品面的色调有旧居情调。
但是,色彩的明度、纯度缺乏丰富区别,只是在笔触大小和明暗上下了功夫,所以整幅作品面就感觉不到纵深和色彩透视的对比。
作者用笔作品出的石板路也没有用油作品刀作品的那种坚硬质感,缺少响亮强烈的虚实对比。
当然,这只是技术层面的观感。
至于作品面氛围蕴涵的作者人文历史心态,那将是更高一个层面的内涵了。
对此只能偶遇而不可期待,更不能迷信权威专家的应时高论。
我曾经在一位爱好摄影博友的博文中发过一贴评论:宁愿相信感觉,而不要迷信权威。
因为,权威常常陷于自己的感觉之中,而不能宽容并难以理解另类感觉。
这一帖评论的意思就是:学摄影(其实学什么都一样)只能跟老师学技术技巧的基本功夫,一但到了艺术处理和创作的层面和领域,就绝不能再迷信老师(特别是自我感觉永远良好而又好为人师的所谓权威专家)的指手划脚。
老师的指导和建言,只能作为自己终生学习的参考意见之一。
一定始终要保持自己独立的感觉,才能走好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
这就像我们对待家中的父母一样,父母虽然是我们的至亲至爱,但我们要想获得比父母更成功地自立,那就既要深藏并尊重父母的爱,又要修正甚至背离父母教导的人生经验,才能获得比父辈更大的成功。
如果人生永远停留在严父、慈母和恩师的襁褓中,那自己天赋独立的生命就会永无成熟之日。
学艺、为文、做人,其成长、成熟、独立之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画展的观后感6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的艺术才情和用心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
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
资料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作品展。
我本带着一种沉重的工作情绪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的情绪立刻激动起来。
()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画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画:《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画中的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就是貌眼神各不
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的爱怜之情。
这时家长带着学生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带着几位学生、家长到处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画,内心开始感起兴趣来。
我仔细观望着每幅画,我发现每幅画笔法都苍翠有力,画的使人觉得实有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之感!让人感到艺术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学们的画,那更不用说了,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
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竟然就是年龄那么小的孩子!真的是为他们感到自豪。
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的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的'书画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看完了书画展,我感觉很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的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的世界!同事们和学生们的那些杰作,使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
我不禁想起了自我,与他们相比我实在就是太惭愧了。
也许我该身体力行的多看多走,刨除自我的狭隘,认真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画展的观后感7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的艺术才情和用心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绘画画展。
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
资料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作品展。
我本带着一种沉重的工作情绪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的情绪立刻激动起来。
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画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画:《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画中的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的爱怜之情。
这时家长带着学生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带着几位学生、家长到处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画,内心开始感起兴趣来。
我仔细观望着每幅画,我发现每幅画笔法都苍翠有力,画的使人觉得实有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之感!让人感到艺术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学们的画,那更不用说了,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
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年龄那么小的孩子!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
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地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的书绘画画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看完了书绘画画展,我感觉很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的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的世界!同事们和学生们的那些杰作,使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
我不禁想起了自我,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
也许我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我的狭隘,认真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画展的观后感8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的艺术才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作品展。
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
内容包括水彩作品、剪贴作品、国作品、木刻作品、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校园组织六年级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作品作品展。
我本带着一种沉重的工作心情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的心情马上激动起来。
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作品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作品:《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作品中的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的爱怜之情。
这时家长带着学生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带着几位学生、家长到处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样的作品,内心开始感起兴趣来。
我仔细观望着每幅作品,我发现每幅作品笔法都苍翠有力,作品的使人觉得实有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之感!让人感到艺术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学们的作品,那更不用说了,作品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
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年龄那么小的孩子!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
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地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的书作品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看完了书作品展,我感觉很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的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的世界!同事们和学生们的那些杰作,使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
也许我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己的狭隘,认真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画展的观后感9
小小的展厅里,明晰的灯光烘托着一幅幅精美的画作。
自己也曾是个恋作品之人,想想曾经小小的成绩和几年冰封沉睡的墨砚,心里也荡起了那么一丝欣喜的气息。
我“游览”着,曾看过许多作品卷的眼睛似乎挑剔了许多,确实,肯定作者非凡的笔锋,妙幻的色彩配比,然而触动我心的却没有,有些憾然……
路本不长,到了“卷末”愈发觉得无趣,漫不经心的扫视,猛地住了,似乎是被什么轻点了心潭的水,但涟漪却荡涤不绝。
凝视,便是翻涌无阻的海浪,卷起千丈惊涛拍岸,那一点粉红在枯黄中格外鲜亮,高洁傲岸,清丽典雅。
没错,是菏!漫天的枯叶颓萎地垂下舞裙,没有气力地说着放弃,纯粹的秋的颜色,叶似暮年老人的皮肤,偶尔的突起的叶脉挣扎着,无奈着,但她,红得那么热烈,粉的那么艳美,红与粉的背后不是碧天,而是枯叶,或许因为她是刚烈不是柔美……
《咏菏》?何以之咏,又何以为菏呢?
菏,或许寄予你情感的作者,也不知如何定下你的名字,便在图下加了诗句的吟咏,悲我未能抄录,悲我没有那么好的言语去描绘你。
我望着你,望着你光亮的外表反射出的自己。
她很年轻,她有那么多梦想稚嫩的心经不起风雨。
或许吧,寂寞同你一样无声伫立,静了,周围的一切变作白幕,这里只有我望着你,望着不是我的自己。
我应怎样面对?同你一样伫立于秋日的萧瑟,多么渴望有同你一样的姿态傲视苍穹。
但我无法释然,面对冰冷的现实我包裹着自己,将何去何从?
霎时,菏在眼前摇动,绽开得更大更艳,一阵清香抚着我无边的心跳,述说着曾经的艰辛,我似乎懂了些,似乎悟出些……
散了,离开了……
风凉意未减,狂奔回教室的路上,下弦月的伴随引我到一个未开的野菊,望着同菏一样的颜色,我猛得一惊,笑了,抚她:“要开花,一定会开花,像菏一样”,伴着这句话相信我会到远方。
画展的观后感10
从音乐学院展馆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拿起手机,想写点什么…
李颖,起初以为是个女孩子。
开展第一天,一个从职院过来的朋友来学校玩,在请河旁边等候时看见了海报,办完事情后,吵着去看画展,随他去了。
从音乐学院西门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排鲜花,朋友是个细心且好奇心很强的男生,当看到一篮鲜花上面的落笔是“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时,他顿时欣喜起来“看,快看有我们学校的呢。
”呵呵,他是一个不淡定的孩子。
随朋友看了一圈,有些画拍案叫绝,有些吃惊欣喜,有些震撼,有些感动,有些共鸣…很棒,真的很不错!尾了,看了一下作者简介,李颖,1992年生,大二,作品多为大一所著…呀!一种集吃惊惭愧与一体的感觉涌了上来,我大一、大二都在干嘛?反思中…
其实我知道努力的背后付出了什么,临走时,李颖的妈妈走了出来,跟阿姨聊了一会,阿姨很好相处,很有修养,谈吐中简单的了解了一点点李颖,呵,原来是男生啊~阿姨见我很喜欢艺术,以为也是艺术系的,我说我是外语系的,很喜欢艺术。
阿姨给了张名片,告诉我如果喜欢可以去李颖个人网页,上面有很多画,谢别了阿姨,陪了一会朋友就去加李颖的QQ,备注:今天看了你画展。
这备注…嘿嘿,感觉我当时挺傻里傻气的。
发送信息后就一直期待回复中,第二天收到同意的消息。
进入了空间,简单的浏览了一下,毕竟不是专业学生也不晓得怎么评析,就是一直这样欣赏着,像一个小鸟叫不出心中的咿呀…与李颖一个祝福:come on, fighting boy !与自己一个期许:见贤思齐!
得知今天下午闭馆,寝室聚餐回来拉着室友再次去看画展,偷偷的拿着手机,想拍一张,担心不给拍照,后来还是拍了几张,室友有点心急,我只想沉浸一次…被室友喊回去睡觉,临走时我把那张画作为了手机屏保,只想说:man , you are great !
这是我今天下午收到的一封邮件,谢谢你这么喜欢我的作品,借你吉言,未来尚无可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道路由你我自己掌握。
与君共勉。
画展的观后感11
看完展览,我感叹孩子们值得称赞的作品以他们这个年龄竟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小学生我佩服他们老师的辛勤努力。
展览的作品类型包括了书法水墨画、剪纸、陶艺、版画、素描、水粉画、水彩......
此次画展还有许多表现出“原生态”的儿童画,学生平时的课堂作业,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绘画活动所受不当教育的影响还较小,从而保持住了儿童画的“原生态”。
还有,学生平时自主创作的作品也是“原生态”,这样的作品包括随意的涂鸦、个人思想的图像表达、活动的辅助装饰等等。
当一个孩子学会了用类似成人的绘画语言去处理画面,而对当初的涂鸦行为持否定态度的时候,他的画便不再是儿童画,即便他的年龄还处在儿童期。
“原生态”儿童画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它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同与欣赏,不但在有关美术比赛中不能闪亮登场,即使在美术课堂上,由于评价标准的偏颇,也得不到应有的赞许与表扬,甚至直接影响了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与信心。
这次展出看到了以往比较少的“原生态”的儿童画,比如《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我们快乐的生活》等。
不能否认,少数儿童确实有良好的造型能力,对画面语言的把握比较成熟,但这样的孩子只是百里挑一,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具备这样的先天素质。
而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绘画,特别是在儿童阶段,孩子们都喜欢用绘画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他们不在乎绘画的形式与语言,而对这种表达的过程乐此不疲。
美术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参与美术活动,关注美术文化,在此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求完善自我,和谐社会。
如果一味重视技能技巧传授的教学方法,忽视作为常态的儿童画的“原生态”,就是忽视儿童绘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