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手足口应急救援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传播,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确保幼儿园的正常秩序,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规范操作,提高幼儿园对手足口病的应对能力,保障幼儿和教职工的健康。
二、工作原则
1. 预防为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手足口病在幼儿园的发生和传播。
2. 及时处置: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 协同配合:幼儿园与家长、卫生部门等密切合作,共同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
控制工作。
4. 信息公开:及时向家长和教职工通报手足口病的防控信息,提高大家的防控意识。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
1. 手足口病应急指挥部:由园长担任指挥长,副园长、卫生保健员、班主任等为
成员。
负责对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预警、处置等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
2. 手足口病防控小组:由各班班主任、保健医生、保育员等组成。
负责本班的手
足口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及时报告疫情,执行防控措施。
四、手足口病的监测与报告
1. 监测:幼儿园应定期开展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包括晨检、午检和晚检。
发现
疑似病例,应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并采集样本进行检测。
2. 报告: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班主任应立即向手足口病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
通知家长。
手足口病应急指挥部要分别在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报告。
五、手足口病的控制与处置
1. 疑似病例处置:疑似病例要立即隔离治疗,并采集样本进行检测。
班主任要加
强观察,密切关注疑似病例的健康状况。
2. 确诊病例处置:确诊病例要立即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同时做好病例的隔离、消毒等工作。
班级要加强防控,减少集体活动。
3. 密切接触者处置: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居家隔离观察,每日进行健康监测。
班主
任要密切关注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手足口病的预防与宣传
1. 健康教育:幼儿园应加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幼儿和家长的防控意识。
通过家长会、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
2. 卫生保健:幼儿园要加强卫生保健工作,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晒被褥、避免拥挤。
3. 饮食管理:幼儿园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证幼儿饮食卫生。
教育幼儿不吃生
冷食物,避免肠道病毒感染。
七、手足口病的物资与技术支持
1. 物资保障:幼儿园应储备足量的手足口病防治物资,如消毒剂、口罩、体温计等。
2. 技术支持:幼儿园应与当地卫生部门、疾控中心等建立联系,获取手足口病防
治的技术支持。
在必要时,邀请专业人员对幼儿园进行指导和培训。
八、手足口病的总结与改进
1. 总结经验:每次手足口病疫情结束后,幼儿园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总结,分析
疫情发生的原因和防控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完善预案:根据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对
能力。
本预案旨在保障幼儿园幼儿和教职工的健康,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
幼儿园应严格执行本预案,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