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消毒监测与验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
1)醇类:使蛋白质变性。如75%酒精用于皮肤和容器 表面消毒;10%丙二醇用于熏蒸消毒。
(2)酚类:损害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质膜。如苯酚 一般使用浓度为0.5-3%,甲苯酚为2-5%。
(3)醛类:如37-40%甲醛液8-9ml/立方米,加4-5g高 锰酸钾用于熏蒸,并密闭12-24小时;2%戊二醛用于 熏蒸消毒。
第二部分:洁净室环境监测
微生物总数
细菌数:在细菌培养基上菌落形成单位的平 均数。
真菌数:在真菌培养基上菌落形成单位的平 均数。
微生物总数 = 细菌数 + 真菌数
细菌、真菌培养基:
GB/T 16293-2010 GB/T 16294-2010
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配制的 培养皿经采样后,在30 ℃ ~35℃ 培养箱中 培养,时间不少于2d;
无菌平板培养基 (预灌装无菌培养基)
无菌平板培养基优点:
1、A级、B级、C级洁净区直接使用 2、室温储存 3、有效期长 4、无菌包装、包装完整 5、特制平板 6、培养基灌装量大
55mm接触平板(Rodac Plate)
Replicate Organism Detection and Counting
API
消毒剂/杀孢子剂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 1、酚类 2、醛类 3、过氧化氢类 4、季胺盐类化合物 5、以上混合物
2、忽视培养基的选择
(1)选择性低下,营养全面 (2)含有中和剂 (3)“无菌”平板培养基
培养基的选择
营养琼脂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
中和剂的使用:
参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 附录109页 附录XI J 表1: “常见干扰物中和剂或灭活方法”
3.1.5.2 适用范围:可用于对湿、热敏感、易腐蚀的 医疗用品的灭菌。
3.1.5.4 注意事项 (5) 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臭氧灭菌
杀菌彻底,广谱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 可 破坏肉毒杆菌毒素。对霉菌也有极强的杀灭作 用。
无残留,是一种无污染的消毒剂。 臭氧是气体灭菌,能迅速弥漫到整个灭菌空间,
包括: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克洛、头孢呋辛、 头孢克肟、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
抵抗消毒剂的中和剂:
1、吐温-80 能够消除六氯酚和含汞类消毒剂的影响。
2、卵磷脂 能够消除洗必泰类消毒剂的影响。
3、卵磷脂、吐温-80 能够消除季胺类化合物(苯扎溴铵、苯扎
氯铵等)消毒剂的影响。
理想的环境测试培养基:
培养温度/时间: 1、细菌: 30~35℃ 5天。 2、细菌: 30~35℃ 2天; 霉菌或酵母菌: 20~25℃ 3天。
酵母菌和霉菌总数(TYMC):
定义:在SDA(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 生长的包括细菌的菌落形成单位总的 数量。
培养温度/时间: 20~25℃ 5天。
计数原则:
1、TAMC时,如果真菌被发现生长,应该被 作为TAMC计数的一部分。
MTDD X 最小生产批量 X 1000 单个制剂质量X每日最多使用制剂数X设备内表面积
(3)残留溶剂限度标准:
可用于清洗的化学溶剂 (三级溶剂) 在下 批生产中允许的溶剂残留小于初始溶液 浓度的0.5%。
特殊产品的限度:
特殊产品,如致敏性产品(青霉素、头孢 类)或高活性产品在使用最好的检测手段 的前提下,不应被检出。
一、FDA对设备清洁“警告信”汇总
二、清洁验证的关注点 1、残留物如何确定? 2、残留物限度规格制定? 3、分析方法如何验证? 4、日常监控如何实施?
FDA关于设备洁净“警告信”统计:
1、没有定期对设备和器具进行清洁与维护, 有可能造成污染,并对药品的安全性、鉴 别特性、浓度/效价、质量和纯度造成影 响。
灭菌无死角。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2002
空气消毒:用于无人的情况下,室 内空气 的消毒。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2002
臭氧熏蒸:
3.1.7.4 注意事项 (1) 臭氧对人有毒,国家规定大气中允许浓度为 0.2mg/m3。 (2) 臭氧为强氧化剂,对多种物品有损坏,浓度 越高对物品损害越重,可使铜片出现绿色锈 斑、橡胶老化,变色,弹性降低,以致变脆、 断裂,使织物漂白褪色等。 使用时应注意。 (3) 多种因素可影响臭氧的杀菌作用,包括温度、 相对湿度、有机物、pH、水的浑浊度、水的 色度等。使用时应加以控制。
附录XIX Q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
用于环境监测的培养基须特别防护,最好要 双层包装和终端灭菌,如果不能采用终端灭菌的 培养基,那么在使用前应进行100%的预培养以防 止外来的污染物带到环境中以避免出现假阳性的 结果。
GB/T 16293-2010 / GB/T 16293-2010
附录B: B.3 培养基平皿培养及保存
1、残留物如何确定?
2、残留物限度规格制定? 3、分析方法如何验证? 4、日常监控如何实施?
残留物分类:
活性成分残留 辅料残留物(非水溶性) 清洁剂和溶剂残留 生物细胞及代谢物残留 微生物 润滑油
制剂残留关注点:
二、清洁验证的关注点
1、残留物如何确定?
2、残留物限度规格制定?
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宜在2~8℃保存,一般以一 周为宜或按厂商提供的标准执行。采用适宜的方法 在平皿上做好培养基的名称、制备日期的标记。
环境测试培养基:
1、TSA 用于细菌取样。 培养温度/时间:30~35℃ 不少于2天。
2、 SDA 用于霉菌和酵母菌取样。 培养温度/时间:20~25℃ 不少于5天。
洁净环境微生物检测:方法确认
目前各类官方的指导原则中,很少有对洁净环境微 生物监测方法提出要求的。
目前各类官方的指导原则中,各种微生物只有生长 在如下两种固体表面上的测试方法:琼脂培养基和 滤膜,才能够得到确认。
培养基 = 分析仪器”
培养基就是微生物检验员的“分析仪器”。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相当于“培养基验证”。
采用沙氏培养基(SDA)配制的培养皿经采 样后,在20 ℃ ~25℃ 培养箱中培养,时间 不少于5d。
! 微生物计数的困惑
细菌培养基上生长的真菌如何计数? 真菌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如何计数?
总好氧微生物数(TAMC):
定义:在TSA(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上 生长的包括真菌的菌落形成单位总的 数量。
(4)酸类:如10%的乳酸用于熏蒸消毒。
(5)氧化剂:作用于细菌酶系统。如0.2-0.5%过氧 乙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臭氧等。
(6)表面活性剂:作用于细菌质膜,主要用于表面 消毒、浸润消毒和手消毒等。如0.1-0.2%新洁尔灭、 0.05-0.1%杜灭芬、0.1-0.2%洗必泰。
介绍一种消毒剂和消毒方式
部溶解到下批产品中的浓度限度 ≤ 10 X 10-6 检测:最终冲洗水中残留物的浓度限度 ≤ 10 X 10-6
(2)生物活性度(安全系数):
* 正常治疗剂量的1/1000 * 含义:最低日治疗剂量(MTDD)的1/1000 * 检测:
MTDD = 每次给药数X活性成分含量X每日最少给药次数
允许残留物总量(μg/ cm2 ) =
酶(1):青霉素酶
青霉素酶( β-内酰胺酶)
可以有效的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包括:
- 青霉素G - 氨基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等 - 羧基青霉素类,如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等 - 脲基青霉素类,如呋苄西林、美洛西林等 - 头孢Ⅰ、Ⅱ
酶(2):头孢菌素酶
头孢菌素酶
可以有效水解头孢类抗生素Ⅲ及以上的头孢类 抗生素。
3、分析方法如何验证? 4、日常监控如何实施?
限度和可接受标准制定原则:
1、实际的 2、可以被验证的 3、可实现的 4、能够经得起科学推敲的
PDA技术报告:1998增刊52卷 第6号
限度规格制定的三个层面:
1、目检(肉眼检测) 2、化学检验 3、微生物检验
1、肉眼检测限度:
原则:目检不得有可见残留。 * 是直观、定性、简单评估清洁的方式 * 经验数据:目见能发现最低的残留物
环境消毒、监测与验证 耳轮
本章内容:
第一部分:洁净区清洁与消毒 第二部分:洁净室环境监测 第三部分:设备清洁
心得: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黎巴嫩 纪伯伦(1883~1931)
第一部分:洁净区清洁与消毒
房间消毒的方法
表面擦拭 手工喷雾 蒸汽熏蒸(热过程) 干雾消毒、灭菌(冷处理)
2、TYMC时,如果细菌被发现生长,应该被 作为TYMC计数的一部分。
3、当TYMC由于细菌的生长而超过了可接受 标准,应当使用含有抗生素的SDA培养基。
洁净室环境监测培养基的选择?
(关键区域使用培养基的特殊要求)
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 (GMP2011版)
CHP2010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二部
关键区域环境监测培养基:
TSA TSA+吐温80+卵磷脂 TSA+酶
第三部分:设备清洁
GMP 2011年版:
第一百四十三条 清洁方法应当经过验证,证实其清洁的效果,以 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洁验证应当综合考 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 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 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环境测试培养基:
3、用户认可并验证了的培养基。 以上摘自:GB/T 16293-2010 GB/T 16294-2010
环境监测中常忽视的两个方面:
1、忽视洁净环境中的影响因素 2、忽视培养基的选择
1、忽视洁净环境中的影响因素
(1)API 的残留 (2)消毒剂/杀孢子剂的残留
抗菌素 药物活性成分
FDA关于设备洁净“警告信”统计:
2、生产中所用的设备(包括器具)的清洁维 护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程。
FDA关于设备洁净“警告信”统计:
3、没有保存药品生产中所用设备的维护、清 洁、消毒和检查记录,无设备清洁、维护 使用的记录,包括日期及使用时间。
写好要做的 做好所写的 记好所做的
二、清洁验证的关注点
熏蒸有助于降低洁净区内死角的微生物污染。
甲醛熏蒸:
消毒灭菌时间: 12小时接触时间(通常推荐)。
排气、通风时间: 24小时。一个漫长过程。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2002
甲醛熏蒸:
3.1.5.1 概述: 甲醛是一种灭菌剂,对所有的微生 物都有杀灭作用,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 和病毒。
限度是1~4μg/ cm2
* 这是换品种生产时设备清洁的最低标准!
该种方法不适用于高效、低剂量的产品。
2、化学检验—残留物限度的确定
1) 残留物浓度限度:10 X 10-6 (百万分之十) 2) 生物活性度:正常治疗剂量的1/1000 3) 残留溶剂限度标准
(1)残留物浓度限度
10 X 10-6/百万分之十/10ppm 含义:上批产品残留在设备里的物质全
GMP2011和 EU GMP: - 平板尺寸:15 X 55 mm
- 取样单位面积:25cm2
USP〈1116〉
洁净室和其它控制环境的微生物评估
接触板的取样面积: 24~30cm2
ISO 14698 洁净室及其相关控制环境
取样面积:不小于20cm2 。 取样方法:
采样时培养基表面应与采样点接触不少于 10s,向整个接触表面施加恒定均匀的压力 (如施加的质量约为25g/cm2),不得有环形 或线性运动,装置有接触并拿开后,要加盖 并尽快用适当的培养条件培养。
消毒剂: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 消毒方式:干雾消毒系统
干雾:
小液滴会反弹不会破碎。 大液滴破碎而湿滑表面。
干雾系统
生产7.5μ m的液滴 像气体性质
反弹离开表面 不湿润接触的表面
空间分布均匀,符合布朗运动原理。
洁净区洁净度平衡的维持
洁净区生物负荷研究(风险分析) 洁净区操作人员行为的规范 规范洁净区操作人员的行为是维持洁净区平 衡不可或缺的!
熏蒸
一种效果非常好的洁净房间的消毒方式。 在越来越“以人为本”和“环境保护”的今天,应
该格外关注“甲醛”和“臭氧”等气体消毒剂的不 良影响。
熏蒸消毒:
熏蒸(fumigating)灭菌概念: 这一标准于1980起收录于USP ,如今已为世 界各国普遍接受和采用。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密闭条件下,化学毒剂 由固态或液态迅速转成气态渗透到生物体内, 使生物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