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三招让孩子不再丢三落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必读:三招让孩子不再丢三落四
第一篇:家长必读:三招让孩子不再丢三落四
家长必读:三招让孩子不再丢三落四
2013年09月23日10:05燕赵都市报我有话说(2人参与)
家长[微博]帮助孩子纠正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对达到一定行为能力的孩子,家长应及早开始,逐步减少包办代替,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清点财物,减少对家长的依赖。
2.关注行为习惯的养成。
出门要清点随身物品,东西摆放要分门别类,工具使用完要放回原处……类似这样的生活习惯,应该从小开始培养。
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创建有序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孩子一起共同维护。
习惯了井井有条,孩子就不容易马大哈了。
3.让孩子为自己买单。
孩子丢了东西,应该严肃地指出他的错误,并让孩子承担错误造成的后果。
丢了水壶?丢了眼镜?丢了手机?让孩子沿着原路去找,一次找不到,找两次,两次找不到,找三次。
实在找不到了,没关系,可以再买,但是必须用自己的零用钱买单;零用钱不够就家长先垫,然后用零用钱分期付款;再不然,用做家务来抵偿。
一旦发现丢三落四的后果,是严重的、是痛苦的,那么他自然就会自觉珍惜身边的事物,同时也可以养成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综合)
第二篇:如何不让孩子丢三落四
如何让孩子不再丢三落四
教学目的:
1、培养孩子能够独立整理自己的东西,不丢三落四。
2、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相关案例以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丢三落四是许多孩子共同的毛病,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
入学后,随着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独立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本在父母百般呵护下掩藏着的成长中的问题就充分的暴漏了出来。
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与不信任造成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非常的弱,父母对孩子事情的包办让孩子没有一个锻炼的机会与平台,如果父母能早一点意识到孩子的不良影响,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情况会好一些。
对家长的指导意见
1、抓住孩子的心理给予暗示
家庭成员合理的分工,共同承担整理收拾任务,作为家庭一员,孩子也不例外。
2、家长适时的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方法
在放手让孩子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协作者、观赏者、指
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参与其中,一来呵护孩子的兴趣,二来提供必要的指导。
3、让孩子体验帮助家长的成就感
家长可以通过有意落下或者放错一两样东西来考验孩子。
如果孩子发现要鼓励孩子,并及时检讨自己,让孩子在这样的帮忙小红体验成就感,提高自信,从而更加乐意参加到类似的事情中去。
第三篇:让孩子作文不再难
让孩子作文不再难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
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不
知从何说起,从哪写起。
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学生或者把各种作文选作为他们取材的仓库,编造一些诸如让座、帮别人推车等并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者从早上起床写到晚上睡觉,东一言,西一语,不知到底写的是什么事;或者凑合八九行、一二百字,由教师评改。
这都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作文教学的难点。
如何攻克这个难点?我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体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很明显,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不可分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注意渗透写作教学,许多小学语文教材,不仅能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教育,从写作角度来讲,还是很好的写作范例或写作训练材料。
因此,教师要在透彻理解教材基础上,合理地凭借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使学生从中有所收获。
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潜在的力量,它本身不是具体的写作技术或技巧,也不是材料或构思,而是一种对事物的爱好并引起注意的心理现象。
兴趣是推动人们学习或工作的内动力,而三年级的学生有些兴趣是朦胧的,因此缺乏目的性和持久性,具有易迁移的特征,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进行正确迁移。
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内容篇幅增长,好词佳句特别多。
在语文教学中,我借助课文中描写大自然的句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体会文章好在哪里,有的吧学生说:“我感觉描写大豆和高粱的句子很美,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梁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的演唱。
”还有的孩子说:“流云也很美,它们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学生都能通过好词好句把文章好在哪里说出来。
我想,在他们对优美词句深刻体会和产
生美感享受的一刹那,一定有人会怦然心动、跃跃欲试,写作冲动和热情会油然而生吧!
同时我还让学生通过比较句子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懂得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形象,让人们乐于读,读了印象深刻。
如还是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时,我出示了这样的两组句子让学生比较:
①小河的水非常的清。
②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①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
②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学生通过比较,一致认为每组的第二个句子写得更形象、更具体。
这时,我提出:“在写作文时,我们也应该写这样形象、具体的句子。
这样优美的句子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打动读者。
”
二、在阅读教学中指导积累语言。
有人说:阅读是吸收,习作是释放;阅读是根,习作是果实。
是啊,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指导摘录优美的词、句、段,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词句是文章的砖瓦,长期积累,久而久之,词汇丰富了,写文章就下笔有神了。
如《庐山的云雾》把天空中的流云写得非常生动,我让学生朗读、背诵、默写并摘录相关的语句,学生在读写中受到启发,明白要抓住颜色、形状去写云,还可展开想象,利用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去描写。
在学会了写云的同时还积累了“银灰”、“血红”等描写颜色的生动词语。
课后我叫学生以“美丽的云”为题写了一段话,发现他们自然而然地就用上了文中的一些优美词句和修辞方法,而且还写得较为生动,不至于提起笔来没写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写作技巧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在写法上有一定的特色,是学生很好的
范例。
例如,对于写人的作文,多数学生只是把事例泛泛的叙述,不会抓住细节进行具体的描写,致使人物特点不鲜明,文章内容展不开。
于是,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力求通过相关文体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写作上的感悟。
第六册中《花瓣飘香》是抓住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反复朗读、分析、琢磨,感悟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要想很好的表现人物的特点,抓住语言的描写是很重要的。
而后,让学生说说还学过哪些写人的课文?学生马上想起《军神》一课。
这篇课文又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军神》一课,文章的主人公是刘伯承,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态、语言,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会自然联想到这样描写是为了突出刘伯承那钢铁一般的意志。
进而老师再告诉学生文章运用的是侧面描写,使学生不断丰富自己对写人文体的认识。
这样经常将同类课文前后结合,进行比较,既抓住了阅读的训练点,又使学生在写作上进一步明朗写人的方法。
再将课上所悟进行拓展,让学生找一找以写人物为主的文章读一读,从而与自己平时的作文相比较,找出差距。
再如《赶海》这篇课文,以歌曲开头,结构上自然引起下文,又以歌词结尾,呼应开头,结构圆合谨然,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在教学时完全可以结合这个典型,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体会它们对增强课文表达力、感染力的作用,学习到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一篇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必须要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
所以在理解课文时,要趁机指导学生怎样把文章写得更美。
如《庐山的云雾》这篇优美的散文中有很多打比方的句子,要引导学生用“犹如”、“仿佛”、“宛如”“像”说话,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比喻句,用比喻句有什么好处和怎样打比方。
除此之外,立意,选材,顺序……都是阅读教学中值得学习的写作方法。
四、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练习
1.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进行模仿说写,
也可进行创造性说写。
如《孙中山破陋习》一课第一节中写姐姐很能干,它是这样写的“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洋洋活儿都干。
”我们可以让学生仿说一段话,把一个人的一种爱好或特点说清楚,说具体。
① 小英真的很喜欢读书。
不管是童话、寓言、诗歌、小说、散文……只要是______,她都_______。
② 我真的很喜欢体育运动。
不管是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是____,我都_________。
③ 语文老师的知识非常丰富。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清晰了,语言丰富了,写的句子也具体了,这为习作作好了铺垫。
2.指导模仿学到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写新的内容。
如《北大荒的秋天》描写原野时采用了总分结构,先总写出原野的特点是热闹非凡,然后从大豆、高粱、榛树几个方面来具体写出这里的热闹。
指导学生仿写时,教师可出示总述部分,让学生围绕总起句,写分述部分。
例:①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②课间十分钟真是热闹非凡。
再如《庐山的云雾》
二、三自然段之间是并列结构段,它从个不同方面写了庐山的美景。
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
可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美丽的花园》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
3.指导模仿特别的描写和表达方式,练习说、写新的内容。
如在学习《第八次》时,文中有段描写蜘蛛七次织网的话,前两次描写较为具体,后面几次用“就这样……一连……都”的好句式一笔带过,这就叫有详有略。
教师趁机告诉学生,如果要叙述相同内容时,可详细描写一到两次,其余可用这个句式概括介绍,然后让学生围绕“投篮”、“学骑车”等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事件进行仿写。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既加深了阅读教学中的理解,又
加强了运用,使作文训练真正落实在了平时。
那么,“作文难教”、“作文难写”,的问题,必然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四篇:[转载]台湾老师教三招,让写作不再头痛
[转载]台湾老师教三招,让写作不再头痛
回到家,才刚进门,三年级的女儿泪眼汪汪走过来。
心想不妙!果然,「爸爸,今天要写作文。
」「很好呀。
」
「人家不会写啦!」她递来一张空白稿纸,上头只有简单四个字:我的妈妈。
「妈妈天天陪着你,题目不难呀!」「可是写起来很难……」
说得也有道理。
我小时候也很怕这种空白的命题作文,再简单的题目,一看稿纸,脑中就跟着空白起来。
第一招:先讲再写,作文变轻松
当老师这么多年,我知道要打破「作文很难」的第一步就是──告诉孩子,作文就是文字在排队,一个字一个字把它们排起来,就完成啦!
关键在于孩子们很早就被教怕了。
大人总是把写作当成大事,苦口婆心的告诉孩子:写作文要注意起承转合,要把段落结构想好,要记得用什么开头、如何结尾。
对一个刚升三年级的孩子,人生头一回面对空白稿纸,如果脑筋还得对付这么多名词,别说他们怕,我想连李白都怕。
这个年纪的孩子,如果能有条理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那就达成基本要求了。
至于传之后世的伟大篇章,不要急,像东坡先生炖肉一样,时候到了自然香。
首先,想让孩子写得清楚有条理,先得让他把要写的内容讲得清楚有条理。
讲话是最直接的沟通方式,讲得清楚,写出来就不会含糊。
写作前先讲一遍,等于先在脑中打过一遍草稿。
有人习惯让孩子在稿纸上打草稿,批改过后再发回去请孩子重誊。
这不是不好,但是一来一往,耗费多少精力与时间?而且,又让多少孩子怕死了这样的抄来写去?讲一遍最简单!
孩子哪里讲不清楚、太过啰嗦、干巴巴的不生动,大人可以立即指导;有的孩子讲到一半,不知道怎么接,我们也可以帮忙给提示。
最好的是,孩子在讲的时候,他们也在学习哦!他们会看听众的反应,如果大家都在笑,他知道这段讲得不错;大家都快打瞌睡了,他也会自动修正。
孩子看完书,常会迫不及待跟人分享,不管你忙不忙,空下五分钟,让他们把故事重述一遍。
在讲的过程中,他们其实已经在吸收好故事的布局、铺陈、高潮与结尾的手法。
所以啰,常让孩子讲故事、讲别人的好文章,无形中也在观摩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呢!
第二招:练习自我提问,文章变具体女儿把完成的文章给我看,其中一段这么写:
生病的时候,我好难过,妈妈很担心,立刻过来照顾我,连觉也不睡,直到我的病好了,妈妈才放下心来,真是让我感动在心。
我看完,先称赞她能记得妈妈的好,是懂得感恩的好孩子;但是,文章内容却干巴巴。
「你的文章很棒呀,不过,还有些细节要交代好。
想一想,你这回生病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这次感冒,我一直发烧,全身发烫,肚子里好像有个暖暖包,一直冒汗,头发都湿湿的。
妈妈喂我喝牛奶,我还吐在她身上。
」「肚子里有个暖暖包,这个譬喻很优。
那,你怎么知道妈妈担心你?」「知道呀,她平常晚上要上课,我生病时,她特别请假陪我,不断的帮我量体温。
如果温度降了一点,她就笑;温度升上去,她就皱着眉头。
」「嗯,这样就把妈妈担心的样子讲出来了。
看妈妈这么担心,你有什么感觉?」「虽然身体不舒服,可是却觉得很温暖,因为不管我多难过,都有妈妈陪在身边。
」
「对啦,爱不是挂在嘴巴上,能把小地方写出来,就很具体啰。
你照这样去改吧!」
女儿笑着点点头,回房改稿去。
写文章要具体,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很多孩子初写作文,即使面对熟悉的人物、事情,他们也觉得没什么好写。
即使写出来,往往也是千篇一律,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
具体功夫不难学,因为学校的写作都是先从「自已发生过
的事」写起,这些事情看得见、摸得着,只是小朋友常被作文给吓着了,一提笔就忘个精光。
孩子初学写作,就像学骑脚踏车,需要大人帮忙扶一把、带一下,只要蹬得顺了,大人就可以放手。
家长指导时,要顺着孩子文章的思路提出问题,指出他不够具体的地方。
比如,他写到九族文化村玩幽浮历险:我发现九族文化村里的「幽浮历险」比较矮,六福村里的「急速下降」比较高,感觉却是一模一样,那种既紧张又害怕的心情,现在回想起来,那股紧张的心情又从我心中涌上来。
问问孩子,当他既紧张又害怕时,有什么动作?九族的幽浮历险比较矮,坐在顶端时,想到了什么?当急速下降时,心里想什么?做了什么动作?下来之后呢?
跟着孩子的思路提问,帮他填补空洞的毛病,孩子渐渐就会明白:「原来这样写就是具体,不难嘛,都是我自己经历过的事嘛!」「提问」多练习几次后,转而要求孩子自我提问。
只要懂得自我提问,自己找出文章不具体、太空洞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掌握「具体」的要求了。
第三招:玩中学观察,情感变丰富上述女儿那篇文章,开头就是:我的妈妈身材微胖,头发卷卷的,她很幽默,笑起来有两个酒涡,骂人的时候,跟狮子一样凶。
我说:「妈妈的长相写得不错,个性观察不够。
」「观察不够?」「你不能光说妈妈幽默,要从日常生活里,找出妈妈什么地方幽默,才能精准写出她的个性。
」她想了想,想到两件事:
「妈妈很爱讲笑话,跟她学书法的学生都要保持安静,但是她自己都忍不住,一直讲笑话,害得小朋友都在喊:『老师,你安静点啦,我们的字都在跳舞了。
』」「这点好,那还有呢?」
「妈妈的朋友很多,不管是大朋友、小朋友,大家都喜欢她。
」「这样太空洞了,你有没有发现朋友为什么喜欢她?」
「妈妈很会玩游戏,阿姨们的孩子都喜欢找她玩桌上游戏。
她玩的时候比小朋友还认真,笑得比大家夸张。
」
能从生活小事里观察,找出特点来,就能强化人物的个性。
这种观察力,是写作的第三项修练。
小朋友最好奇了,原本就有敏锐的观察力。
我们家女儿小时候,光盯着蚂蚁搬家就可以看好几小时。
每天都忙着问:「那是什么?这是什么?」
趁着孩子的黄金童年带他出去走走,从游戏中,练就观察力。
带孩子到公园,请他们找出三片最美的叶子,练习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这三片叶子的特征,看看谁说得好。
走入林子里,用耳朵聆听,现在林子里有几种鸟儿在歌唱,学一学,这些鸟儿的歌声怎么叫?想一想,牠们可能在说什么话?
鼓励孩子问「为什么」,当他们这么问时,表示他们有在观察。
记得有一年搭船游漓江,漓江是百里画廊,两岸各是奇石怪岩,女儿问:「这里的山怎么会这么怪又这么美?」
我知道答案,但我觉得让她自己找比较有趣。
去银子岩溶洞时,她发现了:「这里的山都是石头山,石头被日晒雨淋,最后才能雕出这种奇形怪状来。
」
我让她继续往下想:「如果一直日晒雨淋下去呢?」「那最后山会愈来愈小,最后就……」她大叫:「不见了?」
我笑着点点头:「别担心,那大概要再一万年,那时你已经成了王老奶奶了。
」能分辨出不同物品间的差异,是观察,也是写作。
能拥有丰富纤细的自然体验,是观察,也是写作。
法布尔、杜瑞尔这些自然作家都是从小观察宇宙万物,进而拥有一枝好笔。
我们带孩子学写作,也可以从这里下手。
第五篇:家长必读:八妙法让孩子远离脏话
家长必读:八妙法让孩子远离脏话
1、别让宝贝觉得说脏话很有趣
听到很小的宝贝说脏话,有些父母会觉得有趣,忍不住吃吃地笑。
这样,就会使宝贝产生错觉,认为这是一种能得到父母赞赏的行为。
于是,宝贝会一再地说脏话,试图继续获得这种愉快的体验。
如果父母听到宝贝说脏话就大怒或觉得十分尴尬,宝贝也会因说脏话引起父
母的注意,而继续他的说脏话游戏。
最好的方式是听到宝贝说脏话时,给他一个冷冰冰的面孔。
让他明白,你对他说脏话的游戏一点儿没有兴趣,也很反感,这样他就不会尝试用说脏话来吸引你的注意了。
2、教宝贝一个新的表达方法
如果宝贝仅是在尝试一个新词,看看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那么,父母可以尝试用另外一个有趣的新词,比如用一些童话书或者神话故事里提到的咒语或有趣的图来吸引宝贝;也可用一些听起来很愚蠢但不是脏话的词汇,来帮助宝贝表达自己,转移宝贝对那些脏字眼的注意力。
即便宝贝刚刚开始学说话,他也能很快就学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3、给宝贝设定一些界限
一旦发现宝贝说脏话,就有必要给他设定一些界限。
但给宝贝设定界限时一定要冷静,不能过于激动甚至以近乎疯狂的态度对待宝贝。
如果是宝贝自己生造的词,告诉他没有那样东西,没人明白他在说什么。
这样,可以降低宝贝说脏话的积极性;如果宝贝模仿其他成人说的脏话,不要给他解释脏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说,冷静又明确地告诉他“你不能用这样的词”就可以了。
4、别给宝贝的脏话太多注意力
有时,宝贝说脏话仅是想要某个东西,或想吸引父母对他的注意。
父母不要因宝贝说脏话感觉尴尬,就试图尽快结束宝贝的这种行为,甚至不惜放弃原则,让宝贝的小“阴谋”暂时得逞。
比如,宝贝想要冰淇淋,父母不宜说“这样说话不好,不要再说了。
好了,这是你的冰淇淋。
”2岁左右的宝贝生活经验匮乏,根本就不可能明白父母跟他说的这些话的含义,他们看重的只是一说脏话就可以达到目的的结果,而不会想到父母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因此,父母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在鼓励宝贝,只要说脏话就能达到目的,而那些不能说脏话的道理他们根本就不会往心里去。
5、教宝贝学会尊重他人
宝贝最常见的说脏话,就是给人起一些他认为很可笑的外号。
他们常常将一些自己认为不好的词凑在一起,组合成一些新的词语,来
表示自己对他人的不满。
要告诉宝贝,给人起外号是不尊重人的习惯。
无论是在家、幼儿园还是其他公共场所,一旦看到别的小朋友说脏话,就要及时向宝贝解释,让宝贝明白小朋友的这种做法是不礼貌的,不受人欢迎的。
也可以问问宝贝,如果别人这么叫你,你会不会不高兴。
通过这种移情作用,宝贝就会理解他对别人说脏话时,别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也就明白为什么不能说脏话了。
6、父母做宝贝的好榜样
尽管成人与宝贝的行为规则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一旦宝贝听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偶尔冒出一些脏话,就会认同父母的这种表达方式。
父母管不住自己的嘴,当你要求宝贝不要说脏话时,他会很困惑:为什么爸爸妈妈能说,我就不能说呢?这样,父母对宝贝说的话就没有了权威性。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旦你无意中说了一句脏话,宝贝开始模仿时,赶紧用一些别的事情来转移宝贝的注意力。
比如,给宝贝讲个故事,教宝贝唱一首歌,或者和宝贝玩一个游戏,以这样的方式来洗刷父母自己的行为给宝贝带来的污染。
7、别随意做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联
给宝贝换尿布或者把尿时,要温和地描述父母所做的一切,对宝贝的身体也不要做一些不适当的评价,比如皱着眉头,一个劲儿说些类似“臭屁股”之类的难听话。
这样,宝贝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词与他那些体验联系起来,并把这一切看成是很不好的事。
今后,他在不高兴时就会用这些词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
8、配合一些小小的惩罚
如果在警告宝贝后,宝贝仍然说脏话,父母就要采取措施了。
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宝贝停下他正在做的感兴趣的事,让他安静地待上几分钟,不许说话,不许动。
比如,让宝贝待在汽车后座上、商场一角某个位置或家里某个房间等。
如果这种惩罚不发生作用,可以撤销对宝贝的奖励。
撤销时父母一定要严肃冷静,不要情绪化。
一旦向宝贝宣告了这样的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不能因宝贝的哀求或其他任何原因而轻易放弃原则。