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乐音的特征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P14图1-13 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补充说明:波形图的不同,反映了发声器在振动时的振幅、频率等方面的不同。
声音有高有低,传入人耳时有强有弱,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品质,这些都反映了声音的特性。
声音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作业布置]教材P15“”1、2、3、4、5
教学反思
难点:声现象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通过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通过媒体演示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
实验准备
鼓(锤)、纸屑、音叉(锤)、细线、、传播条件及形式
[新课引入] 大自然中有很多声音,它们又千差万别,我们可以按特点将之分类。
声音有哪些基本特点?这些特征又与什么有关?
伸出短 振动快 音调高
结论:音调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阅读教材P13男、女说话时频率比较,可知女子声音音调比男子高。
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定义
影响因素
响度
声音的强弱
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
还与离声源距离有关
音调
声音的高低
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
思考:响度大的音调是否就高?
举例:比较雷声与蚊子飞动时发出声音的特点
说明: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音调不一定高。两者一个指强弱,一个指高低,各自决定因素不同。
三、音色
学生活动:请一名学生站在讲台前,背对其他同学,让他猜后面是谁在说话。
不同的学生说话声各自有特色,具有不同的声音品质,根据这种特点就可将其辨认。
音色(音品):反映声音的品质。
音色与发声体本身性质有关。
快划:振动快 音调高; 慢划:振动慢 音调低
说明: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
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反映振动的快慢。
单位:赫兹(赫) Hz
若某人心跳每分钟72次,则每秒1.2次,其频率就是1.2Hz;
音叉振动频率256Hz,说明它每秒振动256次。
用钢尺来检验前面得到的结论。 伸出长 振动慢 音调低
演示1:让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且轻触,观察现象。
师生小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学生体会:用手轻触喉头,比较耳语和正常说话时手的感觉。
情景设置1:家中老奶奶年纪大,有些耳背,如何与她交谈?
说明:响度还与离声源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情景设置2:影片中,两人分立河两岸喊话时有何举措?
说明:当声音囿于一较小空间集中于某一方向传播时,响度大。
补充说明:响度又称为音量或声量。
二、音调
分别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教材P13“信息快递”。
由学生说说两者声音特点——有高有低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活动:出示梳子使其发声,用尺迅速划过,与慢慢划过比较音调高低,并观察其振动特点。
[新课学习]
一、响度
分别让两位同学击打鼓使之发出声音,让其他同学比较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
——一声响一声轻。
同样由鼓面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但听上去有强有弱,说明声音有强弱之分。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提问: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用的力大一些。
用力大小对鼓面的振动有何影响?
请学生设法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并寻找声音强弱与振幅之间的关系。
课题
二、声音的特征
自主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响度与振幅、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知道音调和响度的不同;
了解发声器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掌握声音的三要素。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响度与振幅、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