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卷A卷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物理人教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卷A卷答案
一、选择题
1.小明同学放学经常去打篮球,如图要托起一个篮球所用的力,下列选项最合理的是()
A.0.6N B.6N C.60N D.600N
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物理现象及解释错误的是()
A.拿沾有油渍的碗容易滑脱,是由于压强较小的缘故
B.切肉前先磨刀,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小石子放到水里会下沉,因为小石子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D.用羊角锤拔钉子,手尽量靠锤柄的另一头放,因为作用点不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如图所示,一扫帚直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抗疫期间微信上它刷爆了屏,以下关于扫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扫帚不倒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对它的引力变小了
B.它受到支持力和它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C.如果给它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它的运动状态不一定会改变
D.假设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它将倾倒在地面上
4.如图展示了几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明灯加速上升是因为灯内热气的密度小于灯外界的冷空气密度B.杆秤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测量的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是为了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
D.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
5.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A.F甲=F乙=F丙p甲=p乙=p丙B.F甲<F乙<F丙p甲<p乙<p丙
C.F甲<F乙<F丙p甲=p乙=p丙D.F甲=F乙=F丙p甲>p乙>p丙
6.如图所示,杠杆的两侧挂有钩码,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状态。
接下来的一些操作,仍能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的是()
A.两侧钩码同时向外移一格
B.两侧钩码同时向内移一格
C.左侧的钩码向外移一格,右侧减去一个钩码
D.左侧减去一个钩码,右侧的钩码向内移一格
7.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杯中盛有相同浓度的盐水,将两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其中,当小球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小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小球在两杯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乙杯底部所受盐水的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盐水的压力较大
D.甲杯中小球密度小于乙杯中小球密度
8.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400N,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用力F拉动木箱使它在5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3m(不计滑轮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的大小为200N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
C.绳自由端移动了6m
D.拉力F的功率为60W
二、填空题
9.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大风能将杂物吹的漫天飞舞,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
(后两空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10.如图所示,小明将盛有水的小碗紧紧地固定在小车上,模拟研究乘客乘座公交车时发生前倾后抑的现象,其中___________图相当于公交车突然启动时产生的现象,该实验中使用的___________相当于公交车中的乘客。
乙图所示实验中小车所受阻力___________ (选填“>”、“=”或“<”)绳上的拉力。
1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填入符合实际的数据:将一枚鸡蛋托起的力约为
____N ;一个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的压强约为_____Pa。
12.甲、乙两颗相同的子弹,飞向同一块木板,结果甲子弹穿透木板,乙子弹嵌在木板里,则甲子弹的动能______乙子弹的动能,甲子弹的速度______(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子弹的速度,判断的依据是甲子弹能够______较多。
13.如图,重40N的物体被60N的水平压力F1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已知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P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1为
________N;再将该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用20N的水平拉力F2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变为4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2增加________N。
14.牵引车将停放在机库的战斗机拖出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战斗机机翼下平上凸,目的是使战机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___________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从而使机翼下方空气的压强___________机翼上方空气的压强(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战斗机在进入战斗前抛掉副油箱的目的是___________战斗机的惯性(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增强战斗机机动性。
1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点处所挂物体的重力为20N,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AB=2:1,则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_______N,它是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或“等臂”)杠杆。
16.在水平地面上,芳芳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500N的箱子,8s内前进了12m,这个过程中,芳芳对木箱做功为___________J,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W ,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________J。
三、解答题
17.小明用20N的压力把重0.05N的图钉按在墙上,如图所示,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画出图钉对墙的压力的示意图。
18.如图为某杠杆示意图,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力臂L。
19.如图所示,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最小的力提升物位,请画出绳子的绕法。
20.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2)图中所示的两个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3)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______、认清分度值、观察量程;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量程是______;
(4)图所示的天平允许测量的最大质量为______克,天平的感量为______克;
(5)如图所示,是小安同学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使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夹角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_____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验证猜想二;
(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小明将木块和铜块作为一个整体竖着放置在长木板上,如丁图,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乙比较。
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_____;
(5)如图丙所示,木块和铜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中测力计可以知道此时木块受到摩擦力为 _____N,铜块受到木块对它的摩擦力为 _____N。
二
22.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1)比较图甲和图 ______,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______;
(3)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______。
二
23.小明同学按如图1所示的步骤进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每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
(1)由(b)、(c)实验步骤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________有关。
(2)由(c)、(d)实验步骤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_无关。
(3)由实验数据可以求出该物体浸没在浓盐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4)用弹簧测力计悬挂另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2中甲所示。
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
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
则物块的质量为
___________kg;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物块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
=0.8×103kg/m3,g取10N/kg)
24.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
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
如图,将小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 A=m B﹤m C:
小球质量/g高度/cm木块移动的距离/cm A10510
B20518
C30529
D101038
E101586
(1)小球在水平面上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小球受到了 _________的作用;
(2)小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______能转化为动能,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 _____(选填“高度h”或“距离s”)大小来反映的。
(3)分析比较 _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小球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 _______ 从而反映出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
(4)分析比较 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小球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从而反映出超
载带来的危害程度。
(5)为比较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定量研究。
得到数据如表,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货车超载与超速两者相比,潜在危害较大的是 __________。
25.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__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为什么?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其原因是 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受到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后仍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已知立方体的质量是500g,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求:
(1)物体的密度?
(2)求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7.一边长为0.1m,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3m,如图所示;(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
(3)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4)剪断细线后,木块最终静止后受到的浮力。
28.滑轮组能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建筑工人用自制的滑轮组把重600N的重物提升2m。
如图所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250N
F=,(不计摩擦和绳子重)求:
(1)拉力做的功;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用该滑轮组提起重750N的重物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托起篮球的力与篮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篮球的重力约为6N,所以托起篮球的力约为6N,故ACD不正确,B正确。
故选B。
2.A
解析:A
【详解】
A.因为有油渍的碗使接触面分离,手与碗之间的摩擦变小容易滑脱,而不是由于压强较小的缘故,故A错误;
B.切肉前先磨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石块放入水中会下沉,是因为小石子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羊角锤拔钉子,手尽量靠锤柄的另一头放,手握在羊角锤柄的末端比握在柄的中部所需的力要小,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解析:C
【详解】
A.扫帚直立静止与扫帚平放相比,地球对扫帚的引力没有变化,故A错误;
B.它受到支持力和它对地球的引力两个力的受力物体不是同一个,不是一对平衡力,它受到支持力和地球对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如果给它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地面会产生一个反方向的摩擦力,有可能两个力大小相等,扫帚仍然受力平衡,保持静止,所以它的运动状态不一定会改变,故C正确;D.假设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保持原来竖直静止的状态,不会倾倒在地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B
【详解】
A.孔明灯加速上升是因为灯罩内的气体被加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灯内热气的密度小于灯外界的冷空气密度,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杆秤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进行测量的,不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故C
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故D正确,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解析:D
【详解】
同一支木棍重力相同,放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木棍受到的浮力大小都等于自身重力,所以木棍所受浮力
F甲=F乙=F丙
由图可知,木棍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V排甲<V排乙<V排丙
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三种液体密度关系为
ρ甲>ρ乙>ρ丙
图中三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再由 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为
p甲>p乙>p丙
故选D。
6.D
解析:D
【详解】
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一个小格的长度为L
A.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则
左端248G L GL =⨯=
右端339G L GL =⨯=
则
89GL GL <
故杠杆向右端下倾,故A 不符合题意;
B .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则
左端224G L GL =⨯=
右端33G L GL =⨯=
则
43GL GL >
故杠杆向左端下倾,故B 不符合题意;
C .左侧的钩码向外移一格,右侧减去一个钩码,则
左端248G L GL =⨯=
右端224G L GL =⨯=
则
84GL GL >
故杠杆向左端下倾,故C 不符合题意;
D .左侧减去一个钩码,右侧的钩码向内移一格
左端33G L GL =⨯=
右端33G L GL =⨯=
则
33GL GL =
故杠杆向左端下倾,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7.D
解析:D
【详解】
A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体漂浮或者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两个小球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根据G=mg 可知重力不同,则两小球在两杯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不相等,故A 错误;
BC .两杯中盛有相同浓度的盐水,放入小球静止后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ρgh 可知两杯子底部受到盐水的压强相等;杯子完全相同,根据F p S
=
可知杯子底部受到盐水的压力相同,故BC 错误;
D .由图可知,甲中小球漂浮,乙中小球悬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甲中小球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乙中小球的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则甲杯中小球密度小于乙杯中小球密度,故D 正确。
故选D 。
8.C
解析:C
【详解】
A .由图知道,n =2,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拉力
11200N=100N 22
F f ==⨯ 故A 错误;
BC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 =2s 物=2×3m =6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6m ==1.2m/s 5s
s v t = 故B 错误,C 正确;
D .拉力F 做功功率
100N 1.2m/s 120W =W Fs P Fv t t
⨯==== 故D 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
9.形状 运动状态
【详解】
[1]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易拉罐受力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改变了易拉罐的形状。
[2]大风能将杂物吹的漫天飞舞,杂物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0.甲 水 >
【详解】
[1][2]公交车突然启动时,由于乘客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乘客会出现向后抑的情况,图甲中的水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洒,相当于公交车中的乘客,与公交车突然启动时情况相同。
[3]从图乙中可以发现,水洒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说明小车做减速运动,合力向左,向左的力大于向右的力,即小车所受阻力大于绳上的拉力。
11.F
解析:5 20000
【详解】
[1]托起两枚鸡蛋的力大约是1N ,托起一枚鸡蛋的力约为0.5N 。
[2]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 ,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的重力即对地的压力
F =
G =mg =50kg×10N/kg=500N
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50cm 2,对地的压强约为
-42
500N ==20000Pa 25010m F p S =⨯
12.大于 大于 做的功
【详解】
[1]运动的子弹具有动能,穿过木板时,要克服摩擦做功,其动能转化为内能,穿透的子弹比嵌在木板的子弹运动距离长,做功多,所以甲子弹的动能大。
[2]因为质量相同,甲动能大,所以甲速度大。
[3]运动的子弹具有动能,穿过木板时,要克服摩擦做功,甲子弹穿透木板,乙子弹嵌在木板里,甲运动距离长,做功多。
13.40 0
【详解】
[1]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
160N F F ==
物体与墙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为
S =100cm 2=0.01m 2
故墙壁受到的压强为
260N 6000Pa 0.01m
F p S === [2]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墙壁的摩擦力为
140N f G ==
[3]当拉力变为40N 时,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仍受力平衡,故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又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变,故物体所受摩擦力不变,得到物体所受摩擦力增加了0N 。
14.运动状态 大于 大于 减小
【详解】
[1]牵引车将停放在机库的战斗机拖出的过程中,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3]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的流速快,因此机翼下方气体压强大于机翼上方气体压强,从而产生了升力。
[4]由于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战斗机进入战斗状态前要扔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以提高战斗机的灵活性。
15.费力
【详解】
[1]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B 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为
[2]因为拉力F 大于物体的重力,即动力大于阻力,所以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解析:费力
【详解】
[1]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B 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为
()320N 30N 2
G OB AB G OA F OB OB ⨯+⨯===⨯=
[2]因为拉力F 大于物体的重力,即动力大于阻力,所以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16.150 0
【详解】
[1][2]根据题意知道,推力 F=100N ,箱子前进的距离是s=12m ,运动时间是t=8s ,所以,推力对木箱做的功为
W=Fs=100N×12m=1200J
做
解析:150 0
【详解】
[1][2]根据题意知道,推力 F =100N ,箱子前进的距离是s =12m ,运动时间是t =8s ,所以,推力对木箱做的功为
W=Fs =100N ×12m=1200J
做功的功率为 1200150W 8J s
W P t === [3]根据题意木箱没有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对木箱并没有做功,即做功为0。
三、解答题
17.【详解】
压力的作用点在图钉与墙面的接触点,方向垂直于墙面水平向右,标出力的方向箭头,力的符号和大小,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压力的作用点在图钉与墙面的接触点,方向垂直于墙面水平向右,标出力的方向箭头,力的符号和大小,如图所示:
18.【详解】
由支点O 向F 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 的力臂;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的力臂;如图所示:
19.【详解】
由题意知,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物体。
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绕起。
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物体。
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绕起。
如下图所示:
20.29℃乙调零 0~8N 200 0.2 偏小
【详解】
(1)[1]图甲中的温度计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29℃。
(2)[2]图甲、乙中分别是测量气温
解析:29℃乙调零 0~8N 200 0.2 偏小
【详解】
(1)[1]图甲中的温度计分度值为1℃,其示数为29℃。
(2)[2]图甲、乙中分别是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和测量体温的体温计,其中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
(3)[3]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要调零。
[4]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8N,即其量程为0~8N。
(4)[5][6]由图示知,天平允许测量的最大质量为200g,天平的感量,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
(5)[7]如图所示,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让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即运动速度较慢,那么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偏小。
21.二力平衡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的压力和面积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3.6 0 【详解】
(1)[1]弹簧测力计拉着
解析:二力平衡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的压力和面积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3.6 0
【详解】
(1)[1]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长木板的摩擦力,因物体匀速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故由二力平衡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2]由甲、乙两图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的面积均相等,而接触面的压力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同,故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有关,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3]由乙、丙两图可知,将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后,接触面的压力与接触面的面积均相同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是为了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应控制接触面的压力与粗糙程度相同而改变接触面的面积,而由乙、丁两图可知,在改变接触面的面积的同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发生了改变,故可知该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5)[5]将铜块和木块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长木板的摩擦力,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故由二力平衡可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3.6N。
[6]因铜块处于受力平衡状态,若铜块受到木块的摩擦力,则铜块在水平方向上仅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不可能保持受力平衡,故可知木块对铜块无摩擦力,即铜块对木块的摩擦力为0。
二
22.乙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能
【详解】
(1)[1]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发现:液体都是水,乙中橡皮膜所处的深度更深,左右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 解析:乙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能
【详解】
(1)[1]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发现:液体都是水,乙中橡皮膜所处的深度更深,左右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2]图乙、丙中橡皮膜深度相同,但朝向不同,但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3]结合乙、丁两图可知,丁图中金属盒所处液体中较浅,而U 形管高度差大,说明该处的压强更大,由此可知丁图中液体的密度更大,所以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二
23.排开液体的体积 深度 1.1 1.8 11.6
【详解】
(1)[1]由(b )、(c )实验步骤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体的密度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解析:排开液体的体积 深度 1.1 1.8 32.2510⨯ 11.6
【详解】
(1)[1]由(b )、(c )实验步骤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体的密度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浮力不同,故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2]由(c )、(d )实验步骤可知,深度不同,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浮力相同,故浮力与深度无关。
(3)[3]该物体浸没在浓盐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8N-6.9N=1.1N F G F =-浮
故物体浸没在浓盐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1.1N 。
(4)[4]从图2可知,当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 为零时,即悬挂在空中时,弹力与重力是平衡力,故物体重为18N ,故物体的质量为
18N = 1.8kg 10N/kg
G m g =
=物 则物体的质量为1.8kg ;
[5][6]浸没后,物体的浮力为 =18N-10N=8N F G F =-浮
物体的体积为
3-433=810110kg/m 10N/kg
8N =
m F V g ρ⨯=⨯⨯浮排 物块的密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