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教学内容重叠部分的处理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探索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探索

院校 的生物 化学 与分 子生 物学课 程设 置 和教学 内容 的基 础上 , 对我 校 临床 医学 和 医学 检 验 专 业 开设 的 生物 化学 与 分 子 生 物 学 课 程 的教 学 进 行 了整 合 探
索, 取得 了初步 成效 , 为推 动我 校该课 程 的进 一步 教 学改 革 和新 旧教学模 式转 换奠 定 了坚实 基础 。 1 课程 整合前 的教 学状 况与 思考
中图分类号 : R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 9 3 0 5—1 5 2 1 )2—16 0 D I1 .9 9 JIS 2 9 40(0 1 1 0 1- 3 O :0 3 6/ .SN.0 5—15 .0 1 1 .9 4 0 2 1 .2 0
生物 化学 与分 子生 物学 是 医学教 育 中重要 的基
[ ] 高蓉蓉. B 1 P L网络课程学 习内容 的设 计研究 [ ] 中 国科 学教 J. 育,05, 1 ) 1 2 . 20 ( 3 :9— O [ K a Y. rbe 2] w nC Po l m—bsdla ig P L i ahn hs l y ae er n ( B )nt cigp yi o n e og
摘 要 : 在 系统调研 国内医学院校生物化 学与分子 生物 学课程设 置和教 学 内容 的基础上 , 临床 医学和 医学检验 专业生物化 对 学与分子生物 学的课程进行 整合 , 为推动 生物化 学与生物学课程 的进 一步教 学改革积 累了有益的经验 。
关键词 : 生物 化学 ; 分子生物学 ; 教学改革 ; 课 程整合
a d p t oo e r ig o d c lp a a o o i n o a in: n a h l g L a n fme ia h rm c l g v a i n v to a y n y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命科学专业中的重要实践课程,它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研和生物工程领域的发展打下基础。

传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验设备缺乏现代化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和教学效果。

在高校生物科学教学中,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探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理论探讨1. 实验内容更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领域,实验内容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实验内容多是以酶功能、蛋白质结构、基因表达等方面为主,而忽视了新兴领域如代谢组学、表观遗传学等的内容。

需要及时更新实验内容,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对前沿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2. 教学方法多样化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大多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实验为辅,这种方式会限制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团队合作教学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实践能力。

3. 实验设备更新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先进实验设备,而一些高校的实验设备有些陈旧,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需要学校加大对实验设备的更新和投入,以保障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实践探讨1. 实验内容更新的实践为了改变传统实验内容的陈旧,一些高校通过引入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实验内容。

针对代谢组学的新进展,新近引入了相关实验内容,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2. 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实践为了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些高校积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利用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并通过问题导向教学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动手能力。

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课程间教学衔接探析

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课程间教学衔接探析
第 2 卷第 5 3 期
21 0 0年 1 月 0
高等 函授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u n lo g e r e p n e c u a in( t r lS in e ) o r a fHih rCo r s o d n eEd c to Na u a ce c s
V0_ 3 No 5 I2 .
衔 接 问题 , 于减 少 教 学重 复 也 很 重要 。 目前 高 对
学 的重点 内容 , 在生 化教 材 中也 占有数章 , 这 其 故
部 分 内容 在生 化 中显 得较 为 尴 尬 , 些 高 校 在 教 一
学 中 为 避 免 与 分 子 生 物 学 的 课 程 重 复 , 生 化 中 在
校课 程 的安 排 中 , 生化 一般在 第二 ( ) 三 学期 , 于细
胞、 遗传 等课 之前 , 间 比较 合适 。而分 子生 物学 时
课 程 时 间安 排 则 差 异 较 大 , 的 较 早 有 的 较 晚 。 有
这 部分 内容基 本 不 讲 , 这样 处 理 不 利 于学 生 对 但 整个 生命 物质 代 谢 体 系 的理 解 , 响 了 学生 生 化 影 学科 知识 体 系的完 整性 , 因此 值得 商榷 。
能 的 内容 也时有 部分重 复 。以高 等教育 出版社 的 《 物化学 教程 》 《 代分 子 生 物学 》 科 学 出版 生 、现 及
社《 生物化 学原理 》《 、 基础 分 子 生物 学 教程 》 四 这 本 国内经典 教材为 例[ ] 经统计 分子生 物学教 材 1 ,
5 ~ 7 的 章 节 , 生 化 教 材 有 内 容 上 的 交 叉 0 O 与
1 问题的提 出 生 物化学 和分子 生 物学 是 目前 我 国综 合 、 师

地方商师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整合浅淡

地方商师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整合浅淡

地方商师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整合浅淡摘要: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师范院校生物专业的基础课,但两门学科有不少交叉重复之处,造成一定的教学重复与教育资源浪费。

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两门课程按专业模块进行整合,能有效减少课程间的重复,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减少学时,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关键词: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既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又是生命科学的前沿。

目前,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我国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生物专业及医药、农林类院校多数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地位十分重要。

但分子生物学是在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门学科在内容设置上有不少交叉重复之处,这即造成一定的教学内容重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特别是作为地方高师院校,要主动适应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快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实现教学内容综合化、模块化的改革,减少专业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增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块的比重。

因此,探讨如何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紧密结合,进行整体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目前高师院校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间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课程整合意义、整合内容与相应的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间交叉重复的问题及整合意义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两门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课程,两者都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

生物化学主要采用化学的方法分析生物体的物质组成、性质及其含量,研究各种生物小分子在体内的代谢变化;分子生物学则采用分子杂交、转基因、基因剔除等技术研究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信息的传递、调控及其生物学效应。

二者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在研究内容上也有广泛的交织和重叠。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同属一个二级学科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而融合,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具有越来越多的相同之处,特别是如下内容表现更为明显:蛋白质、核酸分子结构及功能、基因复制转录、表达调控、基因操作等,同时分子生物学还与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课程内容部分重复。

生物科学专业遗传学教学内容重复问题及对策

生物科学专业遗传学教学内容重复问题及对策

悉 各分支学科的主要 理论 与研 究方 法 , 了解遗传学 的重大理论与
技术进展 , 熟悉遗传 学研究技术 与实验装备 , 为学生 毕业后在本 学科以及相关学科 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除遗传学外 , 我院还 为生物科学专业 的学生开设有 细胞 生物
传递 问题 ; 分子遗传学 则是 在分 子水平上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机 制的遗传 学分支 , 主要研究基 因的本质 、 基 因的功能 以及基 因的
塾 !
No . 1 0
T I ME E D U C A T I O N
Oc t o b e r
生物科 学专业遗传 学教 学 内容重复 问题及对策
袁 茵 陆幸妍 李浩 明 田素娟
摘要 : 随着现代遗传 学的 飞速发展和 向其 它学科 的渗透 , 遗传学与生物科 学专业 多门课程教 学 内容重 复的问题愈 来愈 突 出。该局 面的 出现与遗传 学本 身的发展 特点和 学科 内涵有很 大的关 系。从教 学 内容、 教 学方法、 师 生联 系等层面进行调整 和改革 , 有 助于 消除 重复教 学对遗传学等专业课 教学效果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 生物科 学 遗传 学 教 学 内容 重复
课 程
生命科学教学 中最重要 的主干课程之一 , 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等
教学内容 遗传学 细胞
分子 基因工程 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相关专业必修 的专业基础课 。现今 , 遗传学正以极快的速度 向前
生物 学 生 物学 遗传 物 质 的细 胞 学 和分 子 基 础 、 / 、 / 、 / 、 / 、 / 、 / 、 /
变化等问题 。
业必修 课 。
我们选 用的遗传学 教材的 内容基本 上涵盖 了遗 传学的各个 发展 阶段 , 其中, 遗传 物质的细胞学 和分子基础 、 染色体 的结构变异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国内各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普遍采用的是 卫生部统编 规划 教材, 该 教材 的内 容在 设置上 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662#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年 12月, 11( 6)
5H arper. s B iochem istry6类似, 但也很好地融合了其 他国外教材的内容。其内容大致分为 4个部分, 分别 为: ¹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º 物质代谢及其调 节; » 遗传信息传递及其调节; ¼专题部分: 包括糖蛋 白、血液生化、维生素、生物转化、基因诊断等。该教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 基础学科和前沿领头学科, 也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 基础主干课程, 其核心是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 质。在被誉为 / 生物学世纪 0的 21 世纪, 生物化学 与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显得更 为重要, 搞好该课程的教学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 才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 我们对国内外多个重点医学院校的生物 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广泛 的调研与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在教研室的生物 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 为 推动我校该课程的进一步教学改革和 在我校建立 /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 0模式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1 国内外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设 置 1. 1 国外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设 置 我们首先对美国和日本各大代表性医学院校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 调研。其中美国重点选取哈佛大学医学院、斯坦福 大学医学院等, 日本重点选取东京大学医学部、千叶 大学医学部等。美国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 物学教学绝大多数均作为两个课程进行教学, 日本 的大部分医学院校还将生物化学拆分为生物化学一 和生物化学二在不同的学期进行讲解, 有效缓解了 学生的学习压力, 值得我们借鉴。

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化学与其他相关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

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化学与其他相关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

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化学与其他相关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随着生物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生物科学专业,并且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

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科学专业中的重要一门课程,涉及到了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领域,对于学生在专业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生物化学与其他相关课程整合起来进行教学,成为了当前生物科学专业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整合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两门密切相关的课程,都涉及到了生物学和化学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进行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将这两门课程进行紧密结合,使其相互贯通,达到知识的无缝对接。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知识点进行深度融合,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可以通过教学案例等形式,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实验中去。

生物化学与生物信息学同样是两门重要的课程,在当前的生物科学专业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将生物化学与生物信息学进行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化学基础知识的也能够了解到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授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以及结合实际的生物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加深他们对生物信息学的理解和认识。

也可以利用实验课程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生物信息学的相关软件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实践,从而提高他们在生物信息学方面的能力。

生物化学与实验技术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在生物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中,还是在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中,都需要运用到实验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将生物化学与实验技术进行整合,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合理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

也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实验技术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实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为将来的生物化学实验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整合分析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整合分析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在教学活动中的整合分析作者:萨如娜王雪丽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4期[摘要]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都是生物专业的基础课程,而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在很多知识点上存在重复的问题,影响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因此本文从当前的两门课程的教学现状着手,对两门课程在教学中的整合提出了一些合理化意见,希望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形成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活动;课程整合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在生物专业中,都属于基础性课程。

其前沿内容涉及到了生物医学学科中的诸多领域,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两门课程在医学知识的培养体系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分子生物学是在生物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在内容上有很多交叉之处,二者的理论也都是在分子单位上对生命本子的探讨,知识也具备较强的联系。

如果对两门课程单独进行教学,就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因此,对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整合,对教学活动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国内院校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当前,国内院校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卫生部统筹编撰的教材。

而两者教材在内容上有诸多重复相似之处,据统计显示,目前分子生物学的教材中有将近6成的章节与生物化学的内容有所重叠。

这在教学工作中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于学生而言,内容重复也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学效果也会相应降低。

特别是两门课程由两个老师来教授,且两个老师缺乏交流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重复部分的教学责任互相推诿,可能导致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困难或遗漏。

如教学进程不统一,也会割裂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目前国内的院校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一个课程进行教学;另一种是实行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分离教学。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全文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英文名称:Experiment Technolog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编号:实验课性质:必修
课程负责人:崔行开放实验项目数:3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70 课程总学分: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大纲适用于医疗、公共卫生、口腔、护理、预防医学七年制学生。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掌握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各种生物物质能
量的正常代谢过程,代谢调节,代谢障碍和临床疾病的关系。

通过实验掌握基本
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及验证部分课堂理论知识。

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分光光度法、离心技术、
蛋白质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

掌握蛋白质、核酸、酶类的提取、测定,学习血液
成分生化测定,以及部分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验证。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高速离心机、PCR仪、层析系统、电泳仪系统、电热恒温水浴箱、凝胶扫描仪、
电动匀浆器等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四、主要仪器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PCR仪、层析系统、电热恒温水浴箱、
凝胶扫描仪、电泳仪、电动匀浆器等。

高校生物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现象及解决之道

高校生物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现象及解决之道

br平衡定 律和 改变 基 因频率 的 4大类 因素 、 eg 物 种 的概 念 、 物种 形成 的方式 。《 物 化学 》 《 生 与 遗 传学》 讲 述 了紫 外 线 照射 对 D A损 伤 的机 制 均 N 及其修 复机理 、 化学诱 变剂引起基 因突变的机理 。 课程 间 内容重 复不 仅 出现在 本 专业课 程 间 , 同时 出现 在全校公选课 之间。如有关艾 滋病 的传 播途径及 预防措施 , 如何 正 确面对 艾 滋病 患者 的 有关 内容在 《 微生 物与人类 健康》 大学 生健康 和《 教 育》 门课程 中均 涉及 到 。而有 关人 类饮 食 与 两 营养 的知识在 《 学生健康 教育》 食 品营养 与 大 和《 保健 》 程 中也重 复 出现 。食 品安 全性 的有关 内 课 容在《 品 安 全 与卫 生 》 程 有 详 细 的 讲 述 , 食 课 在
重复 的问题 以及 如何避 免 该 问题 进 行论 述 , 以便
对高校中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给予重视以及加 以 解 决有所帮助 。
1生物 学专 业课程 和全 校公 选课 程 内 容 重 复的现 象及 其负面 影 响
以商 丘师范学 院生 命科 学 系课 程为 例 , 目前 出现 的专 业理 论课 程 的重 复 内 容 主要 有 两个 方 面 : 物 进 化 与 物 种 形 成 、 变 的 分 子 基 础 与 生 突
纲, 发现 在 内容 上 也存 在 重 复 的现 象 。这 种现 象 同时也反 映 了大学 与高 中以及 研究 生课 程衔接 上 的不 科学性 。教学 内容重 复的普 遍性首 先会影 响 教师 的教学 积极性 。 比如有 的教 师辛辛 苦苦备 课
谈不 上合作备 课 , 导致教材 与教材 的部分重 复 , 在 教学 中也是教 学 内容 的部分 重复 。要解决这 一 问 题, 前提 条 件 是 打 破 教 研 室 的 界 限 , 行 合 作 备 进 课, 教研 室之 间必 须 进 行 沟通 和 交流 。任课 教 师 必 须有协 调统筹 意 识 , 这样 才 会 对 教学 内容 重 复 的危害有 责任感 , 会想着 去解决这 一 问题 , 才 从而 从 最源头 的制定 教学 大纲 开始 , 家共 同编 制 , 大 探 讨解决教学 内容 重复 的问题 。要么 从不 同角度 去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互补研究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互补研究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互补研究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DNA、RNA、蛋白质、酶等,研究方法包括基因克隆、PCR、DNA测序等。

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

通过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可以深入了解基因的功能和调控网络,并且有助于识别和治疗与基因表达异常相关的疾病。

而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机制,并探索生命现象的化学基础。

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

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纯化、结晶、质谱分析等。

生物化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研究酶的催化机制。

通过研究酶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揭示生物体内庞大的酶网络,解析各种生物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并为药物设计和酶工程提供基础。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有许多重叠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分子生物学更侧重于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注重在生物体内进行研究,例如揭示基因的功能、作用机制和调控网络。

而生物化学更侧重于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机制的研究,注重于体外研究,例如揭示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酶的催化机理等。

尽管两者存在差异,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在研究中是相互补充的。

首先,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都依赖于共同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PCR技术、基因克隆技术、质谱分析等在两者研究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目标互相支持。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生物化学提供研究对象和基础数据,而生物化学则可以为分子生物学提供更详细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机制。

例如,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为生物化学研究提供合适的表达系统和纯化方法,而生物化学研究又可以为分子生物学提供关于蛋白质功能和结构的更深入理解。

最后,两者的研究成果相互交叉和联动,可以推动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

例如,基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开发新型的药物靶点和酶工程技术,为疾病治疗和工业生产提供基础。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相互作用分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相互作用分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相互作用分析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两个密切相关且相互依存的领域,它们在研究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分子基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而分子生物学则关注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的复制、表达和调控过程。

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生物体内复杂的生物过程非常重要。

首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使得我们对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理解更加全面。

生物化学通过研究分子水平上化学反应的方式来揭示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分子生物学则提供了研究和探索这些化学反应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结合研究两个领域的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揭示其在细胞功能和生物过程中的作用。

其次,在分子水平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互融合可以更好地研究生物体内的基因表达和调控。

生物化学可以通过分析和解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其在细胞内具体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分子生物学则可以通过基因克隆、DNA测序和PCR等技术,研究基因的表达、剪接和调控。

两者相结合,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基因表达和调控机制的信息,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物体内复杂的生物过程。

此外,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结合为药物研发和生物工程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生物化学能够研究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分子生物学则可以研究基因的功能,并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和药物。

两者的结合,为我们设计和开发新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手段,为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最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相互作用也促进了科学的交叉和跨学科研究。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融合,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共同利用这些工具,实现更广泛的合作和探索。

这种合作可以为从生物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各个层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探讨

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探讨

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探讨【摘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课程,然而传统教学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较为抽象、理论与实践脱节等。

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引入新技术与教学手段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本文探讨了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的方法,包括引入虚拟实验、互动式教学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发现新技术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将不断革新,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优化、新技术、教学手段、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两大重要分支,它们研究的是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规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的教学需求,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如何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成为当前教育界和科研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传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教学过程单一,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三是教学资源有限,无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如何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的方法。

我们可以引入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如虚拟实验、在线教学平台等,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结合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需要对优化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有利于推动生物学教育的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适应时代需求,为培养优秀的生命科学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互补性研究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互补性研究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互补性研究生命科学是一门丰富多彩的科学,涵盖了从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生态学系统的广泛领域。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两个基础性学科,它们之间密切相互作用,共同为我们培育和了解生命的奥秘做出贡献。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而生物化学则侧重于研究生物分子的化学特性和反应。

尽管它们的着眼点略有不同,但实际上它们在许多方面都是相互补充的。

在研究生命现象的过程中,生物学家们需要在各种不同的级别上理解和研究生命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作用,包括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群落。

而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正是深入理解细胞和生命体系的基础。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具体范围非常广泛,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作用。

生物化学研究的则是生命体系中的化学反应,以及测量和分析各种生化分子的相互作用。

这两个学科之间有一个显著的重叠领域,那就是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是细胞中最常见的有机分子之一,扮演着重要的功能性和结构性角色。

分子生物学家和生物化学家共同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从而深入了解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作用。

从生化分子的角度来看,生物化学家研究各种生化反应,并确定激活、催化和调节生化分子的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分子生物学家会提供有用的基础知识,例如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数据,从而帮助生物化学家更好地理解这些生化分子的作用。

进一步说,分子生物学家和生物化学家还会共同研究DNA和R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化学家通过研究核酸的化学特性和反应来揭示它们在细胞内配对和编织的机制,从而探究DNA和RNA在遗传传递和表达中扮演的角色。

而分子生物学家则研究这些分子整体的结构和功能,例如DNA的携带和储存基因信息、RNA的转录和翻译,在这样的基础上探究细胞内整个基因表达的过程。

除了这些重叠领域之外,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在其他领域也各有所长。

例如,分子生物学家使用各种分子技术来深入了解基因表达和信号传递等关键生命事件,例如PCR、Gel blotting等等,这些技术是生物化学家必不可少的实验方法。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领域,它们各自研究不同的生物学现象,但是随着研究深入,两个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生物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需要适当的物质、能量和信号来完成,并且这些过程一般都与某种分子结构有关。

因此,需要对生物分子体系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学科的知识相结合。

生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及其物质过程的学科,主要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组成、功能和代谢等方面。

而分子生物学则主要研究分子遗传学、分子进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方面。

从生化学层面来看,生物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

这些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生化转化等,一方面需要适当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一定的生物学信号来调控。

分子生物学则研究的是分子遗传学、分子进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方面,主要涉及DNA、RNA、蛋白质等分子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等。

对于分子生物学来说,生物体内的分子生物过程是由一系列分子事件所特征化的,这些分子事件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并在生物系统中协同作用。

因此,分子生物学也需要结合生化学的知识来深入探讨生物分子在分子机理层面上的现象和规律。

通过研究分子生物学中的分子遗传学和基因表达调控等问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体内分子生物事件的本质,从而为生物学的研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中,人们可以发现许多共性问题。

比如,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是DNA与RNA转录和翻译过程,而生化学则更加关注这些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等问题。

因此,生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可以更加清晰地描述分子生物过程中的机理和特点。

此外,两个学科在分子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研究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共性问题。

例如,一个蛋白质的生化功能需要其所具有的特定的分子结构和构象,而分子生物学则需要通过研究这些分子结构和构象等来初步把握其生物功能及其调控机制。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两个领域交叉研究,可以带来很多科学和实际应用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本文从三方面来探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

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体系化学成分及其相互作用和代谢过程的学科。

生命体系的基本组成是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等大分子化合物和水、矿物质、离子、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等无机化合物。

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物质的合成、分解、代谢、调节、转运等过程。

因此,生物化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生命现象的化学基础规律。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基因转录和翻译、分子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等方面的学科。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生命分子的运作规律和生命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二、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研究的意义1. 解析分子机制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研究可以揭示生命现象发生的分子机制。

在大多数情况下,生物学现象是由RNA或蛋白质调节的复杂控制网络所控制的。

通过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可以研究这些RNA或蛋白质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以极其微妙的方式运作的,从而提高我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2. 得到药物设计和生物工程的启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可以为药物设计和生物工程提供启示。

生物化学研究可以揭示一种药物如何作用于细胞或细胞器,进而改变它们的代谢或功能。

而分子生物学研究则可以揭示一个基因和蛋白质是如何参与生物过程的,以及它们是如何被调节的。

这些研究可以为药物和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帮助。

3. 探索疾病治疗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索疾病的治疗方法。

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生物化学研究也揭示了许多药物的有效构象和分子机制。

联合这两个学科,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开发新的药物,以治疗很难治愈的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和发展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和发展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研究和发展从生物化学到分子生物学,跨越20世纪,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宣布,分子生物学进入了一个更为理性、更为严谨和更为意义深远的时代。

在此思想的推动下,各种交叉和融合的学科和领域应运而生。

我们关注的是,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领域,它们如何相互关联、相互成就,在实践和应用中呈现出哪些重要的见解和价值。

一、交错和固化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之间的关联显然已经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得到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

最早的例子是在基本分子结构和合成反应以及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中有关联。

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化学的兴起和进展,对生物化学的领域产生了明显的熔合和固化的效应,因此在这里看到的一些显著的效应会逐步展开。

二、信息理论和计算生物学信息理论和计算生物学是两个重要的交叉领域。

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是如何在大量的数据和杂多的元素间寻找和提取有关的信息,发现规律和模式,以实现对基因组、蛋白质组、信号传递、代谢通路及车间布置的自适应控制等方向的进展。

科学家们已经建立了多种算法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自动化和高通量技术的发展。

例如,数据库和信息资源的建立、基因芯片工具、高通量筛选、基因表达、药物发现及许多其他关键的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操作,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三、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也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这两个领域提供了可以从广阔的角度分析基因组,特别是在系统层次上。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是细胞、组织、器官或个体的全部蛋白质组成,而代谢组学研究的则是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对代谢活动的影响。

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是两个有交织的领域,它们的研究将从基础领域走向应用领域,创造出实际应用和意义深远的产品和技术。

四、生物芯片技术和疫苗筛选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慢慢开始出现许多关于芯片技术的新产品和研究方向。

由于芯片技术的精密、高效和可靠性,许多实用的研究任务可以实现小型化和高通量,大大减少了实验场地和设备的投入。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应用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应用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应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支,它们以不同的角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生物分子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化合物的反应机制,而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体中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这两个学科之间有许多的交叉点,两个学科的交叉应用研究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生物化学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1. 研究生物体中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究生物体中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因为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功能分子之一,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于生物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生物化学家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手段,如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

通过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2. 研究生物体中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究生物体中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因为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于人们了解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机理至关重要。

生物化学家可以利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扩增、凝胶电泳等来分析基因结构。

通过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因调控的机制,从而实现基因治疗和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1. 研究蛋白质合成和代谢分子生物学可以帮助人们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过程。

因为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是生物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机理的了解对于理解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基础机理至关重要。

分子生物学家可以利用各种生化技术和工具,如Western blot、ELISA等来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

通过研究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过程,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功能和调节机制。

2. 研究生物体中代谢通路和酶的催化机理分子生物学可以帮助人们研究生物体中代谢通路和酶的催化机理。

因为代谢通路和酶的催化机理是生物分子在体内参与生化反应的基础机理,其研究对于理解生物化学反应机理至关重要。

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的交叉研究

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的交叉研究

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的交叉研究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各个学科之间互相交融、互相融合已经成为当代学术界研究的趋势。

其中,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交叉研究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它们既有许多相似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又能够相互促进各自发展。

一、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的概念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等的基础科学。

它主要研究的是生命体内的各种分子,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和组成。

化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对生命体系的作用与反应的学科,它通常涉及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

这个学科的基本研究领域是研究生命体系中的生物分子,以及这些生物分子如何参与生命体系的各种过程。

二、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技术1. X射线晶体学X射线晶体学是一种利用X射线探测生物分子空间结构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X 射线的衍射实现对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分子结构的研究。

这种技术是生物大分子空间结构研究中的重要手段,能够深入挖掘分子的功能和特性。

2. 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技术是通过利用生物大分子的自旋和外界的磁场区分分子类型和位置等信息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高精度地研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研究分子的功能和特性,对于生命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 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可用于生物大分子和化学物质分析的技术。

当生物大分子或化学物质在电磁场中发生振荡时,可以进行质谱分析,根据其分子造成的信号来解析生物大分子或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质量等信息。

三、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的交叉应用1. 药物研究药物研究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交叉领域。

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的技术都可以用于药物研究。

在药物研究中,分子生物学可以用于研究药物分子与靶分子(如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理,而化学生物学则通过设计新型药物分子,来针对生物分子的目的性改变药物的效果。

2. 生物废水处理生物废水处理是另一个交叉应用的领域。

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探讨

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探讨

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这两门学科在生命科学领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更新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教学内容的更新是优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的第一步。

教师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学发展动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和补充,确保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前沿性。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增加一些新颖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提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较为普遍,这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佳。

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科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也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或者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还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科研论文撰写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五、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教学内容重叠部分的处理王好,钱爱东(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摘要:讨论了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两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重叠的问题,并探讨了在讲解的重点、深度和广度上如何处理重复内容的方法,以期使重叠内容既不累赘又突出课程特色,既能使学生学习到重要知识,又能开拓学生思维。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4)10-0050-02Processing of the Overlapping Part of Teaching Content between Molecular Biology andBiochemistryWANG Hao ,QIAN Ai-dong(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China )Abstract :The overlapping part of teaching content between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was discussed,and processingmethods of the overlapping part were explored based on the key,depth and width of explanation so that the overlapping part could show characteristics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Meanwhile,the students can study important knowledge and develop thoughts.Key words :molecular biology ;biochemistry ;teaching reform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这两门课程对于许多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必修课程。

分子生物学是对生物在分子层次上的研究,其领域涵盖了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中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简称为生化,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合成与代谢。

分子生物学中的分子主要包括糖类、核酸和蛋白质。

受糖类的研究比较困难及蛋白质部分的内容有独立的课程等诸多因素影响,高校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多集中在核酸部分,因此,其教学内容主要是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

而这部分内容同样是生物化学课程的主讲内容。

由于生物化学作为基础课程的开课时间一般要早于分子生物学课程,因此,如何处理和讲解这些重叠内容就成为分子生物学任课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笔者在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及重点范畴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思考和教学实践,旨在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

1对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中与生物化学重叠部分的认识首先,重叠部分的教学内容相同,但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在讲解时的侧重点不同。

如对于生物化学来说,核酸的结构应当是讲解的重点。

核酸是一种由核苷酸构成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用于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保存和传递,之所以被称为核酸是因为其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核苷酸,又是由嘌呤碱或嘧啶碱、核糖或脱氧核糖以及磷酸3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

最普遍的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和核糖核酸(RNA )。

教师在接下来还要把嘌呤碱或嘧啶碱、核糖或脱氧核糖的分子结构讲解清楚。

而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结构差异、核酸及核苷酸的合成与代谢都是生物化学的讲解重点。

有了前面生物化学对于核酸结构的系统讲解,分子生物学课程再次讲解核酸时可简略介绍,其重点可放在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如何构成螺旋结构,其在遗传物质中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中分别以何种立体形态存在等方面的讲解上,进而讲解DNA 的双螺旋结构是如何被科学家发现的,他们如何假定了双螺旋的立体结构,又通过什么方式证明了其合理性等。

其次,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在讲解重叠部分时的深度不同。

例如,在讲解DNA 复制的起始时,在生物化学中只需讲解最一般的起始特点及过程即可。

其内容主要是:DNA 解旋酶在局部展开双螺旋结构的DNA 分子为单链,引物酶辨认起始位点,以解开的一段DNA 为模板,按照5′-3′方向合成RNA 短链,形成RNA 引物。

在引物提供了3′羟基末端的基础上,DNA 聚合酶催化DNA 的两条链同时进行复制过程,复制过程只能由5′-3′方向合成。

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则要深入讲解不同生物DNA 复制起始的详细过程及差异。

例如,所有的真核生物、许多DNA 病毒、噬菌体和质粒用引物酶合成一小段包含有一个自由3′羟基的RNA 引物,DNA 聚合酶随后会顺着3′羟基延长序列。

收稿日期:2014-09-11作者简介:王好(1980—),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病毒分子生物学。

通讯作者:钱爱东(1960—),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病原学及免疫学。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10):50-51冰雹:冰雹灾害在通辽各地均有发生,年平均冰雹日数为1~2d ,主要是破坏农作物、果木、蔬菜的枝、叶、茎秆、果实,严重时颗粒无收,较大的雹块还能击坏农业用的薄膜、暖棚,砸伤野外农作人员、牲畜等。

霜冻:通辽北部的高海拔地区是霜冻灾害多发区,中部、东南部霜冻灾害相对较少。

通辽市近50年来初霜冻出现偏早或特早的年份占11%,终霜冻结束偏晚或特晚的年份占26%,早霜的危害会使该地区粮食大幅度减产。

3防御气象灾害可实施的方法与对策3.1防御干旱、雨涝灾害的对策①保护好山区森林资源,建设好绿色水库。

牧区要种树种草,以草定畜,改善生态环境。

②改变粗放的耕作习惯,采用先进的保墒抗旱技术。

③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④加强气象科学研究,开展人工增雨试验。

3.2防御低温、霜冻灾害的对策①充分合理地利用通辽地区的热量资源,并根据该地区的热量资源及无霜期的长短,调整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不可越界种植。

②推广薄膜覆盖技术。

薄膜覆盖的增温保湿作用显著,可以保护作物幼苗或经济作物免受霜冻危害。

③做好霜冻预报工作,及时正确地向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提供霜冻预报,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对大田作物或秋菜进行抢收、对果园进行防霜、对作物幼苗或经济作物进行覆盖等,尽量把霜冻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3.3防御冰雹灾害的对策目前,经实践证明,实行“三七”高炮防雹是一种有效地减少雹灾的防御措施,能够对减轻雹灾的危害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深受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参考文献:[1][2]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李莉,马国贵.内蒙古通辽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浅析[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11):101.(责任编辑:慕宗杰)反转录转座子(包括反转录病毒)在反转录酶的辅作用下利用转移RNA 为DNA 的复制延伸提供自由3′羟基。

在腺病毒和细菌噬菌体φ29家族中,DNA 聚合酶将核苷酸添加到基因组附蛋白以合成新链,组成基因组附蛋白的氨基酸侧链提供3′羟基。

在单链DNA 病毒(包括环状病毒、双粒病毒、细小病毒以及其他单链DNA 病毒)、许多噬菌体和质粒中,采用环状复制机制(RCR )。

RCR 内切酶先在基因链上(对于单链病毒)或者DNA 的一条链上(对于质粒)制造一个缺口,缺口链的5′端被运送到核酸酶的酪氨酸残基上,而自由的3′羟基端则被用作DNA 聚合酶复制新链的起点。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讲解复制起点、复制眼、复制叉等概念。

2对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知识内容的拓宽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所包含的知识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复杂,《基因》系列每隔二三年都要有新的版本发行。

尽管知识的累积已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堪重负,但是,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对学时却又普遍进行了压缩,这样就使得教师无法深入并详细地讲解太多的知识和内容。

知识是学不完的,而教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开拓思维、提高创新力。

而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并不能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

教材往往只告诉学生DNA 的复制是怎么样的、转录是怎么回事、翻译是如何完成的、里面有多少酶和蛋白质因子的参与、具体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这样授课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笔者在讲解这些知识的同时,也会告诉学生那些知识的发现者们是怎样发现这些问题的,是怎样进行思考的,是如何推理的,又是如何设计试验来验证他们的假设的。

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引导学生去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人们最早把遗传物质锁定在蛋白质上,是因为蛋白质的信息复杂吗,那么为什么不是糖类、醇类等物质;为什么Watson-Crick 认为核酸是遗传物质;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大试验是怎样设计并完成的;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Grifith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为什么不能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美国科学家艾弗里(Avery ,Oswald Theodore )如何完善了该试验等。

这些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大肠杆菌的复制起始点是怎样被确定的、复制的方向是怎样被证明的、怎样证明是半保留复制,以及遗传密码是怎样发现的、发现遗传密码的试验设计方法和思路如何等内容都应重点讲解,但是多数教材却未能详细介绍,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拓宽相应的知识和内容。

总之,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教学内容重叠部分应区别对待,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共同协调与合作,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既能避免重复又能突出特色,其共同的目的就是使得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时锻炼独立的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慕宗杰)!!!!!!!!!!!!!!!!!!!!!!!!!!!!!!!!!!!!!!!!!!!!!(上接第35页)王好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教学内容重叠部分的处理51第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