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鼓藏节”的文化价值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研究 / CULTURAL STUDIES
鼓藏节 ” 的文化价值探析 贵州苗族 “
王珊珊 ( 1.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四川 摘要: “鼓藏节 ” 作为苗族最重要的节日, 体现了苗族人民对 祖先的崇拜和感恩。通过这种祭祀仪式与祖先进行心灵上的沟 通,体现本其共同的民族心理 、民族认同,增强本民族内部的 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时期, 不仅要传承 “鼓藏节 ” 的文化价 值,更要增强其文化的适应性 ,使其源远流长。 ; “鼓藏节” ; 文化价值 关键词: 贵州苗族 一、鼓藏节展现了苗族的信仰 , 意为鼓 鼓藏节的重要意义 。鼓藏节苗语称 “牯哝江略 ” 社节,在苗族内部,一个大家族为一 “鼓” ( 有的包括若干村 ) ,“鼓” 是连接血缘的纽带 , “鼓 ” 内的人共同举行鼓藏 寨 节。从其他家族迁住这些村寨里 , 是不能加入共同 “吃鼓藏 ” 的,节日由苗族各姓鼓藏头组织 ,其重要内容是杀牛祭祖。 鼓 , 这是汉译语, 所谓 “吃牯 脏 ” 指苗族 藏节又称 “吃牯脏 ” “杀牯牛献祭祖先 ,割裂肉分给客人, 再将余下的肉和杂件煮 后款待客人,苗胞也同别种初民珍视牛 ,认为牛与他们祖先有 ① 。 对于饱受战乱、 迁徙 密切的关系,是祭祖时必用的牲物 ” 之苦的苗族人民而言, 祭祀、 缅怀祖先是其全部的精神寄托 , 祖先的规矩维系了他们的传统社会秩序 ; 作为献祭的牛既是他 们的图腾,也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生产 、生活资料。漫长的岁月 让祖先和牛成为了苗族人民精神 、物质世界不可分割、 不可或 缺的一分部,演绎出了牛首人身的先祖形象 ,并敬若神明。 祖先崇拜是苗族的一种宗教信仰 。正因为其信仰的力量而 建构了苗族的传统 社会, 如 贝 格尔 所说 “每 一 个 人 类 社 会, 都是一个建构世界的活动 ,宗教在这项活动中占有一个特殊的 位置……人类建造的世界是十分脆弱的 ,必须通过一块神圣的 ② 。 苗族人民的这种 帷幕才能予以保护 , 宗教正式这块帷幕 ” 信仰在苗族文化体系的构建中起到引导和维系的作用 , 保护着 苗族社会秩序的稳定。 正是这种信仰让他们相信人是有灵魂 的,并且能死而不灭 ,但死后需要通过祭祀才能与逝去的灵魂 进行沟通,而其中最好的介物便是牛 ,这点与中原汉文化中天 子祭祀先祖之 “太牢祭 ” 中必有牛一样, 通过特定的祭祀仪 式和杀牛献祭才能更好地在精神上与先祖进行沟通 ,使子孙得 。 到祖先的 “庇佑” 二、鼓藏节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呈现 鼓藏节是苗族最盛大 、 最隆重的节日。 说其盛大、 隆重, 是因为其举办时间间隔之长、 持续时间之久、 节日内容之丰 富。首先,其举办时间在贵州苗族中分为定期和不定期 , 后者 , “不定期的, 由巫师占卜而定。 定期的有三、 五、 七、 居多 ③ 。 操办时间也视苗寨经济情况 九、十二年举办一次的区别 ” 而定,但无一例外都是倾其家财而办 ,实在无力举办才延缓操 办时间,据陈国钧先生调查民国时期贵州 “苗胞吃牯脏有一 定年限,是七年或十三年一度, 对于 ‘奇数之吉祥 ’ 是信仰 常为世人所知所实行, …… 富有的苗寨七年举行一度吃牯脏 , 普通多是论多么贫困的苗 算起的第二个十三年 , 即是二十五年 ” 寨到了第二十五个年头都必须要举办了 , 不然将会惹恼先祖, 而降下灾难。其次,节日持续时间一般是三年或是四年, 在所 有苗族节庆中规模是最大 、持续时间最长的,放眼中国也实为 少见。最后,鼓藏节的活动项目 、仪式等几乎涵盖了苗族文化 的大部分元素在里面,几乎所有祭祀先祖仪式都要进行, 所有 好吃的都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几乎所有的娱乐节目大家都要
1
何柏祥
2
成都 610041 ; 2. 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人民政府,贵州 举办,不可谓不盛大、隆重。
贵阳 550000 )
三、鼓藏节的活动过程及滋生的消费观念 节前的准备。 贵州苗族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 州,以十三年举办一次鼓藏节最具代表性 。 首先是选出鼓藏 头,鼓藏节的整个活动过程都由鼓藏头 ( 有的村寨又称苗王 ) 亲自主持,鼓藏头经过大家民主选出,要想成为候选人是要满 足诸多条件的。其次是选出鼓藏牛,祭祀最重要之物。 在届期 之前四年,自上届吃鼓藏后死了老人的家庭 , 都要把鼓藏牛 买好。 》 、 《醒鼓 主要活动过程。鼓藏节的全部内容在 《枫木歌 》 、《迎鼓词 、 《赞牛歌 》 等古歌的引导下分四年进行 。 第 》 词 一年主要举行招龙、醒鼓仪式。到了距上届鼓藏节后的第十个 年头的农历二月,是贵州雷山地区的苗族祭祀本宗支祖宗神灵 的大典,在鼓藏师的主持下根据各种规定进行招龙祭祀; 七月 在鼓山的鼓庙里, 由鼓藏头来主持醒鼓祭祀 ; 十月第一个丑 日,即过苗年的这一天 ( 有些地区是卯日 ) 将比往年更隆重, 将正式举行杀牛祭祖,宣告鼓藏节活动正式开始,摆开千人长 桌宴,连续进行十三 天 ( 之 后 三 年 的 活 动 都 是 十 三 天 左 右 ) 的祭祀活动,一切农活都停下来, 整日陪祭, 并大吃、 大喝、 唱歌、跳舞,祭祖庆丰。 第二年主要进行迎鼓仪式和斗牛活 动。这一年的十月卯日在鼓藏头的主持下由鼓山迎鼓入寨过 节,鼓声 ( 苗族认为鼓声是祖灵的回应 ) 响起众人跳踩鼓舞 相庆,并进行斗牛活动,决出牛王,以作献牲用。第三年主要 进行审牛仪式及杀鼓藏牛祭祖。 鼓藏节铺张浪费的节庆消费观念来源。为缅怀先祖而举行 庆典体现了苗族人民不忘本的优良品质,但四年庆典耗费之巨 对于资源并不充裕的贵州苗族人民而言实在一笔过于 “朴素 ” 的消费,在历史上也多次引起政府出面限制,但勿能禁止。 以 今天的物价程度权衡,一头上等牯牛至少五、六千元, 如果是 擅长打斗的牯牛则高达七、八千元乃至数万余元。除了祭祀用 ” , “每户各杀牛一只, 名 的牯牛,还有专门用来吃的 “菜牛 。蒸米饼石头余, 即苗人所谓粑粑也。 届期, 男女 曰 ‘菜牛’ ⑤ , 各家 毕集,多者千余, 少亦数百, …… 糟酒则随量饮之 ” 还要备猪、羊、鸡、 鸭、 鱼 等 牲 畜, 加 上 各 种 礼 仪、 礼 物 消 费。粗略估量,一个家庭过一次鼓藏节的开支 , 少则数千元, 多则数万元,这对于目前多数县、乡都还是贫困县、乡的贵州 苗族农村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承重的负担,何况在古代苗族聚居 地区普遍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 民国时期 “苗胞平时食用节 省至极,寨中倘使有人的生活浪费,就会遭到各家非议, …… ⑥ 。 可见这并 但苗胞到吃牯脏时,…… 常有因之倾家荡产者 ” 非苗族的生活消费观念,而是节庆消费观念。 四、鼓藏节的革新 苗族节庆杀牛祭祖的风俗由来已久。牛作为农业社会最重 要的生产工具,在生产力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 , 天子 “太牢 ” 之祭祖都常省牛不杀, 汉朝律法亦明令禁制官员和人民杀牛 , 并为历朝政府所遵从。 相比之下, 相对落后的苗族聚居地区 , , “宋代, 五溪地区每次祭祖, 杀牛多至百十头。 却杀牛不止 明代时,杀牛祭祖之风仍盛,每年都要举行。清代,杀牛祭祖 尤盛。……乾隆 年 间 永 绥、 凤 凰、 乾 州 各 厅, 每 年 ‘吃 牛 ’ ⑦ , 在万数以上。嘉庆、道光年间曾被禁止, 清末又有所恢复 ” “根据一九五五年台江县人民政府的初步统计,仅一千五百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