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创高三11月联考历史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㊁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㊂题号
12345678答案
C B B A C B C B 题号
9101112131415答案
D C B B A C B 1.ʌ答案ɔC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皇后制度的建立,健全了皇帝的后宫体系,构建起皇帝家族与行政官僚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封建王朝的稳定,故B 项正确;皇后等并不参与中枢决策,排除A 项;直接导致外戚干政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 项;皇后制度建立与皇族政治地位的变化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 项㊂
3.ʌ答案ɔB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部落离散制度推动了北魏政权内少数民族从血缘部族转为地方行政管理下的编户齐民,并且被征服的部族也被迁移到远离故地的地区,便于中央政府对地方部族加强管理,这些举措,弱化了部族之间的固有差异,顺应了游牧部落的农耕化趋势,促使他们普遍成为封建政府统治下的臣民,从而加强了王朝内部凝聚力,因此①②④正确,故B 项正确;材料涉及部落制度,与门第制度并无直接关系,故③错误,排除BCD 项㊂
4.ʌ答案ɔA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绘画理念发生明显转变,许多画家的绘画作品由全景构图转为局部构图,画家更加注重对局部的细致描写,表达自身的主观情感,深受理学格物求理思想的影响,故A 项正确;材料与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无关,排除B 项;摆脱传统绘画理论束缚说法错误,排除C 项;绘画理念的变化与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无关,排除D 项㊂
5.ʌ答案ɔC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各地经济开发程度的差别,在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带,虎狼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史前水利系统是先民改造自然的成果,故C 项正确;当时小农经济还未产生,排除A 项;材料无法证明社会协同机制较为完善,排除B 项;材料无法作为当时水患灾害频发的证明,排除D 项㊂
2.ʌ答案ɔB 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伤人现象消失,而在山地仍然存在,故C项正确;材料看不出湖北地区的土地兼并情况,排除A项;材料属于生态环境演变影响,与社会治安状况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基层治理的优化,排除D项㊂
6.ʌ答案ɔB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依据日军缴获的大量装备,可以推断出洋务运动通过军事工业生产出大量军事产品装备到清朝军队,从而推动了军事的近代化,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推断出当时的吏治情况,排除A项;材料无法判断清朝和日本的装备对比,排除C项;材料无法推断出日本凭借此战成为东亚霸主,排除D项㊂
7.ʌ答案ɔC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德国牛肉强身的科学思想影响下,政府对屠宰耕牛征税,这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爱护牛的农业观念形成冲击,故C项正确;加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并未讨论中国国民的身体素养,排除B项;牛的屠宰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㊂
8.ʌ答案ɔB
ʌ解析ɔ依据材料可知,该图为1940年国共合作抗日出现危机的背景下创作,目的在于强调团结抗日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日军侵华的残酷暴行,排除A项;此时处于防御阶段,尚未到进入反攻的时期,排除C项;漫画创作时间早于皖南事变,排除D项㊂
9.ʌ答案ɔD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托儿机构的建立有助于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更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从而提升生产效率,故D项正确;托儿所等机构和妇女的社会地位提升无关,排除A项;完备的福利体系说法错误,排除B项;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并未建立,排除C项㊂
10.ʌ答案ɔC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数据反映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升,这是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社会发展活力的体现,故C项正确;现代经济全球化依然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排除A项;无法体现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与否,排除B项;德国社会经济发展并未停滞不前,而是相对比较缓慢,排除D项㊂
11.ʌ答案ɔB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重视居民的财产和土地的申报统计,以此为征税的重要依据,故B项正确;材料看不出政府加强了对商品买卖的管理,排除A项;材料与防止社会阶层分化无关,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对个人利益的保护,排除D项㊂
12.ʌ答案ɔB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工商业城市强调自治,各方面都有相应的法规,强化法治意识,为近代社会观念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出工商城市对封建庄园制度的继承,排除A项;中世纪时,并未产生资本主义的政治雏形,排除C项;摆脱传统封建势力的操控说法
错误,排除D项㊂
13.ʌ答案ɔA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史学家由于站在殖民主义立场上,对英国殖民行为大加赞赏,极度美化英国对外的侵略,这说明历史叙述受阶级立场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看不出英国殖民对印度产生了积极作用,排除B项;‘大英殖民帝国“属于学者研究成果,并非一手史料,排除C项;
材料看不出英国与殖民地的矛盾得以缓和,排除D项㊂
14.ʌ答案ɔC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志明的这些说法是将马克思主义与越南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土化发展,故C项正确;中国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于1927年走上井冈山革命道路以后,此时看不出两者之间的联系,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出现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时间早于这一言论出现的1926年,排除B项;越南并未独立,排除D项㊂
15.ʌ答案ɔB
ʌ解析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移民的存在,加强了各国民众之间的交往,尤其加强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这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故B项正确;填补缺口的结论得不到材料的支撑,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证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提升,排除C项;移民浪潮与国际经济秩序改变是否合理无关,排除D项㊂
二㊁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㊂
16.ʌ答案ɔ
(1)实质:德治(或者礼治)与法治之争(2分);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背景: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奴隶主贵族衰落和民众社会影响力增强,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使社会矛盾复杂化;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4分,每点2分,回答两点即可) (2)治理特征:法律向全社会公布并约束全民㊂法治㊁德治与自治三者结合㊂(2分,每点1分)评述:
法律向全社会公布并规范约束全体社会人员反映了社会进步㊂三种治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几千年政治智慧不断累积的结果㊂各种治理方式的互补,提高了国家治理的水平㊂它有利于以较低治理成本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㊂它体现传统中国对 善治 的理想追求㊂但是,不同历史时期㊁不同的历史条件导致法治㊁德治㊁自治的三者组合方式以及所占的权重不同,治理的效果也不尽相同㊂(6分,每点2分,回答三点即可,不拘泥于本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7.ʌ答案ɔ
(1)特点:清朝人才选拔以科举取士为主要途径,人才分布省际差异较小,总体相对均衡㊂(3分)民国
人才主要由大学培养,人才分布省际差距大,部分地区较集中㊂(3分)
(2)原因:清朝科举采取按照人口比例和民族配额选拔人才;民国时期人才以大学培养为主体,不存
在名额区域配置;西方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传入;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銜;大学教育集中在发
达地区和中心城市;政治中心的变化;抗日战争的影响㊂(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不拘泥于本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8.ʌ答案ɔ
(1)原因: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使各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资产阶级应对工业化过程中的劳资矛盾和
遏制社会主义运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农业人口总量增加,社会养老问题日益严重;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推动社会对劳动者权益的关注;工人运动发展的推动㊂(一点2分,四点7分) (2)近代西方农村养老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矛盾演化的结果,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
义的统治秩序;它具有渐进性㊁制度化㊁政府主导㊁多方力量参与等特点;它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㊂(每点2分,四点得8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9.评分说明:论题2分,观点疏解2分,史实论证6分(要求包含2~3点史实),结论升华2分㊂
示例1:选择第二种观点
㊀㊀论题:现代化浪潮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主要脉络
㊀㊀论述:现代化作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要潮流,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和各国发展方向㊂英国工业革命后,现代化推动自由主义㊁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三股进步潮流㊂三次工业革命开启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㊁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涵盖世界现代史发展全过程,特别是第三次现代化浪潮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㊂近代中国受现代化影响,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层次㊁制度层次和伦理层次的不断深入,最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在第三次现代化浪潮影响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㊂
㊀㊀总之,现代化不仅是世界现代史发展的总特征,也促进不同国家在相互影响下发展,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㊂
示例2:选择第三种观点
㊀㊀论题: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
㊀㊀论述:世界一体化是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伴随世界市场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世界各国都或被迫,或主动的参与到世界一体化的历程中㊂
㊀㊀鸦片战争使中国在明清以来推行的 海禁 和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被动卷入世界市场之中㊂清王朝为了维护自身统治采取了洋务运动㊁清末新政等一系列自救举措,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㊂
㊀㊀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加入世贸组织,不断加大与其它国家的合作㊂还以 一带一路 ㊁亚投行等方式承担起中国在世界发展历程中的责任,促使世界市场更加稳健地发展㊂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㊀㊀近代以来,中国从被迫到主动,不断深入到世界发展历程中,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强化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