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
第2章国际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基础:
要素优势与经营方式选择
经营方式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贸易 技术转移
优势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有
无
无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理论贡献
弥补以前国际投资理论的片面性
继承和吸收了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巴克雷的内 部化理论,增添了区位优势因素
运用多种变量分析来解释跨国企业海外直接投 资应具备的各种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产品的差异化、商标、促销技术与价格联盟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专利、技术秘密、特殊管理技能、资本市场优势
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
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
一、垄断优势理论
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约翰逊的核心资产理论
知识的转移是直接投资的关键,跨国公司垄断优 势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
在对跨国公司的对外拓展解释方面,也只能解 释纵向一体化的跨国扩展,而不能解释横向一 体化和多样化的跨国扩展行为。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产生背景
学者:英国学者邓宁(John H. Dunning) 文献:
1977:“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N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流出额所占比 发达国家 85.3 84.2 85.6 91.6 发展中国 14.5 15.5 13.7 8.1
中国连续6年(1993—1998)利用外资世界第二位,1999年位于第 三位(英国第二),到2000年又位于第二位。目前全球500强已有300多 家在华投资。
3.FDI 的重点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表2-1-3
90年代以来的历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
(FDI)总额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单位:亿美元
•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值得注意的是: l 1999 年 英 国 成 为 FDI 最 大 国 , 投 资 额 达 1990亿美元。 l 美国仍是FDI最大东道国,吸引投资几近全 球FDI 1/3。 l 1999年位于欧盟的跨国公司FDI总额51美元, 占全球的2/3。 l 2001年,在全球FDI 下降51%的情况下,中 国吸引外资468亿,比上年增长15%。
2.新古典经济理论对跨国行为的最初解释
H—O学说: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各国间生产要素资源禀赋比例的差异引起要素价格的差异,进而发 生要素分布均衡化的过程,即要素的跨国移动。 俄林从资源配置理论的结论出发,得出的一个推论---要素价格 均等化定理。其含义有二: (1),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即两个原要素价格比例不同的国 家,通过自由贸易使要素价格比例趋于一致; (2),要素绝对价格均等化。即同一种要素的绝对价格在不同 国家不相等,通过自由贸易使不同国家同一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 要素的价格均等途径有二: (1),间接均等。即通过商品的国际移动实现。 (2) ,直接均等。即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实现。 如资本丰缺程度的差异促使资本从底利率的国家流向高利率 的国家。
第2章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PPT课件

组织管理模式 方式通常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 组织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比较灵
的总经理负责制
活
第 一
节 各投资者有明确的股权比例安排,没有安排股权比例,各投资方的 对
责任风险 各投资方依股权比例享有权利, 权利和义务完成依靠合同约束, 外 直
承担风险
合同完成即意味着合作关系终止 接
投
纳税人
依照所在国税法统一缴纳企业所 各投资方依照所在国不同税法分
• 3.依据目标企业态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善意收购和恶意收购
投 资
• 善意收购是指得到目标企业同意的收购;恶意收购是指未得到目标企业同意
概
的收购。
述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
• 1.内部融资
第
一
• 2.外部融资
节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概
述
1.内部融资
• 含义:跨国公司内部积累资金,是从公司的未分配利 润和折旧提成中积累资金。
购;混合并购即提供不同产品或服务企业之间的并购,目的是谋求范围经济
和规避经营风险。
第 一
• 2.依据收购方是否成为股东,可以划分为直接收购和间接收购
节
• 直接收购是指收购方直接收购目标企业股权并成为目标企业股东的行为;间
对
接收购指的是收购方通过控股目标企业的母公司进而间接控制目标企业的行
外 直
为。
接
joint
外 直
venture);
接 投
资
• 问题:如果新组合的企业没有东道国企业参加,那么还叫
概 述
合资企业吗?
合作经营企业
• 含义:合作经营企业指的是由跨国公司和东道国投资者依
国际投资学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课本精炼知识点含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西方主流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论:市场不完全性是企业获得垄断优势的根源,垄断优势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市场不完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
市场的不完全包括:1.产品市场不完全2..要素市场不完全3.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市场不完全4.政策引致的市场不完全。
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1.信誉与商标优势2.资金优势3.技术优势4.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和外部)5.信息与管理优势。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
垄断优势认为不完全市场竞争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兴与衰。
(三)内部化理论:把外部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
(纵向一体化,目的在于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从而降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并取得市场内部化的额外收益。
)(1)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1.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企业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3.内部化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直接投资。
(2)市场内部化的影响因素:1.产业因素(最重要)2.国家因素 3.地区因素4.企业因素(最重要)(3)市场内部化的收益: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1.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企业各项业务,消除“时滞”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2.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和转移价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消除国际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4.防止技术优势扩散和丧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市场内部化的成本:1.资源成本(企业可能在低于最优化经济规模的水平上从事生产,造成资源浪费)2.通信联络成本3.国家风险成本4.管理成本当市场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时,跨国企业才会进行市场内部化,当企业的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产生对外直接投资。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即“三优势范式”。
跨国公司理论

06:28
33
图中:
Ⅰ—Ⅰ线是日本(甲国)的商品成本线,假定其中由a—Z 都是用1万日元投资生产出来的日本商品的成本顺序线。由 a(劣)—Z(优)即由成本高——低。
Ⅱ—Ⅱ线是对方国家(东道国或乙国)商品成本由低到高 的顺序线:两线交点,表示按外汇汇率计算的两国M商品的成 本比率相等。
a、b、c产业是日本的边际产业,应该从这些产业开始进 行对外直接投资。投资的结果,对方国家的成本可望降至a*、 b*、c*。这样,日本就能从对方国家进口,亦即实现数量更 多、利益更大的贸易。小岛清称这种投资为顺贸易导向的— 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
比较优势的度量:
1、用相对劳动生产率衡量 2、用相对劳动成本衡量 3、用机会成本衡量
1、相对劳动生产率
用相对劳动生产率衡量比较优势: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相对劳 动生产率,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生产可能性(100人)
中国 美国
大米 (MT) 100 125
小麦 (MT) 50 100
绝对优势论:实质上是讲一国企业必须占 有绝对优势或利用绝对优势。如:垄断优势理 论、内部化理论、区位理论以及邓宁的国际生 产的综合理论。
比较优势论:主要以要素禀赋理论以及建 立在其上的现代比较成本理论。
06:28
31
日本的小岛清教授则一反跨国公司理论的传 统,他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独树一帜 地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亦称母国) 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亦即边际产 业依次进行,规避产业劣势,或者说扩张边际产 业,这是小岛理论的核心。
生产可能性(100人)
中国 美国
大米 (MT) 100 125
小麦 (MT) 50 100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第二章

交易性所有权优势
福是搞区别对待,“如果小品牌占据的货架越 来越少,那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众所周 知的是,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卖场一向是宝洁 良好的合作伙伴,宝洁和沃尔玛开创的销售模 式甚至被命名“宝玛模式”。由此可见,宝洁 公司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通过与卖场达成 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让卖场给予其他的竞争 对手施压,从而达到其垄断行业的目的,其野 心可见一斑。
规模经济优势
2012年是宝洁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4年,这一年 内在中国建设了两个目前宝洁在亚洲最大的两个 生产基地,这在宝洁全球175年的历史上还是第 一次;同时,宝洁成功举办推出贴近中国消费者 需求的产品,作为宝洁在全球第二大市场,宝洁 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亲近和美化超过10亿的 大中华区消费者的生活,年销售额超过60亿美元 。继续践行对中国市场和广大中国消费者的承诺 ,推进宝洁在2010年至2015年在华新增10亿美 元投资计划的重要步伐。
二、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 (三)垄断优势的形式与来源
图2-2 市场不完善与垄断优势
海默提出的理论经过金德尔伯格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后, 成为含义比较完整的垄断优势论,这一理论通常亦被称 为“海—金传统”(Hymer-Kindleberger Tradition)。
对垄断优势论的评价
垄断优势论在理论分析上仍具有局限性和缺陷, 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垄断优势论对跨国公司 行为的分析在于解释企业跨国经营的初始行为, 而不能解释跨国公司的扩大。
第二,美国的海外企业在海外融资。 海默通过比较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 公司海外投资的地区分布,分析这两家公司1958 年的财务年报,从资产负债表中发现这些从事对 外直接投资的公司在海外借钱。其他公司的典型 数据也表现出这一特征。当时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的美国企业通常也从海外获得大量融资,而海外 利率高于美国。
对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对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对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对外投资行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境内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活动的管理。
第三条对外投资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合规进行。
第四条国家鼓励优质企业对外投资,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第五条对外投资活动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贸易准则。
第二章对外投资行为的审批和备案第六条境内企业及个人对外直接投资,应当报经审批机关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七条对外投资需提交投资计划书,包括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投资地区的政策法规、预计投资规模等。
第八条对外投资项目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或者属于限制领域的,应当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第九条对外投资项目经批准后,应当及时办理备案手续,向备案机关提交相关材料。
第十条对外投资备案材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投资项目的合规性评估、投资方的信用状况等。
第三章对外投资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第十一条对外投资应当依法纳税,不得偷逃税款。
第十二条对外投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相关部门报送投资项目的经营情况、财务报表等。
第十三条国家加强对外投资行为的监督,防范金融风险和非法资本流出。
第十四条对外投资项目涉及环境保护、劳动用工等问题,应当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
第四章对外投资的激励措施和支持保障第十五条国家鼓励对外投资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第十六条对外投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第十七条国家提供风险投资、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支持对外投资企业发展。
第十八条对外投资企业依法享有合法权益保护,国家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持。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对外投资违法违规的,由相关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对外投资产生的争议,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诉讼解决。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一条对外投资活动中涉及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特殊管理。
第二十二条对外投资活动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家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第2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二)基本假设
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企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从事各种贸易活 动存在各种障碍,其内部化经营的目的是 利润最大化 ●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 时,企业可以以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 ●在不完全市场上实施内部化来到降低生产 成本,当这种内部化跨越国界时就产生了 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品创新阶段
(New Product Stage) 产品成熟阶段 (Mature Product Stage) 产品标准化阶段 (Standardized Product St 将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和区位因素结合起
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和区位的选 择 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并增添了时 间因素 把国际直接投资同国际贸易和产品的生命周期 结合起来解释美国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与 区位的选择 使国际投资理论既可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也 可用来解释新产品的国际贸易。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 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 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个基本因素决定的。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优势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生的背景
(六)内部化理论的局限性
• 与其它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 论,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同时,内部化理论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其他 理论。
• 未考虑非生产要素的影响,只考虑自 身成本与利润之间关系 • 忽略了外部不完全市场对投资的积极 作用
第三节 考虑区位因素的国际直接投 资理论
• 一、国际产品周期理 论 •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 论
第2章 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美国GE公司的归核化管理
(1)明确界定公司未来发展的业务领域。圈定了高于一般 增长幅度的三大事业类别:高技术、服务和传统事业继 续保有及经营。 (2)公司内部合并。GE公司将1980年的64个事业部,合并 为38个事业部,又于1987年合并为13个事业部。 (3)出售企业。对不符合目标要求的企业经过整顿仍无法 达到目标的,就将该企业出售,从该行业中撤出。19811992年间,GE公司出售了大量的行业和企业,回收资金 总额达110亿美元。 (4)收购企业。对有望达到目标的企业,采取收购外部企 业的方式,使其快速地达到目标或扩展至全球市场。 1981-1992年间,GE公司大量的收购企业,交易金额逾百 亿美元。 (5)合资合作。对有望达到或已经达到目标的企业,广泛 采用合资合作方式,迅速达到目标或扩展至全球市场。
德国《焦点周刊》网站
2014年9月22日报道, 挪威政府养老基金成为 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 资产达8910亿美元。 该基金主要资金来源为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石油投资,并参股戴姆 和华安投资有限公司分 勒、巴斯夫、宝马等德 国达克斯蓝筹企业 别以6527亿美元和5679 (DAX30)。排在第 亿美元的财富规模排在 二位的是阿联酋阿布扎 第四、五位。 比投资局,资产规模 7730亿美元,第三位 是沙特金融管理机构 SAMA。
5、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1990-2012年,全球FDI在波动中呈现总 体增长趋势,发达经济体FDI引领着全球 FDI的发展方向,发展中经济体FDI的增 长相对平稳。 2012年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FDI流量超过 发达经济体。
1990-2012年世界FDI流入流量变化趋势(百万美元)
民族多 元型
4、按跨国公司生产经营的空间分布范围划分
第二章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类型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
资效益并拥有对企业或公司的控制权和经营管理权 而进行的在国外直接建立企业或公司的投资活动, 其核心是投资者对国外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利润和折旧提成中积累资金,包括母公司通过参股形式 向国外子公司注入资本,从其他国外子公司调集的资金, 以及国外子公司盈利的再投资。
2.外部融资。从跨国公司系统以外的渠道进行融资,包括:
①在母国筹集的资金,包括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从母国银行或 其他金融机构获取的贷款、在母国证券市场上发行债券、从
母国政府或其他组织获取的贸易信贷及各种专项资金;②在
的消费偏好。
三、效率追求型
1.效率追求型直接投资的含义。跨国公司为提高效率而进行
的对外直接投资。目的是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对已经实施 的直接投资进行区域性或全球性的战略性、效率性投资调整,
或使其全球性的生产经营网络更加合理化。
2.效率追求型直接投资的发生前提。存在产品的全球性市场;
有效利用不同国家生产条件的差异。
第二章
学习目标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 投资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第三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案例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分
类
掌握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特征、资金来源 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影响因素
时期内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法律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虽然各 国的法律可以在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 调整,但这种调整必须是理智的和适度的,并不能过度损害
国际商务硕士《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详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决策)【圣才出品】

第二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决策第一节对外直接投资的选址决策一、FDI区位决策的理论基础第一,聚集理论。
聚集理论是指一个已吸引很多跨国公司进入的市场更加容易吸引其他跨国公司,其他跨国公司也更加愿意进入该市场,这是因为一个已经拥有大量跨国公司的市场必然比缺乏跨国公司的市场更加成熟和接近国际市场,跨国公司的进入成本较低。
第二,沉淀理论。
沉淀理论是指当一个跨国公司已进入某个市场,已投入的实物资本及其他无法收回的成本形成沉淀成本,沉淀成本使得跨国公司不能也不会轻易退出该市场而进入其他市场。
第三,市场不完全理论。
市场不完全理论认为,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要比国内市场更严重,国际间商品与要素的流动受到各国政策、制度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跨国公司通过到对方国家投资,在东道国安排生产与经营的方式,来获得公司业务发展。
第四,本土化理论。
本土化理论体现为跨国公司的投资趋向人员的本土化和研发的本土化。
以我国为例,跨国公司投资我国一开始使用我国的低廉劳动力,后来发展为在我国就地雇佣技术人员。
因此,本土化的能力与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跨国公司的投资选址。
第五,差异化理论。
差异化理论是指跨国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在东道国产业中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决定了跨国公司在特定的地区市场中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使得在该地区市场中很难有替代品与之抗衡,因而赢得用户青睐与信任。
第六,区位优势理论。
运用区位优势理论则可说明跨国公司投资选址的地区优势考虑。
由于各国各地在投资环境与条件上存在着区位差异,因而对跨国公司投资选址存在着不同的刺激或吸引。
二、FDI选址的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
它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
应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第二章)

第五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四、分析过程
国际投资是市场不完全的产物,市场不完全性导致了所有权优 势,所有权优势是跨国公司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所有权优势不足于说明企业为什么一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 不是通过发放许可证或其它方式利用它的特定优势,必须引入内 部化优势才能说明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要优于许可证贸易; 仅考虑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不足于说明为什么企业把生 产地点设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必须引入区位优势才能说明企业 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做出选择; 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
2、成熟的寡占阶段:规模经济,成本优势。牵制战略与跟进 战略。 3、衰老的寡占阶段:丧失优势。通过价格协调瓜分市场;或 用产品差异化维持市场;或退出进入新的领域。
14
第三节 产品周期理论
三、寡占反应理论
是1973年美国学者尼克博克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些跨国 公司之所以对外直接投资,是对于其他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一 种反应,目的在于维持竞争力的均衡。 他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有两种,一种是进攻性投资, 指那些对外直接投资的先行者;用产品周期理论解释;第二种
4、维护垄断优势
21
第四节 内部化理论
四、评价
内部化理论从内部市场形成的角度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
理论,对跨国公司的内在形成机理有比较普遍的解释力。
内部化理论的不足之处是过分注重企业经营决策的内部 因素,却忽略了对影响企业运作的各种外部因素的分析,对 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缺乏总体认识,对对外直接投资 的区位选择等宏观因素也缺乏把握。
利因素; 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得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
5
第二节 垄断优势理论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概述l

(3)特殊目的实体对FDI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特殊目的实体指出于特殊目的如投融资便利、外汇风险管理 等或以具体结构(如控股公司)而设立的境外子公司。一般设在 税率低或能为其提供特定税收优惠的国家。 在许多重要的投资经济体(如卢、荷、香港、匈、葡和丹等 ),特殊目的实体对FDI的流量和存量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011年通过特殊目的实体投资的资金流量几乎是前者的7倍, 且为特殊目的实体提供税收优惠的国家也逐年增多。 这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透明度和减少避税提出了挑战。
二、当前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动向 1.发展战略重现回归专业化的趋势,即归核化 传统认为,多元化经营是跨国公司重要扩张战略 ,生产多种产品,拥有多种技术和占有多种市场 近年,许多跨国公司从多元化经营回归专业化经 营,集中发展自己的核心产业。 所谓归核化,是跨国公司把自己业务集中在最具 竞争优势行业上;把经营重点放在核心行业价值 链自己优势最大环节上;强调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维护和发展;对非核心业务实施战略性外包。 实施归核化战略的措施:出售和撤销、收购及剥 离、分拆和战略性外包。
4.跨国化程度不断提高 跨国化程度由跨国公司在国外的资产值与其总资 产值之比、国外销售额与总销售额之比以及国外 雇员数与总雇员数之比这三个比例的算术平均值 来衡量。 20世纪90年代后,根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 (2011)》的数据,2010年全球最大的100 家跨国公司,其平均“跨国化指数”已经达到 60. 67%。
2.FDI规模在资本输出中所占比重较小
3.战前欧洲资本自由地流向澳、俄、加、美等新 经济体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章国际直接投资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与形式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1)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指的是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对外投资。
(2)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对外直接投资或海外直接投资。
(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解释,这种控制是指投资者拥有一定数量的股份,因而能行使表决权并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中享有发言权。
(4)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果是海外企业的设立。
很多海外企业都是股份制的,一般认为拥有一家海外企业10%以上股份的投资就属于对外直接投资。
✧扩展内容: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表述✧FDI本身并未指明投资方向,既可以是对外直接投资也可理解为外国直接投资,因此联合国贸发会议编写的《世界投资报告》将FDI具体区分为外向FDI(Outward FDI)和内向FDI(Inward FDI)。
✧在中国,FDI通常理解为内向FDI。
其正式名称为“外商直接投资”,而不是“外国直接投资”,原因在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属于外商直接投资,但并不是外国直接投资。
✧外向FDI通常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境外直接投资等。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形式1.国际合资企业国际合资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投资者为了一个共同的投资项目联合出资,按东道国有关法律在东道国境内建立的企业。
特点是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
2.国际合作企业国际合作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和东道国投资者在签订合同的基础上,依照东道国法律共同设立的企业。
特点是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均由各方通过磋商在合作合同中约定,是典型的契约式合营企业。
3.国际独资企业国际合作企业是指外国投资者依照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设立的全部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特点是作为单独的出资者,外国投资者独立承担风险,单独经营、管理独资企业,独享利润。
国际经济合作习题库含答案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际经济合作》试题库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合作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内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2.生产要素指使具体的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通常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等六种。
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有时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
4.生产要素的非同一性每种生产要素都不是同一的,它包含着许多小类或亚种,这些小类或亚种的组合也是千差万别。
因此,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仅有数量供应的差异,还有质量上的差异。
5.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是指资本、劳动力、技术、经济管理和经济信息等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转移。
二、复习思考题1.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方式?答: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内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具有以下五方面含义:(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的企业与个人。
(2)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
(3)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主要是生产领域。
(4)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配置。
(5)国际经济合作是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其方式主要包括:(1)国际工程承包。
(2)国际劳务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一、对外投资的界定
1、对外直接投资定义: investment - FDI) (foreign direct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 上的控制权而输出资本、 上的控制权而输出资本、 技术和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 的经济行为。 的经济行为。
•
二、对外投资的不同理论学派 (1)垄断优势理论(美国,海默,1960年) 垄断优势理论(美国,海默,1960年 MonopolisticMonopolistic-advantage theory 市场的不完全性要求从事跨国生产的企业 必须拥有优势,才能克服在经济、社会、文化、 必须拥有优势 , 才能克服在经济 、 社会 、 文化、 地理和语言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地理和语言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 从而赢得高于 东道国当地竞争对手的利润。 东道国当地竞争对手的利润。 垄断优势主要表现在: 垄断优势主要表现在:
图 2-1
产品周期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巴克利、卡森[ (4)内部化理论 (巴克利、卡森[英]) 企业之所以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企业之所以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是由于 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的, 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的,即市场交易难以保证 企业获得最大限度利润, 企业获得最大限度利润,于是企业在跨国经营 活动中将中间产品内部化,以获取最大利润。 活动中将中间产品内部化,以获取最大利润。 跨国公司对其中间产品实行内部化, 跨国公司对其中间产品实行内部化,主要有 三个动机: 三个动机: (1)降低交易成本 (2)避免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 (3)运用转移定价获取财务利益
指到期期限为1年或 年以内的资本流动 指到期期限为 年或1年以内的资本流动,主要包 年或 年以内的资本流动, 括进口贸易货币资本流动、短期政府债券、 括进口贸易货币资本流动、短期政府债券、银行资 本流动以及其他为期不大1年的金融资产等 年的金融资产等; 本流动以及其他为期不大 年的金融资产等;
第一节
美国
图 2 -1
生产
出口 消费 进口
新产品阶段
成熟产品阶段 产品发展的阶段
标准化产品阶段
图 2 -1
产品周期
其他发达国家
出口 生产 进口 新产品阶段 成熟产品阶段 产品发展的阶段 标准化产品阶段
消费
图 2 -1
产品周期
发展中国家
出口 消费 新产品阶段 进口 生产 成熟产品阶段 产品发展的阶段 标准化产品阶段
市场垄断优势; 生产垄断优势; a. 市场垄断优势;b. 生产垄断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 产品垄断; c. 规模经济优势;d. 产品垄断;
二、对外投资的不同理论学派 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优点:能够较好地解释公司对外投资的动机 优点: 优点 和条件; 和条件; •缺点: 缺点: 缺点 a. 它只说明了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条件,并 它只说明了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条件, 没有涉及投资的区位; 没有涉及投资的区位; b. 按此理论,只有寡头企业才有条件对外 按此理论, 投资, 投资,且投资领域应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 它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及60-70年代的日 业,它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及 年代的日 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 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3、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 (2)在母国筹集的资金,包括: 在母国筹集的资金,包括: 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从母国银行或其他金融 机构获取的贷款 在母国证券市场上发行债券 从母国政府或其他组织获取的贸易信贷及 各种专项资金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3、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 (3)在东道国当地筹集的资金,包括: 在东道国当地筹集的资金,包括: 以母公司名义从东道国金融机构贷款 在东道国证券市场发行债券
(1)逃避性投资:是指跨国公司为了逃避 逃避性投资: 母国政府的管制或法规而将生产设施通过 直接投资方式转移到其他国家。 直接投资方式转移到其他国家。 (2)辅助性投资:是指跨国公司为了促进 辅助性投资: 或支持其他经营活动而进行的投资。 或支持其他经营活动而进行的投资。 (3)被动性投资:指通过直接投资获得企 被动性投资: 业股份或资产经营权,但是不积极参与管理。 业股份或资产经营权,但是不积极参与管理。
第二章 外直接投资
国际资本流动 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是指资本的跨国流动,即从一个国家( 是指资本的跨国流动,即从一个国家(或 地区),实现国际经济交易的目的。 ),实现国际经济交易的目的 地区),实现国际经济交易的目的。 从资本流动的方向来看, 从资本流动的方向来看,国际资本流动一 般包括两个方面:资本流出与资本流入。 般包括两个方面:资本流出与资本流入。
资料: 资料:美国国家外贸委员会对美国企业的跨 国经营的动机调查结果
(1)跨越关税和进出口壁垒与管制; 跨越关税和进出口壁垒与管制; 降低关税和消除高额运输成本; (2)降低关税和消除高额运输成本; 获得和利用当地原材料; (3)获得和利用当地原材料; 获得东道国政府的鼓励; (4)获得东道国政府的鼓励; 维持现有市场占有率; (5)维持现有市场占有率; (6)预见到国外市场的迅速扩大; 预见到国外市场的迅速扩大; 控制特种产品制造质量( 技术等); (7)控制特种产品制造质量(气侯 、技术等); 跟随国外顾客需要; (8)跟随国外顾客需要; 追随国外竞争者; (9)追随国外竞争者; 10)获得外国技术,设计与营销技能; (10)获得外国技术,设计与营销技能; (11)参与国外基础设施工程投标。 11)参与国外基础设施工程投标。
为什么“奈克”公司不生产“奈克” 为什么“奈克”公司不生产“奈克”球鞋
• 奈克公司是1964 年由美国俄勒冈大学的长跑运动员费 尔·那特和他的教练比尔·波曼合伙组织的。自1958 年费 尔跟波曼练长跑以来,费尔经常对波曼教练抱怨买不到 高质量的运动鞋。为了帮助费而出成绩,波曼教练根据 长跑运动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式球鞋,但是图纸送到 美国的几家大鞋厂之后,却没有一家愿意接受试制。于 是,费尔和波曼在1964 年组建了“蓝带体育用品公司”, 每人投资300美元,委托日本的一家鞋厂按波曼的图纸试 制了300双球鞋。球鞋以希腊神话中长跑报捷的胜利之神 “奈克”为名,商标图案是花35 美元请一个学生设计的。 最初的球鞋储存在费尔父亲家的地下室里,每逢比赛, 费尔和波曼就带带田径场去推销。
对外直接投资的其他定义:
•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国投资者为获得持久利益而 在其他国家进行的长期投资。直接投资者的目的是在国 外企业的管理中施加显著影响。” • 2. 美国商务部的定义:“对外直接投资指某一个人在某一 美国商务部的定义 个国家对位于另一国家的企业具有持续性的利益或某种 程度的影响。”美国商务部规定的股份或控制权是10% 以上。对于多数国家来说,这个比例介于10%至25%之间。 • 3. 英国学者邓宁:“一个企业在其母国以外进行的投资, 英国学者邓宁 这种投资包括资本、技术、管理技能、进入市场的优势 以及企业家声誉。投资者对投资资金的动用有控制权。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 • 按照资本流动期限分为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 按照资本流动期限分为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 (1)国际长期资本流动
指到期期限在1 指到期期限在1年以上或未规定到期期限的资本流 动,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与国际贷款等; 主要包括直接投资、
(2)国际短期资本流动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3、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 (4)国际资金来源,包括: 国际资金来源,包括: 以母公司名义在第三国筹集资金 向国际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在国际主要资本市场发行债券。 在国际主要资本市场发行债券。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4、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动因 1、获取生产资源 2、开拓新市场 3、提高效率 4、其他动机 逃避性投资(Escape (1)逃避性投资(Escape investment) 辅助性投资(Support (2)辅助性投资(Support investment) 被动性投资(Passive (3)被动性投资(Passive investment)
•
1972 年,奥运会田径预赛在美国俄勒冈举行,费尔和波曼说服 了部分马拉松运动员穿奈克运动鞋参赛。结果,其中有四名进入 了预赛前七名。费尔和波曼乘机大作广告,耐克球鞋从此名声大 振,不断发展壮大。奈克公司1994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38亿美元, 产品销往81 个国家。但是奈克公司本身不制造奈克鞋。从奈克 的最初发迹,事实上奈克公司属下只有一家规模很小的制鞋厂。 绝大多数的奈克鞋的生产都采取在第三世界国家合同承包,加工 返销的形式进行,然后由奈克公司收购,独家销售。 奈克公司赖以成长壮大的秘密在其对产品的设计和广告营销环节。 原因主要是高档球鞋行业关键环节产品设计和营销控制,而制造 环节相对简单,创造价值主要取决于新产品开发和营销组织管理。 奈克球鞋在市场上主要靠其“最佳设计”和高档名牌为号召,成 功的塑造和保持了奈克球鞋的高档名牌形象。
国际资本流动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 (1)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大;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大; (2)国际资本流动呈双向性; 国际资本流动呈双向性; (3)国际资本流动的区域结构发生 变化; 变化;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资料来源:UNCTAD)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不足: 不足:a. 随着垄断优势增强,日本对外投资方式 与美国趋同; b. 否认了垄断因素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作 用,回避了发达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 资维护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后果。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