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孛鲁传》原文及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史孛鲁传》原文及翻译
第一篇:《元史孛鲁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孛鲁,鲁国王木华黎之子。
沉毅魁杰,宽厚爱人,通诸国语,善骑射,年二十七,入朝行在所。
时太祖在西域,夏国主李王阴结外援,蓄异图,密诏孛鲁讨之。
甲申秋九月,攻银州,克之,斩首数万级,获生口马驼牛羊数十万,俘监府塔海,命都元帅蒙古不华将兵守其要害而还。
乙酉春,复朝行在所。
武仙叛,胁居民遁于双门寨。
仙弟质于军中,挈家逃归,遣撒寒追及于紫荆关,斩之,丙戌夏,诏封功臣户口为食邑,曰十投下,孛鲁居其首。
宋将李全陷益都,执元帅张琳送楚州。
秋九月郡王带孙率兵围全于益都冬十二月孛鲁引兵入齐先遣李喜孙招谕全全欲降部将田世荣等不从杀喜孙丁亥春三月,全突围欲走,邀击大败之,自相蹂践溺死不可胜计。
夏四月,城中食尽,全降。
诸将皆曰:“全势穷出降,非心服也,今若不诛,后必为患。
”孛鲁曰:“不然,诛一人易耳。
山东未降者尚多,全素得人心,杀之不足以立威,徒失民望。
”表闻,诏孛鲁便宜处之。
乃以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郑衍德、田世荣副之,郡县闻风款附,山东悉平。
时滕州尚为金守,诸将或言炎暑未可进攻,孛鲁曰:“主上亲督大军,平定西域数年,未闻当暑不战,我等安敢自逸乎!”遂促进兵。
金兵出战,败之,斩三千余级,其余老幼开门出降。
九月,师还,至燕,猎于昌平,民持牛酒以献,却之。
及还,赐馆人银数百两。
闻太祖崩,趋赴北庭,哀毁遘①疾。
戊子夏五月薨,年三十二。
至治元年,诏封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忠定。
【注】①遘:通“构”。
构成,造成。
译文:
十七岁时,进入帝王巡行在外的临时住所朝见。
当时太祖在西域,夏国君主李王暗中勾结外敌支援,存有反叛异心,太祖下密诏让孛鲁去讨伐。
甲申年秋天九月,孛鲁攻打银州,攻克了那里,砍杀敌兵数万人,俘获人丁和马匹、骆驼、牛、羊数十万,俘虏了监府塔海,命
令都元帅蒙古人不华领兵守住银州的要害,自己返回来了。
乙酉年春天,孛鲁又去行在所朝见太祖。
武仙叛变,胁迫居民逃到双门寨。
武仙的弟弟在军中做人质,带领全家逃回。
孛鲁派遣撒寒追到紫荆关,斩了他。
丙戌年夏天,皇帝下诏书分封功臣以户数和人口作为食邑,称为十投下,孛鲁位居第一。
宋朝将领李全攻陷了益都,捉住元帅张琳送到楚州。
秋天九月,郡王带孙率兵把李全围困在益都。
冬天十二月,孛鲁领兵进入齐州,先派遣李喜孙去招降李全,李全打算投降,他的部将田世荣等人不同意,杀了李喜孙。
丁亥年春天三月,李全突围打算逃跑,孛鲁截击并大败了他们,李全的部队相互践踏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夏天四月,城中食物吃光了,李全投降。
诸位将领都说:“李全是走投无路才出来投降的,并不是真的心服,现在如果不杀掉他,将来一定会成为祸患。
”孛鲁说:“不是这样的,杀一个人容易,但山东没有投降的人还有很多,李全平日很得人心,杀了他不能树立自己的威严,只白白地失去民心。
”上表禀告皇上,皇上诏令孛鲁自行决断处理此事。
孛鲁于是任命李全负责山东、淮南、楚州行省,任命田世荣做他的副手,其他郡县听见风声都诚心归附,山东全境都平定了。
当时滕州还被金人守住,诸将中有人说天气炎热不能进攻,孛鲁说:“皇上亲自统领大军,平定西域好几年,没有听说碰上天热就不打仗的,我们怎么敢图安逸呢!”于是催促进兵。
金兵出来应战,被打得大败,斩杀了他们三千多人,其他老幼都开门出来投降。
九月,孛鲁率军回来,到达燕州,在昌平打猎,老百姓向他进献牛肉和酒,他谢绝了。
等回到家里,赐给管理楼馆人员银子数百两。
得知太祖驾崩后,他急忙奔赴北方朝廷,哀痛过度而形成疾病。
戊子年夏天五月逝世,终年三十二岁。
至治元年,诏令封他为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定。
第二篇:《元史杨枢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原文:
枢字子明。
父天安,字全甫,秉直仲子也。
岁癸酉,从秉直降。
太师木华黎以其兄天倪为万户,而质天安军中。
己卯,从略地关右,生擒鄜州骁将张资禄号张铁枪者。
乙酉,武仙杀天倪于真定,天安率
众来会天泽,并力攻仙,败走之。
以功授行北京元帅府事,抚治真定。
庚寅,宋聚兵邢之西山,声言为仙援,遣其徒赵和行间城中,诬倅副李甲、刘清尝输款为内应。
守将械两人送府,大帅趣命戮之,天安揣知其诈,请自鞫之,果得其情,遂斩和以徇。
壬辰,从伐金乙卯卒。
枢年二十余,以勋臣子知中山府,有治绩。
甲寅,初籍新军,天泽以长兄二子各有官位,而仲兄之子未仕,乃奏枢为征行万户,配以新军,戍唐、邓。
乙卯,败宋舟师于汉水之鸳鸯滩,赐金虎符。
戊午,宪宗伐宋,入自蜀,从天泽诣行在,朝帝于大散关。
帝劳之曰:“卿久镇东方,兹复远来,勤亦至矣。
”枢对以壮言,遂命为前锋。
宋立剑州,侨治于苦竹崖,前阻绝涧,深数百尺,恃险而不备,帝使枢侦之。
枢率健卒数十,缒而下,得其所以致师处以闻,帝趣枢急取之,宋人惧,乃降。
翼日,大宴,帝顾皇后,命饮枢酒,且谕新附渠帅曰:”我国家自开创以来,未有皇后赐臣下酒者,特以枢父子世笃忠贞,故宠以殊礼。
有能尽瘁事国者,礼亦如之。
”
己未,从天泽击败宋将吕文德于嘉陵江。
世祖即位,改赐金虎符。
中统二年,从天泽扈驾北征。
三年,李璮叛据济南,复从天泽往讨之。
枢一军独当其险,夹涧而城,又命作苇炬数百置城上。
逮三鼓,贼果至,飞炬掷之,弓弩齐发,贼众大溃,璮就擒。
至元六年,高丽人金通精据珍岛以叛,讨之,岁余不下。
七年,进枢昭勇大将军、凤州经略使。
枢至,与战,大破之,其地悉平。
十二年,复以万户从丞相伯颜伐宋,宋平,署安吉州安抚使。
十四年,移疾还。
二十四年,卒。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三十四》,有删改)
译文:
杨枢字子明。
父名叫天安,字全甫,是秉直的第二个儿子。
癸酉年,跟从秉直投降。
太师木华黎让他的兄长天倪担任万户,质押于天安的军队中。
己卯年,跟从(木华黎)占领关右,生擒鄜州猛将号称张铁枪的张资禄。
乙酉年,武仙在真定杀死天倪,天安率部下与天泽会军,合力攻打武仙,击败对方,使之逃走。
因功被授予行北京元帅府事一职,担任真定主官。
庚寅年,南宋聚兵于邢地的西山,扬言支援武仙,派遣间谍赵和潜入城中,诬陷副将李甲、刘清尝暗中投降成
为内应。
守将把这两个人戴上刑具送到府衙,大帅命令处死这二人。
史天安猜测其中有诈,请求亲自审问,果然得到了实情,于是把赵和斩首示众。
壬辰年,天安跟从伐金,乙卯年去世。
史枢二十多岁时,凭借功臣之子的身份任中山府知府,治绩不错。
甲寅年,初入新军,天泽因为长兄二子各有官位,然而次兄之子没有官位,就上奏让史枢担任征行万户,入新军,戍守于唐、邓。
乙卯年,于汉水的鸳鸯滩击败宋朝水师,被赐予金虎符。
戊午年,宪宗讨伐宋朝,从蜀地进入,史枢跟着天泽去天子所在之地,于大散关拜见皇帝。
皇帝安慰他说:“你久镇东方,从远地而来,很勤勉啊。
”史枢用壮言应答,于是被任命为前锋。
宋朝在苦竹崖修建剑州和侨治,前有深涧阻隔,深数百尺,倚仗地势险要而不加防备,皇帝派史枢去侦察。
史枢带着几十名强健的士卒,顺着绳子下去(用绳子拴着人下去),找到了那可以用来把部队送过去的地方,报告给了皇帝,皇帝催促史枢迅速去攻占,宋人害怕,于是投降了。
第二天,大摆宴席,皇帝召来皇后,命她赐给史枢酒,并且告诉刚刚归顺的渠帅说:“我国自从开创以来,未曾有过皇后赐酒给臣下之事,只是因为史枢父子世代极其忠贞,因此我用这种特别的礼遇表示宠爱。
凡能鞠躬尽瘁事奉国家的,也以此礼待之。
”
己未年,杨枢跟从天泽于嘉陵江击败宋将吕文德。
世祖即位后,改赐他金虎符。
中统二年,杨枢跟从天泽随侍帝王的车驾北征。
世祖三年,李璮叛乱占据济南,杨枢又跟从天泽去讨伐。
杨枢一军独守险要之地,紧挨着深涧筑城,又命制造数百苇炬置于城上。
等到三鼓时分,敌人果然到了,杨枢的部下用飞炬扔过去,弓弩齐发,敌军大败,李璮被擒。
至元六年,高丽人金通精战据珍岛叛乱,朝廷讨伐他,一年多也攻不下。
七年,朝廷进封杨枢为昭勇大将军、凤州经略使。
杨枢到达后,与(金通精)战,大破之,叛乱之地全部平定。
十二年,又以万户的身份跟从丞相伯颜伐宋,宋平定后,任安吉州安抚使。
十四年,因病还朝。
二十四年,挂了。
第三篇:元史王都中传原文及翻译
导语:都中任官职四十余年,所到之处,政治上的荣誉都极显著,
而治理郡县之业绩,即使是古代遵守理法的官吏也没有比他更好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元史王都中传原文及翻译,欢迎借鉴!
原文:
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宁州人。
父积翁为国信使,宣谕日本,遇害于海上。
都中生三岁,从其母叶诉阙下,世祖闵焉,给驿券,俾南还,赐平江田八千亩、宅一区。
已而世祖追念其父功,特授都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时年甫十七。
僚吏见其年少,颇易之。
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皆愕眙不敢欺。
昆山有诡易官田者,事觉,而八年不决,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伏辜。
吴江学舍久坏不治,而郡守阙,都中曰:“圣人之道,人所共由,何独守得为乎?”乃首募大家,合钱新其礼殿。
秩满,改郴州路总管。
郴居楚上流,溪洞徭獠往来民间,惮其强猾,莫敢与相贸易。
都中煦之以恩,慑之以威,乃皆悦服。
郴民染于蛮俗,喜斗争,都中乃大治学舍,作笾豆簠簋、笙磬琴瑟之属,使其民识先王礼乐之器,延宿儒教学其中,以义理开晓之,俗为之变。
迁饶州路总管。
年饥,米价翔踊。
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都中于下等价减十之二,使民就籴。
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服阕,除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中书省臣奏国计莫重于盐策。
乃如前除盐亭灶户,三年一比附推排,世祖旧制也。
任事者恐敛怨,久不举行。
都中曰:“为臣子者,使皆避谪,何以集事?”乃遍历三十四场,验其物力高下,以损益之,役既平而课亦足,公私便之。
以疾致仕,至正元年卒。
赠昭文馆大学士,谥清献。
都中历仕四十余年,所至政誉辄暴著,虽古循吏无以尚之。
又其清白之操,得于家传,所赐田宅之外,廪禄悉以给族姻之贫者,人尤以是多之。
幼留京师,及拜许衡,即知所趋向。
中年尤致力于根本之学,有诗集三卷。
译文:
王都中字元俞,福建福宁州人。
父名王积翁,任国信使,到日本去宣谕,在海上遇害。
都中七岁时,随其母到朝廷陈述其父往日本在海上遇害之事,世祖非常同情,给旅费让他们回南方,并赐平江田八千亩、住宅一所。
不久世祖又感念其父功绩,特授王都中平江路总管
府治中,此时都中年仅十七岁。
同僚中因他年轻,很轻视他。
都中遇到事情都进行分析,动辄抓住要害,因此,僚属感到惊愕,不敢欺骗他。
昆山有用欺骗手段买卖官田的,事情暴露,然而八年没有裁断。
都中为此阅读以往文书档案,查清楚事情真相,那些人才服罪。
吴江学校房屋破败很久未修理,而郡守缺任,都中说:“圣人之道,大家遵守,为何只有一个郡守能做?”于是首先向豪富之家募捐,筹钱新修了典礼殿堂。
任期满后,改任郴州路总管。
郴州位于楚之上流,奚谷洞徭獠往来于民间,郴州百姓惧其强悍、狡猾,不敢与他们进行贸易,王都中爱护他们,施以恩泽,用威严震慑他们,于是徭獠都心悦诚服。
郴州百姓受蛮人风俗影响,喜争斗,都中于是大建学舍,陈列笾豆簠簋,演奏笙磬琴瑟,教民学习古代先王的礼乐,并请宿儒进行教育,用义理开导他们,终于使他们的风俗有了改变。
调任饶州路总管。
遇饥荒,米价飞涨,官仓之米,分三等价,都中以下等米价减十分之二,让老百姓前去购买。
父老们有人把两穗的麦子、六穗的稻子献给他,都中说“:这是圣主的福兆,我不敢当。
”就将此事奏于朝廷。
因母丧离职,百姓为他立生祠纪念。
服丧期满,官拜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中书省臣上奏国民生计莫重于盐。
于是按照旧制设盐亭灶户,三年比一次,排定名次,这是世祖时的旧制。
担任此事的人怕遭怨,很久都未进行。
都中说:“当臣子的,假如都怕被指责,怎能做成一件事情?”于是走遍了三十四个盐场,检查其生产能力之高低,来决定减税或是增税,既完成了任务,课税也丰富了,公私对此感到有利。
因身体有疾辞官回家,至正元年逝世。
追赠昭文馆大学士,谥号清献。
都中任官职四十余年,所到之处,政绩都极其显著,而治理郡县的业绩,即使是古代遵守理法的官吏也没有比他更好的。
而他清白的情操,则是得自家传,除皇帝所赐予的田产和住宅外,朝廷分给的粮食和俸禄全都分给同族和亲戚中贫困的人,人们因此更加称赞他。
幼年留于京师,待到拜许衡为师,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
中年时期,更致力于根本之学,著三卷诗集。
第四篇:《明史·曾鲁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曾鲁,字得之,新淦人。
年七岁,能暗诵《五经》,一字不遗。
稍长,博通古今。
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
以文学闻于时。
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壮保乡曲。
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
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
人号其里曰君子乡。
洪武初,修《元史》,召鲁为总裁官。
史成,赐金帛,以鲁居首。
乞还山,会编类礼书,复留之。
时议礼者蜂起。
鲁众中扬言曰:“某礼宜据某说则是,从某说则非。
”有辨诘者,必历举传记以告。
寻授礼部主事。
开平王常遇春薨,高丽遣使来祭。
鲁索其文视之,外袭金龙黄帕,文不署洪武年号。
鲁让曰:“袭帕误耳,纳贡称藩而不奉正朔,于义何居?”使者谢过,即令易去。
安南陈叔明篡立,惧讨,遣使入贡以觇朝廷意。
主客曹已受其表,鲁取副封视之,白尚书诘使者曰:“前王日熞,今何骤更名?”使者不敢讳,具言其实。
帝曰:“岛夷乃狡狯如此耶!”却其贡。
由是器重鲁。
五年二月,帝问丞相:“鲁何官?”对曰:“主事耳。
”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
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
吏部持典制,不之许。
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
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未几,命主京畿乡试。
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献,帝独褒鲁。
是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
淳安徐尊生尝曰:“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
”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译文:
曾鲁,字得之,新淦人。
七岁时,能默诵《五经》,一个字不漏。
年岁稍长,博通古今。
凡几千年国家体制、人才,制度沿革,没有不能够道出的。
依凭文章才学闻名于当时。
元朝至正年间,曾鲁率乡里豪杰,召集少壮男子保卫家乡。
他多次准备好酒肉,给乡里人讲述顺逆的道理。
大家都遵守他的规约,没有人敢做不义的事情。
人们称他们乡为君子乡。
洪武初年,撰修《元史》,召曾鲁为总裁官。
《元史》修成,赏赐金银玉帛,以曾鲁居首功。
曾鲁请求归乡,适逢编修归类礼书,又留用了他。
当时议论礼的人蜂起。
曾鲁在众人中扬言道:“某礼应依据某说则对,依从某说则不对。
”有与他争辩诘问的,他一定一一举传记来告知。
不久曾鲁被授予礼部主事。
开平王常遇春去世,高丽派遣使者来拜祭。
曾鲁索取高丽文书一看,文书外边裹袭金龙黄帕,文书不署洪武年号。
曾鲁责备道:“用袭帕是错误的,纳贡称藩却不奉正朔,有何居心?”使者为过错道了歉,马上命令换去。
安南陈述明篡位自立,害怕被讨伐,派使者入朝进贡以观测朝廷的意图。
主客曹已经接受了安南的进表,曾鲁取其副本审视,告诉尚书,尚书诘问使者道:“安南以前的王名日熞,如今为什么突然改名?”安南使者不敢隐讳,完全道出了其中的事实。
皇帝道:“岛夷竟狡狯到如此程度啊!”退回了安南的进贡。
从此器重曾鲁。
洪武五年二月,皇帝问丞相:“曾鲁是什么官?”丞相答道:“主事罢了。
”皇帝当日便破格提升六个品级,拜曾鲁为中顺大夫、礼部侍郎。
曾鲁因“顺”字冒犯自己父亲的名讳,上朝奏请降一个品级。
吏部坚持典章制度,不同意他的请求。
戍边将领捕获倭人,皇帝命令放归他们。
儒臣草拟诏书,皇上看了曾鲁的稿子后大喜道:“不久前陶凯为文已能引起人的感叹,曾鲁又能如此,文运大概昌盛了吧!”不久,被命令主持京畿乡试。
甘露降临钟山,群臣用诗赋敬献给皇帝,皇帝只褒奖了曾鲁。
这年十二月,曾鲁称病告归,于路途中去世。
淳安徐尊生曾说:“南京有博学之士二人,用笔为舌的是宋景濂,用舌为笔的是曾得之。
”曾鲁作文不留稿子,他的门徒偶有辑录,也没有成书。
第五篇:元史丘处机传文言文翻译阅读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元史丘处机传文言文翻译阅读,欢迎阅读。
元史·丘处机传
原文:
丘处机,自号长春子。
儿时,有相者谓其异日当为神仙宗伯。
年
十九,为全真学,师重阳王真人。
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
金、宋俱遣使来召,不赴。
岁己卯,太祖①命近臣持诏求之。
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来召我,我当往。
”翌日,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
明年,宿留山北,先驰表谢,拳拳以止杀为劝。
又明年,趣使再至,乃发抚州,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自昆仑历四载而始达雪山。
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
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
太祖深契其言,于是赐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
一日雷震,太祖以问,处机对曰:“雷,天威也。
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
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
”太祖从之。
岁癸未,太祖大猎于东山,马踣。
处机请曰:“天道好生,陛下春秋高,数畋猎,非宜。
”太祖为罢猎者久之。
时国兵②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
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
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
中州人至今称道之。
丁亥,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已而亦验。
六月,天大雷雨,太液池岸北水入东湖,声闻数里,鱼鳖尽去,池遂涸,而北口高岸亦崩,处机叹曰:“山其摧乎,池其涸乎,吾将与之俱乎!”遂卒,年八十。
【注】①太祖:元太祖,成吉思汗。
②国兵:元兵。
译文:
丘处机,自号长春子。
小时候,有相面的人说他以后一定能够成为神仙界的领袖。
十九岁时,学习全真教,拜重阳王真人为老师。
王重阳一见到丘处机,就非常器重他。
金和宋也都派遣使者来征召他前往,丘处机都没有去。
己卯年,元太祖让近臣带着诏书来寻访丘处机。
有一天,丘处机忽然告诉自己的弟子,让他们快点准备行装,说:“天子的使节来征召我,我应该前往。
”第二天,有(太祖使臣)两人来到,丘处机于
是和十八名弟子一起前往会面。
第二年,一行人被迫停留在山北,丘处机于是先安排快马上表称谢,用真诚的言语来劝诫太祖停止杀戮。
又过了一年,太祖派遣来催促的使节再次来到。
丘处机于是从抚州出发,经历数十个国家,走了一万多里路,经过四年才从昆仑山到达雪山。
见面之后,太祖非常高兴,为他安排的饮食和居住环境都非常严整。
太祖当时正在征讨西方,每天都打仗。
丘处机常说,想统一天下的人,一定不能喜好杀人。
等到太祖问他治理国家的方略时,丘处机就说要拿敬天爱民作为根本。
太祖又问到长生不老的方法,丘处机就告诉说要把清心寡欲作为关键。
太祖与丘处机的主张非常投合,于是赐给他虎符,并辅以印信文书,不直接称呼丘处机的名字,只称呼他为“神仙”。
有一天雷声大震,太祖拿这个天象向丘处机问询,丘处机回答说:“雷,是天的威严的展示。
人的罪过没有比不孝顺更严重的了,不孝顺就是不顺应天意,所以上天威严震动来警示人们。
我好像听说国家中不孝顺的人多,陛下应该宣示天威,用这个来教导大众(孝顺)。
”太祖听从了他的建议。
癸未年,太祖在东山举行盛大的游猎活动,骑的马仆倒了。
丘处机请见说:“上天的道义是爱护生灵,陛下年岁大了,多次打猎,不合适。
”太祖因此很长时间不再打猎。
当时元兵占领蹂躏中原,黄河南北地区遭到的破坏尤其严重,百姓经常遇上被俘虏或杀戮的情况,没有地方可以逃命。
丘处机回到燕地,安排自己的弟子拿着文书在两军交战后招寻一些需要救助的难民。
因为这个举措,一些被掳为奴隶的人有机会再次成为平民,一些快要被折磨死的人有机会获得新生,这样的人有两三万之多。
中原的人至今仍然称赞他的这些功绩。
丁亥年大旱,丘处机为天下祈雨,约定三日内降雨,不久就应验了。
六月,天打巨雷,下大雨,太液池岸北面的水流入东湖,声音数里外都能听到,鱼鳖都离开了,池水随后就干涸了,同时北岸入水口的高堤岸也崩塌了,丘处机叹息说:“山要折断吗,水要干涸吗,我要和它们一起去了吧!”随后就去世了,享年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