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的临床疗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的临床疗效评价
发布时间:2023-01-05T01:40:41.89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8期作者:阮先国张冬晓梁爱敏(通讯作者)
[导读] 目的分析探讨在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中采取体外物理振动排石的具体方法和临床效果
阮先国张冬晓梁爱敏(通讯作者)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襄阳 441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中采取体外物理振动排石的具体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共从本院选择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88例,其中44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排石的治疗措施,为对照组,另外44例患者采取体外振动排石方案,为研究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中病情获得治愈、改善的患者人数总计40例,占比为90.91%,对照组该研究结果为81.82%(36/44),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6.23±1.25)d、(8.98±1.76)d,该项数据比较,P<0.05。
结论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方
案能够提升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让患者更快得以出院。
关键词:输尿管末端结石;体外物理振动排石;临床疗效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此类疾病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其中男性发病率显著比女性更高,且中壮年患者人数较多。
对患者的疾病表现进行分析,主要为肾绞痛、血尿等,一些患者还会发生梗阻、感染等相关并发症,不但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还会使疾病导致的风险加重。
有研究认为,若患者的结石直径<6mm,采取药物排石方法比较适宜,但是诸多临床实践表明,该治疗方法的效果不甚理想[1]。
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体外振动排石方案在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不断增多。
本文对该技术的具体疗效进行观察,旨在为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输尿管末端接受患者88例纳入研究。
这些患者中,男患人数总计53例,女患35例;患者年龄水平为20-68岁,均值为(42.78±7.63)岁;患输尿管结石的时间介于1-12年,均值(6.10±2.08)年。
这些患者入院之后分别接受了药物排石、体外振动排石方案,分别为对照组、研究组,各有患者44例。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各项一般资料均衡,符合研究要求,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采用药物排石法,使用的药物类型及方法如下:肾石通冲剂,口服用药,1包/次,3次/d;坦索罗辛胶囊,每次口服4mg,1次/d。
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医务人员指导其多饮水,尽量>3000ml/d。
与此同时,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结石排出。
1.2.2研究组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接受体外振动排石,具体方法如下:(1)在患者接受排石治疗之前,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的明确告知,让他们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让家属做好对患者的监督,让其每天保持3000ml以上的饮水量。
指导患者充盈膀胱,在这一条件下接受B超检查,以便明确患者的结石情况、上尿路积水情况等。
(2)进行排石治疗的方法:本研究使用的治疗仪器为物理振动排石机,治疗床处于水平位置,协助患者保持适宜体位。
将主、副振子打开,让其进入到正常工作的状态。
之后进行床体状态调整,使患者头高足低。
在确定结石病灶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主振子在该位置进行振动,同时在副振子的辅助振动下,让结石向下运行,以此促使结石尽快排出体外。
该项治疗20min左右。
在治疗结束之后,嘱咐患者排尿时加强结石排出情况的观察。
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需要在第2d再次接受以上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
疗效评定标准如下:(1)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善消失,进行B超检查,未见结石残留情况;(2)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缓解,结石病灶比治疗前减少>50%;(3)无效:症状仍然比较明显,结石病灶减少幅度<50%。
总有效率=治愈率+改善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及版本:SPSS 22.0;计数资料:差异进行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差异进行t检验,用(x±s)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经统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81.82%,两组数据差异的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见表1。
2.2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住院的平均时间为(6.23±1.25)d,明显比对照组的(8.98±1.76)d更短,该项数据实施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体外振动排石、药物排石都是输尿管末端结石的常用治疗方法,本研究证实了体外振动排石治疗的良好效果。
对该治疗措施的优势进行分析,主要如下:治疗期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节床体倾斜度;主振子通过让机体承受高能物理振动,促进结石和组织分离,副振子则通过离心振动,让游离的结石在患者泌尿系液体空间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以上原理上,通过改变患者体位,让其头高脚底,从而使排石更加顺畅,更加高效[3]。
综上,在输尿管末端结石患者中实施体外振动排石方案的效果理想,切实可行,值得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中使用。
参考文献
[1]钟起鸿,夏建军,熊毅. 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效果[J]. 医疗装备,2021,34(20):59-60.
[2]陈嘉兴,胡凌云,彭军,等. 物理振动排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小结石临床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03):245-247.
[3]向安平,王荣江,方志海,等. 体外物理振动排石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 浙江医学,2018,40(21):2365-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