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鸭妈妈和苹果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鸭妈妈和苹果树》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故事《鸭妈妈和苹果树》,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图片、头饰等。
2.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室,布置温馨舒适。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苹果树,激发幼儿兴趣。
2.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果实,为什么。
(二)故事讲述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鸭妈妈和苹果树》。
2.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主题。
3.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幼儿,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三)互动环节
1.教师出示故事课件,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
2.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3.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能得到苹果树的回报?我们应该向鸭妈妈学习什么?
(四)主题活动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苹果树,发挥想象力,创编故事。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2.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六)结束部分
1.教师出示头饰,邀请幼儿戴上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2.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故事,增进亲子感情。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鸭妈妈和苹果树》,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参与互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主题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苹果树,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果实。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果实,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果实。
(二)故事讲述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鸭妈妈和苹果树》。
2.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主题。
3.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幼儿,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三)互动环节
1.教师出示故事课件,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
2.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3.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能得到苹果树的回报?我们应该向鸭妈妈学习什么?
(四)主题活动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苹果树,发挥想象力,创编故事。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创编的故事,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2.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六)结束部分
1.教师出示头饰,邀请幼儿戴上头饰,进行故事表演。
2.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故事,增进亲子感情。
重难点补充:
教学重点:
1.通过故事讲述,引导幼儿理解鸭妈妈与苹果树之间的互助关系,以及鸭妈妈乐于助人的品质。
2.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
教学难点:
1.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细节,发挥想象力,创编故事的能力。
2.引导幼儿从故事中学会关爱他人,将助人为乐的品质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过程补充:
(二)故事讲述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开始讲述:“在一个美丽的果园里,有一棵苹果树,它长得特别高大,结满了金灿灿的苹果。
有一天,鸭妈妈来到了这里(讲述故事)”
教师在讲述中适时提问:“鸭妈妈遇到了什么困难?”,“小动物们是如何帮助鸭妈妈的?”,“鸭妈妈又是如何回报苹果树的?”
教师在故事结束时,引导幼儿思考:“鸭妈妈为什么能得到苹果树的回报呢?”
(三)互动环节
教师邀请幼儿:“谁愿意来扮演鸭妈妈,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再演一遍呢?”
通过对话形式,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角色扮演。
(四)主题活动
教师展示一张空白的苹果树图片,提问:“如果这个故事中的苹果树长在我们的教室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教师鼓励幼儿:“请你们用想象力,创编一个关于这棵苹果树的新故事。
”
幼儿创编故事时,教师可提问:“你的故事里,苹果树和谁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幼儿分享故事后,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你的故事真有趣,我们都很喜欢听。
”
教师引导幼儿:“今天我们听了鸭妈妈和苹果树的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
教师继续引导:“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呢?分享一下你们的经历吧。
”
(六)结束部分
教师邀请幼儿:“现在,让我们戴上头饰,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加入对话,如:“鸭妈妈,你辛苦了,我们一起来摘苹果吧!”
表演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鼓掌,庆祝表演成功。
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适当简化故事情节,用更直观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
2.在角色扮演时,鼓励每个幼儿都参与进来,对于内向或羞涩的幼儿,教师可以耐心引导,给予更多支持和鼓励。
3.在创编故事环节,尊重每个幼儿的想象力,即使故事内容有些天马行空,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
4.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调整教学节奏,避免过快或过慢,确保教学内容能够被充分吸收和理解。
5.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引导他们用更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
6.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简单清晰的语言,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词汇或概念,确保所有幼儿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7.教学方式上要多样化,结合讲故事、角色扮演、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和兴趣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