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专题 网上作业3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导【2 】心理专题网上功课3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命题收集的形成命题收集就表征着个别脑筋里的常识构造.命题收集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收集.
2.视觉意象视觉意象即指闭上眼睛时可以或许显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常识又一种根本的表征情势.
3.陈述性常识陈述性常识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晰的常识;一般所说的“书本常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常识的领域里.
4.精制精制也称作“精致加工”,是指对有待进修并记住的信息做加强意思的添加.
5.组织组织就是把一个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程序性常识程序性常识是关于若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常识,也是关于若何解决问题的常识.
产生式作为常识的一种表征,它表征程序性常识.
7.模式模式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响的构造,个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必定的组织方法.
8.概念一个概念,就其最简略的说话情势而言,是一个词,用来指一类对象或个中的一个成员.概念不能用错.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命题.
9.序列行动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动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利地睁开至停止.
10.合成合成是进修行动序列常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义务是把若干自力
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甚至形成举世无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1.简述意象作为常识表征的特色.
(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
(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别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连接,因而是持续的;
(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的乃是事物的空间方面.意象显得十分具体而形象.
(4)意象也是常识的一种平常经济的表征情势.要保持蕴涵很多命题的一个意象是比较轻松的.
12.请对意象的可操纵性作4点形象的描写.
(1)我们可以或许显现出视觉意象,正像我们看画片; (2)我们可以或许扫描意象,正像我们看长长的摄影底片;(3)我们对意象能做心理扭转,正比如我们在看故事片;(4)我们可以“剪辑”意象,正仿佛剪辑片子胶片…….
13.简述陈述性常识提取的两种情形.
陈述性常识的提取可以看作回想.陈述性常识的提取就是陈述性常识的运用,表现为答复听到的或想到的提问.
提取的两种情形:一种是直接提取,产生在正好有一个现成答案时,比如答复本身的姓名.住址.乘法运算之类;另一种建构性提取,专门应对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问.从理论上说,陈述性常识的这两种提取,进修者应当都擅长,都具备.但是从实际上看,建构性提取加倍重要.所谓“建构性的提取”,其实就是推
理.
14.对序列行动与模式辨认的产生式进行扼要比较.
若何教好或学好程序性常识两种最根本的过程,即模式辨认和序列行动.
模式辨认是序列行动的先决前提.模式辨认的产生式的特色是前提有多项,行动在本质上只有一项.须要抓住的特点可所以很具体的,也可所以很抽象的.
为促进学生形成准确的模式辨认产生式,概化过程供给“是样例”,而辨别过程侧重供给“非样例”. 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动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利地睁开至停止. 序列行动也可以用产生式来表征,但有两点不同:
(1)模式辨认的产生式只有一项行动成分,即分类或归属,而典范的序列行动产生式却有多项行动成分.
(2)模式辨认是序列行动的必要前提或先决前提. 尽管序列行动与模式辨认关系亲密,可两者的进修过程毕竟很不同.序列行动的进修有两个子过程,一是程序化,另一是合成.
15.大一统产生式有哪些优缺陷?
合成后的¾¾特别是大一统的¾¾产生式有两个根本长处:
(1)激活速度比多个产生式的激活速度快.这是因为大一统产生式须要激活的对象少了.
(2)具有“特长性”或“专家性”.表现为在大一统产生式,前提成分很“大路”,而行动成分很“专门”.如许的大一统产生式运作起来将显示为如许的实际气象:人们呈现一个很“大路”的近况,提出一个很“大路”的请求,而专家履行一系列“专门的”行动,成果很快解决了问题.这恰是“特长”.“专家”的
特点.
但是大一统产生式有潜在的弱点,那就是因为产生式里的诸行动可以顺溜而下.一泻到底,中央无需思虑,是以就轻易成为“套路”,流为“僵化”,消失“定势效应”.
16.简述陈述性和程序性常识的互相差别与支撑.
差别:
(1)陈述性常识是关于“是不是”的常识,而程序性常识是关于“若何做”的常识.
(2)陈述性常识因为是靠词句话语来表述某事某物是否为真的,是以是变化多端,平常丰硕的;程序性常识因为是“做”,而做得按照客不雅的规程,是以相对而言是单调.同一的.
(3)陈述性常识是相对静态的,重要表现为回想的性质,讲求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得雷同;程序性常识是加倍动态的,重要的性质是“转换”,即输出的信息和输入的信息显著不同.
互相支撑:陈述性和程序性常识也是互相支撑的. 从学的一面讲,初学一项程序性常识时,平日须要陈述性常识来引诱的,陈述性常识促过程序性常识进修,反之程序性常识也促进陈述性常识的进修,比如当进修者设法看一看.做一做.体验一下时,他们可以更稳固地保持响应的陈述性常识.
从用的一面讲,在运用程序性常识时,往往须要陈述性常识供给材料或判别准则,而这些具体的陈述性常识都以概念的方法消融在产生式的前提子句里,使得每一个前提子句就蕴涵着一条陈述性常识.一个产生式有越多的前提子句,则这个行动的认知成分就越重.另一方面,当有了丰硕的程序性常识时,再卖力地进修透辟
地懂得有关的陈述性常识,再与逻辑推理和想象联合起来,就轻易导致创造创造.
三.阐述题(共5道试题,共40分.)
17.试论命题抽象性及其教授教养寄义.
所谓命题的抽象性,是指点我们在听.读词句时,一般老是把握个中的意思,而不是去抓住词句的字词分列次序.这有万纳的试验为证据.
命题抽象性的教授教养寄义在于:(1)教师要身先冲破词句的字词分列次序而把握本质意思,这就请求教师卖力备课;(2)教师要揣摩和转换本身说写表达时的字词分列次序,以相符学生习惯的字词分列次序,从而使学生先离开教材而把握本质意思;(3)在学生把握了本质意思后,教师再关心他们解析教材上的字词分列次序,指出若何冲破它们而达到已经控制的谁人本质意思的各种路径,也就是教授教养生若何进修.
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怀那些对答如流的.说或写的“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学生,去探测他们是否控制了本质意思.
18.阐述“同时激活于工作记忆体系”及其教授教养寄义.
若两个信息单元有配合的成分,是以想把它们构成一个常识收集,那么就要确保这两个信息单元有机遇同时处在工作记忆体系里.因为工作记忆体系的运作表现为有意识地发觉和思惟,是以所谓“激活”,就是指“自发地想一想”.是以在教授教养中,当教师估量前后两次教授教养内容逻辑上有关,并且愿望学生把它们接洽起来保持在心里的话,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同时提到这两个信息单元.
19.谈谈促进精制与组织的4种根本做法.
精制与组织都能促进陈述性常识的获得与提取,教授教养就应当设法促成这两个过程的产生.下面是促成精制与组织的几种轻便易行的手腕.
(1)意象指点.教授教养过程要促使学生形成意象,意象可以或许促进回想.
(2)类比指点.意象指点比较实用于相当熟习的或具体形象的材料,对于不熟习的或抽象的材料,类比是管用的.
(3)精制指点.改由学生本身来供给类比.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拿本身熟习的器械来作类比的,这就不会产生因采用不熟习的类比而导致不管用的问题了. (4)促进组织.在组织方面供给指点的根本做法是先供给提纲,再浏览或凝听文本.在这里,提纲起着勉励学生去组织他们的记忆的感化.
20请比较概化与辨别.
所谓概化,即指以同样的方法来反响不同的对象.所谓辨别是对一个产生式添加导致同样行动的奇特前提成分,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更特别的产生式.
(1)概化是去除各自力产生式中奇特的但导致同样成果的前提成分,而辨别是对一个产生式添加导致同样行动的奇特前提成分;(2)概化是形成一个新的一般产生式,而辨别是形成一个新的更特别的产生式;(3)概化是扩展一个产生式的运用规模,而辨别是缩小一个产生式的运用规模;(4)概化过程是扩展一个产生式的包容性,从而表明被包容的各自力产生式“本质上一样”,而辨别过程是缩小一个产生式的包容性,从而表明它和本来别的产生式“本质上不一样”. 21.若何促进概化与辨别.
促进准确概化的根本做法是紧凑呈实际例和呈现变式实例.
紧凑呈实际例的根本做法有(1)同时呈现;(2)接踵呈现;(3)同时-接踵结正当.
呈现变式实例的根本做法是如许:就拟呈现的一组实例而言,它们应当在不
属于某一概念的症结特点方面普遍变化,从而凸起这一概念的症结特点,关心学生形成准确的概念.例如我国的教导心理学教科书常以进修“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来解释呈现变式实例的必要性.
教师在教授教养生一个新概念时,会斟酌到概念的症结特点,并下功夫去讲授之.但是任何概念的实例都有本身的奇特点,它们构成概念的无关特点,是以尽管教师再三地讲一概念的症结特点,个别学生还会不知不觉地把某些无关特点参加到辨认概念的前提中去.所以从本质上讲,呈现变式实例就是要教师擅长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一个新概念的教授教养,懂得或猜想学生可能会犯的参加无关特点的错误类型,从而事先预备好有关的变式例子,以便实时地改正学生在进修中消失的错误.
促进辨别过程的有用根本做法有二:一是同时呈现一个概念的是样例和非样例;二是选择“乱真的”非样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