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海淀五年级(上)期末语文(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北京海淀五年级(上)期末
语文
一、基础•运用
1.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完成问题。
ㅤㅤ参观坐落在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有如漫游时光隧道,可以穿越千年,感受朝代的更.替,(b ǎo lǎn)古人智慧的积累.,(lǐng lüè)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魅力。
流连其间,珍贵的历代文字样本令人(yìng jiē bù xiá),既有原始刻画符号,也有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向世人(shù shuō)着中国文字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充满(shī qíng huà yì)的文字世界中。
ㅤㅤ“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
”中国汉字,具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愿这闪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深深印刻在华夏儿女的文化血脉中。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bǎo lǎn lǐng lüèshù shuō
yìng jiē bù xiáshī qíng huà y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更.替(gèng)积累.(léi)
B.更.替(gèng)积累.(lěi)
C.更.替(gēng)积累.(lěi)
D.更.替(gēng)积累.(léi)
(3)下列词语中的“漫”字,与“漫游”的“漫”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漫天
B.漫出
C.漫过
D.漫谈
(4)下列词语与文段中“不可估量”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不可开交
B.不可估计
C.不可或缺
D.不可思议
(5)“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______。
”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血脉
B.血气
C.血泪
D.血汗
2.漫步“典籍博物馆”,完成问题。
(1)博物馆设置了“诗词天地”板块,推出了“诗词互动”环节。
请你参与其中,与经典为伴,传承中华文化。
①请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枫桥夜泊
[唐]张继
ㅤㅤ,。
ㅤㅤ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②请选择富含哲理的一句古诗,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C.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博物馆推出了“座右铭”专场,小丽参观之后想把其中一句送给弟弟,希望他珍惜时间,改掉做事拖延的毛病,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C.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D.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走进“民间故事馆”,完成问题。
ㅤㅤ“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百姓智慧的结晶。
”本学期,我们一起走进了民间故事单元,召开了民间故事会。
(1)请为本次故事会选择一组民间故事,最合适的一项是
A.《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西游记》
B.《守株待兔》《嫦娥奔月》《将相和》
C.《狐假虎威》《滥竽充数》《田螺姑娘》
D.《田螺姑娘》《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2)小丽在故事会上把《猎人海力布》这个民间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她是这样讲的:我是海力布,我最终变成了一块石头,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我。
如果你想问我为什么,还要从那天我救了一条小白蛇说起……
ㅤㅤ你觉得小丽这样讲故事好在哪里?
(3)本学期,我们阅读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许多民间故事。
如果为民间故事绘制连环画,你会选择《》,请把连环画第一幅图的内容用文字写出来。
二、理解•感悟
4.探秘“三星堆博物馆”,完成问题。
唤醒沉睡文物的人
ㅤㅤ①庄严的神像、奇异
..的面具、高大的神树……三星堆文物从沉睡中被唤醒。
这离不开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
ㅤㅤ②1986年,青铜神树重见天日。
刚出土时,只是一堆混杂着泥土的碎片,根本看不出树的形态,甚
至找不出一根完整的枝丫。
如何让青铜神树重放光彩呢?郭汉中跟随师父杨晓邬接受了这个挑战性任务。
他们反复猜测,不断论证,历时三年多,做好了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ㅤㅤ③1990年,修复工作开始了。
他们先根据造型、花纹对碎片分类,再把同类的碎片拼接、对位。
起初,他们并不知道青铜神树有多高,只能从下往上一点点地摸索,就像完成拼图一样。
他们经常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试探每一块残件的合理位置。
有时候,为了拼接、固定一块残片,他们需要夜以继日地工作。
酷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衫;寒风阵阵,他们毫不觉察。
两千多个日夜,他们在5米高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终日埋头于青铜神树的修复工作中。
七年光阴一晃而过,这株高达396厘米的青铜神树终于被“唤醒”了。
它的底座好像小山相连,树上“神鸟”和“飞龙”栩栩如生。
据考证,这件青铜神树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体青铜文物。
ㅤㅤ④作为徒弟的郭汉中,在学习修复技艺的同时,非常重视对传统技艺改良创新。
2019年末,三星堆新发现六座祭坑。
如何完整地提取坑内的象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为了避免埋藏于地下千年之久的象牙在提取时发生断裂、损坏,郭汉中创造性地自制了许多小工具,解决了象牙提取过程中的难题。
他还借鉴了骨科手术的固定方式,采用给象牙打“绷带”的蜡膜加固法,保证了上百根象牙安全出坑,开创了考古发掘过程中保护文物的先河,唤醒了更多沉睡的文物。
ㅤㅤ⑤郭汉中还非常重视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
他领衔成立了文物修复技能大师工作室。
每天,他指导
徒弟耐心细致地给文物“做手术”:清洗、补缺、粘接、上色、做旧、打磨,一丝不苟
....。
徒弟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手把手地教。
郭汉中说:“三星堆的国宝那么多,我这辈子是修复不完了,但我的徒弟们可以继续干下去,这份古老的技艺也要继续传承下去。
”随着工作室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唤醒沉睡文物的队伍。
ㅤㅤ⑥三尺工作台,装得下古往今来;三十载光阴,换不回青丝如缕。
以郭汉中为代表的文物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逐渐唤醒了沉睡的古蜀文明。
(本文根据相关材料改写)(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奇异:
②一丝不苟:
(2)请你根据要求梳理提纲,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题目:唤醒沉睡文物的人
开头:第①自然段:三星堆文物被文物修复师修复。
中间:
Ⅰ第②~③自然段:郭汉中和师父修复青铜神树。
Ⅱ第④自然段:
Ⅲ第⑤自然段:
结尾:第⑥自然段:文物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让古蜀文明焕发生机。
(3)短文第③自然段描写了郭汉中与师父一起修复青铜神树的场景,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4)①“唤醒沉睡文物的人”指的是
A.郭汉中
B.文物修复师
C.郭汉中和杨晓邬
D.郭汉中和徒弟
②请结合短文内容,谈谈“唤醒沉睡文物的人”都“唤醒”了什么?
(5)结合下面两则资料,你对这篇短文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资料一
ㅤㅤ“这个工作不容易!发扬慢工出细活的精神,慢慢来,久久为功,搞成一件是一件。
谢谢你们为文物保护作出的贡献。
”
——《新华社:从总书记四川之行读懂“何以中国”》资料二
ㅤㅤ仔细观察郭汉中的双手,会发现它们异于常人,虎口处的肌肉高高隆起,这是他常年使用工具的最好证明。
——《新华社:大国工匠》5.
开启探秘之旅
ㅤㅤ三星堆遗址是一个让人惊叹不已的神秘之地,请你根据提供的博物馆材料,为本场探秘之旅做好准备。
参观须知
ㅤㅤ开放时间:08:30~18:00 停止入馆时间:17:00
ㅤㅤ三星堆博物馆全年无休(临时公告闭馆除外),周一不闭馆,仅除夕闭馆半天(12:00闭馆)。
ㅤㅤ普通票:72元/张(凭本人身份证购票)
ㅤㅤ优惠票:65元/张(退役军人凭本人身份证和退役军人证购票);36元/张(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本人有效学生证购票)
ㅤㅤ通过“三星堆博物馆”小程序或公众号,预约购票。
现场窗口不售票。
藏品陈列展签
青铜纵目面具展签
ㅤㅤ青铜纵目面具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它有“千里眼”
“顺风耳”之誉。
其形象特征为: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
张,呈柱状外凸达167厘米,像竹筒一样;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
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嘴角上扬,作神秘微笑状。
青铜大立人展签
ㅤㅤ青铜大立人,整体高260.8厘米,重约180千克。
铜像头戴高冠,
双手环握中空,两臂呈环抱状。
衣服纹饰繁复精美,且象征意义非凡,
如龙纹,象征着地位与权力。
在全世界范围内,青铜大立人与其它铜像
相比,它的体量最大,被誉为“铜像之王”。
(根据相关材料改写)
(1)五年级的小丽同学计划在寒假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三星堆博物馆,请你根据材料对小丽拟定的参观攻略作出判断,请用“√”“×”表示。
三星堆博物馆参观攻略
①购票方式:不能现场买票,需要通过网络预约购票。
②票价:优惠后票价费用共计216元。
③参观时间:不安排周六参观,因为当日博物馆要闭馆休整。
④必看展品:青铜纵目面具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2)请你仿照前面两件文物的展签内容,为青铜神树制作展签,写在横线上。
(可参照短文《唤醒沉睡文物的人》第③自然段,至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
)
青铜神树展签
(3)小丽的妈妈平时工作很忙,只有节假日才能休息。
下面推荐语中最适合她的一项是
A.用小程序预约订票,为您提供便利的服务。
B.全年无休的博物馆,让您的参观说走就走。
C.邀您探秘文明根脉,感受古蜀先民的智慧。
D.学生仅需购半价票,就能获得全程的体验。
三、表达•交流
6.习作
ㅤㅤ
博物馆包罗万象,令人神往。
其实,童年也是一座博物馆,珍藏着许多美好的记忆,那里有难忘的
人、事、物、景……请选择“童年博物馆”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注意把内容写清楚,表达真情实感。
7.习作
ㅤㅤ博物馆奇妙夜
ㅤㅤ夜幕降临,博物馆里逐渐安静下来,只能听到墙壁上钟摆的嘀嗒声。
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宁静……接下来又会发生哪些神奇的故事呢?请你展开想象,完成一篇习作。
注意把内容写清楚。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
1.【分析】语段主要讲了参观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看到的和感受。
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解答】(1)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2)考查多音字。
更[gēng]改换~改。
更[gèng]更加;越发。
应为“更替(gēng)积累(lěi)”。
故选C。
(3)本题考查字义。
“漫游”任意游乐。
漫天:指遍布天空,满天,也可形容不着边际。
漫出:溢出。
漫过:超过。
漫谈:随意的谈说、谈论。
故选D。
(4)本题考查近义词。
“不可估量”意思是难以估计。
故选B。
(5)本题考查:辨析词语。
“血脉”指血统。
“血气”指精力,活力。
“血汗”指血和汗,比喻辛勤的劳动。
“血泪”指血和泪,比喻辛酸的眼泪。
“横平竖直”指汉字的方方正正,“撇捺飞扬”指汉字的活泼有力,所以这里用“血气”。
故选B。
故答案为:
(1)饱览领略述说应接不暇诗情画意;
(2)C;
(2)D;
(3)B;
(4)B。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2.【分析】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词句理解。
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1)①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意思: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
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意思: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意思: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意思: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持续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此句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根据诗意可知,D项含有哲理。
(2)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登鹳雀楼》,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B.“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
C.“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陶渊明的名句,意思: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
不等待人。
D.“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意思是读过的经典要一遍遍的再去诵读,读熟了你就会自然
而然地深思明了其中的含义。
说明读书要熟读深思,才能明白书中的道理。
是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警句。
故“珍惜时间”的诗句是C。
故答案为:
(1)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②D;
(2)C。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3.【分析】本题考查了民间故事、推荐介绍、开放探究。
民间故事是一种流传于民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的叙事性文学样式,通常包括神话、传说、传奇、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类型。
【解答】(1)本题中A项的《西游记》不是民间故事,是神话故事;B项的《守株待兔》是寓言故事,《将相和》是历史故事,;C项的《狐假虎威》《滥竽充数》不是民间故事,是寓言故事;D项都是民间故事。
故选:D。
(2)小丽在讲故事时,运用了第一人称“我”来讲述,让听众更有代入感,更容易产生共鸣,小丽这样讲故事很好。
(3)本学期,我们阅读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许多民间故事。
如果为民间故事绘制连环画,我会选择《牛郎织女》。
连环画第一幅图的内容是:牛郎按照老牛的指点来到湖边,找到了那件粉红色的纱衣,与姑娘相识了。
牛郎把自己的情形告诉了姑娘,从姑娘那里知道她是天上的织女,渴望自由来到人间。
他们决定生活在一起。
故答案为:
(1)D;
(2)小丽在讲故事时,运用了第一人称“我”来讲述,让听众更有代入感,更容易产生共鸣。
(3)牛郎织女牛郎按照老牛的指点来到湖边,找到了那件粉红色的纱衣,与姑娘相识了。
牛郎把自己的情形告诉了姑娘,从姑娘那里知道她是天上的织女,渴望自由来到人间。
他们决定生活在一起。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二、理解•感悟
4.【分析】本片短文记叙了三星堆文物从沉睡中被唤醒。
这离不开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
他们对文物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文物修复师郭汉中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学习修复技艺的同时,非常重视对传统技艺改良创新,他为了避免埋藏于地下千年之久的象牙在提取时发生断裂、损坏,创造性地自制了许多小工具,解决了象牙提取过程中的难题。
他还非常重视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
他领衔成立了文物修复技能大师工作室。
徒弟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手把手地教。
以郭汉中为代表的文物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逐渐唤醒了沉睡的古蜀文明。
【解答】(1)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①奇异:指奇特,很新奇。
②一丝不苟: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根据要求梳理提纲,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通读短文,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要点,可补充如下:
题目:唤醒沉睡文物的人
开头:第①自然段:三星堆文物被文物修复师修复。
中间:
Ⅰ第②~③自然段:郭汉中和师父修复青铜神树。
Ⅱ第④自然段:郭汉中在学习修复技艺的同时,对传统技艺改良创新。
Ⅲ第⑤自然段:郭汉中非常重视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
结尾:第⑥自然段:文物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让古蜀文明焕发生机。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通读短文第③自然段可知,本段描写了郭汉中与师父一起修复青铜神树的场景,从文中的”酷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衫;寒风阵阵,他们毫不觉察。
两千多个日夜,他们在5米高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终日埋头于青铜神树的修复工作中。
七年光阴一晃而过,这株高达396厘米的青铜神树终于被‘唤醒’了”中,我感受到修复工作很不容易,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我们打心眼里敬佩这些文物修复师。
(4)考查对题目的理解。
通读短文,结合给出的选项可知,①“唤醒沉睡文物的人”指的是文物修复师。
故选B。
②结合短文内容“庄严的神像、奇异的面具、高大的神树……三星堆文物从沉睡中被唤醒”可知,“唤醒沉睡文物的人”都“唤醒”了庄严的神像、奇异的面具、高大的神树……三星堆文物。
(5)考查开放探究。
通读题目中给出的两则资料,结合短文内容可知,我对这篇短文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如:从资料一可知:这个工作不容易,慢工,必须细致,一件一件地来。
从资料二中对郭汉中双手的介绍可知:做这项工作很艰辛,付出异于常人的艰辛。
故答案为:
(1)①指奇特,很新奇。
②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2)郭汉中在学习修复技艺的同时,对传统技艺改良创新;
郭汉中非常重视文物修复技术的传承;
(3)从文中的”酷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衫;寒风阵阵,他们毫不觉察。
两千多个日夜,他们在5米高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终日埋头于青铜神树的修复工作中。
七年光阴一晃而过,这株高达396厘米的青铜神树终于被‘唤醒’了”中,我感受到文物修复工作很不容易,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我们打心眼里敬佩这些文物修复师;
(4)①B;
②庄严的神像、奇异的面具、高大的神树……三星堆文物;
(5)从资料一可知:这个工作不容易,慢工,必须细致,一件一件地来。
从资料二中对郭汉中双手的介绍可知:做这项工作很艰辛,付出异于常人的艰辛。
【点评】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结合题目要求做出回答。
5.【分析】考查了图表分析、推荐介绍、说明方法、信息材料分析。
图表分析就是根据记录下来的各种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后得出事情的结论。
【解答】(1)考查了信息提取。
从“参观须知”中“通过‘三星堆博物馆’小程序或公众号,预约购票。
现场窗口不售票。
”可知,题干①的说法正确。
小丽、爸爸和妈妈优惠后票价费用应该是:72×2+36=180元,题干②说法错误。
从“参观须知”中“三星堆博物馆全年无休(临时公告闭馆除外),周一不闭馆,仅除夕闭馆半天(12:00闭馆)。
”可知题干③说法错误。
结合“青铜纵目面具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题干④说法正确。
(2)考查了推荐介绍、说明方法。
仿照前面两件文物的展签内容,为青铜神树制作展签,要用上至少两种说明方法。
(3)考查了信息提取。
由于小丽的妈妈平时工作很忙,只有节假日才能休息,结合“三星堆博物馆全年无休(临时公告闭馆除外),周一不闭馆,仅除夕闭馆半天(12:00闭馆)。
”,推荐语中最适合她的一项应是“B”。
故答案为:
(1)①√;②×;③×;④√;
(2)青铜神树,古代巴蜀文化的瑰宝,展现了古代工匠的卓越技艺。
高3.96米,树干残高3.84米,树上共有372片树叶,每片长0.4米,采用分铸法铸造而成。
作为中国古代祭祀的重要礼器,青铜神树与其它铜像相比,青铜神树代表了古巴蜀先民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3)B。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三、表达•交流
6.【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选择一件令自己难忘的童年趣事写下来。
回顾童年时光,想想哪些事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选择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无论写什么事,都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童年的快乐或忧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
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
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写完后还要多读多修改。
【解答】范文:
童年趣事
童年就像一串串糖葫芦,有酸有甜,令人回味无穷。
我小时候就有不少趣事,现在我就“抖搂”一件出来给大家乐呵乐呵。
我四岁那年夏天特别热,太阳像个大火球似的挂在天空,我独自一人到池塘边玩。
到了池塘边,我伸手去摸了摸水,哎呀,水是热的,于是,就想:“太阳冒得火那么大,把池塘里的水都烧开了,里面的鱼也应该煮熟了吧,不妨捉几条鱼吃了吧!”我立马从家里带了碗筷准备吃鱼,我拿着碗在河里捞鱼,结果,
捞了半天没捞着,就再向前移了一步,又开始捞,不料“啪”的一声池塘的水面上溅出了一朵朵晶莹的浪花——我掉进了池塘里,变成了一只“落汤鸡”,幸好路过的叔叔把我从水里救了出来,要不然我就惨了!
童年趣事就像万花筒一样,每换一个角度都能看见不同的图案。
我的童年就是这样的,五颜六色,多姿多彩。
不同的时期就会有不同的趣事,它们将成为我美丽童年的回忆,伴随我快乐地成长!
【点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们也会在长大后想起自己童年的趣事,作者在这篇文章里用细致的话语和俏皮的描写,让我们分享到了作者小时候的趣事,读起来回味无穷。
7.【分析】本题为命题的想象作文。
首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材料,明确写作要求。
“夜幕降临,博物馆里逐渐安静下来,只能听到墙壁上钟摆的嘀嗒声。
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宁静……“明确写作要求,然后发散、梳理写作思路。
可以提出问题,最后根据思路进行具体行文,注意合理安排结构,内容完整,语句明白晓畅,突出主题。
【解答】范文:
博物馆奇妙夜
夜幕降临,博物馆里逐渐安静下来,只能听到墙壁上钟摆的嘀嗒声。
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宁静,博物馆里的法老金牌拥有神奇的魔法,当太阳最后的光芒消失在地平线上后,馆中所有的标本都会活起来,追逐骨头的霸王龙,爱捣乱的猴子,暴虐的匈奴王,钻木取火的穴居人……嗯?想知道为什么我知道那么多?因为我就是那个博物馆的……守夜人啊。
夜晚渐渐降临,刚入职的我开始了工作,“真是奇了怪了,这里的保护措施做得这么好,就算有人想偷这些文物也偷不成,为什么还需要守夜人呢?是嫌钱太多了吗?”戈一边走进博物馆,一边自言自语。
“嘀嗒”,突然间,我看见被挂在博物馆最中间位置的法老金牌闪出耀眼的金光,也就是那一瞬间,站在我身边的一只只剩下骨架的霸王龙对我说了一句:“嘿,你好阿,新朋友!”我看着那只霸王龙,整个人顿时就傻掉了,站在那,一动也不动。
“嗯?怎么不说话?难不成这个新朋友是个哑巴?又或者是被我的帅气惊艳到了?”那只霸王龙望着我说了一句。
“嗯,第一种情况倒是有可能,但第二种嘛……说点扎心的。
过了一会儿,我也反应过来了,现在站在我面前的,是一群死了几百年的东西,或许更久,然而,他们活了……居然活了!而且还争论这么无聊的话题,真是够了。
看着他们争论的我想:“嘿嘿,你们就继续讲吧!老夫,哦不,小女就先告辞了。
”正准备转身走的我被霸王龙叫了一声,我心想:“完了完了,这是什么狗屎运啊,偏偏在这个时候待会儿要怎么说啊,死定了!”我心惊胆战地转了回去。
“你来说说,我是不是长得一表人才,你刚才是不是被我的帅气惊艳到了!”霸王龙一脸认真地问我。
为了保命,我连续拍了他好几个彩虹屁,把我毕生所学的用来夸人的句子、词语什么的全用上了。
看着霸王龙一脸满足的样子,我把心放了下来。
“都听见了没有?学学人家,这才是人话。
”霸王龙对另外三个说。
“哟,聊什么呢?加我一个呗。
”只见远处走来一个木乃伊。
“诶诶,你来的正好,你说说……”此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有谁来算下我内心阴影的面积,本来这四个就不好应付了,现在又来一个,我的天呐!我该咋么办?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走一步,看一步。
【点评】这篇作文以丰富的想象,文章情节生动,饱含真情,感人至深。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