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讲解模板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案名称
《历史时期的中国农业发展》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作物种植、农具发展等;
(2)掌握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及其特点;
(3)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信息提取、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关注国家粮食安全。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时期的中国农业发展》章节。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多个历史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作物种植、农具发展等;
(2)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及其特点;
(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中国古代农业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2. 主体教学
(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作物种植、农具发展等;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及其特点;
(3)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讲解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4)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思考其对现代农
业发展的启示。
3. 课堂练习
(1)教师提出问题,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总结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2)强调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发展,关注国家粮食
安全。
六、板书设计
《历史时期的中国农业发展》
一、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耦犁、牛耕
二、农作物:水稻、小麦、粟、黍、稷等
三、农具:犁、耧、锄、镰等
四、发展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
五、原因及影响:土地制度、水利设施、农具改进、人口增长等
七、课后作业
1. 阅读教材,思考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