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国际金融部分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米德冲突: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只有支出变更一种政策工具,无法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两个经济目标的情况。

2.一价定律: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一样的。

3.国际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和维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在国际间可以被普遍接受的那部分资产。

通常包括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及会员国在货币基金组织的头寸。

4.货币局制: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交换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作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

5.J型曲线效应: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能得到控制并趋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大写字母J相似,代指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

1.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包括:确定货币汇率的原则和依据;维持与调整汇率的办法;管理汇率的法令、体制和政策;确定维持和管理汇率的机构。

(4分)
2.经常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帐户,分为商品、劳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小的帐户。

(4分)
3.特里芬难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即如果美国出现过多的赤字,将导致美元泛滥,美元的信用受到损害;而如果美国出现顺差,则导致美元缺乏,导致“美元荒”。

主要储备货币的单一性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4分)
4.金融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和买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双方约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在到期时由买方决定是否行驶这一权利。

(4分)
5.货币危机:分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货币危机,也可称为汇率危机,指一国的货币汇率在短期内大幅度的变化;狭义的货币危机是指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国家发生大规模资产置换,固定汇率制度崩溃的情况。

(4分)
1.经常账户: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

它又分为商品、劳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小的账户。

(4分)
2.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某一时点上两国的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比决定两国货币交换的比率(3分);它等于两国物价水平的倒数之比。

(1分)
3.国际收支综合账户差额:指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账户构成的差额,也就是将账户中的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后的余额。

(4分)
4.最优货币区理论:根据生产要素流动性等标准将世界划分为若干货币区,各区域内实行共同的货币或固定汇率制,不同区域之间实行浮动汇率制。

(4分)
5.一价定律: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一样的。

(4分)
1.欧洲货币市场:是指非居民之间以银行为中介在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进行该国货币(可自由兑换)借贷存储的市场,也称离岸货币市场。

(4分)
2.蒙代尔法则: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把内部均衡目标分派给财政政策,把外部均衡目标分配给货币政策的政策搭配原则。

(4分)
3.国际投资头寸:反映一国某一时点上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资产与负债就是国际投资头寸。

它与经常账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4分)
4.狭义的汇率目标区制:以限制汇率波动范围为核心的,包括中心汇率及变动幅度的确定方法、维持目标区的国内政策搭配、实施目标区的国际政策协调等一整套内容的国际政策协调方案。

(4分)
5.货币替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内对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外币在货币的各个职能上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

(4分)
1.IMF贷款的条件性:IMF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时附加了相应的条件,其目的是使贷款与可维持的国际收支前景及还款前景相结合,保证贷款的使用不受损害,并有助于调整受贷国的经济状况。

2.米德冲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一国国际收支赤字与失业并存,或国际收支盈余与通货膨胀并存时,支出变更政策就陷入两难的境地,无论是内部均衡还是外部均衡,都势必以加重另一种失衡为代价。

3.货币操纵:如果一国有意运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特定的汇率高估或低估的目的,就被称为货币操纵。

4.需求转换政策——包括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

这些政策首先作用于净出口,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总需求的结构和数量产生影响。

5.斯旺法则: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使用汇率政策调节外部均衡目标,使用支出变更政策调节内部均衡目标的政策搭配方法。

1. 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指把储备提取出来进行投资的收益率和把储备存放在银行获得的利率之间的差额。

2. J曲线效应是指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余额的时滞效应,即贬值之后可能使贸易余额首先恶化,过一段时间后,贸易余额才慢慢开始改善。

3. 悬突额——流出的美元超过黄金储备的余额。

4.国际收支的结构性失衡是指由于产业结构滞后或产业结构单一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现象。

5.蒙代尔法则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应用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均衡目标,利用财政政策调节内部均衡目标。

1.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国际经济活动的总状况。

2.国际储备指的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护其货币汇率稳定所持有的被各国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的总称。

3.汇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所表示的价格。

4.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政府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做的一系列安排。

1.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2.外汇管理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了扩大对外经济交易、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对其境内或管辖范围内的外汇收支所实行的管理。

3.离岸金融市场是指交易双方都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的国际金融市场。

4.自主性交易是一国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出自某种经济目的自主进行的国际经济交易。

1.特别提款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70年代为缓解美元作为唯一储备资产的不足,创设的资产。

可以用于成员国政府间的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2.米德冲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一国国际收支赤字与失业并存,或国际收支盈余与通货膨胀并存时,支出变更政策就陷入两难的境地,无论是内部均衡还是外部均衡,都势必以加重另一种失衡为代价。

3. 特里芬难题:即美元与黄金并列为唯一储备资产存在的矛盾。

黄金价值稳定,但美元的国际供给取决于国际收支,如果美国保持顺差则国际清偿力不足;如果美国保持逆差,则国际货币体系出现危机。

4. 需求转换政策——包括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

这些政策首先作用于净出口,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总需求的结构和数量产生影响。

5.筹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不以市场所在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建立非居民之间的资金借贷关系。

6.看跌期权:预期某资产价格下降,及时获得未来卖出该资产的权利,锁定即期高价。

1.欧洲债券:筹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不以市场所在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建立非居民之间的资金借
贷关系。

2.J曲线效应是指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余额的时滞效应,即贬值之后可能使贸易余额首先恶化,过一段时间后,贸易余额才慢慢开始改善。

3.看涨期权:预示金融资产价格未来上升,为锁定买价而获得的未来买入该项金融资产的权利。

4.国际收支:一定时期,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5.蒙代尔法则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应用货币政策调节外部均衡目标,利用财政政策调节内部均衡目标。

6.掉期交易:为控制风险或投机,交易者在即期买入(卖出)外汇的同时,在远期卖出(买入)相同币种、相同期限以及相同规模外汇的交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