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游览重庆磁器口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游览重庆磁器口博物馆《游重庆磁器口博物馆:一场有趣的穿越之旅》
早就听说重庆磁器口博物馆很有看头,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去一探究竟啦。
一到磁器口,那热闹的场面就像煮开的火锅一样。
人来人往,各种小吃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但我可没忘今天的主要目的是博物馆。
好不容易穿过人群,找到了博物馆的入口。
走进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个老重庆的故事匣子。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古旧的瓷器。
有个青花瓷瓶,上面的花纹细腻得很,就像老太太纳的鞋底,针脚密密麻麻的。
我凑近了看,那蓝色的花纹就像流动的小溪,一会儿粗一会儿细,仿佛在瓶身上讲述着古老的事儿。
这里的瓷器各种各样,有的碗大得像小脸盆,感觉能装下一头小猪(当然这是夸张咯)。
再往前走,看到那些老重庆的生活用品,有个旧旧的算盘,珠子摸起来滑溜溜的,我忍不住用手拨弄了几下,那噼里啪啦的声音在安静的博物馆里格外清脆,就像有人在小声念着数字咒语。
还有那种老式的铜锁,我想这锁当年一定守着不少小秘密呢。
旁边有个展示牌介绍着它的用法,我照着摆弄了一下,结果费了半天劲儿也没打开,看来古人的智慧挺不好“捉摸”啊。
继续探索,看到一幅老重庆的街道图。
看着那错综复杂的街道画在泛黄的纸上,仿佛能听到以前那些挑着担子的小贩的叫卖声,“凉虾儿~冰粉儿~”。
说不定当年这条街上就有个淘气的小孩,因为偷吃了一碗冰粉没给钱,被老妈追着打呢,想着想着我就笑出了声。
整个游览的过程就像是一场穿越,从现代的热闹磁器口一下子回到了过去的老重庆。
我一边看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着那些老物件背后的人们的生活。
离开博物馆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一眼,就像跟一个旧时光的朋友告别。
今天这趟磁器口博物馆之行真是有趣又涨知识。
《磁器口博物馆:发现岁月的宝藏》
哼着小曲儿,我就奔向了磁器口博物馆。
为啥这么兴奋呢?因为我爱看那些有历史的东西,感觉像在寻宝。
进门之后,光线一下子暗了一些,但是那些展品好像在黑暗里发光似的吸引着我去探索。
还是先看那些瓷器,有个小小的瓷茶杯特别精致。
茶杯的把手弯弯曲曲的,就像一个小耳朵。
我仔细瞧那上面的图案,是几只小蝴蝶围着一朵花。
蝴蝶的翅膀画得像是能飞起来一样,翅膀上的花纹淡淡的,若有若无,就像真蝴蝶翅膀上那点儿绒毛似的。
我在心里琢磨,当年拿着这个小茶杯喝茶的人,是个翩翩公子呢,还是个娇俏的小娘子。
瞧完了瓷器,我看到一个木制的盒子,这可不得了。
盒子上的雕刻那叫一个精美绝伦啊。
木纹有些地方是深棕色的,有些是浅黄的,就像一幅天然的画。
雕刻的内容是一群神仙,有老寿星,脑袋大大的,手里还拿着根拐棍,那拐棍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感觉就像真木头做的呢。
旁边的神仙们形态各异,有的站得笔直,有的像是在跳舞。
我用手轻轻摸了摸那些神仙的轮廓,突然想到要是能把这些神仙请出来和我一起玩就好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啦,我又不是神仙。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一个戴着老花镜的老爷爷,拿着个小本子,在一个展品前写写画画。
我好奇地凑过去,发现他在临摹一个陶器上的图案。
那陶器有点破损了,可是图案还是很完整,是一些奇怪的符号,可能是古代人的笔记吧。
老爷爷很认真,一笔一划的,那专注的样子就像在完成一件超级伟大的艺术品。
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都不好意思打扰他,就悄悄走开继续我的游览。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老重庆民俗的区域。
看到那些旧衣服,款式真是独特。
男式的大褂长长的,布的纹理摸起来有点粗糙。
女式的衣服上绣着花,那些花的颜色不怎么鲜艳了,但是能想象当年崭新的时候一定特别好看。
感觉站在这儿,自己像是要加入到一场老重庆的婚礼或者节日庆祝中去了。
在这个博物馆里,每一步都像是走在岁月的道路上,找到一个又一个宝藏。
离开的时候,我真的有点舍不得,就像离开一个装满故事的大箱子。
《磁器口博物馆漫步:打开老重庆的记忆匣子》
说走就走,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重庆磁器口博物馆。
一进去,我就被一股旧时光的味道包围了。
这种味道说不上来具体是什么,可能是那些古旧木头和有点霉味的纸张混合的味道,但是却意外地好闻,就像打开一本很久之前被遗忘在角落的旧书。
我在博物馆里晃悠着,看到一件超大的陶器。
这个陶器比我的脸盘子都大好多好多倍。
它的颜色是那种低调的土褐色,表面摸起来坑坑洼洼的,就像月球的表面。
我用手指沿着陶器的边缘划了一圈,能感受到工匠制作时候的粗糙手感。
这么大的陶器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呢?我在旁边的介绍牌子上找了半天,哦,原来是以前用来装粮食的。
我就想啊,以前这个陶缸装满了白花花的大米的时候,估计是一家人的宝贝呢,肯定得找个结实的地方好好放着,免得被老鼠之类的给偷吃了。
转了个弯,我被墙上挂着的一些老照片吸引住了。
照片都是黑白的,有点模糊,但是能清楚地看到照片里老重庆的样子。
有一张照片是一群人在江边,抬着一个很大的东西,每个人的表情都很用力,额头上的青筋都
冒出来了似的。
我猜可能是在抬一些货物或者是某种祭祀用品吧。
还有一张照片是一个小街道,街边有几个小孩在玩弹珠,那弹珠在地上滚来滚去,就像一个个小月亮掉在了地上。
小孩们蹲在那里,眼睛紧紧地盯着弹珠,好像在进行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
在一个角落里,我发现了一个旧旧的印章。
印章不大,石头的质地看起来还不错。
上面刻着字,不过那些字弯弯扭扭的,我认了半天也没认全。
我想这印章会不会是什么大掌柜之类的重要东西呢。
于是我把我的手指头按上去,想象自己是当年那个掌管大权的掌柜,在账本上盖下威严的章。
走啊走,我看到了一些老重庆的票证,有粮票、布票什么的。
这些票证颜色都快掉光了,变得黄黄的。
我看着这些票证,就想着以前的人买东西可真不容易,不像现在,只要有钱啥都能买到。
比如说买粮食得拿粮票,还得定量,要是一家人有个大胃王,那这粮票可就紧张咯。
从博物馆出来,感觉像是从老重庆的记忆中走了出来。
今天这一趟,就像是把老重庆的日子都过了一遍,特别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